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说最常见的,狗猫咬伤的情况。狂犬病不能遗传或母婴传播,只有曾被其他疯动物咬伤过的猫狗才可能携带,猫狗感染后潜伏期极限半年,发病后很快就死。所以,如果确定猫狗半年内不曾被其他疯动物咬伤过,则直接排除感染风险。(1个月以下奶猫奶狗通常也可以直接排除感染风险,因为这么小的动物如果被其他疯动物撕咬,直接就挂了,没法活下来咬人。不到半岁的幼猫幼犬,1个月左右进家,至今没被疯狗咬过,除非是居住在丛林山地附近,怀疑其曾被野生小型哺乳动物咬伤后侥幸存活的极特殊情况,否则也直接排除感染风险)。这些都是不用打针的情况。
猫狗两次或两次以上按时接种狂犬疫苗,也可以视为排除带毒可能,被咬时走个形式观察十日即可,不用打针!如果只接种过一次疫苗,虽然带毒可能性大大降低,但不是完全保险的。
2.不能符合以上任何排除条件的情况,被猫狗咬伤,采用十日观察法(猫狗潜伏期没有传染性,狂犬病毒是嗜神经病毒,潜伏期只在神经中而不会进入唾液,只有病毒沿着神经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并大量繁殖后,动物才会发病,繁殖出来的病毒才会从大脑进入唾液,类似于车必须先经过收费站才能下高速一个道理。而这种已经发病的动物,从发病到死亡或濒死最多10天)。注意十日观察法不是让人不打针傻观察十日(因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猫狗又不会说话,没法告诉人自己已经不舒服了,如果是靠近头颈部的咬伤,严重咬伤,万一傻等着过几天猫狗死了再去打针可能来不及了),而是一边打针一边观察,10天后肇事动物还保持健康,则绝对排除感染风险,终止注射剩下的两针疫苗。(非疫区省份的,来历清楚的城市市区家养肇事动物咬,如肇事时精神行为完全正常,且为远离头颈部的轻微划伤,可考虑先不打针直接观察,但如动物有异常要立刻去补打)。
4.狗抓感染非常罕见,但如所在地区为疫区,农村乡镇山林或狗精神状态不正常仍应打针(城市市区家养的,精神行为完全正常狗造成的,远离头颈部的轻微抓伤,感染风险极端低,可考虑先不打针直接观察,但如狗有异常要立刻去补打)。
7.被野生动物,如狼,獾等咬伤,很危险,必须打疫苗!猴子咬伤几乎从无案例,不打也罢,为图心理安慰也可以考虑打疫苗,但猴子抓伤没有必要打疫苗。
8.被蝙蝠咬伤可以考虑打疫苗防万一,但无需恐慌,中国蝙蝠带毒比例极小,几乎没有传染人的案例。即便带毒也跟国外吸血蝙蝠不是一回事,所带毒株并无特别,狂犬疫苗完全有效!
9.家畜,如猪,马咬伤要打狂犬疫苗,不要以为只有猫狗和野生动物能够携带狂犬病毒。
10.被人类咬伤无特殊怀疑(如在医院照顾确诊为狂犬病的亲友时被其咬伤,或咬人者几天后死于狂犬病),不需要去打疫苗,因为只有已经发病的人才有传染性,而每年发病的人极少,一个城市没一个。
11.十日观察法虽然是绝对可靠的排除方法,但只确定适用于猫,狗,雪貂,尚不能完全确定适用于所有其他哺乳动物,如蝙蝠等。另外再次强调:对于严重的咬伤,特别是靠近头颈部的咬伤,儿童被严重咬伤,一定要立刻去打针,也不要为了图省钱不打蛋白/血清。这类情况一定要一边打针一边观察,不能等观察到肇事动物出了问题再去打针,这是有可能来不及的。
12.鸟类,爬行动物,两栖类,昆虫,鱼等咬伤,不可能感染,不需要打疫苗。
13.假如当时没有去打疫苗,事后害怕,犹豫是否要去打,那么根据十日观察法原理,肇事猫狗十天后还健康,则绝对排除感染风险,不需要打疫苗!但如果无法观察,或肇事猫狗十日内死亡,去补打疫苗!记住任何时候只要能抢在发病前打疫苗形成抗体,人就安全了,抗体能够中和外周神经系统内的所有病毒(通常打第一针后7-14天就出抗体)。超过多少小时无效之类的说法都是谣言,早已被辟谣。凡是被野猫狗咬伤,当时没打针,又不具备十日观察条件,无法确认该猫狗状态的,一定要补打,绝大多数都是来得及的!切勿相信谣言白白丧失挽救生命的机会!
14.世卫组织最新立场人感染后潜伏期最长只有1年(过去曾报告过的狂犬病潜伏期最多六年,只有一例且受质疑)。事实上,中国十多年来都没有1年以上发作的确凿案例,因此1年以上的概率接近无穷小或实际不存在,就认为是安全了!因此如果咬伤发生在1年以前,就当没这事,没必要补打狂犬疫苗。而如果发生在6年以前甚至更远,那就是绝对不可能,国内一些超过六年的说法都没有科学依据,什么10年,20年之类的,纯属二次暴露导致的以讹传讹。
18.四针法比五针法出抗体快,被可疑动物咬伤,首选四针法。现在有Vero疫苗,地鼠肾疫苗,鸡胚疫苗和人二倍体四种疫苗。平时打的主要是前两种,Vero疫苗出抗体快,14天百分之百抗体转阳,地鼠肾疫苗略差一些,大约5%的人14天抗体不转阳(有人建议地鼠肾疫苗首针加倍),因此首选Vero疫苗。另外,无论城市或农村,如果遇到流浪狗主动攻击人的情形,则高度提示风险,哪怕没有明显出血的轻微咬伤,都考虑打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