腰痛5年没当回事,大学教授被查出得了跟白血病同“家族”的多发性骨髓瘤;又到一年体检季,专家提醒——
每年体检报告千万别扔
发现腰痛,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腰椎间盘突出了,虽然这样的想法并不一定全错,但千万不要自己给自己下结论。今年49岁的杭州某大学王教授,就以为自己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一直找人做推拿,结果半个多月后还没好转,最终转到浙大一院被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高,是血液系统中仅次于白血病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由于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误诊率很高,有报道称达60%以上。”昨天,浙大一院骨髓移植中心主任蔡真说。
腰痛5年一直没当回事
和普通人相比,大学教授文化水平都比较高,但医学常识并不见得比常人多。
五年前,王教授就出现了腰痛等情况,因为工作比较忙,他想当然地以为是太累了,一直没有当回事。两年前,疼痛难忍,他自我认定为腰椎间盘突出,找人做推拿。
如果是腰椎间盘突出,一般推拿半个月左右,就会有一定效果。但20多天过去了,王教授的腰痛不但没有好转,反而疼得卧床不起了,而且感觉头晕、乏力、骨头痛。医生建议王教授做一个骨穿,结果高度怀疑是骨髓瘤,在学生的搀扶下,他转到浙大一院骨髓移植中心,诊断的结果是多发性骨髓瘤。
经过一年多规范性的治疗,王教授重新回到了教学岗位。不过因为这种病目前还没有根治办法,所以他还需要持续治疗。刚刚过去的这个双休日,王教授还作为病人代表重新回到浙大一院,给同样的病患讲自己的心路历程。
每年的体检报告别扔,拿出来做下对比分析
“他这种情况并不罕见,不少患者都是辗转过多个科室才转过来的,很多人被误诊为骨科方面的问题。”蔡真主任说。
门诊中,常常见到打着石膏或者钉子来就诊的患者,因为多发性骨髓瘤最直接的是对骨头造成损害,比如有的患者在抬桌子时,突然骨折了;有的早上起床穿衣服时一抬胳膊,骨折了,就像玻璃人一样。
“容易误诊,不容易发现,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情况。”蔡真主任说。
眼下,正是各大单位的体检季,面对多发性骨髓瘤,有没有迹象可寻
当然有。专家解释,体检中都会有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几项,不妨把历年的体检报告放在一起看,如果发现每次都有蛋白尿,或者有不明原因的球蛋白增高或降低,甚至是血色素持续减少,这些数据上的异常,再加上身体上如果经常感到头晕、乏力以及骨头痛,就要高度警惕是否是骨髓瘤了,建议及时到专科门诊咨询。
多发性骨髓瘤对患者的伤害极大,可引起严重的贫血、骨痛、骨折、反复而严重的感染、急性或慢性的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但如果能够早诊断早治疗,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都会大大提高。
“多发性骨髓瘤也是一种血液病,但没有白血病这么家喻户晓。其实,它的杀伤力比白血病还大,因为症状隐蔽,不像白血病那么较易发现。”蔡真说,该病多见于中年和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3:2;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3/10万,该病在所有肿瘤中所占比例约1%。
前几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该州教育局联合举办了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校园科普大讲堂活动,面对面为广大师生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应用典型事例详细讲解了我国食品安全形势、重要性以及食品安全常识等内容,并就如何辨别“山寨”和“垃圾”食品,买到不合格食品如何投诉等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
对于青海而言,农牧区食品安全问题与该省省情有紧密联系。青海属于多民族聚居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加之农牧民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意识,导致农牧区食品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一些过期食品、假冒食品、“三无”食品、山寨食品乘虚而入。在去年开展的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行动中,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查扣假冒伪劣食品1902.8公斤。
如何转变农牧民消费意识,增强保护意识,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想出的一招就是通过与共青团、教育部门联合,在学校教育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并以此来影响家长。
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综合协调与应急管理处处长马国威告诉记者,“最初的设想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由孩子来影响家长。现在看来,的确有明显的成效,但和我们的预期还有很大的距离。”
此外,由于青海食品产业相对落后,便形成了对外来食品高度依存的现状。马国威分析,将近有80%的食品需要外来供给,对外来食品的高度依存,其结果就是监管方缺乏对食品生产源头有效监督的手段。
基层监管机构还不到位,基层组织不强,监管力量薄弱,基础技术支撑薄弱,基本执法能力不够,日常监管还存在盲点,安全隐患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诚信和安全意识不强,企业主体责任还没有落实到位,销售假冒伪劣、过期变质、“三无”食品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生产经营问题突出。不论从管理层还是经营者,细数其中的困难与问题,能数出来一大箩筐。
马国威说:“首先要从监管体系上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旦农村食品安全出了问题,我们必须马上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乡镇和村建立了“两员”制度,即乡镇协管员和村级信息员,不仅打通了从下至上及时报告的渠道,而且还可以协助执法部门进行执法巡查,解决了基层组织不强,监管力量薄弱的问题。
掌握了信息,知晓了问题,才能重拳出击,解决问题。在马国威看来,有些问题仅用行政的手段并不能有效地解决,要结合适当的刑事打击才更管用。为此,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委员会专门制定出台了《青海省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案件衔接工作制度》和《关于涉嫌食品药品犯罪案件移送的规定》,通过行政与刑事双重手段来强化对农牧区食品安全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