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叨”的小鸡无疑是聪明的,但投机取巧的成分也显而易见。
02
人生在世,只有各的活法。只要不自甘沉沦,皆能找到生存之路。
03
“疙瘩”是鸭子吃食时的叫声,亦是“不开窍”的形象比喻。用低能的鸭子和“疙瘩蛋”来讽刺那些不明事理的人和事,足见中州人对此类人的不屑!
04
有那么一种人,遇事色厉内荏,做事虎头蛇尾,待人前倨后恭。这种做派与修养,很为中州人所不屑。于是,便有了这一极具讽刺意味的歇后语。
05
容貌是父母给的,即使不酷也有情可原。但本事是自己练的,一无所长,就只能怪自己。倘若“人没人货没货”,那就真的更悲催了。
06
老鸹指乌鸦,黑色者居多。中州农村养猪,也多是黑色。本来黑色对黑色并不存在着孰优孰劣,但如果因为人家长得黑就心生歧视,全然忘了自己也是一身黑,那不明摆着没有自知之明吗?
07
狗是人类的朋友。据说有些宠物狗,甚至享受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然而只要一有机会,它照样还会偷吃人屎,真让人哭笑不得。可见,对待那些不识敬的东西,单靠“敬”是远远不行的。
08
一只成年羊的肠子,据说有五六十米长。一只狗拖着几十米长的羊肠子,其狼狈之状可想而知。假若一个人如此做文做事,在别人心里又该会如何评价呢?
09
狗改不了吃屎。有人为了不让狗吃自己的大便,宁肯把大便拉到裤裆里,其固执、执拗可想而知。但其结果是跟狗治了劲,也给自己治了气,何苦呢?
10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如果仅仅是为了自己方便,甚至无端地挡别人的路,这样的狗自然不是好狗。
11
麻是一种植物,其主干一般有三四米长、大拇指粗,但又轻又脆,一摔就断。用麻秆作武器,打狼的人自然心存怯意。而不明就里的狼,看到这长长的棍子,也难免心生恐惧。棍子其实只有一个:既不知己,也不知彼。
12
一路芳草踏过去,更有风景在前头。人们总是在希望与憧憬中前行。但如果曾经的风景依然值得珍惜,曾经的资源依然值得开拓,那么,“回头草”也照样是可以食之的。
13
前面有人开路,后边有人殿后,走在中间似乎更稳当。但终是少了那么一股子锐气和拼劲,很难有新创意、大作为。
14
骡子是马和驴的杂交产物,无论是身高、体重,还是负重能力,都远远胜于驴。然而,却因为长了一张歪嘴,只能卖个驴价钱,不是吃了“嘴”的亏又是什么呢?现实生活中,因口舌是非而导致负面评价甚至祸端的也大有人在,值得警醒。
15
有这么一种人,表面上一本正经,而内心十分龌龊,说一套,做一套,和那些外面溜光水滑、里面一团乱草的驴屎蛋儿十分相似,不能不让人鄙视。
16
旧时农村用石磨磨面,一般靠驴拉动石磨旋转。连接毛驴和石磨的绳子称为“磨系”。“磨系”断了,石磨自然也就不转了。驴转磨不转,那不是白忙活了吗?
17
旧时,豫西农村养驴,常常是在有草的地方钉根木橛子,把拴毛驴的绳子系在木橛上,让它自己寻草吃。后来,有人把驴偷走了,空留下一根木橛子。有个过路人顺手拔木橛,却被当成偷驴贼抓了起来,想来自然是委屈又窝火。问题是,你为什么要去拔那个木橛呢?
18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有个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问题。不敢想固然没有成功,但脱离实际的空想甚至妄想,也同样会成为水中捞月。
19
旧时,中州农村比较贫穷,即使是过春节,也难得买上几斤肉。但年总是要过的,不可能隔到年这头。所以,年三十逮了个兔子,有它过年,没它也照样过年。虽有无奈,但更多的是一种豁达!
20
病鸭子比一般的鸭子体质弱、反应慢,所以,很容易成为黄鼠狼攻击的首选对象。所以,越是遇到低潮,越要发奋振作,起码不能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沼而不能自拔。
21
黄鼠狼是食肉目鼬科鼬属中的一种,兔子则属哺乳类兔形目兔科,尽管二者的外形有些许相似的地方,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结合出个下一代来。这里,只不过是借用一个极端的例子,嘲讽那些自甘堕落的不肖后人罢了。
22
黄鼠狼临危时,会喷射一股臭气,以帮助自己逃脱。有人看到了黄鼠狼,本来想贪点意外之财,结果不仅没捉到,反倒徒惹一身臊,实在是咎由自取。
23
羊屎蛋和枣核的两端都是尖的。在豫西的方言里,“尖”有“小气”、“奸猾”、爱占小便宜的意思。两个爱占小便宜的人碰在一起,必然是“尖”对“尖”的较量。虽然有人会从中多占些便宜,但落个羊屎蛋对枣核的评价,想来也是弊比益多。
24
本意是讽刺那些不自量力、妄自尊大的人。但既然山中无老虎,猴子为什么不能挺身而出呢?
25
模仿固然也是学习,但毕竟是低层次的重复。假若模仿不到位,那么不仅容易落下东施效颦的笑柄,而且还有可能酿成邯郸学步的悲剧,不能不慎之又慎。
26
本来是自己提出的动议,却因为考虑不周或条件所限,反倒成了套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岂不是自寻悲催吗?
27
既是两虎相斗,受伤的就决不会只是一方。因为既然双方都是虎,争斗时必然会有激烈的博杀,即使一方胜了,也只不过是受伤的程度稍轻而已。所以,能不斗,还是不斗为好。
28
老虎素有“兽中之王”的美称,凶猛残暴自不必说。但对自己的幼子,却是温柔如猫、呵护有加。兽且如此,何况万物之灵的人类呢!
29
“平阳”指平原。素有兽中之王美誉的老虎,一旦流落到平川村野,那么,即使是一群柴犬野狗,也敢朝它狂吠乱叫。可见,环境的变迁对世态炎凉的影响有多么的重大,一定的条件对维护起码的尊严有多么的重要!
30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威风凛凛的老虎,即使到了垂暮之年,依然会坚守着兽中之王的自尊与威严,令人敬仰!
31
老虎的屁股之所以摸不得,无非是仗着自己的威猛和自大。有些人之所以听不得不同意见,同样是妄自尊大,自以为是的心理作祟。
32
豫西民间有一种传统技艺叫耍猴,即驯养猴子表演各种杂技,其中一项就是猴子爬杆,指挥猴子爬杆的号令就是锣声。“猴子不爬杆紧敲锣”的本意,是指对那些做事儿不努力的人,就要多督促、猛激励。
33
“好玩儿”指喜欢娱乐、玩耍。旧时,豫西曾有卖老婆的陋习。试想宁肯把老婆卖了也要去玩耍、娱乐,还有比这更好玩儿的人吗?
34
“王八”指甲鱼。甲鱼腹部扁平,本就没有多少空间,吃进去一个秤砣,里面不就全成铁疙瘩了吗?这则俗语的本意是,形容一个人对某件事的坚决态度。当然,这个形容是含有贬义的。
35
甲鱼的眼睛很小,俗称“绿豆眼”。“绿豆眼”看绿豆,自然是对眼了。尽管这句俗语的本意是形容两个人相互喜欢,看上了对方,但毕竟含有诙谐甚至讽刺的意味,必须慎用。
36
“格腻”指讨厌。癞蛤蟆模样丑陋,且皮肤分泌毒液,如果爬到脚面上,不管咬人不咬人,都肯定会吓人一跳。这句俗语,多用在讽刺那些虽未造成实际伤害,但却实在令人讨厌的人或事。倘若用在亲友身上,则多是嗔怪、玩笑、幽默甚至亲昵的表达。
37
癞蛤蟆那么小,床那么重,用癞蛤蟆支床腿该是多么勉强支撑啊!但从字面看,就能强烈感受到勉为其难的无奈与苦衷。这与“癞蛤蟆顶磨盘——硬撑”一个意思。
38
添个蛤蟆四两力,那么,添个人呢?可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此语不虚。
39
风匣指“风箱”,通过手动拉杆,抽风送风。老鼠钻进去,能有好吗?人若如此,亦很悲催。当然,也有破解的方法,那就是要么跳出来,要么靠一头。
40
一锅鲜汤里掉进一个死老鼠,这锅汤还能用吗?想想这只老鼠也真的可恶!
41
“小虫”指麻雀,以此为那些夸夸其谈、只说不做的人画像,也真够形象的。
42
说到蚊子,人们总会联想到“嗡嗡”的叫声。其实真正咬人的,是那些不会发出声音的雌蚊。无声无息,出其不意,那才真的可怕。
43
高射炮打蚊子,不但大材小用,而且效果也几乎为零,这个道理恐怕没人不知道。可为什么还有人拿高射炮打蚊子呢?这才是需要警醒的。
44
在豫西农村,有不少人家的厕所是旱厕。一般是在地下砌个坑或埋个瓦缸,以贮存粪便,称之为“粪坑”或“茅缸”。埋在粪坑或茅缸里的石头,其臭其硬不言而喻。用这句谚语专门形容某些人,这些人的品行也就可想而知了。
本篇审稿邓丽星组版王睿鹏
作者简介
程道杰,河南邓州人,1957年9月出生,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
马桂菊,河南邓州人,1958年9月出生,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高级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