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分析,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段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先随机发送手机短信,找到主动上钩的受害者。一旦被害人与其联系,不法分子只要利用特制电脑软件,就能将想要复制的手机号码显示在被害人手机上,由此骗取被害人的信任。下一步,就会要求被害人缴纳所谓的制作费、加密费等骗取钱财。这样的手段其实很老套,之所以能屡屡得手,关键还在于受害者始终都抱着侥幸心态,认为技术已经真的发达到可以随意监听他人手机的地步。
电信专家:没有原卡,SIM卡不可能被复制
案例二“安全账户”不安全
警方:犯罪团伙形成产业链
电信专家:严格执行“主叫号码规范”
案例三
假冒“余额宝”官方网站涌现
申请时要审查!
案例四
伪基站“突前”网银诈骗在后
伪基站发送垃圾短信和诈骗信息的案例现在不时见于报端,最新形式是伪基站与网络银行形成关联。受骗者先是收到伪基站发来的诈骗短信,而后遭遇网银诈骗。市民张先生就曾收到过一条以工商银行名义提醒他进行网银升级的短信,张先生随手打开在短信中附上的工商银行“官方网站”网址,随即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发现网站根本进不去,紧急报警后,账户中存款却已被转走。
警方:“伪基站”成“新宠”
犯罪嫌疑人谭某说“以前用手机SIM卡发送短信的成本太高,而且运营商也会审查,经常发不出去。这种设备不仅不用通过运营商,而且发送数量与速度都大大提升了。”警方介绍,不法分子从互联网上下载“伪基站”运转的核心软件,配套的硬件随便在哪儿都能买到,再加上组装后的调试,整个研发调试过程只需要3个月。因此,“伪基站”成了不法分子发送垃圾短信的“新宠”,而这些“垃圾短信”中,就有相当数量的诈骗短信。
发现网络异常要警惕
通信专家
伪基站是一种可移动的大功率信号发射源,在其信号覆盖区域内,用户无法连接正常的通信网络,伪基站借机发出垃圾短信。伪基站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危害了通讯秩序,运营商也是伪基站受害者之一,正常的信号发送都因此受到干扰。
从目前破获的案件情况来看,鉴于CDMA网络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目前还没有发现适用于CDMA网络的“伪基站”,如果你是CDMA手机用户,则相对安全一些。
运营商别背着黑锅让用户看不见你
但是仔细分析信息诈骗和垃圾短信的产生缘由和治理责任,运营商不应该承担全部“罪责”,但是却背负了全部的黑锅。
说到底,无论是信息诈骗,还是垃圾短信,都需要多个部门齐心协力来整治,运营商无法以一己之力来扭转乾坤,也不应该承担全部的罪责。
事实上,在2000年左右,当时的信息产业部就已经在逐步放权。2005年左右,资费上限的政策开始推广实施。政府对电信资费标准管理采取“管上不管下”模式,即为资费标准设立上限,在资费上限这条红线下,运营商自主定价。而且,随着运营商之间市场竞争加剧,近些年我国通信资费水平一直在下降。其实大家都有感触,以前手机通话是双向收费,每分钟收费最高达0.3元,甚至0.5元,现在的资费如何呢?大家都清楚。“垄断的”电信业不是不肯降价,而是降了价却被人为忽视了。
运营商要不要批评?要,如果确存有问题的话,通过批评进一步敦促运营商提升业务能力,让用户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但是盲目的批评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会加深公众对运营商的误解,这对大家都没有好处,只能说这种批评是伪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