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生活的改变(精选5篇)

这些问题离我们的距离就像新技术一样,看似遥远实则就在眼前。理解未来十年即将改变生产、消费、社会生活的颠覆性技术,思考技术革新带来的巨大颠覆,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是我们当下就该做的。

四大颠覆性技术

1、人工智能。由人工智能技术衍生的机器人、自动驾驶、虚拟现实将致力于智能化提升人类生产生活效率,将人从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寻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机器人技术:主要包括工业、农业、医学和家庭机器人。工业机器人造就了“黑灯工厂”,即不需开灯的全机器人工厂;农业机器人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度机械自动化;医学上,达芬奇机器人已经能帮助医生完成更高质量、低创伤的手术,且能进行远程操作;家庭生活中,多款家庭机器人已经出现,比如日本的Pepper机器人,能够帮助看家、与你聊天、陪小孩学习等等。

——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采用了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激光雷达、机器对机器通信等高精尖技术,并已实现部分商业化应用。麦肯锡估计,自动驾驶技术到2025年的经济规模将达到万亿美元,降低交通事故每年将挽救3万-15万个生命,大幅降低汽车的废气排放达90%。自动驾驶将帮我们社会实现更少的汽车,更高的效率,更清洁的环境。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利用图像识别和处理、机器学习、360度摄像等技术旨在实现一种新的人与虚拟世界互动的方式,可能成为计算机、手机之后下一个万亿级别的平台。虚拟现实包括三部分:硬件、平台软件和内容,目前已经有Oculus、HTCVive等相对成熟的虚拟现实设备商业化销售。进一步,增强现实技术也有望进入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新的娱乐方式和大脑刺激,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2、新材料和储能技术。由新材料技术衍生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储能技术发展将改变世界能源格局,减少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幅改善环境质量;

——太阳能:随着晶硅制造成本在过去十年大幅降低90%,太阳能的发电成本相比于火力发电等传统技术已经有一定的竞争力,未来在成本进一步降低后有望取代火力发电成为主流发电模式。

3、基因工程。由基因工程衍生的基因检测、基因修复、基因擦除等技术使得免疫治疗,精准化治疗人类疾病和器官再造变得可能,从而大幅延长人类的健康寿命。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我们可以准确地了解疾病的成因和个体潜在的患病概率,定制个性化药物和治疗方案。通过基因修复和擦除,许多遗传病和癌症等“不治之症”也有了解决方案,人类寿命被延长10年-20年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除了医疗行业,农业和食品行业也将受益于基因的定向修改而实现产量大幅增长、营养成分增加、有害的农药、化肥使用的大幅减少。

颠覆性技术带来的重大影响

1、多个传统行业或遭遇颠覆

以太阳能行业为例。特斯拉CEO马斯克认为这个世界不需要化石能源。在美国爱荷华州地图上圈一小片地,铺满太阳能电板,其发电量已经足够供应全美国。实际上,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全社会用电总量55,500亿千瓦时(其中还包括了一部分在电力传输中的损耗),而一平方米太阳能板发电功率约140W,差不多7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板功率就达到1kW,假设全年200有天光照,每天光照8小时,那么7个平米太阳能电板一年发电量就达到1,600千瓦时,全中国一年用电总量需要35亿个7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板,也就是245亿平方米,折合24,500平方公里,是中国国土面积的0.25%。换言之,1.5个北京市的面积铺满太阳能电板就能供应全中国所有用电。

即使是北京这样的世界级大都市,铺设面积不大的太阳能板也能让城市实现用电的“自给自足”。北京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地区总用电量约为952.7亿千瓦时,按上面的计算需要约417平方公里的太阳能板,占北京总面积的2.5%。如果所有的建筑的屋顶和外墙可以铺满足够的太阳能板,城市用电就再不需要“外援”。当太阳能电板成本进一步下降(过去十年已经下降90%),发电效率进一步提升,太阳能发电取代污染较重的火力发电等传统发电方式是大势所趋,大规模远距离的电力输送也变得不再必要。

此外,Facebook推行的太阳能无人机、谷歌正在实验的平流层热气球和低轨道通信卫星等将把互联网信号带到世界各地。未来,电信服务、通信塔公司和有线电视等行业势必将被“天空飘来的Wifi信号”部分取代甚至彻底颠覆,传统通信行业已经失去了短信业务,正逐渐失去联网业务,未来甚至失去通话业务。

2、机器代替人工,但人类不会失业

机器人,特别是工业机器人早已经大规模应用在企业生产中,全世界的工业制造商无一不力推工厂机器人化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根据近期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工业4.0未来生产力与制造业发展前景》报告,未来5-10年,工业4.0技术(自动化为核心)将帮助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15%-25%。这意味着什么?更多的机器,更少的人工。而且,机器代替一般人工未来会变得越来越快。

今天,亚马逊用15万员工加无数的机器人打造的仓库每年已经可以处理价值约1,000亿美元的自营订单还有1,000亿美元的第三方订单,而沃尔玛雇佣超过200万人实现的交易额也不到5,000亿美元。虽然二者的模式有不同,但机器人对亚马逊的巨大好处已经是显而易见。如果未来沃尔玛的订单都转向亚马逊,这200万的员工出路何在呢?简单、重复性工作是机器人的绝对优势,人无法与不吃不喝、二十四小时工作(甚至不用开灯)、不要工资、出错率极低的机器人竞争。

即使是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工作,也因为机器变得更智能而有被取代的危险:智能医疗24小时搜集人的所有体征,数据中心处理后机器给出应对建议;无人驾驶汽车取代司机上路5年内就可能发生;在线课堂让名师有几百万的学生,社会对普通教师的需求可能减少;达芬奇机器人已经能对人体在狭小空间实现缝合,实现了人类医生做不到的手术方式;智能的程序也能替代程序员编写一部分电脑程序。

3、新的交通方式将使环境大幅改善

过去几年,我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环保局的数据,2015年北京空气质量不达标天数达到179天,占全年总天数的49%,而重度污染天数更是达到46天。空气污染背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机动车尾气排放,而且过量的汽车也造成了交通拥堵。

如果进一步推进,将电动车、自动驾驶和共享经济模式完美结合应用到个人出行、公共交通上,我们的出行方式将变得简洁而舒适。个人出行方面,通过数据共享和处理获得个人的出行需求,高铁或飞机提供长途目的地之间的跨越,自动驾驶车提供精确的本地送达,实现“长途快速”与“短途精准”结合的最有效率的交通模式。因为自动驾驶和共享大幅增进了汽车使用效率,汽车的保有成本大幅降低,从而使更广大的民众用得起车。

4、长寿社会到来,现有养老体系难以支撑

过去100年,人类平均寿命从不到50岁大幅提升到70-80岁,中国今天的人均寿命是76岁,而日本平均寿命已经达到86岁,可见未来中国的人均寿命还会大幅拉长。人类长寿主要归功于医疗技术的进步,例如抗生素的发明解决了人类炎症难治的问题,延长了人类寿命。今天,人类面对的不治之症是癌症,通过基因工程,癌症被攻克已经可以期待,人类的健康寿命将进一步延长。

但是,我们的社会养老体系还没准备好迎接这一天的到来。当下的社会保障和养老体系支持70-80岁的平均寿命都存在困难,倘若寿命再延长10-20年,甚至30-40年,养老体系将无力支撑巨大的养老负担,养老金将被掏空,保险公司也可能破产,退休制度甚至家庭体系都需要重新构建。

5、基本生活用品公共事业化,供给社会转向消费社会

技术的进步将极大提高生产力,并带领我们走向充分供给社会,即消费社会,以消费定生产。这种转变已经在一些地区发生并将逐步扩大到全世界。我们会质疑为什么全球的量化宽松短期无法解决经济增长问题?因为量化宽松大多发生在发达经济体,而且资本大都流向了掌握更多社会资源的供给方,而不是消费者。如果在过去,更多的资金会促进生产供给,民众有更多的消费选择,经济将获得发展。可是,今天我们的衣食住行已经得到充分的满足,基本生活用品包括房屋、粮食和汽车都处于过剩状态。这种状态下,再刺激供给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如何能刺激消费才是待解决的问题。供给过剩的本质原因是:技术已经推动生产力大幅提高,超越了人类生物性消费需求。当基本生活资料获得极大满足,消费必从基本消费向高层次的精神消费进行转型。

6、消费观从“拥有”到“使用”转化

7、能源结构巨变将改变地缘政治格局

毫无疑问,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的地理分布极大影响了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中东、北亚、俄罗斯、非洲和南美洲都是极大依赖化石能源出口的地区。未来清洁能源和储能技术的发展将极大减少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转而使用清洁可再生的风能、太阳能,“控制石油就能控制世界”将变成过去时。这种能源结构变化趋势将对国家战略产生深远影响:中东、马六甲海峡等因为石油生产和运输而繁荣起来的地区将面临巨大经济下行压力,战略地位和价值将直线下降。如果这些地区不能快速摆脱对资源的依赖,区域经济将面临严峻形势。

8、高素质的人才才是未来的资源

当传统资源走向末路,新资源将成为各国战略上的必争之地。这个新资源就是高素质的人才,因为高质量的人才是推动技术变革的原动力。十几年来谷歌为什么一直被认为是最具创新力的科技公司?因为谷歌一直在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IT和互联网人才加入,并营造出重视自由创新的工作环境。根据Linkedin的全球最受欢迎雇主榜单,谷歌连续多年占据榜首。

新资源与传统资源有一个不同,即新资源流动性极强:任何国家都只能吸引人才,而不能“锁住”人才。人才的竞争将是教育体制的竞争和社会体制的竞争。

如何应对颠覆性技术带来的变化?

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对资源的争夺,过去是石油,未来是技术,是人才,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吸引人才,在此基础上,通过政策促进技术推广、支持创新并提前制定对策以应对即将到来的社会变革。

1、建立吸引创新型人才的环境

建立吸引人才的环境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营造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给人才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权,通过法律保障人才创新成果将有助于吸引创新型人才。

首先,科技的边界是由极少数顶尖人才开拓的,一个顶尖人才的价值难以用一般人才的数量来代替。顶尖人才需要的不仅仅是良好的薪资和生活待遇,还有更重要的成就理想的环境和机会。对于顶尖人才的理想抱负,我们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并尽可能地提供支持,包括给予充分权力按照人才自有标准组建团队,建立对人才的长期考核机制而不受短期论文或专利数量的限制等。

最后,当人才能够做出前沿的创新成果,我们要以法律的形式对成果进行保护。创新和专利是人才的努力成果和智慧结晶,是人才最珍视的东西,当有不当的学术或商业行为侵犯了创新专利,我们的法律应该给予创新成果以最大的保护,并严惩造假侵权的个人或机构。只有这样,创新人才才有动力去发明创造。

2、培育创新精神与企业家精神需要从基础教育开始并贯穿始终

创业精神是从小培养的,而不仅仅是大学毕业后通过创业来培养的。当下,我们的教育体制可能过度强调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创造性的引导。在互联网普及的世界里,知识的获取已经变得便捷和免费,政府和社会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改革,但目前的进步显然是不够的。

必须明确,能够推动创新技术边界的是这个社会上极少数的人,人口基数大并不是优势,因为绝大多数人并不会触及创新边界,反而可能排挤与众不同的人才,拖技术发展的后腿。我们要做的不是让每个人都创新,而是要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以让极少数与群体不同的人才能够“存活”下来,能够发挥自己的天赋去推动边界,而不是因为大群体的同化和排挤丧失了创新天赋。我们的社会能否使像苹果前CEO乔布斯,Tesla的CEO马斯克这样的天才成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创造一个让天才的天赋得以发挥的制度和氛围。

从义务教育开始,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包括区分事实和观点的能力、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将理论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思维方式需要从小培养,并将影响个体的长期发展潜力。在高等教育阶段,我们的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给学生选择方向的自由和充分发挥天赋的机会,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质疑和挑战权威,并提出完整论证。此外,在这样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任何对互联网信息的限制对科学研究和创新不利。

3、合理利用税收政策调节收入与生产,鼓励使用新技术

我们的政府政策对社会的影响很大,如果能够合理使用政策引导新技术发展,我们的进步速度和幅度将远超其它国家。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就是鼓励使用新技术的例证,也正受益于此政策,中国的电动车行业在过去一年实现了飞速增长。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的数据,2015年中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0万辆,同比增长4倍,其中纯电动车产量达到29.07万辆,而全世界最好的电动车厂商特斯拉去年的产量也仅有5万辆,我们取得的成果还是有目共睹的。

此外,像机器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也获得了国家相应的支持或地方的税收减免,政府机关还有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采购政策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在配套法规和监督落实的情况下,财税政策的大力支持无疑会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心剂。

4、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建设需要与技术的发展齐头并进

除了以上问题,即将发生的技术变革还将带来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智能机器人的身份和责任问题,长寿社会带来的养老金不足问题,是否延迟退休问题,基因技术使用道德范畴问题等等。这要求我们的政策制定者不仅要跟得上时代步伐,而且要能预判到未来趋势,合理地制定政策法规明确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THE END
1.《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论文)》4500字.docx《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论文)》4500字.docx 6页内容提供方:02127123006 大小:21.89 KB 字数:约5.71千字 发布时间:2023-01-04发布于湖北 浏览人气:185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论文)》4500字.docx 关闭预览 想...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225/8043072027005024.shtm
2.人工智能会成为人类史上重要的革命摘要:在我们有生之年,人工智能会改变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有些人甚至可能会失去工作。就像曾经的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产生很多城市的工人阶级一样,接下来我们也可能会产生一个群体——无用的人群。 人类历史上一场非常重要的革命 人工智能(AI)是人类历史上一场非常重要的革命,在生物学上也是一场非常重要的革命,会影响...http://www.leshanvc.com/cygc/20326.html
3.人工智能长篇报告:AI的应用究竟对人类社会经济有哪些影响该研讨会的举行旨在让AI能够更好地造福人类社会。通过众多专家学者聚集一堂进行讨论的方式,本次“AI Now”研讨会对人工智能学界内外都具有显著意义。 问题和建议 研讨会对未来AI所可能造成的情况做出了预见,并分别给出相应的建议。需要声明的是,下列建议融合了全体与会人员的智慧,并不代表个人或某组织的立场。 http://www.cniteyes.com/archives/28111
1.人工智能在现代生活中的多元影响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AI)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科幻概念,而是如影随形般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日常的琐碎小事到改变整个行业格局,它所带来的影响既深远又多元,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一番。 一、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悄然融入 智能家居系统:打造便捷舒适的生活空间 ...https://blog.csdn.net/qq_57128262/article/details/143827899
2.智能时代的启航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一、智能时代的启航 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人工智能(AI)如同一艘巨轮,正悄然驶向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也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娱乐、学习和社交等各个方面。 二、智慧革命:AI如何重塑工作面貌 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它正在逐渐取代那些重复性高、风险低的工作岗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将失...https://www.iktpfbwjvk.cn/shou-ji/506526.html
3.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在这个充满变革与机遇的新时代,我们正步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智能时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AI)的突破性进展,人们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交织在一起。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并分析其带来的积极变化及潜在挑战。 首https://www.qoqyvmbk.cn/zhi-neng/369909.html
4.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何去何从人工智能时代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而至。科技日新月异,生活丰富便利,人们却依然忧思难安。在这物质发达而内心迷茫的时代,人类将何去何从?2018年2月4日下午,济群法师和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著名哲学家周国平教授,继《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的对话后,就“人工智能时代”这一热点问题,分别从佛法和哲学的视角,探讨这一...https://www.jiqun.com/index.php?app=@article&ac=show&id=97
5.人工智能心得体会(精选20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工智能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工智能心得体会 1 一、在中小学开展的机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https://m.fwsir.com/Soft/html/Soft_20221130175718_2110120.html
6.2024年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及真题:人工智能问题的“多与少”:从表面看,科技能快速解决很多问题,似乎问题在减少,但从人类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角度看,随着对世界认知的深入,新问题会层出不穷,问题的数量可能不会减少,只是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变化。 二、写作角度 1.从问题数量减少的角度: 论述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确实高效解决了很多问题,使得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等...https://mip.ruiwen.com/zuowen/gaokaozuowenzhenti/443629.html
7.人工智能改变生活征文(精选6篇)那么问题便已然产生,关乎人工智能,亦关乎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甚至可以将人工智能的范围扩大至整个科学技术的存亡。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因为它早已有了必然的答案。科技进步的步伐不会停止,也决不会放缓。那么应该如何呢? 霍金说:人工智能对人类产生威胁。李开复讲人工智能未来将创造更多的价值。这两个观点看似全...https://m.yjbys.com/zhengwen/2628749.html
8.人工智能及其社会意义灵巧的程序将自动地由报纸上选材。然而,人工智能影响最普遍的,或许将是导致生活方式的飞速变化。由于生产的因素将更少地依靠人工劳动,于是将把重点放在服务性的劳动上。同工业革命的作用相类似,闲暇时间可能还会增加,而同时缩短工作时间。 结论 知识就是力量,应用知识有利有弊。核物理一方面产生毁灭人类的核武器,另...https://worldscience.cn/c/1991-05-25/635792.shtml
9.人工智能对教学的解放与奴役——兼论教学发展的现代性危机摘要:人工智能作为打开人类“学习黑匣子”的重要工具,为教育教学的变革创造了无限可能。人工智能辅助和替代了教师的部分工作,拓展了学生的生活空间,使教师与学生摆脱了许多繁重的、低阶性的以及重复性的工作,极大地解放了教师和学生。但与此同时,对知识传授、教学方式转变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带来诸多冲击,导致学生浅表学习、...http://epc.swu.edu.cn/info/1111/2691.htm
10.基辛格谈人工智能:AI如何改变了人类社会?在一个人工智能可以评估我们生活中的诸般事物,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并决定该做什么的时代,即一个现实可以被预测、近似和模拟的时代,人类理性的角色将会改变。我们对个人和社会的目标感也会随之改变。在某些领域, 人工智能可能会增强人类的理性。在其他领域,人工智能则可能会让人类产生一种置身事外的感觉。对根据一...https://36kr.com/p/2302797290564612
11.人工智能的重要意义及作用人工智能的重要意义及作用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类智能而言的.它是指用机械和电子装置来模拟和代替 人类的某些智能.人工智能也称“机器智能或“智能模拟.当今人工智能主要是利用电子技术成果和仿生学方法,从大脑的结构方面模 拟人脑的活动,即结构模拟.人脑是智能活动的物质根底,是由上百亿个神经元组成的复杂系统.结构模...https://m.renrendoc.com/paper/182565373.html
12.斯坦福人工智能百年研究:2030年的人工智能与生活机器之心如今以及未来的人工智能政策 附录 I:人工智能简史 概述 电影和小说中描绘的人工智能主宰的可怕未来塑造了大众对人工智能的想象,但这些都是虚构的。在现实中,人工智能已经在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了,而且基本上都是在改善人类健康、安全和提升生产力等好的方面。 https://www.jiqizhixin.com/articles/2016-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