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8日讯(山东台综合广播吕博涵)2022年9月28日,是第十六个“世界狂犬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同一个健康,零死亡”。
凭借软萌可爱的外表,狗狗们俘获了许多人的喜爱。有的狗狗会和陌生人主动玩耍,但有些狗狗见到陌生人会主动攻击,产生抓伤、咬伤。如果处理不及时、不得当,还会有感染狂犬病的可能。狂犬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死率几乎为100%!
世界狂犬病日
每年9月28日为世界狂犬病日,其旨在提高全球对狂犬病的认识,并倡导消灭狂犬病。
今年的主题聚焦于onehealth(同一个健康)以及zerodeaths(2030年之前零狂犬病)的目标。
狂犬病是什么?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感染而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
只有狗会传播狂犬病毒吗
不是。狗是主要的传染源。全球范围内,99%的人间狂犬病是由犬引起,特别是亚洲、非洲等狂犬病流行区,犬是引起人间狂犬病的最主要原因。犬科、猫科及翼手目动物易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病毒,禽类、鱼类、昆虫、蜥蛎、龟和蛇等不易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
狂犬病病人主要是由于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所致,少数由于被抓挠或伤口、粘膜被污染所致,因器官移植狂犬病患者捐赠的器官或组织发病也偶有报道。
狂犬病的潜伏期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狂犬病在临床上可表现为狂躁型(大约2/3的病例)或麻痹型。由犬传播的狂犬病一般表现为狂躁型,而吸血蝙蝠传播的狂犬病一般表现为麻痹型。
狂躁型患者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惧、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
麻痹型患者无典型的兴奋期及恐水现象,而以高热、头痛、呕吐、咬伤处疼痛开始,继而出现肢体软弱、腹胀、共济失调、肌肉瘫痪、大小便失禁等。
狂犬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
对家庭饲养动物进行免疫接种,加强流浪动物管理。对可疑因狂犬病死亡的动物,应取其脑组织进行检查,并将其焚毁或深埋,切不可剥皮或食用。
2、正确处理伤口
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与流动的清水交替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伤口较深者需用导管伸入,以肥皂水持续灌注清洗,力求去除狗涎,挤出污血。
3、接种狂犬病疫苗
暴露后处置是暴露后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及时、科学和彻底的暴露后预防处置能够避免狂犬病的发生。
尽早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需要时,尽早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抗狂犬病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