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证还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和深化发展的潜力。随着老年人群体的多样化和老龄化问题的复杂化,对于能够提供专业、个性化评估的评估师的需求也将增加。未来,这一行业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为评估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职业前景。
就业创业信息
老龄人口越多的省市对该职业需求越大,吸纳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就业较多的用人单位主要有:
1.养老机构:如泰康之家、光大汇晨养老、万科随园、清檬养老、诚和敬、乐成养老等。
2.医疗服务机构:如各级各类医院、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疗养中心、疗养院等。
3.保险机构:如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泰康人寿等。
4.体检机构:美年大健康、爱康国宾、平安健康检测中心、慈铭体检、瑞慈体检等。
5.健康咨询中心:北京国合天享、健康智谷、常青藤养老服务评估、公信养老服务评估、中科护联、问医生健康平台等。
6.康复保健用品等行业:康复保健用品开发商、制造商、销售机构等。
注:以上机构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编写出版方对其推荐或认可。
养老机构开展评估的必要性
实现个性化服务的基础
养老机构内住着众多身体状况、生活习惯以及认知水平各不相同的老年人。有的老人身体硬朗,能够自主完成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动,而有的老人可能存在行动不便、认知障碍等诸多问题。通过对老年人的能力评估,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如穿衣、进食、如厕等自理情况)、精神状态(如记忆力、情绪稳定性等)、感知觉与沟通能力(像视力、听力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以及社会参与能力(是否积极参与社交活动等)的全面测评,可以精准地掌握每一位老人的实际情况。
合理配置资源的保障
便于家属清晰了解老人情况
有利于促进家属与养老机构之间的良好沟通与配合,共同为老人营造更好的养老环境。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工作流程
一、老年人能力评估-
1、评估环境应安静、宽敞、光线明亮,至少有1把椅子和4-5个台阶,以供评估使用;
2、接受评估任务后,评估员必须与委托方进行沟通,达成意见一致;
3、评估用品如表单及各种用物备齐,评估人员小组成员保持信息畅通;
4、评估人员应为受过专门培训并获得资格认证的专业人员,受评估机构委派对老人进行能力评估,评估时必须出示评估师证书,说明此次评估目的,以取得老人及家属的配合;
5、个人资料中提示老人有精神疾病或有暴力倾向时,评估员要与老人所在机构或街道沟通,求助治安人员一同前往,不可贸然前行,以免造成人身伤害。
二、老年人能力评估-
1、在保证老人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让老人当场自主完成评估项目;
2、尽可能直接对老人居住的周边环境进行观察,对老年人及陪同人员进行直接询问,有条件时可要求老年人提供其他参考资料,综合所见所闻,完成评估;
3、对老人提供信息存在异议时,尽可能与家属或照护者分别进行沟通,避免当面多人讨论,必要时在“评估补充说明”中进行备注说明;
4、评估项目要用铅笔标识,评估表单不可出现涂抹修改痕迹,确保表格的真实性;
5、评估中如出现界限值时,两名评估员要进行复评,例如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出现45分时,此分值介于中度受损和重度受损的界限值,而且日常生活活动的等级对最终老人失能等级起决定性作用。45分属于中度受损,40分则是重度受损。这样老人的照护计划以及政府补贴都是不同的。等级越高老人享受的照护及政府补贴越高,为避免老人失能等级与照护计划不符,以及不能享受到应有的政府补贴,所以评估员要进行复评,避免因我们工作的疏忽使老人的利益受到损失。但是绝不可以掺杂个人情感,要尊重事实;
三、老年人能力评估-
1、确定所有评估项目都完成、结果准确无误后,两名评估员进行签名,同时老人本人或陪同人员也需要签名确认,不会写字者可以按手印;
2、发现老人有跌倒、噎食、走失和自杀等风险时,要告知家人或照护者,加强防范措施,避免发生意外,并在“评估补充说明”中如实进行备注说明;
3、如果老人在生病期间,要在“评估补充说明”中如实进行备注说明,同时与照护人员保持联系,老人痊愈后一个月进行复评,尽可能不在老人有病或住院期间进行评估;
4、每位评估老人拍照,并设有编码,与纸质表单编码一致,便于复核及留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