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们在去医院进行各项体检的时候,会发现医生首先就会不约而同的要求抽血做验血检查。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验血都能看出什么呢?
抽出来的血都到哪里去了呢?
今天给大家一一解答。
No.
01.
今日课程:验血全揭秘
书籍作者:官方线上办理部门
推荐指数:★★★★★
#1
什么是验血?
是指通过采血以获得受检者的血液,并利用其进行临床检查以获取受检者的健康状况。主要通过医检师进行检验。
我们可以从血液中获得很多信息,特别是在一些比较轻微的疾病中,患者并未表现出明显体征或仅感受轻微不适,然而这时血液已经出现变化。
#2
为什么要做验血?
对我们生命的维持最最重要的之一,属于我们身体中的一部分,并且日夜不息在我们血管内不断的流动的就是血液。
通过检查血液,所读出的信息量是巨大的。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疑惑:不管生什么病,到医院检查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做验血呢?
验血其实是最基础的身体检查之一,它能够看出很多的健康问题,从而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血液检查能帮助医生判断病情,医生只需看血液中的成分含量是否处于正常水平,就能初步判断患者是得了哪些疾病。
验血都能看出什么?
虽然是最基础的检查,然而验血能看出的信息却是大有乾坤呢。
一般都能看出什么呢?
1.血液类疾病
血液当中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成分的数量。从化验结果可以判断,被检查者是否存在贫血、白血病、感染和凝血等方面的疾病。
2.血脂、血糖问题
将血液中的脂类进行化验检查。
能够准确的测定载脂蛋白E、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Ⅰ、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可以初步筛查出高脂血症、低脂血症等血脂类疾病。
对血液内的血糖值进行测试,因此,同样也可以判断被检查者是否患上糖尿病,属于诊断糖尿病的关键检查。
3.代谢类疾病
血液中的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都能反应肝脏的功能状态;这也是肝功能异常的判定标准之一。
总胆红素、尿胆红素等指标则能反应胆红素代谢的情况。
4.传染类疾病
除了上述这些疾病以外,血液检查还能发现传染病,包括乙型和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性病,都会在血液的成分上体现出异常。
#3
抽出来的血都到哪里去了?
检验人员在化验血液时,一般不会用到一整管的血,通常都只吸取一点点进行分析,那么可能有些人就疑惑了,那些剩下来的血都去了哪里呢?是否被用做其他用途?
首先,医生化验完血液样本后,并不会马上把剩余的血扔掉,这是为了备用。
如果以后患者或医生对验血报告产生了疑问,还能用剩下的血再做一次检测。
其次,对于已经不需要的血液样本,会作为医疗垃圾被废弃处理。
医疗垃圾的处理和普通垃圾不同,过程非常严谨,需要经过高压灭菌或化学处理消毒后统一处理,避免血液中存有传染疾病等造成四处污染的问题。
#4
验血要注意什么?
1.抽血前三天不要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饮食,不要大量饮酒,应保持平日的生活规律。
2.抽血前需禁食至少8小时,
3.推荐早晨早一些做空腹采血,最好10点前。太晚会因为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使血糖值失真(虽仍为空腹)。
4.抽血时放松心情,可避免因恐惧而造成的血管的收缩,不会引起采血困难,同时也可避免神经血管反射造成的晕厥。
5.抽血当天穿宽松舒适的衣服,避免不方便卷起袖子露出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