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询问常规检查是否能检验出是否患有艾滋病,其实,常规检查并不能检测出是否患有艾滋病,只有进行专项检测才能检查出艾滋病。
检查艾滋病要通过专业的检查——HIV抗原检测,检查是否携带HIV病毒,这样才能准确的判断是否感染AIDS。
1、血常规检查:常有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呈轻度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常降至4.0×109/L以下。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加,有核左移现象。少数表现为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明显减少。
2、HIV感染的辅助检查:①HIV抗体初筛试验(ELISA):敏感性高,可有假阳性出现。对于初筛阳性的患者,应经确证试验确证。②HIV抗体确证试验(WB):WHO规定,只要出现2个env条带即可判定为阳性。③HIV-RNA:敏感性为100%,但偶尔会出现假阳性,但假阳性结果通常低于2000cp/ml,而急性感染期病毒载量通常很高,平均在106cp/ml。④p24抗原:有助于早期诊断,灵敏性及特异性均较高。⑤快速检测试验:可采集全血或毛细血管的血液,一般15-30分钟可出结果。但假阳性及假阴性率均较高,不作为常规检测。
并不是每个感染者都会完整的呈现这些表现,但每个疾病阶段的患者在临床上都可以见到。不一样的临床表现是一个渐进的和连贯的病程发展过程:
1.急性感染期
(1)艾滋病急性感染期的肌肤损害
肌肤粘膜是艾滋病侵袭的主要部位之一。肌肤损伤主要表现为皮疹,多为无痒性红色斑丘疹,偶尔有弥漫性荨麻疹或水疱疹,皮疹发生部位多为面部、躯干,重者全身都可呈现。许多艾滋病患者是以肌肤损害为首发表现的。
(2)艾滋病急性感染期的全身表现
全身表现包括:发热、咽痛、盗汗、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慢性腹泻也是某些艾滋病患者的非常显着的早期临床表现。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反复呈现的低热,伴有寒战、消瘦、疲乏无力,体重下降(5~22公斤)、嗜睡无力,不能支持平常的体力活动,且找不到发热、腹泻和体重减轻的缘由。
(3)急性感染期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在神经系统的损伤中约9%的患者可能呈现急性HIV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中单核细胞增多、蛋白含量增高。上述表现继续2~3周后多可自行恢复。临床表现有20%~40%的艾滋病患者有神经性疾病。神经紊乱病症已被公认为艾滋病患者发病与致死的常见缘由。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常与各种机会感染导致的表现并存,较常见的有亚急性脑炎。
(4)急性感染期的淋巴结肿大
2.潜伏期
3.艾滋病前期
4.典型艾滋病期
因为免疫系统被严峻破坏,各种致命性机会感染、肿瘤等极易发生。病变可表面在肺、口腔、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脏、肾脏、眼、关节、肌肤等等。已发生机会性感染者,平均存活期为9个月。
艾滋病毒是人类的头号大敌,每个人都需要定期*滋病检测,这是有效预防艾滋病毒传播的关健所在,尤其是这6类人群是必需进行艾滋病检测的。
1、性行为泛滥。众所周知,不安全的性行为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经之一,如果你的性行为较为泛滥,无论男女老幼,定期*滋病检测是必需的。
2、献血或输血。我们都知道,有偿献血、输血都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事后应*滋病检测,但预防比检测更为重要,在献血和输血时,千万不要使用共用针头或其它器具。
3、准备怀孕的女性。母婴传播是艾滋病毒传播的方式之一,孕前检测,可以帮助你决定是否准备要宝宝。产前检测,可以更多的保护宝宝。
4、感染性病。如果你的性病检测呈阳性,那么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性病,而是你有可能感染更为可怕的病毒—艾滋病,及时的进行检测、确诊,可以让你摆脱恐艾或积极采取措施治疗。
5、同性恋。如果在没有使用安全套的情况下应做滋病检测。
一、抗病毒治疗
病毒唑作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对HIV有一定疗效,可选用。异构多聚阴离子-23连续静滴数月,可杀灭HIV,α-干扰素也可作为辅助抗病毒药物选用。
二、抗感染治疗
针对各种机会性感染和合并感染用药,包括抗病毒类感染药物、抗细菌感染用药、抗真菌类药物、抗原虫类抗生素。
三、抗肿瘤治疗
根据不同肿瘤类型选择化疗、放疗及免疫调节疗法方案。放疗对症状缓解作用较好,可配合化疗应用。
四、正确使用避孕套
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五、免疫调节及免疫重建治疗
免疫调节治疗药物有免疫增强剂,如异丙肌苷,该药可促进γ-干扰素及白细胞介素-2形成,增加T4活性。尚有香菇多糖、干扰素等免疫调节药物,可酌情选用。另外骨髓移植、胸腺移植及淋巴细胞注入等免疫重建疗法,在艾滋病的治疗中均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