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人都有过求医问诊的经历,但很多人对医院、医生的印象多不太友好,小病大治,无病乱治。一旦进了医院,就准备把脖子伸长“任医(意)宰割”。
下面是一个体检者自述的真实经历。
2017年11月份,我到本市一家专业体检机构例行体检,没想到这次体检惊心动魄,差点改变我的后半生。
专家是一位70岁左右老医生,他打开体检报告,一张张往后翻,我忐忑不安等着他说结果。
专家翻完体检报告,眉头一皱,对我说:“你其他问题不大,但你胆囊问题严重,有一块息肉已经有16mm,要赶快动手术切除。”
我听了非常紧张,忙问详情,专家说:“胆囊息肉达到8mm后就有癌变风险,一旦癌变就不可逆转,你这个16mm,已经非常危险了,要赶紧动手术将胆囊切除。”
(上图:当的体检报告截图)
当天我带着体检报告来到另一家本市最有名的综合医院,通过熟人关系找到专业科室医生咨询,医生说法和体检中心的专家说法一样,建议赶快动手术,一刻都不能耽搁。
我与家人协商后,决定就在这家医院做这个胆囊切除手术。
住院手续都办的挺顺利,但床位紧张,要一周后才有正式床位,就约定在一周后动手术。
我每天早上都要到住院病房报到,接受测血压、心跳,每天服用利于手术和抗感染的药物。
病房里多是已经割了胆的患者,虽然医生一再安慰说这是个小手术,很快就能恢复出院,但看一个个患者哈腰痛苦表情和症状,并不象简单的样子。
住院第三天,一个已出院病患因为手术部位感染又回到病房。
我有点担心这里的医生水平,后悔不该考虑医保报销,应该去南京治疗。
终于在纠结煎熬中到了手术这一天。护士通知我上午10点手术,术前要做一个彩超检查。8点半钟,我在紧张不安中进到彩超室。
做彩超的是一个年轻女孩,知道我要做手术,看的比较认真,看着看着,嘴里发出“咦”的一声,我就问怎么了?她说:“我怎么看你胆囊里的息肉没有多大?”
这时候我就像荒漠里迷路的行者,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牧民的歌声;又像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一颗流星划过,照亮前进的道路。
赶忙告知之前数据来自体检,对小姑娘说:“麻烦帮我看仔细一点,到底有多大?”
小姑娘一边用仪器按着我的腹部反复滑动,一边操作鼠标反复测量,然后对我肯定说:“你这个胆囊赘生物最大的不到4mm,未到切除标准。”
我一骨碌从检查台上坐起来,感觉死刑犯突然宣布无罪释放,对小姑娘说:”太感谢你了,麻烦你帮我把这个数据打出来,我去找医生,胆囊不用切除了。”
然后我兴冲冲拿着检查单找到主治医生,医生先是一脸懵逼,然后是无比失望的表情,竟然对我说:“你这个手术迟早要做的,现在做了以免后患。”
我不放心,把新的检查结果发给合肥亲戚找的专家,专家说不用手术,这样的息肉大部分一辈子都这么大。每年体检观察,等有疼痛感觉再动手术不迟。
无缘无故受到这么多惊吓,我自然找到那家体检机构讨要说法,当然又做了一遍彩超。开始体检机构还以各种理由辩解搪塞,经过一番据理力争,体检机构自知理亏,担心事态扩大,赔偿了所有损失。
(上图:最近的体检报告截图)
我一再向体检机构强调,赔偿仅是一个手段,目的就是要给他们长点记性,提醒他们在以后工作中负责认真对待每一位体检者,不漏诊,不误诊,让体检名符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