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伪狂犬病病毒知识介绍

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属于疱疹病毒科甲型疱疹病毒亚科,猪疱疹病毒Ⅰ型。PRV又称传染性延髓麻痹病毒、奇痒症病毒、奥叶兹基氏病病毒。是引起牛、羊、猪、犬和猫等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发热、奇痒(猪除外)及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的疱疹病毒。PRV具有疱疹病毒的典型结构。

2、病毒电子显微镜下的外形特征是怎样的?

3、病毒基因组情况如何?

4、PRV是怎样复制的?

5、PRV实验室培养难吗?

很多细胞系和原代细胞都适合于PRV的培养,但是猪细胞系PK-15或SK-6一般应用于PRV的培养。PRV诱导的细胞病变(CPE)一般出现在攻毒后24~72h。但是,细胞可以培养至接种后5~6d。单层细胞的折光性增强,随之细胞从培养层脱离。也存在合胞体,其外观是可变的。即便没有明显的CPE,建议也要盲传两代。

6、环境中的抵抗力强吗?

PRV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55℃50min、80℃3min或100℃瞬间才能将病毒杀灭。在低温潮湿环境下,pH6~8时病毒能稳定存活;在干燥条件下,特别是在阳光直射下,病毒很快失活。

在夏季PRV可以在干草上存活30d,在冬季可以存活46d。在pH4~12的范围内,PRV比较稳定。储存在50%的甘油中,PRV可以在冷藏条件下存活154d,且病毒的浓度几乎不降。冻干的病毒可以持续存活2年。

在4℃,猪肉熟化过程中,PRV是有活性的。尿中PRV,在冬季持续8~15周、在夏季持续3周仍具有感染力。泥浆中PRV,在冬季可存活2个月,在夏季可以存活1个月;在用生物热处理的泥浆中,PRV在夏季5d失活,冬季12d失活。在空气流通的泥浆中(pH9.6,温度高达44℃)病毒在50h内失活。在堆肥中,PRV在8~15d后失活。在土壤中,在5~6周内仍可分离到具有感染力的病毒。在麻袋或木头上的PRV在冬季可以存活15d,在夏季可以存活20d。在乳酸菌发酵的条件下,20~30℃之间可存活24h,但在10℃可存活48h,在5℃至少可以存活96h。

PRV对热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60℃条件下可存活30~60min,在70℃条件下可存活10~15min,在80℃条件下可存活3min,在100℃条件下可存活1min。PRV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很稳定。在25℃条件下可存活约6周,在15℃条件下可存活9周,在4℃条件下可存活20周,在-40℃条件下可存活数年。然而,PRV在-18~-25℃条件下,12周即失活。

7、对消毒剂的敏感性怎样?

对PRV有效的消毒剂包括石炭酸、5%苯酚、2%氢氧化钠、碘化磷酸三钠和氯苯双胍己烷溶液。季铵盐复合物、次氯酸盐及其他各种消毒剂在有机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效果明显降低。当进行大规模消毒时,可以采用比较便宜的消毒剂,如氯化钙乳液(即氯化钙溶解于水)、粗的氯化铵、1%甲醛。对于泥土消毒,建议每立方米使用Ca(OH)220kg。

8、致病机理如何?

通过口鼻感染后,最初PRV在上呼吸道的上皮细胞内发生复制。接着,感染扁桃体和肺,造成病毒以自由扩散或通过感染白细胞的途径在体内扩散,但在血液中呈间歇性出现,滴度低,难以检测出。另外,病毒也进入三叉神经和嗅神经末梢,侵人中枢神经系统。PRV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复制以化脓性脑膜炎为特征,最终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紊乱。

感染毒株的毒力,至少部分地取决于PRV的糖蛋白。根据细胞培养中PRV的复制情况,将这些蛋白分为非必需蛋白(gC、gE、gG、gI、gN)和必需蛋白(gB、gD、gH、gK、gL)。调节PRV黏附于靶细胞的糖蛋白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PRV的趋向性。最初的黏附是由PRV非必需蛋白gC和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的结合介导的。但是,这一作用不足以启动PRV囊膜和细胞膜之间的融合。必需蛋白gD调节PRV和gD受体的后继黏附。gD与gD受体间的互作启动穿入的必需环节。另外,gD、gB和gH-gL复合体也是病毒粒子穿入靶细胞所需的。但是,相对于HSV-1和BHV-1而言,PRV-gD在体外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传播是非必需的。因而,gD表型缺陷者(PRV-gD)可以感染细胞,并直接或间接在细胞和细胞之间传播开来。

9、潜伏期多长?

潜伏感染是疱疹科病毒的共同特点之一,是指潜伏感染期病毒后以非活化的状态存在于机体的感染神经节中,感染动物无任何症状且不产生具有感染性的病毒粒子。潜伏的细胞可能逃避了免疫系统的清除。伪狂犬病毒感染后是终身带毒的,除非淘汰掉这头猪,否则它是一直在猪场散毒的。因潜伏期PRV具有激活和排毒的潜能,因此是成功控制和根除PR的最大挑战之一。大量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处于潜伏期的猪是潜在的传染源。所以,任何曾感染任一PRV毒株的猪(特别是血清学检测阳性者)都可被认为是传染源。在PRV,处于潜伏期的猪具有持久的危险性,因其体内存在病毒激活、排泄并传染易感动物的危险性。

PRV潜伏的主要部位为三叉神经节(TG)、嗅球和扁桃体。子代病毒未产生时,在这些组织可以检测到PRV的存在。可以通过高度灵敏的方法检测到LAT转录,如RT-PCR。在体外最常用的检测PRV的潜伏期的方法是用PCR方法检测病毒的某段基因。唯一相对可靠的检测潜伏期的方法是给予大量皮质类固醇,诱导病毒激活与排毒。地塞米松是伪狂犬病毒一个很好的激活剂,建议大家不要使用地塞米松等药物。

一般认为,口鼻感染后,PRV首先在上皮组织复制或者直接进入鼻咽部感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经过第一轮复制后,子代病毒大量产生,导致大量初级神经元被感染。PRV在三叉神经的定殖与再感染之间有一定联系,潜伏PRV的神经元不可能接受PRV其他毒株的再感染。这一干涉是由病毒还是由细胞所决定还不清楚。这些结果表明,致弱的活疫苗可以建立潜伏期去抑制野毒株的感染。

10、目前已分离命名的PRV毒株有哪些?

A.我国早期经典毒株黑龙江双城株(S株,伪狂犬疫苗攻毒保护校检毒株)。

B.HB98疫苗毒株系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PRV商品疫苗。

C.Bartha-K61毒株系梅里亚动物保健有限公司的PRV商品疫苗。

D.Burcrest毒株系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的PRV商品疫苗。

F.有学者从河南某猪场分离到1株PRV(命名为PRV-HeN1)

G.河南禹州PRV-YZ株。

H.PRV变异毒株ZJ01株由南京农业大学姜平教授团队于2011年分离鉴定。

I.化学药品重点实验室潘文等人从河南省某规模化猪场的死亡仔猪中分离到1株疑似猪伪狂犬病病毒,命名为ZY-2014株。

J.龙岩学院动物医学研究所范克伟分离了1株PRV野毒株并命名为PRVJiangxi-FZ株。

K.乔永峰等从安徽六安某爆发伪狂犬病猪场送检的流产仔猪脑组织样品中分离获得1株病毒,经鉴定为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命名为PRVAH02LA株。

L.范伟兴从山东疑似猪伪狂犬病发病猪场分离了一株病毒,将其命名为鲁A株(PRVLAStrain)。

M.BUK-Dl3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批准使用的基因工程缺失疫苗株。

N.PRV-ZLT(2012年分离的流行强毒株)。

O.NIA-3经典强毒株。

P.伪狂犬病毒闽A株PRVFA株。

Q.伪狂犬病毒鄂A株PRVEA株。

R.伪狂犬病毒上海株PRVSh株(EF552427)。

S.经典强毒株美国分离株Becker和德国分离株Kaplan。

T.马来西亚株(FJ176390)、爱尔兰Nia-1株(FJ605136)、韩国YanShan株(AY249861)、国外Rice株。

U.陈磊等从新疆某猪场病死仔猪的脑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疑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毒株,鉴定其为猪伪狂犬病病毒,并命名为XIN-W株。

V.伪狂犬病病毒H株。

W.2013年下半年福建某免疫接种过猪伪狂犬病疫苗(Bartha)的规模化猪场大批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新生仔猪发生共济失调的神经症状,疑似为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发病症状,为确定发病原因,从该猪场疑似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的仔猪脑、肝脏和肺脏中分离到一株未知病毒,PCR检测及测序比对鉴定为猪伪狂犬病病毒,并将分离的病毒命名为NP株。

X.高俊锋等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分离到的1株伪狂犬病毒,命名为猪伪狂犬病毒C株。

Y.曾智勇等成功分离获得了1株猪伪狂犬病病毒贵州株GZ-Z1株。

AA.河南省动物性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分离的猪伪狂犬病毒原阳株。

BB.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2012年从江苏省太仓市某发病猪场分离到1株变异的伪狂犬病毒,命名为JS-2012。

CC.2012年,从天津某免疫过PR疫苗猪场的发病仔猪脑组织中分离到了一株PRV变异株(命名为PRVTJ株)。

DD.2013年黑龙江省某猪场发生仔猪死亡并且伴有神经症状,采集死亡猪脑组织,经PCR检测、病毒电镜观察,确诊为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遂将该毒株命名为狂犬病病毒HLJ8株。

EE.四川野毒株SN株、SS株、SQ株、SL株和SCZ株。

FF.从广东四会某猪场分离到一株疑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病毒,命名为伪狂犬病病毒GDSH株(EF552427)。

GG.从山东省滨州市某规模化猪场分离到1株猪伪狂犬病毒命名为PRVBZ株

HH.从河南省某规模化猪场的死亡仔猪中分离到1株疑似猪伪狂犬病病毒,命名为ZY-2014株。

II.2012年,胡睿铭等从河南省某规模化猪场的流产胎儿的脑组织中,用PCR技术检测到伪狂犬野毒,并分离到一株伪狂犬病毒PRVSMX2012。

JJ.范克伟等2014年从福建省龙岩市某规模化猪场疑似猪伪狂犬病发病仔猪的脑组织中分离到1株猪伪狂犬病毒变异株,命名为PRVFujian-LY株。

KK.孙佳楠等从辽宁省成功分离到1株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暂命名为PRVLN1301株。

LL.郁宏伟等从河北省某猪场疑似伪狂犬病的猪体内分离到的一株伪狂犬病毒(PRV),鉴定结果表明从该猪场分离到的病毒是猪伪狂犬病病毒,并命名为冀A株。

MM.王仰杰等从广西玉林博自某猪场采集的发病仔猪大脑和内脏病料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结果证实该分离毒株为伪狂犬病病毒,命名为GXBB株。

NN.姜艳芬等对陕西省部分地区6个集约化猪场的187份猪血清进行了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野毒感染检测,并对疑似伪狂犬病发病仔猪的内脏及脑组织进行了病毒分离鉴定,鉴定结果表明从该猪场分离到的病毒是PRV,并命名为WG株。

OO.沈强等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鉴定为伪狂犬病弱毒株,定名为F971株。

PP.黄伟坚等从南宁市郊某猪场采集的发病仔猪大脑和内脏病料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证实分离的病毒株为伪狂犬病病毒,并命名为伪狂犬病病毒桂W株。

RR.张超范等从临床疑似猪伪狂犬病发病仔猪的脑组织病料中,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证实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野毒感染,采用无PCV1污染的猪肾细胞系(PK-15)分离培养,经蚀斑克隆纯化,培育1株细胞培养适应毒,命名为PRV-JF株。

SS.杨涛涛等为了解湖南省近年来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更好地控制伪狂犬病,2012-2014年从湖南平江、汨罗、浏阳、长沙4地的4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病料(脑组织)中检测到PRV野毒。将脑组织接种PK-15细胞,经PCR和动物接种鉴定为PRV。4个毒株分别命名为PRV-XiangA、PRV-GA、PRV-YY和PRV-LY。

THE END
1.为什么狂犬病的致死率,高达99.99%?呼吸道狂犬疫苗病毒全身性病毒已经到达了大脑 大脑有丰富的神经细胞 对狂犬病毒来说犹如天堂 狂犬病毒 在你的脑子里肆意妄为 这时再去打疫苗 已经失去了意义 最终,狂犬病还是爆发了 狂犬病爆发后 会发生什么 狂犬病爆发后 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前驱期 这个阶段的主要症状 包括头痛、发热、恶心等等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9DKGRSE05170093.html
2.狂犬病毒L蛋白呈現轉錄作用;N蛋白是組成病毒粒子的主要核蛋白,是誘導狂犬病細胞免疫的主要成分,常用於狂犬病病毒的診斷、分類和流行病學研究;G蛋白是構成病毒表面纖突的糖蛋白,具有凝集紅細胞的特性,是狂犬病病毒與細胞受體結合的結構,在狂犬病病毒致病與免疫中起著關鍵作用;M1蛋白為特異性抗原,並與M2構成細胞表面抗原。 http://cht.a-hospital.com/index.php?title=%E7%8B%82%E7%8A%AC%E7%97%85%E6%AF%92&diff=463400&oldid=265226
3.什么是狂犬病毒语音科普狂犬病毒能够使人类及其他哺乳类动物,如猫、狗、狼等肉食动物感染狂犬病的一种病毒。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一端圆突一端平凹型,如子弹。狂犬病毒的基因组为单股负链的RNA,病毒易在日光、紫外线、甲醛、季胺类化合物、脂溶剂、50%~70%乙醇等作用下灭活,https://www.xinglinpukang.com/audio/50250246.html
4.狂犬病毒事件百科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狂犬病病毒为弹状病毒,其头部为半球形,末端常为平端,形态呈典型的子弹状,长约130-240nm,直径65~80nm。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早在1884年病毒发现之前,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就发明了狂犬疫苗。 总得票 ...https://www.phb123.com/bk/shijian/vnca74.html
5.狂犬病毒有哪些问答频道基因1型的病毒分为野毒型,可以称为街毒型、街毒株、野毒株,因为它是在自然界产生的病毒,所以致病力比较强,人类将这些病毒不断繁殖,制造出致病力低的固定毒株,固定毒株的用处是制作狂犬病病毒的疫苗,但目前只对基因序列1型的狂犬病病毒有效果。 2021-10-06...https://m.bohe.cn/ask/mip/2dqsd1awj1kizf0.html
6.什么是狂犬病病毒病情描述: 什么是狂犬病病毒 医生回答(1) 陈德轩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狂犬病病毒是一种通过动物咬伤或唾液等途径传播的病毒。这种病毒会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狂犬病的发生。狂犬病是一种严重的病毒感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死亡。虽然目前已有疫苗和治疗方法,但仍然需要注意预防和避免接触...https://mip.pingguolv.com/ask/abecbagbh.html
7.狂犬病毒有哪些王彦丽医生讲座讲解传染科疾病而在蝙蝠中传播的狂犬病病毒毒力相对较弱。直到20世纪50年代,狂犬病病毒一直被认为是狂犬病的唯一病源,后来经过病毒的分析,发现了狂犬病病毒群的复杂性,由此出现了狂犬病相关病毒和狂犬病血清型的术语。目前认为狂犬病毒有4种血清型,2014年最新分类结果确定了14种狂犬病病毒。 https://m.120ask.com/voice/8lwmaocr3lwvrf3qne.html
8.如何治疗狂犬病病毒如何治疗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一旦感染100%死亡,就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出于人道主义原因,狂犬病患者必须住院治疗,单间隔离患者,保持安静封闭的环境,光线弱,最好关闭窗户,避免风,避免流水声。因为狂犬病患者对流水、光和风非常敏感。 https://www.bugu120.com/articles/302072.html
9.狂犬病毒感染狂犬病毒感染的症状,治疗,预防,护理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hydrophobia)。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单股RNA病毒,动物通过互相间的撕咬而传播病毒。 就医指南 病因 症状 就医 治疗 饮食 护理 展开全部 狂犬病毒感染推荐专家 患者招募 药师 患者招募 药物临床试验 擅长:患者招募 预约挂号 患者招募 药师 患者...https://www.iiyiyi.com/disease/829
10.正常狗有狂犬病毒吗带狗狗出门遛弯时,一定要带上牵引绳,不止是为了防止狗狗伤人或者和其他狗狗打架,而是当遇上类似有狂犬病的狗狗可以马上控制狗狗远离。 健康的狗狗有狂犬病毒吗?当然是没有,虽然狗狗是狂犬病毒携带者,但是也只有被患有狂犬病的狗狗咬伤后才有几率感染。https://www.isdpp.com/xq-5639.html
1.狂犬病毒狂犬病毒狂犬病病毒为核糖核酸型 弹状病毒,一端圆凸;一端平 凹,形如子弹,直径65-80nm,长约130~240nm。 病毒易为日光、 紫外线、 甲醛、升汞季胺类化合物(如新洁尔灭)、脂溶剂、50%-70%酒精等灭活,其悬液经56℃30-60分钟或100℃2分钟即灭活。 病毒于-70℃或冻干后置0-4℃中可保持活力数年。被感染...https://baike.sogou.com/v804907.htm
2.狂犬病毒简介狂犬病毒毒性→MAIGOO百科狂犬病病毒为弹状病毒,其头部为半球形,末端常为平端,形态呈典型的子弹状,长约130-240nm,直径65~80nm。 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病毒颗粒由外壳和核心两部分组成,外壳为一紧密完整的脂蛋白双层包膜,其外面镶嵌糖蛋白,内侧主要是膜蛋白,即基质蛋白。病毒内部为螺旋形的核衣壳,核衣壳由单股RNA及蛋白...https://www.maigoo.com/citiao/278065.html
3.狂犬病毒的概述一般消毒方法,如日晒、紫外线、甲醛以及季胺类消毒剂(新洁尔灭等)均能将其杀灭,故被狂犬咬伤的伤口可用新洁尔灭冲洗。狂犬病病毒可在鸡胚、鸭胚、乳鼠脑以及多种组织培养(如人二倍体细胞、地鼠肾细胞等)中生长,故可用这种方法从病人或病兽体内分离病毒和制备疫苗。所有温血动物均可受染本病,但大多数地区的...https://www.med66.com/new/201311/zy201311181364.shtml
4.狂犬病病毒大多数人间狂犬病病例是由于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所致,少数是由于被抓挠或伤口、粘膜被污染所致,因移植狂犬病患者捐赠的器官或组织发病也偶有报道,但病毒不能侵入没有损伤的皮肤。 嗜神经性是狂犬病病毒自然感染的主要特征,病毒的复制几乎只限于神经元内。病毒最初进入伤口时,不进入血液循环(通常在血液中检测不到狂...https://www.serum-china.com.cn/knowdetail/134.html
5.狂犬病病毒是什么科普文章狂犬病病毒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它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对神经系统有高度亲和力,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100%,是一种极为危险的病毒。狂犬病的发病存在多种原因,包括被患病动物咬伤、破损皮肤接触病毒、黏膜接触病毒、病毒数量多、个体免疫力差等。具体如下: ...https://www.liangyiyy.com/article/info/1654562.html
6.什么是狂犬病毒39问医生狂犬病毒是可以引起狂犬病的病毒。狂犬病毒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在多种野生动物和家畜中可发生自然感染与...https://wapask.39.net/question/123602707.html
7.狂犬病属于什么病毒权威文章大家都了解被狗咬伤过以后有可能会得狂犬病,尽管如今养宠物的人愈来愈多,但是如今的小狗狗多是打了疫苗的,可是但是在众多的农村养的土狗就不一样了,因此 被那样的狗咬了,就会有风险。也是会出现可能会得狂犬病的。 发病机制 狂犬病病毒自皮肤或黏膜破损的地方侵入身体后,对神经组织有强劲的感染力,狂犬病的发病...https://www.cndzys.com/renqun/teshu/2151921.html
8.狂犬病病毒活性1,狂犬病病毒不耐高温,悬液中的病毒经56℃ 30-60分钟或100℃ 2分钟即失去感染力。脑组织内的狂犬病病毒在常温、自溶条件下,可保持活力7-10天,4℃可保存2-3周。狂犬病病毒在pH 7.2-8.0较为稳定,超过pH 8易被灭活。狂犬病病毒对脂溶剂(肥皂水、氯仿、丙酮等)、乙醇、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碘制剂以及季铵...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topic/215808/
9.我国狂犬病病毒及其传播流行规律狂犬病病毒为单股不分节段的负链RNA病毒,病毒基因组由11928—11932个核苷酸组成,依次排列着N、P、M、G和L 5个狂犬病病毒的结构基因,其长度分别为1424、991、805、1675、6475个核苷酸,分别编码核蛋白(NP)、磷蛋白(NSP)、基质蛋白(MP)、糖蛋白(GP)和转录酶大蛋白(LP)。 https://www.whcdc.org/view/8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