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狂犬疫苗的免疫是猪场健康生产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伪狂犬的防控中需要把握好两个核心点:
一是选择合适的猪伪狂犬疫苗;(对经典毒株和变异株都有很好防控效果的疫苗是首选)
二是制定合适的免疫程序。
一般情况下,免疫程序要根据抗体水平和感染压力点来进行制定。如果疫苗不受母源抗体/抗体水平的干扰,将为免疫程序的制定留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可以随时进行免疫,将为猪群提供更好的保护。
在广西某集团进行的伪狂犬疫苗免疫效果评估试验,验证了纳米C株可以突破母源抗体的干扰。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场
广西某集团公司猪场。
1.2试验疫苗
A组:纳米C株,上海创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B组:进口伪狂犬病活疫苗(Bartha-61株)。
1.3检测试剂
猪伪狂犬gE和gb抗体检测试剂盒,由集团实验室自行订购。
1.4试验分组
1.5免疫剂量和免疫程序
70日龄。
1.6采血
各实验场伪狂犬疫苗70日龄免疫前1天、免疫28天后分别随机采集血液20份(每次采集5mL),进行伪狂犬gb和gE抗体检测。
1.7评估指标
免疫应激情况以及免疫前、后抗体变化以gE和gB抗体及抗体阳性率。
2抗体结果
2.1免疫前后gE抗体检测结果
在免疫前和免疫后28天2组的伪狂犬gE抗体均为阴性,阳性率均为0。详情见表1和表2。表明免疫前后没有伪狂犬野毒感染,免疫前的gb抗体为母源抗体,免疫后28天的gb抗体均为免疫疫苗产生。
表1免疫前各组伪狂犬gE抗体情况表
表2免疫后28天各组伪狂犬gE抗体情况表
2.1免疫前后gb抗体检测结果
A组猪群在免疫前gb抗体阳性率82%,平均值0.25,离散度为59%。免疫后28天gb抗体阳性率100%,平均值0.21,离散度为39%。
B组猪群在免疫前gb抗体阳性率25%,平均值0.55,离散度为49%。免疫后28天gb抗体阳性率68%,平均值0.3,离散度为39%。详见表3、表4和图1。
表3免疫前各组伪狂犬gb抗体情况表
表4免疫后28天各组伪狂犬gb抗体情况表
图1各组伪狂犬gb抗体免疫前后阳性率情况
3结果分析
免疫后A组相较于B组,gb抗体阳性率更高,整齐度更好。
最新发布
氯化铵甲酰甲胆碱在兽医临床上的运用技术,值得一看!
专题推荐
2023规模猪场母猪批次化生产产业峰会——回顾总结与数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