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质量管理汇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但在工作中也不少问题,一是现行医疗机构审批管理主要法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原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均是1994年制定并实施的,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体系不完善,如没有国家近年来大力提倡发展的老年病医院和临终关怀医院基本标准;三是《云南省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部分条款与《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原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同一内容要求不一致,如《云南省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变更设置申请人、类别和执业地址的,应当重新办理设置审批,而原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只需申请办理变更手续;四是医疗机构尤其是公立医疗机构时有不按规定申请校验,但现行医疗机构审批管理法规均没有对此有行政处罚的条款。
下一步工作:一是积极呼吁国家卫生计生委修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原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二是积极呼吁国家卫生计生委或省卫生计生委制定老年病医院和临终关怀医院基本等专科医院基本标准;三是提前告知医疗机构校验有关事项,督促其按期校验。
2.积极组织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要求和部署,我局在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大力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大多综合三级医院和所有二级综合医院的病种数均达到要求(三级综合医院不少于40个病种数、二级综合医院不少于10个病种数);二是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人均药费情况整体有下降趋势,患者对临床路径管理服务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3.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督促医疗机构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各项规章制度与技术操作规程,三年来全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步得到规范,没有发生重大医院感染安全事故。
4.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工作。为加强我市医疗质量控制工作,提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及服务质量,通过资料审核、现场审核、专家评审、公示等程序,原市卫生局先后成立了26个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大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均按照工作职责开展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如护理、控感、药事、病理、口腔、病案、康复等多个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围绕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长效工作机制,面向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专题培训,有效地促进了本专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基本情况
1、医疗核心制度落实:
(2)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有组织全院培训,有定期检查、反馈,总结分析。
(3)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手术安全率100%:按要求执行,制定了符合本院的手术安全核查单(大、小两格式)
2、健全医疗质量与控制体系:
(1)有完善的院、科二级质量管理体系,院长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有定期专题研究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科主任全面负责本科质量管理工作。
(2)我部组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价质量管理工作,严格监管,定期分析,及时反馈、落实整改建立多部门(综合医疗)质量管理协调机制。
(4)有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
(5)有健全的医院医疗规章制度,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和医疗护理质量标准,并组织实施。
3、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
(1)三十二个指标符合率:基本符合,个别指标未能全面统计,只能抽样调查。
为了使老年病科的工作正常运转,使科室管理步入正规化,特制订医生日常组织分工,各分管医生认真履行本职工作,自觉遵守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制定本小组工作计划,以主人翁的姿态认真、创新、超额完成本职工作。
一、行政组织分工:
1、科室医师分工:
xx:负责科室日常医疗管理工作,协助科室主任其他工作,参与夜班倒班工作。
xx:负责科室病历管理工作、上级医师查房工作,日常医疗及参与夜班倒班工作。
xx:负责科室老人患者口服药管理、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日常医疗及参与夜班倒班工作。
xx:负责科室康复治疗工作,消防安全工作。
2、科室日常工作班次分工:
科室日常工作分:主夜、下夜、白班。
主夜:负责科室日常换药、收住患者。
白班:日常临床工作、微波治疗、空气按摩仪治疗工作。
3、科室医疗安全及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xx
成员:xx、xx、xx、
3、科室院感管理小组:
成员:xx、xx、xx。
4、科室病案质量管理小组:
成员:xx、xx、xxx、xx。
5、慢病管理、健康档案管理小组:
成员:xxx、xx、xx、xx。
6、康复治疗管理小组:
成员:xx、xx。
7、急诊急救小组:
专家组:xx、xx、xx、xx。
各小组医护认真履行本职工作,各负其责重点负责,认真做好本科病人生命体征监测,基本医疗服务,于家属沟通服务,每月体检服务,重大病情要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各科责任医生休班时应向主班医生交接。
二、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1、规范医疗行为,严格按照医疗操作规程办事,合理检查、科学用药,严禁出具假处方、虚假病历及诊断证明,做到处方医嘱、病历存根一致。
4、弄虚作假,肆意套取、套用农合基金的,发现后由上级主管部门处理,审核不负责的(收款室未严格审查农合卡),照价赔偿。
5、医务人员进入治疗室,需带帽戴口罩,治疗车摆放整齐,药品药品分类摆放,医疗垃圾分类管理。
企业自查报告范文(一)为了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着重生产细节控制,细化生产过程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提升人员素质,加强巡检与出厂检验,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落实质量安全主题责任监督检查规定,及新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郑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具体要求。我司高度重视并安排专人对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进行了自查,现将企业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一、企业应保持资质的一致性。
我司手续一应俱全,营业执照及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中的厂名,厂址和法人代表都完全一致,符合本条要求。
(一)企业实际生产食品的场所,生产食品的范围等应与食品生产许可证书内容一致;我司的厂址在薛店镇食品工业园,获证单品台湾烤肠(熏蒸香肠火腿制品)与生产许可证内容完全一致。
(二)企业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者工艺发生变化的,应按规定报告。
我司目前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和工艺都与取证时一致,以后如有调整将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备案。
(三)食品生产许可证载明的企业名称应与营业执照一致。
食品生产许可证载明的企业名称与营业执照的字号名称都是河南省弘润食品有限公司,完全一致。
二、企业应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二)对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企业应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自行检验或委托检验,并保存检验记录:
我公司采购的原料:鸡肉、鸡皮、猪分割肉等批次进行了索取三证(动检证、非疫区证明、车辆运输消毒证);辅料:白糖、淀粉、食品添加剂(磷酸盐、亚硝酸钠、红曲红、诱惑红、卡拉胶、)等均购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合法企业;采购的包装袋均批次进行了采购验证并进行记录、索证(包装袋的许可证复印件)。
(六)企业不应使用回收食品作为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我司的退货均按规定做无害化处理,从不使用回收食品作为食品原料。
三.企业应建立生产过程控制制度。
(一)企业应定期对厂区内环境,生产场所和设施清洁卫生状况自查,并保存自查记录;我公司内环境卫生,生产场所和设施清洁卫生均有本厂职工轮番排班打扫又有主管副总监督。
(二)企业应定期对必备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并保存记录,同时应建立和保存停产复产记录及复产时生产设备,设施等安全控制记录;我司对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清洁消毒由主管吴建华负责并记录,同时记录停产及复产时生产设备、设施等安全控制等详细内容,从而保证能随时开机生产。
(三)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投料记录,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等。我司生产投料记录,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等均有生产主管牛红月记录并保存备查。
(五)企业生产现场应避免人流,物流交叉污染,避免原料,半产品,成品交叉污染,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行。,现场人员应进行卫生防护,不应使用回收食品等;生产过程中严格要求工人不得串岗,遵守厂规及操作规程,生熟区分开,避免原料,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行,本项工作由车间主任李俊钊和李瑞彩负责。
四.企业应建立出厂检验制度。
(二)企业的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能力。
我司化验员xxx是经过正规培训学习并拿有化验员资格证书的专业化验员。
一、强化制度管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保障经营过程中产品的质量安全
公司从总经理到质量负责人到各部门员工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对购进的医疗器械所具备的条件及供货商所具备的资质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保证购进医疗器械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杜绝不合格医疗器械进入医院。保证入库医疗器械的合法及质量,认真执行出入库制度,确保医疗器械安全使用。
企业质量负责人负责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工作,具有独立裁决权,主要组织制
三、人员管理
四、仓储管理
公司具有符合所经营医疗器械仓储、验收和储运要求的硬件设施设备,医疗器械独立存储、分类存放、器械和非器械分开存放,并且建立了最新的仓储管理制度及医疗器械养护制度,加强储存器械的质量管理,有专管人员做好器械的日常维护工作。防止不合格医疗器械进入市场,并制订不良事故报告制度。
我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的质量方针,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增加库房医疗器械安全项目检查,及时排查医疗器械隐患,定期自查,保证各项系统有效执行。
企业自查报告范文(三)本公司于20xx年3月xx日注册成立,于20xx年3月26日取得《印刷经营许可证》,许可证号码为:(豫)新出印证字411500xxxx号,公司注册资本叁佰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出版物印刷,其他印刷品印刷。根据《印刷业治理条例》、《印刷品承印治理规定》,以及河南省新闻出版局“豫新出联(2019)16号”文件精神等有关规定。现将本公司20xx年度从事印刷经营活动的自查报告如下:
一、根据国家档案法和印刷业治理规定,建立了印刷品接单,承印验证、登记、保管、交付、残次品销毁等规章制度。所有客户一律签定印刷委托合同,印件原稿、印样、菲林、委印证实文件,统一建档立卷保管,以备查验。印刷治理规定张贴于公司业务部显眼墙上,牢固树立依法印刷观念。
二、建立了以法人代表为主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新进职员工进行三级安全培训,从消防、环保、印刷开机后到装订、印刷品识别等方面的安全知识进行培训。公司制定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员工作业指导书。对不答应印刷的物品不接单、不设计、不印刷。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立即整改。
三、定期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对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由生产厂长做出工作总结。重大项目,向公司法人办公会议汇报。在实施绿色印刷方面做到了三废排放达标;危险废物按规定处置;在设备上安装了粉尘、纸毛、墨雾、废气收集装置,杜绝了废气排放。
四、20xx年度实现工业总产值2350万元,实现主营业务收进2280万元,交纳税金及附加55万元,年末资产总计6122万元,工业增加值xx50万元,利润总额54万元。全年印刷用纸量大概为8万令。
【关健词】病案质控医疗质量
【Abstract】Todiscusstheeffectivemeasuresforthequalitycontrolofthemedicalrecordtoacceleratethequalityofthedocumentationofthemedicalrecordfurther.Retrospectivelyanalysethepracticeofthequalitycontrolofthemedicalrecord,weestablishabetteradministrativesystemaccordingtothemultiplestandards.Throughthewayofenforcingtraining,strengthingtheinspection,andrectificationmeasures,therecordsinclassCisdowntozero.Andthewholequalityofthemedicalrecordsmakelargeprogress,asthesametimethequalityofhealthcareaccordinglyimprovethanbefore.
一病案质量管理的原则
二病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严密的质控组织是医疗管理工作的可靠保障[1]。我院的病历质量控制在常规四级监控体系的基础上,经过不断调控管理,实行五级监控体系,包括了医疗质量委员会、质控中心办公室、以科室为单位的质控小组、科内实行以主诊医师负责的主诊小组单元、以医务人员为个体的质控单元。日常工作中,五级组织环环相连,各个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评价和自我完善的体系。
(一)医疗质量委员会统筹全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制定院内医疗质量管理条例,听取质控中心向其汇报季度工作总结,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对严重医疗质量缺陷案例进行分析、并对其缺陷做出处罚及落实整改全院措施。
(二)质控中心办公室实施对全院医疗质量的考核,根据考核体系落实相应考核内容,汇总、分析考核结果,质量评级和扣分与奖金及晋升挂勾。同时向医疗质量委员会提出建议,以利于制定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具体到病案的质量管理,每月组织考核专家组成员对所有存在临床病历科室进行病历质量考核,考核对象为终末病历、运行病历考核,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方式。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汇总后反馈临床科室,由科室及时进行整改。
(三)科室主任是科质控小组负责人,下辖2至3个主诊小组,同时实行主诊小组,有利于科主任在承担繁重任务的同时抓好科室内部管理。在病历质量控制中,我们规定科主任必须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传达考核意见、落实整改措施,监督主诊组的医疗质量。
(四)主诊医师负责主诊小组单元内部病历质量考核,具体落实组内质量监督,是科内质控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包括指导下级医师的病历书写,侧重于内涵质量的监控,是实时监控的重要一环。
(五)医务人员为个体的基本单元是病历内容体现的主体。其通过不断学习自我完善,确保病历质量各个要素的完备及内涵质量的提高。
三我院提高病历质量的一些措施
(一)加强培训管理,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开展评比活动。如组织病历书写的讲座、评比优秀病历、树立书写优秀病历标兵、组织“三基”培训及考核,建立以能书写优秀病历为荣的院内病历文化。尤其是将年轻医师的病案书写培训纳入必须项目,使其通过不断的自我充实和改进,及在上级主管医师的督导下,在病历书写上符合相应规范要求,并在内涵质量上得到不断提高。针对行政管理人员组织院内外培训再教育,邀请上级单位知名专家讲座,提高管理能力。
(二)建立健全院外考核、院内考核体系。我院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本医院医疗质量考核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医院质量管理年和医院等级评审为契机,在迎接上级主管部门质量考核同时加强院内考核,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1.重视院外考核时上级专家的汇总分析意见,其不仅是对我院考核的全面点评,也有利于了解我院与优秀管理医院的差距。
3.运行病历监控及终末病历监控双管齐下,两种方案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是互为补充,平行共重的。以往的病历质量考核侧重于终末病历考核,带来了临床医师在病历的完成上不注重时效性,包括不及时书写病程记录,经治医师不及时签名,上级医师不及时审批,医患沟通忽视书面告知等,导致在检查时,病历往往缺少完整性。住院病人发生医事争议时,如患方提出封存病历,院方举证倒置常存在缺陷。针对存在的问题,我院制定了运行病历质量考核细则,对运行实时病历质量考核,侧重于病历完成的时效性。通过加强运行病历考核,终末病历质量也得到相应提高。
(三)针对质控体系的各个层面,落实整改措施
1.质控委员会对全院存在的普遍问题经讨论后下发成文文件,由各科室统一落实。我院的医患沟通记录,以前采取经治医师与患方沟通后在病程记录中书写的形式,反映在各科病历中的沟通格式、次数、内容要求均存在不同,经质控委员会讨论后在病历中建立统一的医患沟通专用表格,对患者入院后何时进行沟通、沟通的内容要求等均有具体的规定,尤其对危重病人的病情、疾病可能产生的不良预后、实施的重大手术治疗、长期住院病人病情出现的变化、涉及出院的后续治疗告知纳入必须告知内容,并列入病案质量考核内容之一,与绩效考核相挂钩。我院坚持落实考核以来,病案整体质量得到相应提高。
2.质控中心办公室是实施病历质量考核的重要环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实践中对在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坚持检查与反馈相结合,使质量标准从制定、执行至检查、分析,再反馈监督、改进提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每月对科室下发质量检查通报,每季度发放医疗质量监督意见书,意见书涵盖对科室每季度病历检查缺陷的汇总,要求科室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所有临床医务人员学习并落实签字后及时返还质控中心办公室审核。对部分存在明显缺陷的及时发放意见书,并与经治医师建立谈话学习制度。
3.以科主任为首的质控小组对在日常工作中监控科内病历质量,重点在于落实对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其次完成质控中心责令整改措施,并组织落实科室医务人员相应的学习,科内实行自我督察及自我整改,记录在质控小组活动记录中。
4.主诊组侧重于对自我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内部整改,将存在的缺陷杜绝在初始环节,同时完成上级部门下发的专项整改意见。
5.医务人员是落实整改措施的个体,主要是完成缺陷内容的学习,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素质达到提高病历书写及内涵的目的。
四借助信息化系统同步提高病历质量
各国对电子医嘱录入、电子病历也做了很多的探讨,如ToErrishuman:buildingasaferhealthsystem[2]及CrossingtheQualityChasm:ANewhealthsystemforthe21stCentury[3]两份著名医学报告的发表,强调了使用信息技术提高患者安全和质量控制。在美国theveteranshealthadministration(VA)广泛使用的electronicmedicalrecord(EMR),已实现无纸化操作。国内随着医院管理在信息化方面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医院将患者的诊治过程纳入信息化操作。其对患者的信息录入、数据统计分析、查询等带来的优势必然超过传统方式。目前我院也将信息化全覆盖纳入管理目标,电子病历正在我院逐步得到推广,从实施电子病历的病区来看,病历质量控制较未实行科室有进一步提升,也更有利于病历质量实时监控、终末病历的管理。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完善,如何更好的实行电子病历质量监控仍需我院学习。
病案管理是一门拥有较多传统理念的学科,已正式成为档案学的一个分支,并成为一门特别的学科,自身有着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特点。随着相应学科的不断更新、完善和发展,也势必导致病案管理与时展的同步性。病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也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我素质,同时通过加强多部门管理和监控,引起管理体系中各个层面的注重,有利于不断提高病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程晓斌,朱锡光,颜伟,等.医院医疗质量监控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3):47-49.
医疗器械自查报告范文(一)
一、健全安全监管体系、强化管理责任
二、建立药品、器械安全档案,严格管理制度
制定管理制度,对购进的药品、医疗器械所具备的条件及供货商所具备的资质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保证购进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杜绝不合格药品、医疗器械进入医院。保证入库药品、医疗器械的合法及质量,认真执行出入库制度,确保医疗器械安全使用。
三、做好日常的维护保管工作
四、为诚信者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于失信行为予以惩戒
加大行政、医疗问责力度,加强法律、法规、业务技能、工作作风、教育培训,落实责任,安全治理。
五、合法、规范、诚信创建平安医院
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增加医院药品器械安全项目检查,及时排查药品医疗器械隐患,监督频次,巩固医院药品医疗器械安全工作成果,营造药品器械的良好氛围,将医院办成患者满意,同行认可,政府放心的好医院。
医疗器械自查报告范文(二)
自铁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铁西区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整治动员大会”后,我院积极参与配合,立即组织成立自查小组,对全院的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摸查,现将自查结果汇报如下:
2.职责管理:我院已建立的管理制度包括:药品药械采购验收制度;药品药械出入库制度;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和报告制度;药品调配和复核制度;药品药械保管和养护制度;医护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等。上述各项制度完备、合理、可行,且有相应的执行记录。
3.药品药械购销管理:我院由专业人员分任采购、质量验收等工作;能够从合法生产、经营企业购进药品及医疗器械,并与供货企业签定质量协议,具有合法票据;验收人员能够严格按照制定的出入库验收制度和操作程序验收药品药械,保存有完整的购进验收记录。
4.药局管理:我院设有综合药局,安全卫生,标志醒目;药局划分有相应功能区域,做到药品按剂型分类摆放,整齐有序;局内设有防鼠及防蚊虫设施;药剂人员在调剂处方时能严格审核,按照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进行调配,并按要求每日检查药品,如遇破损或过期药品报由专人统一处理,并仔细登记。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院委会及全院干部职工,向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我院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天,来院检查的各位均是各专业的专家,这次检查是我们难得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诚恳各位通过检查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指导意见建议。
根据市、县卫生工作部署及医院工作安排,我院“两好一满意”活动已进行到整改提高阶段,在此阶段,我院重点在加强依法执业、各项规范制度的建立落实、确保医疗质量安全等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整改,尤其是对今年7月份全市卫生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逐一整改落实,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各科,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进行了整改。
下面,根据本次检查标准所涉及的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医院概况
我院始建于1949年,现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业务用房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设置临床、医技、职能等34个科室,开放床位336张,现有在职职工466名,其中高级职称73人,中级职称202人。年门诊量近26万人次,年出院近1.9万人次,资产7500万元。
二、依法执业和病历处方管理
07年4月份,我们对门诊和住院处方按照标准格式重新印制,并对处方书写要求多次予以强调,处方开具符合要求。处方调剂按照“四查十对”规定,严格把关。医院门诊发药采取双复核制度,每个处方两人核对,确保所发出药品准确无误。
三、特殊药品管理
医院制定完善了《关于毒麻药品的管理规定》,加强了对麻醉、的管理。毒麻药品采购入库验收实行双人签字,专簿登记,毒麻药品储存实行专人负责、专库存放,库房配置符合要求。严格杜冷丁等规定特殊药品的处方限量,实行麻醉处方管理,各种处方按规定保管期限保存。严格毒麻和发药登记签字和空瓶回收等制度,做到了帐物相符。在每个库房均安装了空调,有效保障了药品储存的质量。
另外,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原则》,我院制定了临床用药管理办法,认真实施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及管理,严格抗菌治疗前标本送检及细菌药敏培养工作,避免了乱用、滥用、盲目使用抗菌药物现象。建立健全了临床合理用药三项公示通报制度,医院每月对单品种用药总量进行监控公示,对经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认为明显不合理的品种及时予以淘汰。
母婴保健人员均有《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所开展项目完全符合《许可证》规定要求。医院一贯加强对接生和b超机的管理,严格执行责任书规定,杜绝使用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鉴定和终止妊娠手术,未发生违规事件。
四、性病诊疗和医疗美容管理
医院性病诊疗工作隶属皮肤科,该科从业人员3名,均为中级职称,且从业在10年以上。所有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山东省性病诊疗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合格证》,持证上岗。有专门的门诊诊疗室,疫情报告及时,且有登记。医院未开展医疗美容项目。
病理科现为独立的科室,有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科室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各类人员职责健全并落实到位。诊断室、技术室、标本检查室、资料室等分室合理,整洁卫生。科室配有石蜡切片机、脱水机、磨刀机、摊片机、图像分析系统等仪器设备,科室配置通过了山东省质控达标要求。
五、临床用血管理
医院有输血委员会管理组织,临床用血安全管理制度健全。设有专用血库,配有储血用专用冰箱和血浆解冻设备,血浆储存符合规定。工作人员2名,相对固定。血液使用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血液出库有病人签字,交叉配血进行复核并记录完整。医院血库负责全县临床用血的申请、保管与存储,无自采血现象。
六、传染病和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设有感染科,分病房和门诊,病房设置床位20张,医护人员14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6人,配有呼吸机、心电监护、心电除颤器、腹水回输机等抢救设备。
院内感染监控,有医院感染委员会,专职人员2名,负责医院感染预防、监测、控制管理和业务工作,各种制度健全,记录完善,医疗器械、用品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等工作扎实开展。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用后处理,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由总务科具体负责,感染办严格监督,护理部全面指导。一次性医用垃圾每天有专人收集后放入临时中转站,分类收集,每两天由市医用垃圾处理站统一处置,避免了一次性医疗用品流向社会。医技科室执行了首查负责制,加强了检查报告质量管理。
一、加强管理、跟进督察、确保质量
1.业务工作能力较去年有所下降,门诊住院业务总收入191611.52元,住院27974.65元,门诊163636.87元,诊查费8967元,西药费63030.44元,中成药47368.81元,中医理疗3597元,草药10367.55元,B超406元,心电图1324元。这些成绩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和各位职工的努力。
2.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和生存的根本问题,狠抓医疗质量管理,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门诊的首要任务。通过例会的形势,从学习各种医疗规章制度、医疗文书书写规范、无菌操作规程等方面严格要求。
3.加强医疗文书、处方及各种登记检查工作确保质量:为确保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制度化。从医院实际出发,狠抓医疗质量管理,严格按照《医疗文书书写规范》标准,检查、反馈、整改。针对发现的问题,开会通报,进一步整改。各种登记、申请单完整正规。
二、制度学习、规范例会、提高素质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采取集中学习,个体学习等措施,狠抓学习实效。使每一名医护人员通过学习从思想上认识到医疗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人人心中装着病人,人人能够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开展工作,扎实做到服务好、质量好、病人满意。
为统一思想认识,确保医疗护理工作落到实处。坚持正常例会制度,短会随开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本着对每一位病人负责的态度,总结汇报阶段实际工作开展情况,查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地改进措施。把严格规范工作程序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抓手,工作中始终遵守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由于管理人员工作到位,工作人员认识到位,工作人员工作到位,确保了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三、加强学习、严格自律、初见成效
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出满勤、干满点、加班加点、兢兢业业,服从领导安排。自觉、主动、勤奋的工作,工作中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为医院着想,为病人着想,赢得了病人的赞赏,维护了医务人员的尊严。
四、其他方面的工作情况
开展医疗知识讲座有以下内容:《医务人员服务能力提升》、《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安全知识》、《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医患沟通技巧》等医疗知识安全讲座。更进一步医院规章制度,为医疗质量发展,医患沟通,两好一满意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今年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不足之处,明年的工作要点以以下几方面为主:
一、加强“三好一满意”活动学习,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安全保障;
三、加强医疗质量检查,提高医疗文书质量;
四、加强医德素质教育,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PDCA循环概述
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统一模型,最早由休哈特(WalterAShewhart)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dsDeming)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置)的第1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DCA循环在医用材料管理中的应用
确定方针和目标并制定计划(P):这在医用材料管理方面体现无疑。全面实现网上开单请领物资及上报计划。这一创举在我省实属先例。临床医技科室在请领物资时,需要将下个月所需通用材料的数量及品种上报我科室,这在内网系统中提交,采购人员根据各科室上报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并报主任审批,审批后通知库房备货。这样有助于培养护士长们工作的计划性,以及掌握本科室卫生材料使用情况的变化。也减少了供应商入库的频率,从而减少了工作量。
处置、改善,总结阶段(A):对于以上各阶段出现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处置。例如在上面提到的对科室每个月进行调查时,对于科室提出的问题,会进行归纳,提出改正意见,并对其反馈相应科室。如果暂时不能解决,再提出相应计划、实施、检查、处置。推动到下一个循环,这样不断循环,从而不断改善、提高。
【关键词】PDCA循环理论;病案工作;改进;应用;效果
doi:10.14033/ki.cfmr.2015.28.077
PDCA循环即可成为戴明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最先提出,戴明采纳并宣传,以获得普及,PDCA循环是一个全面质量管理所应用遵循的科学程序,其活动过程是不停断的运转以解决问题[1]。PDCA循环适用于一切循序渐进的管理类工作,通过工作发展铺好轨道,理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思路和管理过程,以达成共识、共同进步等方式使关理工作能够不断创新发展[2]。为了检查医疗规章制度、规范诊疗及操作流程,及时有效的反馈管理过程中的缺陷,同时也为医疗安全提供基础保障以及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所以,本研究将对PDCA循环理论在笔者所在医院病案工作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给予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实施PDCA循环理管理后的60份病案质量,将其设为研究组;另外,随机选取的2012年4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未实施PDCA循环理管理的60份病案质量资料,将其设为对照组。研究组:男女比例27∶33,年龄18~78岁,平均(45.26±2.69)岁;对照组:男女比例27∶33,年龄18~78岁,平均(46.26±2.58)岁。病症科室分布:骨科34例(28.33%),肿瘤科23例(19.17%),妇产科17例(14.17%),神经科26例(21.67%),耳鼻喉科
20例(16.67%);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3例(19.17%),高中33例(27.50%),大专至本科39例(32.50%),本科以上25例(20.83%)。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症科室分布及受教育程度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病案资料完整;参与本研究者均在认真阅读实验知情书前提下同意并签字。排出标准:病案资料残缺不完整;较难完全配合本研究实验方案有效实施者[3]。
1.3方法
两组病案质量均采用资料回顾性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对照组60份病案资料均未实施PDCA循环理论管理模式;研究组60份均给予PDCA循环理论管理模式,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3.1计划阶段(PLAV)医院根据自身医疗条件设立病案质量管理独立部门,同时成立专科并按质量小组,专项负责本科室病案各个环节质量的自我检查及评价;参照《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在结合本自身实际条件基础上,经笔者所在医院病案质量管理部门人员认真研究后,制定科学、适用的《病案质量管理体制》。
1.3.4处理阶段(ACTION)在病案质量管理过程经历上述三个阶段后,必须要进行一个处理总结阶段,这一阶段会将病案质量管理过程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类、总结等综合处理针对有问题病案需及时汇报并返修,修改后继续进行检查、评判。另外,针对病案质量的各种缺陷,需认真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源,将未解决问题放置到下一个PDCA循环理论中,以循环方式解决问题。
1.4判定标准
参照病案质量评判表以评定两组病案质量情况:分值在1~100分,分值与病案质量呈正比关系;观察病案筛查返修构成比;病案等级分布情况参照医院住院病案质量评价量表,主要可分为甲级病案:分值≥90分;乙级病案:75-89分;丙级病案:分值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病案质量评判得分情况
研究组病案质量评判得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病案筛查返修构成比
研究组病案筛查返修构成比率为1.67%(1/60)比对照组的18.33%(11/6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病案等级分布情况
两组病案等级分布主要表现在甲级、乙级、丙级三个方面,其中研究组病案等级分布情况优于对照组,即甲级病案率为98.33%(5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PDCA循环理论在病案工作持续改进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病案质量,对医疗业务的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1]朱艳艳,孙凤英,陈冬连,等.基于PDCA循环的病案管理流程优化[J].中国病案,2011,12(1):5-6.
[2]顾俊华,崔雪华.应用PDCA循环规范病案质量管理[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2):74-76.
[3]程军,叶云,张士勇.PDCA循环规范三种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研究[J].淮海医药,2014,32(3):279-280.
[4]黄琪,王建军,刘海玲,等.PDCA循环在规范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中的应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12(5):356-357.
[5]许建国,束余声,徐进,等.PDCA循环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应用――以Ⅰ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为例[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2):57-58.
[6]张晓洁,贾慧民,王莹,等.PDCA循环在非计划再次手术医疗质量管理中的探索应用[J].新疆医学,2013,43(7):147-149.
[7]江君微,杨琼Z.PDCA循环在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2,18(5):308-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