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体检工作是落实中央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促进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新城建”的基础性工作。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2020年度成都城市体检报告已经出炉,成都“健康指标”如何?
城市如何体检?
由自体检、第三方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组成
2020年,成都市聘请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开展自体检工作。
按照2020年“防疫情补短板扩内需”的主题,完成并报送了城市建设领域防疫情补短板扩内需专题调研报告,并结合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的要求,围绕“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八个方面,建立了50+13的市级体检指标体系,完成了《成都市2020年城市体检自检报告》编制。
同时,成都配合第三方机构,以手机APP的方式开展了包含58项问卷内容的社会满意度调查,回收了有效问卷6108份。
体检结果如何?
37%指标优于参考值25%指标存在一定差距
社会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满意度评价较高的占71%,一般的占26%,满意度较低的占3%,主要为小汽车停车位数、房价房租可接受程度等。问卷结果与自体检结果基本一致。
下一步怎么做?
将体检结果作为实施民生实事项目重要依据
建立城市体检长效机制,做到“诊疗一体化”。要按照住建部对城市体检工作“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总体要求,不断完善城市体检和动态评估体系;聚焦体检发现的关键“病症”,以发展的眼光进行系统研究、科学分析和提前研判,尽快拟定整治方案,按照“一题一策”落实责任部门,推动城市短板问题实现标本兼治,提升城市系统科学治理水平,切实回应群众期盼。
拓展城市体检结果应用。要将城市体检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政府工作报告等,将城市体检结果作为实施民生实事项目、制定城建工作计划、开展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依据,提升决策科学化水平和资源投放精准度,用城市体检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精细化管理。要系统总结宣传城市体检、城市治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城市体检样本城市引领示范作用,形成可推广应用的成都经验。
成都城市体检大事记
2019年3月
住建部在全国选取11个城市开展城市体检试点,成都为首批试点城市之一。
2020年5月
城市体检工作写入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了成都市政府对各部门、区(市)县的考核目标。
2020年6月
住建部印发《关于支持开展2020年城市体检工作的函》在全国推广城市体检工作,成都被选定为36个城市体检样本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