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法(精选5篇)

第四条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制定专项的总体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工程应当依据批准的规划进行。

第五条文物保护工程分为:保养维护工程、抢险加固工程、修缮工程、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迁移工程等。

(一)保养维护工程,系指针对文物的轻微损害所作的日常性、季节性的养护。

(三)修缮工程,系指为保护文物本体所必需的结构加固处理和维修,包括结合结构加固而进行的局部复原工程。

(四)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系指为保护文物而附加安全防护设施的工程。

(五)迁移工程,系指因保护工作特别需要,并无其它更为有效的手段时所采取的将文物整体或局部搬迁、异地保护的工程。

第七条具有法人资格的文物管理或使用单位,包括经国家批准,使用文物保护单位的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宗教组织和其它企事业单位,为文物保护工程的业主单位。

第八条承担文物保护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必须具有国家文物局认定的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资质认定办法和分级标准由国家文物局另行制定。

第九条文物保护工程管理主要指立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验收管理。

第二章立项与勘察设计

第十条文物保护工程按照文物保护单位级别实行分级管理,并按以下规定履行报批程序:

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程,以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为申报机关,国家文物局为审批机关。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程以文物所在地的市、县级文物行政部门为申报机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为审批机关。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程的申报机关、审批机关由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确定。

第十一条保养维护工程由文物使用单位列入每年的工作计划和经费预算,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抢险加固工程、修缮工程、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的立项与勘察设计方案按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履行报批程序。抢险加固工程中确因情况紧急需要即刻实施的,可在实施的同时补报。

第十二条因特殊情况需要在原址重建已经全部毁坏的不可移动文物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获得批准后,按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报批勘察设计方案。

第十三条工程项目的立项申报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程业主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名称;

二拟立项目名称、地点,文物保护单位级别、时代,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公布与执行情况;

三保护工程必要性与实施可能性的技术文件与形象资料录像或照片;

五拟聘请的勘察设计单位名称及资信。

第十四条已立项的文物保护工程应当申报勘察、方案设计和施工技术设计文件。重大工程要在方案获得批准后,再进行技术设计。

第十五条勘察和方案设计文件包括:

一反映文物历史状况、固有特征和损害情况的勘察报告、实测图、照片;

三工程设计概算;

四必要时应提供考古勘探发掘资料、材料试验报告书、环境污染情况报告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及勘探报告。

第十六条施工技术设计文件包括:

一施工图;

二设计说明书;

三施工图预算;

第三章施工、监理与验收

第十七条文物保护工程中的修缮工程、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和迁移工程实行招投标和工程监理。

第十八条重要文物保护工程按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程序报批招标文件及拟选用的施工单位。

第十九条文物保护工程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施工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购置的工程材料应当符合文物保护工程质量的要求。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施工,其工作程序为:

一依据设计文件,编制施工方案;

三按文物保护工程的要求作好施工记录和施工统计文件,收集有关文物资料;

四进行质量自检,对工程的隐蔽部分必须与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共同检验并做好记录;

五提交竣工资料;

六按合同约定负责保修,保修期限自竣工验收之日起计算,除保养维护、抢险加固工程以外,不少于五年。

第二十条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新的文物、有关资料或其它影响文物保护的重大问题,要立即记录,保护现场,并经原申报机关向原审批机关报告,请示处理办法。

第二十一条施工过程中如需变更或补充已批准的技术设计,由工程业主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现场洽商,并报原申报机关备案;如需变更已批准的工程项目或方案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必须经原申报机关报审批机关批准。

第二十二条文物保护工程应当按工序分阶段验收。重大工程告一段落时,项目的审批机关应当组织或者委托有关单位进行阶段验收。

第二十三条工程竣工后,由业主单位会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验评,并提交工程总结报告、竣工报告、竣工图纸、财务决算书及说明等资料,经原申报机关初验合格后报审批机关。项目的审批机关视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成立验收小组或者委托有关单位,组织竣工验收。

第二十四条对工程验收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由业主单位及时组织整改。

第二十五条文物保护工程的业主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申报机关和审批机关应当建立有关工程行政、技术和财务文件的档案管理制度。所有工程资料应当立卷存档并归入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

重要工程应当在验收后三年内发表技术报告。

第四章奖励与处罚

[关键词]文物古建筑;重要性;保护与开发;对策

中国古建筑最早成型于商周时期,在隋唐时期出现第一个高峰,并对周边国家(如东瀛、高丽)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清两朝是中国古建筑发展的巅峰时期,尤其以宫室建筑最为突出。这些文物古建筑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能够为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要科学开发,确保文物古建筑社会价值的发挥。

1文物古建筑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性

文物古建筑所面临的破坏性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自然环境的影响,许多古建筑已经存在几百年之久,且古建筑的主体结构多为木材,长期受到风吹日晒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外漆剥落、木材开裂等问题普遍存在;二是人为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只注重现代化建设,对于市区内一些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不到位,给古建筑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这些文物古建筑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凝结了古代建筑工匠的才能与智慧,是中华传统文明的象征和符号。我们呼吁加强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不仅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更重要的是激发当代建筑师的灵感创新,以古建筑文化作为艺术灵感的源泉,促进我国现代建筑的多样化发展。因此,开展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和开发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文物古建筑保护和开发面临的问题

2.1文物保护意识普遍不强

对于多数人来说,文物古建筑的功能仅局限于旅游欣赏,对其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缺乏足够认识,不仅是广大群众,甚至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也缺乏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不能及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例如,许多文物古建筑没有安排专人进行打扫和看管,久而久之,这些古建筑内部就会堆积大量垃圾,不仅应有的文化功能得不到体现,而且给建筑结构造成了破坏,其利用价值也被大大降低。

2.2文物保护经费相对不足

文物古建筑是一种潜在的经济资源,如果地方政府能够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就能够利用古建筑创造经济效益。但是在一些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文物保护经费没有纳入到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导致辖区内的文物古建筑常年得不到保护和修葺,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受到影响。例如,一些国家级或省级的古建筑景点,能够得到较为充足的资金投入,但是地市级、县级的文物古建筑,由于不能创造旅游收入,地方政府也不愿意投入足够的经费,古建筑的保护和开发工作都得不到正常进行。

2.3文物古建筑利用率较低

文物古建筑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经过宣传和包装后,还能够发挥一定的旅游经济价值,例如北京故宫、西安秦始皇陵等。但是对于一些规模较小或不出名的古建筑,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激化了古建筑保护和现代城市群建设之间的矛盾,地方政府为了完成建设任务,不得不牺牲古建筑,大量的古建筑被迁移或直接拆除;其次,地方政府经费有限,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古建筑的宣传和包装,加之古建筑规模较小,难以打造成特色旅游景点,经济价值较低。

3文物古建筑保护和开发的基本途径

3.1加大保护宣传力度,强化文物保护认识

文物古建筑是一种共同的社会财富,其保护工作应当由社会群众共同参与。地方政府要综合利用多种途径,开展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宣传工作,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全民参与”的保护意识。例如,利用地方电视台或当地报纸、广播,宣传地方文物古建筑的保护意义,激发人们的参与意识,从而降低甚至杜绝破坏文物古建筑的行为。

3.2建立健全保护法规,确保奖惩制度落实

文物古建筑之所以屡遭破坏,一方面与环境影响、城市建设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也与破坏成本偏低有间接联系。例如,在城镇化建设中,一些建筑企业为了缩减工程成本,不愿意花费资金迁移古建筑,而是违规直接拆除。但是这种违法行为并没有得到当地有关部门的依法惩处,导致许多建筑企业纷纷效仿。因此,地方政府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尽快出台内容科学、执行到位的古建筑保护法规,对于违法破坏文物古建筑的必须依法给予惩罚。另外,对于文物古建筑保护工作突出的个人或单位,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形成带动和示范效应。

3.3对遭到破坏的古建筑进行重修

对古建筑修葺的本质就是对古建筑遗迹的保护,但是在修葺和保护过程中要注意即有所保留又有所割舍,尽可能在小规模改造的前提下对古建筑进行修葺,以确保文物古建筑能够一代又一代的保存下来,让后人能够有幸目睹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同时实现古建筑在现代社会的新生。

4结语

文物古建筑作为非物质文化的载体,一旦失去将不复存在。因此,如何保护我国的文物古建筑尤为重要。面对现代城市建设和古建筑保护之间的矛盾,我们应当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在保证对文物古建筑进行保护的同时又能科学合理的开发古建筑的潜在价值,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佳慧,温雨晴.乡村祠堂文化保育与活化中的地方政府角色———以金华市境域祠堂为例[J].现代建筑与设计,2013,(7):164-165.

关键词:文物与保护;问题与对策

文物记录人类发展过程,包括各种艺术珍品,前人的生活用具,生产工具、雕刻等,有着鲜明的历史特点。所以文物见证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不仅具有人文艺术价值,还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当前,对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应当准确认识两者关系,研究如何做到有效保护,并且合理利用这些文物文化资源创造经济收益。

一、科学认识文物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1、提高文物保护认识能力。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文物利用与保护处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中,社会各界、各职能部门及文物部门该如何正视文物利用与保护?为此,政府制定“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相继出台有关法规和文件。各个文物专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出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经济历史的潮流不允许我们停留于此,对文物利用和保护要不断提高认识。对于我们几千年历史的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而文物是不同时代的历史优秀文化的代表,继承和发扬,就必须保护为主,合理利用。

2、注重实践,更新观念。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业,文物保护单位是重要资源,这就要求文物保护单位必须主动出击,打开大门,积极支持旅游业的开发,这就要求文物单位改变原来陈旧观念,以开放型观念保护文物,将旅游开发看作是文物利用与保护的契机。

对于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首先要支持国家政策,积极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反对对文物的破坏性利用。文物是文化的一部分,需要对文物保护尽职尽责,配合旅游开发,才能将文化文物的科学、艺术价值得到宣传推广,提高文物的自身价值,使其得到合理利用,但必须坚持保护文物原貌,不得根据民间传闻、传记随意更改文物原貌,避免误导群众,使游人能够身临其境,领悟古人当时的盛况。在旅游开发中,利用各种形式,各种宣传渠道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这样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有利于文物保护和利用事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3、依法保护利用。文物利用和保护的关系处理需要加大依法行政处理力度。在市场经济下,对文物事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必须依靠法律不断加大对文物保护的宣传和文物单位的管理,并且加大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的环境整治工作,增强群众法制观念,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另外内部管理要有明确的分片管理,相互协作,强化管理队伍的职业道德,严格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工作方针,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原则。

二、我国文物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3、文物开发利用、保护发展不协调。有的地方领导在思想上一味注重经济建设,在处理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时出现了矛盾,偏重经济建设,忽视文物保护工作,文物开发得不到重视,领导没有形成对文物开发利用意识,导致没有形成文物发展产业。此外,一些地方正好相反,将文物资源丰富地建设成旅游胜地,对文物开发过度利用,在各地的文物风景区经常发生践踏毁损文物风貌的现象,造成文物资源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文物的历史价值。

三、文物利用与保护发展对策

2、加大宣传力度。文物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性与意义,需得到大力宣传,提高全社会合理开发利用与文物保护的意识,自觉参与配合文物的开发利用保护工作。在开发利用中,通过多渠道筹集的文物经费,可以保障队伍建设,充实和培养专业人才,采取定向委培等形式,加强对现有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3、加强文物遗址周围环境整治。发展旅游业,交通便利是必要条件。政府对一些古建筑周围加强交通整治,设计旅游线路,完善景区植被绿化,对一些护栏进行维修,清除游客乱涂乱画污迹。一些城市的文物遗产相对密集,这需要政府把其作为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整体性利用。

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文物利用保护工作的相互关系,地方政府和有关文物部门需要坚持做到两者兼顾,在发展中不仅要做到既不建设中破坏文物,也要和当地经济建设发展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要重视利用文化资源积淀发展文化旅游,吸引外地游客进行参观,提高当地知名度,实现招商引资,实现当地经济发展。一些拥有文化资源的乡镇,尚未真正重视利用文化资源,文化资源还处于沉浸状态,我们应当追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张嘉佳:《浅议文物保护与修复》.2011(3).

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全文第一条为了加强地下文物的保护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地下文物属于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地下文物的义务。

本市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地下文物保护工作。

第三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下文物保护工作。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下文物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发展改革、规划、国土、建设、水务、交通、财政、公安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地下文物保护工作。

第四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应当进行地下文物保护宣传,营造保护地下文物的良好氛围。

第五条市和区、县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在地下文物保护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条本市依法划定地下文物埋藏区。

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史料、普查资料等对地下文物埋藏区之外可能埋藏文物的地区划定重点监测区域。符合条件的,应当依法纳入地下文物埋藏区进行管理。

第七条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文献研究结果,实际考古调查、勘探情况建立本市地下文物埋藏情况数据库,标明地下文物埋藏区、重点监测区域等内容,并对实际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的结果进行记录。

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地下文物埋藏情况数据库,并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实现共享。

第八条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组织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积极探索有效方式,鼓励有资质的考古发掘单位参与本市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具体办法由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对于已经做过考古调查、勘探的,进行建设工程时,不再重复进行考古调查、勘探。

第九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设工程,应当进行考古调查、勘探:

(一)位于地下文物埋藏区;

(二)旧城之内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一万平方米以上;

(三)旧城之外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二万平方米以上;

(四)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况。

第十条本办法第九条规定之外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可以在施工前报请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考古调查、勘探,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在接到建设单位的报请后,应当予以及时安排。

未做考古调查、勘探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制定地下文物保护预案,位于重点监测区域内的建设工程的地下文物保护预案应当报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备案的具体办法由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第十一条对于符合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土地储备开发项目,承担土地储备任务的单位(以下简称土储单位)应当按照本市规定报请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考古发掘单位进行考古调查、勘探。

第十二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向建设单位提出规划条件或者核发选址意见书时,应当书面提示建设单位在施工前按照本办法规定报请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考古调查、勘探,或者制定文物保护预案报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并告知文物行政管理部门。

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书面提示的情况同时告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或者交通、水利等专业建设工程的监管部门。

第十三条对于符合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建设工程,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或者交通、水利等专业建设工程的监管部门在建设工程施工前,应当书面提示建设单位报请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考古调查、勘探,并告知文物行政管理部门。

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时限按照每一万平方米七个工作日计算,除雨雪、冰冻等特殊情况外,最长不得超过两个月。

在考古发掘中,发现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遗址、古墓葬,需要实施原址保护的,应当实施原址保护。实施原址保护的,由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其他部门研究调整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或者另行选址。

第十七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采取地下文物保护措施或者配合政府进行地下文物保护的,政府对其损失予以合理补偿,具体办法由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市规划、市财政等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第十八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下文物的,应当立即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并通知文物行政管理部门。

监理单位在监理过程中,发现施工单位未依法保护地下文物继续施工的,应当及时制止并通知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接到通知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组织考古发掘单位到达现场。

第十九条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对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地下文物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配合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

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地下文物埋藏区和重点监测区域的日常巡查,并对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建设工程及重点监测区域内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地下文物保护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进行其他生产生活活动时发现地下文物的,应当立即对地下文物实施有效保护并通知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接到通知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第二十一条村民委员会在组织实施本村的建设规划,兴修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以及指导村民进行自建住宅、挖渠、掘井等活动时,应当注重对地下文物的保护;发现地下文物的,应当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并及时通知文物行政管理部门。

第二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破坏地下文物的,应当立即向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

市和区、县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对举报属实,为查处破坏地下文物行为提供线索或者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具体办法由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市财政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建设单位未将位于重点监测区域内的建设工程的地下文物保护预案报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的,由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处一万元罚款。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建设单位未在施工前报请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考古发掘单位进行考古调查、勘探的,施工单位未按照规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安排考古调查、勘探事项的,由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发现地下文物不采取保护措施,不通知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由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监理单位未通知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由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违反本办法受到行政处罚的信息,应当依法记入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未进行考古调查、勘探,未采取保护措施,造成文物损毁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负有地下文物保护职责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20xx年3月1日起施行。

文物保护的现状文物资源调查积极推进。自20xx年以来,经过全国近5万名普查人员的艰辛工作,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圆满完成,共调查登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一大批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工业遗产、乡土建筑、20世纪遗产、文化线路、文化景观等新型文化遗产在普查中得到充分重视。全国长城资源调野工作全部完成,初步建成长城资源信息系统。

重大文物抢救保护和考古工程取得突破。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保护主体修缮工程竣工,并启动西藏xx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开展山西南部早期建筑、涉台文物、鸡鸣驿城、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等重点文物维修保护工程。灾后文物抢救保护有序开展。文物保护被纳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积极开展藏羌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建设茂县羌族博物馆新馆、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古建筑群灾后抢救保护工程竣工。

考古和大遗址保护扎实推进。三峡文物保护工程规划内项目已基本完成并通过验收。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第一、二批控制性项目顺利实施。以西安片区、洛阳片区和长城、丝绸之路、大运河等两片三线为代表的大遗址保护格局初步确立。良渚、大明宫、隋唐洛阳城等考古遗址公园初步建成。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卓有成效。安阳殷墟、开平碉楼与村落、福建土楼、山西五台山、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西湖文化景观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目前,我国共有世界遗产41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9项,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8项。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有序推进,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全面启动。

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中国科技馆、山东省博物馆等新建、扩建项目竣工开放。在博物馆数量和类型持续增长的同时,博物馆质量也有显著提升,现有国家一级博物馆83座,二级博物馆171座、三级博物馆288座。

国家投入珍贵文物征集经费,征集商代子龙鼎等重要文物1万余件。成功开展多次影响较大的文物追索行动,追回流失境外中国文物3千余件。

THE END
1.养猫好处多多,“猫治百病”是真的!!你相信养猫是可以招财的吗? 孙泽沁 2024-11-14 18:26:28 0 跟贴 0 猫爸一副嫌弃的样子,跟男人一个德性,只负责生不负责带! 欢乐笑作坊 2024-11-15 10:52:12 103 跟贴 103 看看我家的小猫,我就知道他会,晚上来找吃的 趣味爆笑家 2024-11-14 15:30:48 3 跟贴 3 小猫预判了人类幼崽要干嘛,情...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6EPH4B05567IYJ.html
2.饲养宠物的益处英语视频听力今天我们要谈谈Psch2Go杂志中Jamie Moffatt的一篇文章《饲养宠物的好处》。 We hope it's helpful!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Many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pets and love them just as much, if not more, than their human companions. 世界上很多人都养宠物并像爱人类同伴一样的爱着它们。 Pets are...https://www.kekenet.com/Article/201712/535234.shtml
3.老人养宠物的利与弊有人认为,喂养宠物狗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益,狗是人类的好朋友;但有社会学家指出,人们养宠物狗无非是在越来越空虚的精神生活中寻找一种心理寄托和安慰,也有人是想“炫富”。在某种程度上,养宠物狗不仅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而且还会给人类带来疾病。到底老年人养宠物狗好不好?http://etc.cmu.edu.cn/626xy/baojian/baojiandisp.asp?id=916
1.为什么人们喜欢养狗而不是其他动物作为宠物为什么人们喜欢养狗而不是其他动物作为宠物 有些人认为,狗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之一。它们非常聪明、友好和忠诚,可以成为家庭的一员并与家人分享生活经验。此外,许多人还觉得拥有一只狗会增加他们的运动量和平衡能力。但是也有人更喜欢猫或其他动物做为宠物,因为这些动物可能更独立或更容易照顾...https://www.1lhyh3ij.cn/tu-pian-zi-xun/403720.html
2.养宠物对人类有哪些益处《养宠物有什么利弊?》 解析:利 1、宠物作为我们人类的伴侣动物是我们获得幸福和健康生活的一个来源之一。许多情况下饲养宠物可以让人们生活更健康,更充实,通过与宠物交流对人的心脏有益处,主要是饲养宠物后,能调节人的一些心理状态,通过遛犬,与它一起玩耍,可以减轻人的心理压力。2、对于一些独居的孤独老年人,有益...https://hr.gan-ren.com/hc/reetnfxxxxfhnrmhrxx.htm
3.宠物乐园投资多少钱?宠物乐园加盟费多少钱?食物是饲养宠物最重要的一环,假如喂食不够会使宠物饥饿,喂食过度则会造成肥胖,食物质量低或者是不新鲜则会严重地影响它的身体健康,而定时喂养可以养成它良好的进食习惯,并很好地维护肠胃系统。 6.疾病的传染。宠物有时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宠物可能会携带一些病菌或者是寄生虫,所以要定时为它接种疫苗并...https://www.jiamengfei.com/xm/105216
4.钟南山院士谈养猫从生物医学视角探讨家喵机制与降益处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人们对健康和幸福的追求日益增长,而养宠物作为一种减压和增进生活质量的手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著名的医学专家、国家卫健委主任钟南山院士,在其多年的医疗实践中,对于养猫这一现象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认为,适当地拥有宠物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心理状态,还能为我们的身体带来一些积极影响。 https://www.lynecx.cn/geng-duo-chong-wu/92573.html
5.猫咪怀抱,宠爱无限(以躺在猫咪肚子上为主题的宠物生活)九:猫咪怀抱对人类的益处 研究表明,与宠物接触可以减轻人类的压力和焦虑。而当我们躺在猫咪的怀抱中时,它们的温暖和放松可以让我们减轻压力和焦虑,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十:猫咪怀抱带来的幸福感 猫咪怀抱可以给我们带来一种幸福感,这种感觉可以持续很长时间。而这种幸福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https://www.pettb.cn/article-36721-1.html
6.「宠物饲养」养宠物会影响到家人的身体降么?据名邦百科网站「匿名」消息,近日,「宠物饲养」养宠物会影响到家人的身体健康么?引发热议,对此众网友各抒己见。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江淮一楠0e88a」为您解答:只要注意卫生,养宠物不会影响到家人的身体健康。一、宠物与人类的身体健康在患有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甚至癌症的人群中,拥有... ...https://www.mingbangjj.com/m/bakhhc69m.html
7.风水大师论养猫之利好风水养猫的吉祥益处当然,在决定养宠物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确保你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适合饲养宠物。例如,如果你经常旅行或者工作时间长,那么可能需要寻找其他更低维护需求的宠物。但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去照顾一只健康成长的小生命,并且愿意承担起相应责任,那么这将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https://www.778sjdhfg.cn/geng-duo-chong-wu/31265.html
8.人与畜禽共性关系的重要性动物友好情感互动生态平衡2. 共生对人类心理健康的益处是什么? 研究表明,与宠物互动可以降低压力水平,减少焦虑和抑郁症状。此外,它们还能够提升个人的自信心,并帮助儿童学习责任感。这些正面效应对于任何社会成员来说都是宝贵的资源,无论是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都市还是在传统农业社会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https://www.topnu.cn/ka-fei-zhu-fa/487709.html
9.文明饲养宠物倡议书(通用13篇)文明饲养宠物倡议书 1 尊敬的各位居民: 犬是人类忠实的朋友,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益处,但如果不对它们加以约束和管理,就会带来噪音、污染、伤人等问题。养犬行为是个人素质和社会责任的综合体现,争做文明养犬人,创建人犬和谐的美好家园,是每个养犬人的责任和义务。在此,我们呼吁广大居民从我做起,从身边养犬小事做起...https://www.jy135.com/changyishu/931747.html
10.养宠物对于自闭症孩子真的很有帮助吗?由此,勒文森认为宠物可起到引导作用,于是他通过宠物与来访者建立信任,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此后,动物疗法被广泛应用于特殊儿童的治疗中,用于提升自闭症儿童社交技能的实证研究也应运而生。 三、养宠物对自闭症家庭而言有什么作用 专家研究发现,养宠物对于“星宝”的康复训练有很多益处:...https://www.asd-home.cn/wzdetail_25409.html
11.12生肖养啥宠物可以转运心理保健养宠物的好处 这并不玄妙,因为我们和宠物之间并不全是无条件的爱,这种关系其实对我们的健康大有益处。拥有一只宠物能降低抑郁、紧张和焦虑,健康、聪明的小动物可以帮它的主人们降低血压、提高免疫力,甚至减少我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危险。是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健康益处让我们愿意拥有一只宠物。 https://www.vodjk.com/xlbj/170303/1068632.shtml
12.关爱流浪动物作文(通用15篇)对于找不到主人的流浪动物, 行政机关必须采取措施, 以履行管理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 保护社会正常秩序的运行。对于没有恶疾的无主的动物应该统一安排在流浪动物收容所, 以待想养宠物的人来领养, 费用应从行政机关对饲养动物主人收取的信息管理和防疫费用中支出;对于疯狗等危及人身安全的流浪动物, 没有争议的是击毙。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mg6hdj.html
13.每个养宠物的人,都悄悄收获了这7个降好处有人说,千万不要轻易养宠物,因为一旦开始,你将永远无法离开它们。 不同人养宠物的原因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它们总能带来快乐。 其实,除了得到它们的忠诚与爱,你还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健康益处。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为你解读养宠物给身体带来的好处,并教你如何科学喂养。 https://cont.jd.com/pccontent/1494487
14.宠物饲养益处 训狗方法 5注意事项 6各类狗狗之最 7相关艺术 8词条图册 1词语释义 编辑 宠物猫在法律上对宠物进行界定是十分必需的。那么,什么样的物才符合法律上所要求的宠物的定义呢? 法律应当如何界定宠物与一般动物的区别呢?法律上关于宠物定义的争论又究竟会引起哪些实际问题呢? https://baike.sogou.com/v52128.htm
15.玛氏宠物护理研究揭示,养宠物成为聚合社会的“粘合剂”美通社PR威豪宠物营养研究中心简介 威豪宠物营养研究中心是玛氏宠物护理的基础科学中心,专注于狗、猫、马、鸟类和鱼类的营养和健康,以及它们为人类带来的益处。该中心位于英格兰莱斯特郡,为开发创新产品,切实满足宠物的需求,提供相关专长和知识。该中心日前庆祝其成立50周年,它在相关领域率先取得了很多重要突破,发表了600多篇同行...https://www.prnasia.com/story/180770-1.shtml
16.养狗让生活更美好关于动物的作文600字(通用26篇)妈妈,我感觉你的顾虑都是多余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处理好这些事情的。我还想告诉你养狗狗是有很多益处的。 第一,可以使人类“少生病”。你或许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但这可是经过社会研究认证的。经过人类的观察发现,养宠物的,经常和狗狗相处的,不仅没有影响身体健康,反倒增加了很强的免疫力。 https://www.ruiwen.com/zuowen/gou/4586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