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体检人群中,最常见的健康问题有哪些?
8月27日,在由广东省医院协会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慢性病管理专委会、广东省医院协会健康管理专委会协办的“2022医学界领导者羊城大会暨‘一带一路’医院合作羊城国际论坛”分论坛上,爱康集团发布的《2022版广州城市人群健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61万广州城市体检人群健康数据进行了深度解析。
该《报告》由广东省医院协会、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指导,是爱康集团本年度城市人群健康报告系列首发之作,也是广州地区目前已公布的最大规模的城市人群体检健康报告分析,为了解广州城市人群的健康状况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高血压、肥胖、糖尿病
广州体检人群总体健康水平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报告》围绕广州城市人群的性别和年龄分布、广州城市人群的重要异常(癌症)随访结果等8个统计维度及心血管类体检异常结果、代谢和内分泌类体检异常结果等22个体检异常结果进行统计,对广州城市人群体检异常结果及健康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
汪朝晖介绍,从报告来看,广州街坊的总体健康状况优于爱康在全国800多万客户的平均水平,如高血压、肥胖、脂肪肝等慢病的检出率均低于北方地区。
甲状腺癌确诊人数最多
胸部低剂量螺旋CT参检率过低
根据《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在广州市上述城市人群中,有637人确诊患癌,其中甲状腺癌确诊人数最多(300人),往下依次为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和肝癌等。
汪朝晖介绍,爱康从2017年开始实施“有人管”的体检随访机制,对于有可疑肿瘤指标的客户进行后续管理和就医提醒等服务,有些客户到医院确诊患癌后会反馈信息到体检机构。但由于也有部分客户获提醒后未进一步到医院检查,也未反馈到体检机构,因此,实际确诊的癌症患者数量高于《报告》披露的数据。
“由于检查手段所限,以及有些癌症通过常规体检手段无法检出,体检检出的癌症与总体的癌症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2022年广州城市人群甲状腺超声的参检率超过59%,甲状腺超声参检率较高是甲状腺癌发现人数最多的重要原因。”汪朝晖表示,2022年随访确诊罹患癌症的广州市城市人群,女性用户确诊罹患癌症人数是男性用户的近两倍,其中40岁及以上年龄女性有223人确诊为癌症,40岁以下女性有178人确诊为癌症。最年轻的一位癌症患者为18岁女性,确诊为甲状腺癌。
广州城市体检人群胸部低剂量螺旋CT的参检率仅为7%。汪朝晖表示:“胸部低剂量螺旋CT、肺癌肿瘤标志物等均是体检场景发现肺癌信号的重要手段,胸部低剂量螺旋CT参检率过低是发现肺癌人数不多的重要原因,在此呼吁大家重视早期肺癌的筛查,可以将胸部CT纳入针对风险人群的常规体检中来。”
男性体重指数(BMI)增高
女性骨量减少/骨质疏松(骨密度)检出率高
《报告》显示,对于广州男性城市人群,威胁最大的健康问题是体重指数(BMI)增高,检出率50.72%,往下依次为骨量减少/骨质疏松(骨密度)、前列腺异常(超声)、脂肪肝(超声)和尿酸(UA)增高,检出率均在35%以上。
对于广州女性城市人群,威胁最大的健康问题是骨量减少/骨质疏松(骨密度),检出率56.66%,往下依次为甲状腺结节(超声)、乳腺结节(超声)、总胆固醇(TC)增高和幽门螺杆菌检测(呼气试验)阳性,检出率均超过25%。
科技赋能
人工智能或为慢病管理提供新良方
通过一张眼底照片,在辅助诊断眼底疾病的同时,还能了解到全身健康情况;借助一份便样、一管血、一杯尿液,就有可能完成癌症的早期筛查......如今,在体检服务中,这些科技产品的作用正在日益增强,不断扩宽健康管理服务的边界。
当天会议上,专家以“人工智能将如何赋能癌症等重大疾病早筛及慢病风险评估”为主题举行圆桌会议。
广东省人民医院协和高级医疗中心主任、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健康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陈炼对于当前人工智能在医疗场景和大健康领域中的落地应用进行了分析,“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融合发展,正重塑着医疗服务的效能。一方面是体现在诊疗技术革新方面,可推动疾病的早期发现与诊断、降低疾病风险和并发症,优化预防管理和治疗方案等;另一方面体现在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有效补充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基层诊疗服务缺乏的短板,通过复制专家经验,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方面。”
当天,广东省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敏涓,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广东省医院协会慢病专业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田军章,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张威,广东省人民医院协和高级医疗中心主任、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健康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陈炼,爱康集团副总裁汪朝晖,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会名誉主任委员武留信,我国著名康复医学专家、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运动健康分会名誉会长励建安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教授郭晓蕙,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永耀等协会领导、专家学者、医院管理者出席此次大会,围绕大会主题,深刻探讨慢病健康管理和大健康产业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