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狂犬病的流行情况怎么样?什么情况下需要打狂犬病疫苗?狂犬病是怎么从动物传染给人?被狗咬伤或抓伤如何预防处置?狂犬病疫苗接种有禁忌症吗?怎么识别狂犬?什么是“十日观察法”?非狂犬咬伤可以不用接种疫苗吗?本文针对这些谜团详细解析!
作者|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蜡笔小新
那么,我国狂犬病的流行情况怎么样?什么情况下需要打狂犬病疫苗?狂犬病是怎么从动物传染给人?被狗咬伤或抓伤如何预防处置?狂犬病疫苗接种有禁忌症吗?怎么识别狂犬?什么是“十日观察法”?非狂犬咬伤可以不用接种疫苗吗?
一
可防不可治,发病100%死亡
狂犬病(Rabies),又名恐水症(hydrophobia),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RABV)引起的一种高致死性传染病,一旦发病100%死亡,至今没有任何可以治愈狂犬病的药物,2004-2014年狂犬病死亡人数一直高居我国传染病死亡数的前3位,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是在未发病前接种预防。WHO数据显示,每年全世界共有1500万人在被咬伤后接受预防接种,估计这一做法每年可挽救数十万条生命。狂犬病对所有温血动物都易感,人狂犬病通常由病兽以咬伤方式传染给人,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图一:狂犬病病毒结构示意图
据WHO统计,全球每年约有60000人死于狂犬病,每年由此引发的经济负担约为40亿美元。除了南极洲外其余各大洲均有病例报告。我国作为狂犬病高发国家,每年狂犬病发病和死亡的人数居于世界第2位,仅次于印度。尽管我国在狂犬病防控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近年来新报告狂犬病的县市数量大幅增加,民众对狂犬病的紧张情绪急剧上升,甚至谈犬色变,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恐慌。
二
我国狂犬病的流行态势
自1990年国家重点强调暴露后预防处置(PEP)监测以来,我国为减轻狂犬病造成的危害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引入国家监督计划以调查狂犬病疫苗接种的覆盖率、PEP及人群分布情况。尽管我国对狂犬病的防治工作逐步深入,但仍不能很好的控制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我国狂犬病每十年出现一个小流行周期,二十年左右出现一个大流行周期。以1978-1988年第2大流行最为严重,1990-2007是中国狂犬病第3个大流行周期,发病率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倒抛物线趋势,2008-2014年再行走低。2015年,全国共有27个省份报告801例,报告发病率为0.059/10万。
从流行地域来看,主要集中在我国中南部和东南部地区的广西、湖南、贵州、广东、江西、江苏、河南、湖北、四川和安徽等10个省份,1996-2008年上述省份发病人数高达17210例,占总发病人数的86.9%。其中,广西、湖南和贵州是我国狂犬病流行的重灾区,其发病人数接近总发病人数的50%,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
从人口学特征看,男性是女性的2倍,高发年龄是45-60岁、<15岁和30-45岁,农民占74.53%,学生占6.37%。发病季节以秋季为高峰。
三
只有被狗咬才会得狂犬病吗?
狂犬病,从病名即可知道狗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指出全球范围内,99%的人间狂犬病是由犬引起,特别是亚洲、非洲等狂犬病高流行区。但值得提醒的是,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有部分研究显示4%左右的狂犬病由猫引起。
图五:狗狗虽可爱,记得给它打预防针喔(图片来自网络)
狂犬病疫情控制较好的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及部分拉丁美洲的传染源为蝙蝠、狐、浣熊、豺等野生动物。宿主动物中,蝙蝠较为特殊,由于蝙蝠暴露可能极难察觉的细微咬伤或损伤,从而导致暴露风险大为提高。WHO和美国CDC均将蝙蝠暴露归类为严重暴露,要求将其按照III级暴露进行处置。
四
狂犬病是怎么从动物传染给人?
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传播,狂犬病病毒不能穿过没有损伤的皮肤。常见的狂犬病传播途径如下:
最主要通过咬伤或抓伤(因为狗狗经常舔爪子)传播;
其次为通过带病毒犬的唾液,经各种伤口或正常的黏膜侵入;
宰杀、剥离患狂犬病动物的皮;
被病人唾液污染手部等伤口;
蝙蝠群居洞穴中的含病毒气溶胶也可经呼吸道传播;
图七: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图片来自中国CDC官网)
五
狂犬病的潜伏期多长?
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以1-3个月居多,短者10天,长者达1年或更长。更有甚者,国内文献报道潜伏期长达数十年,但有人指出这些文献参考价值低下,患者可能有隐性的二次暴露病史没有被询问出。潜伏期长短的决定因素包括:
A.伤口的部位、大小和严重程度;
B.伤口部位的病毒毒力和数量;
C.伤口的部位是否富含神经细胞;
D.患者的自身免疫情况;
图八:使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原因
六
被狗咬伤或抓伤如何预防处置?
在被狂犬或疑似狂犬或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抓伤、咬伤或舔舐皮肤或粘膜破损处,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称狂犬病暴露。
被狗咬伤或抓伤后处理流程主要根据卫生部CDC的《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流程图》,注意对伤口暴露进行分级,值得提醒的是轻微咬伤或轻微抓伤即使皮肤没有明显流血或破损也需要处理的。许多老百姓想当然认为,只要没有破皮就可以不需要打疫苗,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此外,WHO建议在与疑似有狂犬病的动物接触后,立即用肥皂水和水清创,可以挽救生命。
被狗咬伤后伤口怎么处理呢?是立即到医院吗?错!是自己先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洗15-30分钟。也就是强调在狂犬病暴露早期尽快处理,伤口处理越早,风险越小!
七
狂犬病疫苗接种有禁忌症吗?
由于狂犬病发病死亡率100%,所以狂犬病疫苗接种没有任何禁忌症!那孕妇能否接种呢?答案是肯定的,灭活病毒疫苗不能通过胎盘屏障,不会导致胎儿出现异常,未发现狂犬病疫苗会引起流产、早产或致畸现象。即使是哺乳期母亲也可能照常接种疫苗。
由于狂犬病可防不可知,因此,狂犬病几乎可以说没有禁忌症。临床偶尔遇到狂犬病疫苗过敏者,建议更换不同厂商或批次的疫苗进行注射,或在使用抗过敏药物及高级生命监护条件下使用疫苗。
八
怎么识别狂犬?
狂犬多表现为恐惧,对主人异常友好,但轻微刺激即会咬人,多咬陌生人。另一些离群孤僻,对主人淡漠无情。约2周进入兴奋状态,叫声改变,乱窜。走路时夹尾巴直走,常突然咬人和乱咬其他动物,吞食异常,不认熟人,大量流涎后发展为麻痹,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从发病至死亡约3-7天。
九
什么是“十日观察法”?非狂犬咬伤可以不用接种疫苗吗?
由于狂犬发病到死亡通常在1周内,因此WHO和美国CDC指出狂犬病暴露后的10日观察法。具体做法是,在能够对动物进行观察的情况下,若咬伤发生之后至少10天动物保持健康,则可以终止暴露处理,即可终止疫苗等预防进程。正是因为有所谓“10天观察法”,许多人误解以为可以观察10天而不需要处理,这种理解方法是极其糟糕的。WHO指出,10日观察法并不是咬伤后10天内不进行暴露后处理,而是先进行暴露后处理,观察10天后狗狗保持健康可以不需要后续处理。
对于抓伤或咬伤的III级暴露来说,若在狂犬病流行区,无论野狗野猫还是家养的宠物狗猫,都需要立即对伤口进行处理,注射全套狂犬疫苗。如果不属于流行区,被有预防接种的家狗猫咬伤或抓伤,且能够对动物进行10天上监测,应当立即对伤口进行处理、注射疫苗,如果狗猫能正常存活超过10天以上,可以终止治疗。
对流行区域的判断来说并不困难,但是对猫狗的监测常常需要患者及家属自行判断,由于判断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医院的做法一般会建议患者注射全套疫苗。
有兽医表示,由于10天观察法存在一定风险,需要给予健康教育,要注意以下问题:1.是不是动物主动攻击?要注意狗是否有疑似狂犬病症状,如果动物为主动攻击,建议需要按流程注射疫苗。2.如果不能观察动物,比如狗咬人后就逃走,这种情况是一定要注射疫苗的。3.如果攻击的是头面部的话,建议一定要注射疫苗,原因是头面部神经丰富,且潜伏期较短,风险较高。4.如果是自家动物,特别是有打过狂犬病疫苗的动物抓伤或咬伤,有条件进行监测和观察的,可以在暴露处理后观察10天。
参考文献
[1]周航,李昱,陈瑞丰,等.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2):139-163.DOI: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6.02.001.
[2]孙永波,李滨.1990-2014年中国狂犬病流行态势和防护问题[J].中国全科医学,2016,(5):570-573.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6.05.017.
[3]刘淑清,陶晓燕,于鹏程,等.中国2015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6,30(6):537-540.DOI:10.3760/cma.j.issn.1003-9279.2016.06.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