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100多个国家没有以捕杀手段对待流浪动物,依然成为无狂犬病国家,而我国却是狂犬病第二大国。其他国家和地区通过强制防疫制度和流浪动物收容制度来消灭狂犬病。我国的消灭方式是“吃”和“捕杀”。
在国外,如果被猫咪咬伤了,想去接种一针狂犬疫苗那是非常困难的事,因为通常国外的狂犬疫苗都是给狗接种而非人。而我们中国人却接种了全世界80%的狂犬疫苗。有些去接种过朋友一定会有印象,在狂犬病疫苗接种室门口是排着长队的。问一下,有很多人都会说是被家里养的小猫不小心咬了一下,挠了一下,心里害怕就过来打一针。
那么,真的有必要接种狂犬疫苗吗?
根据大数据统计,狗平均带毒概率不过万分之几,农村地区高不过千分之几。而猫带毒概率更是低于狗。(这里要注意一点,此前有统计出百分之几,那是采样样本问题,而百分之十几那种完全是实验方法误差造成的闹剧,早已被否定,而且也不合情理)
如果被猫狗咬伤,有1/3概率发病,家养猫狗带毒概率远小于流浪猫狗,而抓伤概率还要再低2个数量级。因此如果是被猫流浪猫咬伤,平均感染概率笼统算作万分之一级别,城市中家养猫咬伤概率低于10万分之一,被市区家养猫抓伤感染风险只有千万分之一级别或更低。一个月以下奶猫则直接排除有传染性可能。
有些朋友甚至会问,猫狗是不是天生携带狂犬病毒?
狂犬病毒是嗜神经病毒,通常不进入血液,发病终末期才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即便假设是发病终末期的疯猫狗临终产子,也不担心“天生带毒”的问题,因为母猫狗产子后迅速死亡,新生幼猫狗也根本不可能存活下来,因此现实环境下不需要考虑垂直传播。
那么,一只得了狂犬病的猫狗是一种怎样的症状呢?
1、兴奋咬人
患上狂犬病的猫狗,最常见的特征就是性情大变,之前温顺乖巧的猫狗,会突然变得兴奋咬人,就算是自己的主人也不会放过,极具攻击性。如果猫狗出现这种症状,最好早日将它隔离。
2、怕光、怕水
如果猫狗感染了狂犬病毒,那么它会变得非常怕光、怕水,只喜欢呆在干燥、阴暗的角落里面,而且这时候猫狗还会变得没有精神,就算主人去叫它出来也得不到回应。
3、瞳孔变大
当猫狗患上狂犬病时,它们的早期症状会出现瞳孔会变大,眼神也会四处游离,变得非常奇怪,一副阴郁、沉闷的样子。
4、吞咽困难
当猫狗患上狂犬病,它们会出现吞咽困难的问题,这时候猫狗还会带出食欲衰退,绝食等现象,而且猫狗发出的声音也会变得嘶哑!
5、异常抽搐
在猫狗患上狂犬病的几天里,它们的身体会出现异常的抽搐,而且舌头还会外出,这意味着狂犬病已经影响到猫咪的神经系统了,出现这种症状的猫咪已经到了狂犬病晚期了。
6、流口水
猫狗出现嘴巴不合拢,一直流口水的情况,那么这已经是非常明显地感染了狂犬病病毒了,而且这时候的猫狗已经进入麻痹期,不出几日就会死亡。
假如真的中了万分之几的概率,被一只得了狂犬病的猫狗咬了,需要如何采取措施呢?
一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接触或喂养动物(2)完好的皮肤被舔
一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
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当首先予以清除。
三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如果被猫狗咬伤,抓伤出血后,请立即用赶紧的水源进行清洗,最好是流动的水不断地冲刷伤口,至少20分钟。然后用酒精或者碘酒涂抹于伤口进行消毒。
一般做到这些就行了。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国际十日观察法
十日观察法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狂犬病防治办法之一,即被有疾病症状的或与健康猫狗行为有异常的猫狗等温血动物咬伤后,要尽快去注射狂犬病疫苗,同时观察咬人的猫狗,如果10天内,这个猫或狗还没有因狂犬病发病死亡,就可以终止狂犬病预苗注射,同时可判定被咬人根本没有被传染上狂犬病。
这种方法是可以百分之百排除人被传播狂犬病的所有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十日观察法并不是让你在被猫狗咬了之后观察十天再去打疫苗,你可以先接种一针,看看咬伤你的猫狗身体状态和行为举止是否正常。
第三,不同的咬伤部位风险不同,通常来说,上肢咬伤风险大于下肢咬伤,胸腹部咬伤风险大于四肢咬伤,头面部风险最高,如果是头面部咬伤严重,强烈推荐在接种疫苗的同时一起注射抗体进行被动免疫!
在中国,如果是被自己家,邻居家,亲戚家,朋友家或者其他可以观察到其日常生活状态的猫狗咬伤,并且这只狗打过疫苗,可以适用十日观察法,哪怕你经常喂的流浪猫不小心挠了你,咬了你,也要依据它是因为发疯咬你,还是不小心碰到你。如果猫狗并不是因为发疯发狂产生攻击行为,只是在嬉闹间不小心碰到,可排除猫狗是因为狂犬病发作而咬人。
只有了解了狂犬病毒的真相,才不会给自己增加无谓的恐惧心理,更不会因此而给可爱的毛孩子们冠上“莫须有”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