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6.24安徽
狂犬病是因狂犬病毒入侵体内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科、猫科等肉食性动物,而人多是由于被这些病兽所咬伤而感染患病致死。其在患后即无兴奋期,但有恐水现象,以全身高热、呕吐、头痛、咬伤处疼痛等病症开始,相随出现肢体软弱、腹胀、共济失调、肌张无力、大小便完全失禁等病情。该病程可长达10日,并最终可因延髓性麻痹与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狂犬病的患病动物一旦表现出发病症状,10天之内必然死亡。建议在三个月左右注射兽用狂犬疫苗,并且在平时也要保持圈养的状态,最好不要让小猫与外界接触,家中要定期消毒,可大大减少患上狂犬病的发生率。被感染者在疾病发生最早期时,唾液里含有大量狂犬病毒,此时若与其亲近、玩耍或被其咬(抓)伤就容易被传染而患病。过了发病早期即进入兴奋期,其表现为小猫坐立不安、心情急躁,此时已不能正常进食,并出现攻击人的疯狂状态,很多被患病动物养伤着大部分就是属于这个时期被咬伤的。最后,进入晚期之后,患病动物瞬间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全身衰竭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少数被小猫感染者会表现为'安静型',即无明显兴奋行为,但伤人后也可使其他生物感染狂犬病。初期一样也是会躲在暗处不靠近人,不听主人呼唤。如若伸手去抓它,会出现咬人症状。在患病2天后小猫会到处乱跑,心情急躁不安,并夹着尾巴流涎液,对人主动发起攻击。发病后期出现全身麻痹,不进食,舌头伸出嘴外,口水严重。最后死亡。
除了狗之外,猫猫也携带、传播狂犬病毒。人除了被发病动物咬伤、抓伤导致狂犬病之外.若人的皮肤破损,接触了携带病毒动物的体液就会感染狂犬病。狂犬病分为“狂暴型”和“麻痹型”两种,猫狂犬病多为狂暴型,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对于病猫只能杀死后深埋或***!猫狂犬病发作后病程短,症状出现2-4天内病猫即可死亡。
猫狂犬病大致分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三个阶段。前驱期,大约维持1~2天。病猫被毛蓬乱,目光呆滞,对主人的呼唤无动于衷;瞳孔放大,精神萎靡,总喜欢呆在黑暗的角落里发出低沉的吼叫;对食物丧失兴趣,不能顺利吞咽:流大量口水且后肢无力:对外界任何轻微的“刺激”表现惊恐不安。兴奋期,大约维持2~4天。病猫极度亢奋,狂暴不安;眼睛斜视,叫声嘶哑,舌头垂于口腔之外并大量流口水,恐水:主动疯狂地攻击人,撕咬同伴甚至自残。麻痹期,大约维持1~2天:病猫出现意识障碍,骨瘦如柴,四肢逐渐麻痹,各种反应慢慢消失,最终死亡。
猫咪狂犬病有潜伏期,当时不发病不意味着安全,其最长潜伏期可达20年之久!如被动物咬伤或抓伤,都应去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另外还需注射破伤风针,破伤风的潜伏期通常为7天,也可能在24小时内急性发作而致命。
防患于未然(1)每年猫猫在接种“猫三联”疫苗的同时都应再注射1针狂犬病疫苗,进行全方位的免疫。(2)饲养宠物的家庭成员,每人每年都应注射预防狂犬病疫苗。(3)人被咬后应在24小时内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未及时注射者补注射时,前1~2针的剂量应当加倍。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又名恐水病。是侵害所有温血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病毒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犬、猫和其他动物及入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1.病原及流行病学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核酸中含有单股RNA。病毒外形呈短粗***形,长140~240纳米,一端钝圆,一端扁平,其外有一层囊膜。囊膜的最外层为由糖蛋白构成的纤突,此纤突具有抗原性。从自然病例中分离出来的病毒叫街毒,它通过兔脑连续继代而具有固定特性后,称固定毒。固定毒的体积比街毒体积稍小,潜伏期也较短,除对家兔有致病性外,对其他动物失去致病性,因此可用来***弱毒疫苗。
狂犬病毒不稳定,对酸、碱、石炭酸、新洁尔灭、***、***消***等敏感,可被日光、紫外线、超声波、1%~2%肥皂水、70%酒精、碘液、丙酮、***等灭活。病毒也不耐热,50℃1小时,70℃15分钟,100℃2分钟可被杀死,但在干燥状态下则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冷冻或冻干状态下可长期保存,在50%甘油中可保存1年,脑块中的病毒在4℃下可保存数月,因此,在冷藏条件下,病毒可在尸体内存活。
猫生病狂犬病毒可在鸡胚中、优等细胞中培养增殖,能凝集鹅、雏鸡的红细胞。狂犬病主要感染犬、猫及其他肉食动物,带病动物及带病毒的动物是本病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存在于唾液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10~15天,以及临床症状消失后6~7天,睡液中均含有病毒。健康猫主要经咬伤、抓伤的伤口及黏膜损伤而发生感染。通过研究,狂犬病毒也可能经消化道和呼吸道发生感染,据研究,蝙蝠的唾液腺带有病毒,因此认为编蝠在狂犬病的传播方而起着重要作用。犬、猫及其他各种家畜、家禽和野牛动物对本病都易感染,人也有较高的易感染性,实验动物中,家兔、豚鼠、小鼠等也能感染。本病多由咬伤引起,所以流行链锁特别明显,以一个接着一个的顺序毕散发形式发生。一般春夏季比秋冬季发生多。
2.临床症状狂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与咬伤部位(与中枢神经的远近)和程度及唾液中所带病毒的含量多少有关。最短8天,长的可达数月或1年以上。猫的潜伏期平均为20~60天,人为30~60天。猫的典型病例可分为前驱期、狂暴期和麻痹期。
前驱期的病猫多喜藏匿,躲在阴暗角落里不断鸣叫,举动反常,稍有刺激,极易激动,不听叫唤,瞳孔散大,反射机能亢进。前驱期一般1~2天。
狂暴期的猫,狂暴不安,攻击人畜或追咬其他的猫或咬伤自己。眼直视,不听主人使唤,多半外出奔走而不归。由于咽喉肌开始麻痹,叫声变得嘶哑。此外,下颌下垂,吞咽困难,唾液增多,流涎。通常持续1~7天。
在后期(即麻痹期),病猫消瘦,精神沉郁,行走摇晃,病猫张口、垂舌、狐狸样斜视,从口中流出带泡沫的唾液,瞬膜突出,声调改变。不久,后肢麻痹,时常倒卧在地,最后终因全身衰竭和呼吸麻痹而死亡,一般麻痹期为2~4天,狂犬病整个病程以般为6~8天,少数病例可延至10天。
现在流行的狂犬病,往往以非典型病型为主,表现典型经过的很少。有一种称为沉郁型狂犬病的,兴奋期(狂暴期)很短,甚至没有(或难以区分),直接转为麻痹期,往往经2~4天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