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什么情况下必须打狂犬血清有问必答各种家畜,家禽及小哺乳动物均对狂犬病有易感性,各种野生动物也能感染,总之,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包括禽类...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30839434.htm
2.打狂犬疫苗需不需要打抗血清问答频道问题描述:(男,35岁)打狂犬疫苗需不需要打抗血清 医生回答(1) 李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指导意见:注射狂犬疫苗不一定,必须要注射抗血清,这个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来确定,正常情况下被猫狗的动物抓咬伤后,如果有流血或者是皮肤破损的情况,应该及时的注射狂犬疫苗,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并且在第一时间选择用...https://m.bohe.cn/ask/mip/uchj9drp56k0364.html
3.被狗咬伤什么情况要打血清病情分析:被狗咬之后,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确定需不需要打血清,如果是三级暴露的情况下,是需要打血清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如果是比较轻的情况下,一般是不需要打血清,只需要进行一个狂犬疫苗的注射,但是如果是三级暴露,伤势比较严重,注射血清以及血球蛋白还应该进行伤口的全面消毒处理,避免发生感染的情况。https://mip.pingguolv.com/ask/UVUYWVW2x.html
4.狂犬疫苗需要注射血清吗有问必答咬了之后用清水清洗后用口吸出了一点血,然后三个小时后去人民医院打了狂犬疫苗,没有注射血清和蛋白什么的,医生也没说什么就说你要愿意打就打,不愿意打就算了。我体重是67公斤,并没有按照体重加药,就打了50元一支的疫苗,分五次。那只狗已经打过疫苗。我不会有什么事情吧。 https://3g.club.xywy.com/wenda/9141634.htm
5.如果被宠物咬伤,什么情况必须要打狂犬疫苗?凡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者,必须在疫苗全程注射完毕后,再加强注射 2-3 针疫苗,即在全程注射后第 15、75 天或第 10、20、90 天分别加强注射 1 针。 第三步:回忆上一次免疫时间 如果你之前没有注射过狂犬疫苗,可跳过这一步。 首先,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指打全5针)后,体内抗体水平可维持至少 1 ...https://www.jianshu.com/p/fbef12715b99
6.近期高发!医院1天收治15例!一旦发病,死亡率100%如果被咬得厉害,比如头部、颈部等重要部位有多处咬伤,伤口较深,那么在注射狂犬疫苗的同时,还要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这样可以产生保护性抗体。 什么情况下要打疫苗? 如果破损的皮肤(包括新鲜或尚未愈合的伤口) 或黏膜(包括完整的黏膜,如口腔、会阴等)接触发病动物的唾液和分泌物,一定要接种狂犬疫苗。https://m.gmw.cn/2021-05/25/content_1302318609.htm
7.狂犬疫苗和血清有什么区别狂犬疫苗和血清的区别有: 疫苗与血清的作用不同,疫苗是抗原物质,接种后可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以产生相应的抗体物质来预防狂犬病毒,但接种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抗体,要比血清抗体时间长,但作用比较强。 血清是抗体物质,也就是免疫球蛋白,使用后可以使机体立即产生免疫功能,对预防和减少病毒进入有协同作用,时效快...https://www.chaonei.com/news_14241209
8.狂犬疫苗血清必须打吗这其实要针对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如果没有明显的破皮、没有明显的出血,通常是可以不需要打狂犬病血清;当伤口如果出现了有破皮或者是有破损,除了打狂犬病疫苗,还需要打狂犬病的血清。其实狂犬病的血清就是狂犬病的抗体,一旦有病毒入侵,狂犬病的血清迅速地中和病毒来保护身体避免被狂犬病病毒的感染。 https://m.miaoshou.net/mip/voice/874846.html
9.每个人都要会——详解狂犬疫苗如何接种犬伤门诊2. 什么时候需要同时接种狂犬疫苗和抗毒血清,有哪些注意事项? 暴露级别高的要打。 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1. 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 I 级。 2.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 Ⅱ级。 3. 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http://www.nncdc.com/html/2016/qsmz_0921/711.html
10.狂犬疫苗血清必须打吗专家文章患者是否需要接受狂犬疫苗注射,需要看患者的暴露级别。倘若经过医生的诊断,患者是二级暴露,只需要接受狂犬病疫苗,不需要接受狂犬疫苗血清;倘若属于三级暴露,那么接受狂犬疫苗的同时,也要接受狂犬疫苗血清保护自己。 现实生活之中,尤其是一些农村的边缘地方,往往存在土狗横行而导致小孩子无辜被咬伤的情况,给孩子的生命带来了...https://www.fh21.com.cn/article/view/200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