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8.06.13
你需要做PET-CT检查吗
镜头一:50岁的韩先生去外地一家著名体检中心体检,在体检套餐里本来没有PET-CT这一项,可当他在候诊时,发现墙壁张贴着PET-CT宣传画,上面写着可以早期排查肿瘤,韩先生动心了,遂临时加了PET-CT体检这一项。
镜头二:李女士去医院想给父母做一个全面的健康检查,她对医生说,你们医院能做的检查,我都要给父母做,而且她特意强调要做PET-CT检查,医生只好遵从其意见。
镜头三:王先生胸部不适,做CT检查,胸部有阴影,医生建议做PETCT进一步检查,王先生不情愿。因为PET-CT相比医院的其他检查,价格贵,且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他拒绝了医生的建议,只希望早点手术。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和医院中不胜枚举。记者同样持有疑问,PET-CT可以作为体检项目吗?它到底在临床适合哪些人群?记者采访了中华核医学分会PET和分子影像学组委员、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和PET-CT中心主任王振光教授。
适合所有恶性肿瘤诊断
目前临床PET-CT主要应用于肿瘤良恶性及是否转移的诊断。王振光教授介绍,融合影像,包括PET-CT和PET-MR,是目前评价肿瘤最佳影像诊断技术,可以说适合于所有恶性肿瘤的诊断、分期和再分期、疗效评价和疗效监测、预后判断。
但是,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有些恶性肿瘤非常适合PET-CT检查,并且已列入肿瘤临床指南中。如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肺癌容易脑、骨、肝、肾上腺转移;乳腺癌容易骨、肺转移;结直肠癌容易肝转移,PET-CT对此检查具有很大优势。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等容易多系统、多器官累及,也非常适合PET-CT检查,评价全面、不易漏诊。
我国肺癌、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等肿瘤,临床肿瘤指南明确建议使用PETCT检查评估。PET-CT的出现代表着融合影像时代的到来。PET是分子影像最先进的技术,属功能影像,而传统的CT以解剖影像为主,PET-CT是将功能影像与解剖影像融合在一起,CT可以检查出人体的病变,PET-CT则可以明确病变的性质。
不推荐用于健康体检
王振光教授不推荐PET-CT用于健康体检。他说,要考虑医疗资源的占用问题,他主张PET-CT首先为临床肿瘤病人服务。使用PET-CT进行体检的人群需要有以下指征:40岁以上、工作压力大、情绪长期不稳定、长期吸烟、有肿瘤家族史、有职业病史、肿瘤标志物升高等情况。
另外,关于PET-CT诊断早期肿瘤的提法,王振光教授也不是很支持。他认为,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早期胃癌是指发生局限于胃粘膜或粘膜下层的癌。早期胃癌一般不引起胃壁厚度的改变,CT不能发现胃壁增厚、PET的敏感度也没有足够高,所以,很难发现早期胃癌,还要靠胃镜直接观察并取活检化验。但对于肺癌,特别是肺孤立性结节的诊断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费用6800—10000元之间
征得患者家属同意,PET-CT检查发现患者的一个睾丸和2个椎体放射性浓聚,诊断意见是淋巴瘤。经睾丸穿刺,病理确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一种少见类型。该病例的特点是:单一症状的不明原因发热,病灶累及的器官部位罕见,传统影像检查不易发现。
目前,全国的PET-CT检查费用在6800-10000元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有的省市地区加收显像剂费用2000-3000元,检查费7000元左右。青大附院PET-CT仅收取检查费。
他们之所以做到如此程度,源于学科有两项核心制度雷打不动:“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和“随访病例讨论制度”。王振光说,这两项制度是他们积累经验最有利的法宝。也正因为此,他们对每一个病例的报告单都要反复讨论,给病情定性,所以渐渐成为临床医生诊断的重要依据,患者少走了弯路。他们还派一位年轻医师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中心学习一年半,给学科带来世界前沿新技术。
王振光解释,人们非常关心PETCT的辐射问题,作为全球都在使用的医学常规检查设备,它的辐射在安全的范围内。一次PET-CT检查约相当于一次盆腔CT平扫或胸部CT平扫的辐射量,完全没有必要纠结辐射量的问题。他举了一个例子,青大附院的小儿肿瘤外科和小儿肿瘤内科专业在全国都是有名的,进行PET/CT检查的小儿肿瘤患者很多,目前没有发现有任何副作用。
一次检查约一个半至三小时之间
青大附院PET-CT从早晨七点开始运行,机器一开机就持续一天,中午机器不停止。完成一个病例检查,一般需要一个半小时至三小时之间,一天最多做24台检查,第二天下午出检查报告单。
王振光教授解释,来医院做PET-CT检查的,80%是疑难病症,做了检查,就需要给患者一个明确的答案,尽可能解决患者的困惑,同时给医生提供一个有力的诊断依据,让临床医生满意。
每一例检查合成图像1400幅,医生出报告单时,每一幅图像都要认真分析,出一例报告单平均要在一个半小时左右。
机器是先进的,也是无声的,医生的诊断却需要经验、智慧、用心和耗费大量的精力。
2015年,青大附院PET-CT中心回访了522例病例,这些病例同时在临床做了病理检查,报告准确率达到92.02%,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数据。也正因为如此,许多青岛的患者去北京、上海医院做PET-CT检查时,对方听说是青岛来的,往往会说别麻烦了,回青大附院做行了。
符合其中一条建议考虑
PET是1965年发明并于1970年代开始临床应用,PET-CT是1995年发明的,于2000年开始上市。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要经得起实践检验的,PET-CT临床应用已经证明其对肿瘤的评价是最佳影像诊断技术,对医生而言,如分期更准确、治疗方案更精准。对病人而然,肯定少走弯路。虽然所有的肿瘤都适合做PETCT,但每例检查在机器上采集数据就要30分钟、设备投资大数量有限、检查费用高,不可能所有的肿瘤评价都进行PET-CT检查。王振光建议如下:
1.怀疑肿瘤而传统的超声、CT、MR等不能定性的,建议PET-CT检查;
2.除了血糖高(需降到8.2mmol/l以下)、躁动或意识不清的受检者是相对禁忌证,任何人都能进行PETCT检查,特别是年老、体弱、婴幼儿、不能进行CT等增强检查的患者都适合进行PET-CT检查;
3.肿瘤分期。如病理诊断明确为恶性肿瘤,需进行分期,建议进行PET-CT检查。如肺癌、乳腺癌、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结肠癌、直肠癌、胃癌、胰腺癌、胆管系统恶性肿瘤、妇科恶性肿瘤等;
4.肿瘤治疗后监测疗效,如肿瘤手术后、放疗后、化疗后监测肿瘤复发和转移,建议PET/CT检查;
5.健康体检发现一种或多种肿瘤标志化验显著升高或持续升高,建议PET-CT检查。青岛晚报记者张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