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温材料的计算公式:例如DN100管径,保温厚度是5cm,
计算如下:(108+50)×50×3.14×保温管总长=总立方数。
二、90°弯头的计算公式:长度(1.57×R中心半径)×周长(口
径)=面积
变径的计算公式:(上口周长+下口周长)÷2×垂直高度三、球冠的面积:等于截成它的球面上大圆周长与球冠高的积。
S=2πRh=π(r2+h2),r2=a(2R-a)
四、任意方式作角度:
依据圆周长S=2πR,,圆周角β=360°,若以半径R=360/2π=57.3mm做圆,则该圆单位周长所对应的圆心角是一
度,即以57.3为半径所画圆弧内可做出任意角。如做50°角,取弧长=50mm则对应的角是50°,注意:为减小所画角度的误差,可用几倍的57.3为半径画圆,这时该圆周长n毫米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是一度。
五、风管内的风量的计算方法:
通过风管截面的风量可按下式计算L=3600FV(m3/h)
式中F=风管截面积,V=测定截面内平均风速(m/s)
六、单个排风口的排风量=排风口管辖的面积×房间净高×换气次数
一个排风区域的排风量=排风区域的面积×房间净高×换气次数某段风管的排风量=经过该段风管各风口的排风量之和
在整个区域内进风量应大与排风量,但排风风压应大于进风风压。
七、风机的选择:
风机的风量=风管上的风口风量之和×1.1
风机的压头=风管总长度×10Pa/m
风机盘管按总制冷量(面积×需冷量)来选择型号。
每千平米需要钢材1.25吨
每百平米需要风管0.38平米
八、温度换算:℃=5/9(℉-32)
℉=9/5(℉+32)
例如:100℃=212℉10℃=50℉
1℃=33.8℉38℃=100.4
九、电机计算:3相380V运转电流=功率KW×2
启动电流=运转电流×1.7
十、高层建筑对防排烟的要求
楼梯间宜每隔2-3层设置一个加压送风口,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置一个。
各防烟部位应有如下余压
防烟楼梯间为50Pa
前室或合用前室为25Pa
封闭式避免层为25Pa
加压送风口应采用自垂式百叶风口或常开百叶风口,当采用
常开百叶风口时,应在加压风机的压出管上设置止回阀,前室的加压送风口的有效面积按1/3系统总风量确定,当设计为常闭型时,发生火灾只开启着火层的风口,风口应设置手动和电动开启装置,并与加压送风机的启动装置连锁。
风管设计方法
一般设计方法
风管的水力计算方法较多,对于高速送风系统采用静压复得法,对于低速送风系统,大多采用等压顶法和假定速度法。
1、等压顶法:以单位长度风管的压力损失Pm相等为前提。在已知总作用压力的情况下,取最大长的环路或压力损失最大的环路,将总的作用压力值平均分配给风管的各部分,再根据各部分的风管和所分配的压力值确定风格尺寸,并结合各环路间的压力损失的平衡进行调节,以保证各环路间的压力损失的差值小于15%,一般建议的风管摩擦压力损失值是0、8——1、5Pa/m
2、假定速度法:根据噪声和风管本身的速度并考虑到运行费用来进行设定,下表为常用的风管风速
3、简略的估算法
1)对于一般通风系统,风管压力损失值△P(Pa)可按下式计
算:
△P=Pm﹡τ(1+k)
Pm—单位长度风管的摩擦压力损失Pa/m
τ—到最远送风口的送风管总长度加上到最远回风口的回风管总长度
k—局部压力损失与摩擦压力损失的比值,弯头、三通少时,取k=1.0—2.0,弯头三通多的场合可取k=3.0—5.0
2)、对于空气调节系统,要考虑到空气通过过滤器,喷水
室(或表冷器),加热器等空调装置的压力损失之和。
推荐的风机的静压值
4、新风量的计算
民用建筑宜按下表采用
生产厂房应按补偿排风(包括局部排风和冲淡有害物质的全面排风),保持室内正压和保证每人小于30m3/h的新风量等三项风量的最大值确定前两项。可按下式计算:全面排风量
Lw≥Lp+Lz
Lw—新风量m3/h
Lp—局部排风量和全面排风量之和m3/h
Lz—保持正压所需的新风量m3/h
5、新风口的设置
a)新风口宜装设能严密关闭的保温阀门。
b)当采用手动风阀时,应考虑操作方便。
c)一般宜分成最小新风阀和最大新风阀他(最大新风阀作为
过渡季进入大量新风时使用)
d)最小新风阀在空调系统运行时可以不加控制,只在空调系
统停止是关闭。当有回风机时,可以不控制新风阀,仅控制回风和排风阀,调节新、回风比例。
e)当固定新、回风比例时,只需用一个新风阀,但应当有最
小开度的限位
f)新风口的底部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二米,当布置在绿化地
带时,不宜低于一米。
g)应尽量设置在排风口的上风侧且应低于排风口,当新风口
和排风口两者水平距离大于20米时,可布置在同一高度。
h)应尽量设置在北向外墙上。
6、冷凝水管的选用
一般情况下,每1Kw冷负荷每一小时约产生0.4kg左右的冷凝水。在潜热负荷较高的场合,,每1Kw冷负荷每一小时约产生0.8kg左右的冷凝水。
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机组的冷负荷Q(Kw)按下列数据近似选定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