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96年12月29日B.1997年12月29日。C.1998年12月29日。
A.1997年10月1日B.1998年10月1日。C.1999年10月1日。
3、有哪些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威胁用血者的安全?
A.以甲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为主的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
B.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为主的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
C.以乙型肝炎、丁型肝炎、淋病等为主的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
4、《献血法》规定我国实施的献血制度是:
A.个体供血制度B.义务献血制度。C.无偿献血制度。
5、最早发现血型的人是奥地利医学家卡尔o兰德斯坦纳。他的这一发现为输血打开了安全之门,使全世界上亿人的生命获得了新生。“世界献血者日”就是用他的生日来确定的。他的生日是:
A、6月10日。
B、6月14日。
C、6月12日。
6、“世界献血者日”的目的是:
A、号召更多的人在这一天参加献血。
B、通过这项活动,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表达对所有献血者的感谢,感谢他们对生命的无私赠与。
C、纪念最早发现血型的奥地利医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
7、国家为什么提倡健康公民无偿献血?
A.因为血液是无价的,不能以金钱来衡量献血的价值,所以提倡无偿献血。
B.因为无偿献血可以节省血液的成本,从而降低需要输血患者的医疗费用。
C.因为无偿献血者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献血只是奉献,血液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有利于受血者的健康和安全。
8、《献血法》规定: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的年龄段(即最低年龄至终止年龄)是:
A.18周岁至55周岁B.18周岁至60周岁C.18周岁至65周岁
9、从新陈代谢角度讲,经常献血的人与不献血的人相比有哪些区别?
A.经常献血的人与不献血的人相比,血液的新陈代谢没有区别。
B.不献血的人造血功能更旺盛,血细胞更有活力。
C.经常献血的人造血功能更旺盛,血细胞更有活力。
10、国家机关、军队、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应承担的献血动员和组织工作是:
A.应当按政府有关部门分配的献血指标组织适龄公民参加献血。
B.应当动员和组织本单位或者本居住区的适龄公民参加献血。
C.应当动员和组织身边不愿意献血的适龄公民参加献血。
11、对无偿献血者要发给无偿献血证书。负责制作无偿献血证书的部门是:
A.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即国家卫生部)C.中国输血协会或省级输血协会
12、无偿献血证书的作用是:
A.无偿献血证书既是献血者的荣誉证书,又是享受医疗保险的主要凭证。
B.无偿献血证书既是献血者的荣誉证书,又是享受税收减免的主要凭证。
C.无偿献血证书既是献血者的荣誉证书,又是享受法定用血优惠的主要凭证。
13、对有关单位可以给予献血者“适当补贴”的正确理解是:
A.“适当补贴”应视为现金补贴,或者休假和旅游等。
B.“适当补贴”指的是单位里没有献血的人凑钱给献血者。
C.“适当补贴”指的是少量、必要的误餐、交通费等费用。
14、国家鼓励部分公民率先献血,为树立社会新风尚作表率。他们是:
。B.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C.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各民主党派成员。
15、国家鼓励率先献血的部分公民的共同特点是:
A.普遍比较年轻,精力旺盛,身体健康。B.普遍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质,身体条件较好。
C.普遍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有较高的学历和工作能力。
16、血站的业务范围和机构性质是什么?
A.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是国家批准的营利的事业单位。B.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C.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和生物制品企业原料的机构,但不以营利为目的。
17、献血者的身体健康条件依据的是什么标准?
A.依据国家标准《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B.依据卫生行业标准《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C.依据国家卫生行业标准《献血者健康检查须知》。
18、如果献血者身体状况不符合献血条件,血站应如何对待?
A.血站不得采集血液,也不必向其说明情况。B.血站应先采集献血者的血液,如果血液检测正常就可以供临床使用。C.血站应向其说明情况,不得采集血液。
19、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的血液量应多少适当?
A.每次采集血液量至少为200毫升,一般为400毫升。B.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200毫升,最高不得超过400毫升。
C.每次采集血液量至少为400毫升,健康状况不佳时可200毫升。
20、一次献血200-4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原因是:
A.每个成年人平均有4000-5000毫升血液,其中,约80%在血液循环系统内流动,约20%在体内储存用于补充。
B.每个成年人平均有7000-8000毫升血液,其中,约60%在血液循环系统内流动,约40%在体内储存用于补充。
C.每个成年人平均有2500-3500毫升血液,其中,约95%在血液循环系统内流动,约5%在体内储存用于补充。
21、血站对献血者两次采集血液(全血)的间隔期是多长?
A.两次采集血液的间隔期不少于4个月。B.两次采集血液的间隔期不少于5个月。C.两次采集血液的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22、血站可以超量或不足采血间隔期采集血液吗?
A.血站不得频繁采集血液,但视情况每次采血可以超过400毫升。
B.血站对献血者不得超量采集血液,但可以不足采血间隔期采集血液。C.《献血法》严格禁止血站违反规定对献血者超量、频繁采集血液。
23、有采血资格的医务人员指的是:
24、为确保献血者身体健康,采血中使用过的器材应如何处理?
A.一次性采血器材用后必须经过严格消毒才可再次使用B.一次性采血器材用后必须销毁
C.一次性采血器材用后必须保存,不得销毁。
25、为严把血液质量关,血站应如何实施检测制度?
A.血站对采集的血液必须进行抽样检测,检测不合格的血液,不得向医疗机构提供。
B.血站对采集的血液必须进行检测,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合格的血液,不得向医疗机构提供。
C.血站对采集的血液必须进行抽样检测,未经检测的血液,不得向医疗机构提供。
26、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体重的百分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