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检查已经成为癌症筛查的常规项目,它的数值变化牵动着体检者的心。很多人看到肿瘤标志物升高就以为是得了癌症恐慌不已,进一步检查却发现虚惊一场。
肿瘤标志物(TM),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或是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并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
临床上可用于健康人群的防癌筛查,以早期发现恶性肿瘤;对于已经明确诊断的恶性肿瘤病人,用于治疗效果监测,判断疗效及预后。
王主任举例说,AFP升高,多见于原发性肝癌、卵巢和睾丸的生殖细胞肿瘤,但是怀孕、肝病(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损伤)、炎性肠病等非癌症因素也会升高。有的人AFP数倍于正常值,进一步检查是患了炎性肠病;有的女病人CA125高了30多倍,进一步检查发现患了盆腔结核;有的病人CA125高很多,只是因为体检时刚好是月经期。所以,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没有必要过于恐慌,应该按照医嘱进一步检查。
明明患了肿瘤,对应的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却正常,这就是假阴性。
王晓明提示,阴性不能代表就没有患肿瘤。只能作为辅助诊断的手段,确诊还要综合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别是病理学的诊断。
一次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高并不可怕,不一定是癌症。王主任提示,关键是看趋势,也就是看它是不是一直在升高,应定期复查,可复查几项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动态观察数值的变化趋势如何。医生会根据体检者的具体情况而区别对待。指标确实大幅度升高,或多个指标升高,建议尽快到肿瘤科就诊。
第一类:健康人群。如果发现肿瘤标志物只是轻微升高,建议一个月后再来医院进行复检,多复查几项常用的标志物,如果复查两次显示正常,那可能是良性病变/炎症所致。如果单次检查升高特别明显,数倍或数十倍于正常值的上限,或反复检查,数值动态持续升高,则表示体内癌变可能大,一定要进一检查作鉴别诊断。
第二类:高危人群。如家族中有乳腺癌、卵巢癌、肠癌史等病史,对应的肿瘤标志物升高,则要密切监测,进一步检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