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急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病患来说,每多一名志愿捐献者的加入,获得配型成功的机会就会增加一些,也会多一份重生希望。
近期,在广西非血缘造血干细胞定点采集医院,多名医务工作者、医学院毕业生用自己的大爱善举,诠释了高尚情操,传递了正能量和社会温暖。
“患者的幸运就是我的幸运”
自从学医后,“00后”药师小陈更加深刻体会患者的疾苦,懂得生命的可贵。2023年,小陈从医学院校毕业,在南宁市某家药房就职,成为一名合格的药师。成为志愿者两年,他与一名远在千里之外的血液病患儿初步配型成功。
陪护志愿者照顾捐献中的小陈
一想到自己会和这条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并且拯救一个家庭,小陈眼中充满了期待。“能够把这份生命的礼物、生存的希望送给患者,患者的幸运就是我的幸运!不管是作为医学生,还是作为社会的一份子,通过我的一点付出,就能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有什么理由不伸出援手呢?”
一份特殊而珍贵的毕业礼物
陪护志愿者照顾捐献中的小沈
他成功为远在数千公里外的一名血液病患儿送去了生命的希望。当得知患者为他寄来了感谢信,他说:“与小朋友有这样的缘分很难得,能挽救一个生命更是自己的幸运,希望他可以健康快乐地长大,将这一份爱心不断地传递下去。”
“天使白”相遇“热血红”,绘就最美爱心色彩
2022年,小王还是一名在校就读生,在医院见习时见到一名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全过程,被现场的爱心奉献氛围所感染,便主动留下血样加入到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的行列中。
小王毕业后在桂林市某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留下血样的两年后,今年4月的某天,小王获得好消息——他与一名重症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
陪护志愿者照顾捐献中的小王
“尊敬的捐助人,在我们最无助、最绝望的时候,是您给了我们这个家庭重生的希望……”采集当天,病床上的小王一边看着受捐者家庭情真意切的感谢信,一边进行着一场紧张的“希望接力”,在血细胞分离机“嗡嗡”运转了5个小时后,造血干细胞被成功采集,火速启程,为远方的血液病患者重建造血。
生日助新生!梧州医生点燃生命之光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近日,广西造血干细胞定点采集医院病房内,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陪护志愿者、捐献者吴医生的爱人与同事一起齐唱生日歌,为刚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吴医生送上祝福与掌声。这一天,他迎来了38岁生日,也就在这一天,他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远方一名地中海贫血患儿送去重生的希望。
捐献采集成功后的吴医生
吴医生是梧州市某医院的神经外科医师。“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深知生命的可贵与脆弱。很荣幸我能以这种方式去助人。希望患儿能恢复健康,在人生起跑线上重新起航,快乐成长。”吴医生说。
无可替代的毕业礼物——生命的“种子”
深受热心献血的母亲影响,百色某高校医学应届毕业生小肖在校时经常参加献血活动,并在一次献血时,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小时候家庭条件并不富裕,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是政府和亲朋好友的接济才能安稳地读书,因为我‘淋过雨’,所以希望在自我能力范围内给那些有需要的人‘撑把伞’。我觉得参加公益活动最大的收获就是尽一份微薄之力回馈社会,传递爱与希望!”
成功捐献的小肖
大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获父母和学校支持
来自北海市某医学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小陆刚满18岁就积极参与无偿献血,2022年5月11日,在学校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中他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小陆的母亲和兄弟陪伴小陆完成捐献
两年后,好消息传来。今年,小陆与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当他将计划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告知父母和老师时,家人和老师都非常支持他的决定,鼓励他去完成救人的使命。“我父母都支持我去捐献,他们很开明。”小陆说。
小陆的捐献工作也得到了所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老师早早来到采集室,陪伴小陆完成捐献,向他送上了鲜花,为他的善举点赞。
编辑|施湘
校对|韦一璞
审核|奚林忠
手机客户端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