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猪成长过程中,由于断奶期的小猪没有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母体提供的抗体,没有建立完善的免疫和消化系统。再加上仔猪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和营养获取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在这个时期,仔猪的健康状况很容易受到威胁。如果仔猪没有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断奶,很容易导致仔猪出现断奶应激综合征,如营养缺乏、体重急剧下降、严重的腹泻和水肿,甚至可能导致发育迟缓或完全停止,极大地降低了仔猪的存活率,并对养殖场的经济效益造成了严重的打击。通过加强对断奶仔猪的饲养和管理,不但可以有效地促进仔猪的生长和发育,还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从而使养殖场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1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
1.1代谢机能旺盛
仔猪在新陈代谢方面表现得非常活跃,生长速度也非常快。通常情况下,20日龄的仔猪在体重方面可以达到出生时的4.5倍,并且蛋白质沉积量在9~14g/kg之间,而成年猪的蛋白质沉积量只有0.3~0.4g/kg,两者之间的差异是30~35倍。因此,仔猪的单位体重在营养成分上表现出较高的需求,这对其日常饲料的营养成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1.2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
对刚断奶的小猪来说,它们的消化系统相对较轻,体积也不大,仍在成长和发育中。随着日龄的逐渐增长,消化系统的体积也会相应扩大。例如,初生猪的胃容量只有4~8g,大约是成年猪的1%。但当体重增加到大约50kg时,胃的总容量与成年猪之间的差异变得相对较小。与此同时,其他的消化系统器官在其变化模式上也相当相似。
1.3消化酶系发育不健全
初生小猪消化母乳时主要靠胰脂肪酶及乳糖酶作用。仔猪25日龄以前,乳糖酶活性很高,但麦芽糖酶、蔗糖酶分泌量比较低,淀粉酶分泌量不大,造成早期断奶仔猪难以消化植物性蛋白、淀粉等。选用仔猪补料原料一定要考虑到原料可消化性。
1.4胃酸分泌不足
仔猪出生后胃酸生成比较少,所以断奶前主要靠母乳乳糖发酵产生的乳酸维持胃酸分泌。断奶时饲料乳糖含量降低使乳酸输出降低,从而影响胃总酸度。另外,一些蛋白质及无机阳离子会与胃酸结合,致使仔猪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消化,造成仔猪胃肠道内存在大量病原微生物,进一步扰乱消化道微生物平衡而引起仔猪腹泻。
1.5体温调节能力差
由于仔猪的毛发并不密集,且缺乏足够的皮下脂肪,使其不能有效地隔热。另外它们的大脑皮层还在成长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协调各个系统的功能。因此,仔猪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冷热应激都可能对它们产生不良影响,但对新生仔猪来说,冷应激的影响尤为显著。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确保早期断奶的仔猪得到相应的防寒和保暖措施,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仔猪腹泻的风险。
2断奶前的饲养管理
3断奶后的饲养管理
3.1生长环境管理
为了确保仔猪在断奶后能够健康地成长,应为其创造合适的生长环境,有效地减少其发病风险。在断奶阶段,仔猪的体温可能会降低,若刚断奶时没有摄取足够的营养,容易出现感冒和腹泻的症状。因此,应该在断奶之前和之后确保圈舍有适宜仔猪生长的温度。一般情况,在仔猪的保育初期,理想的圈舍温度范围是23~25℃,保育后期,温度维持在20~23℃的范围内即可。此外,还要确保保育舍内有良好的通风和充足的阳光,以便能够及时排除舍内的有害气体。为了确保仔猪的健康成长,保育舍的湿度最好保持在65%~75%的范围内。
3.2合理分群
通过对断奶仔猪进行合理的分群管理,可以避免仔猪因为食量不同而摄入不一样的营养成分,从而避免仔猪发育不全的风险,同时也能减少仔猪之间的撕咬和抢食等不良行为。在进行仔猪分群的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仔猪的品种、健康状态、体格、性别等,并在同一栏内饲养品种相同、性别相同、体重、体质相似的仔猪。如果情况需要,可以选择单独饲养体弱的小猪。
3.3合理饲喂
由于断奶仔猪的生理特性,如高营养需求和尚未完全发育的消化系统,养殖者在管理和饲养仔猪时,应采取合理的饲养策略,确保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被完全吸收,从而满足仔猪的高营养需求,并促进其健康成长。首先,基于断奶仔猪的营养需求,我们应选择营养丰富且性价比高的饲料。但在选择饲料时,必须确保其与断奶仔猪的消化需求相匹配,以确保饲料的科学使用。此外,为了确保猪的健康成长,养殖者需要采用合适的饲喂方式。包括控制其喂食量,确保其不超过正常成长的猪的食量的50%,并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喂养断奶的小猪。目标是使喂食量逐渐增加,而喂食次数逐渐减少,并根据猪的成长状况来满足其在各个阶段的营养需求,确保其健康成长。除了上述措施,养殖者还需要加强对断奶小猪饮水的管理,确保其饮用水质没有受到污染,并优先选择温水,避免因水质不佳或水温过低或高对小猪的消化系统产生刺激,导致腹泻等不良后果。为了帮助断奶仔猪高效地消化饲料并提高营养的吸收效率,可以在水中添加将适当的葡萄糖和电解多维。
3.4营养供给
在仔猪的整个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断奶后的仔猪会发生显著的生理变化,由于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生理特征,因此它们的营养需求也会有所不同。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断奶仔猪在各个成长阶段的遗传潜力,可以选择分三个阶段进行日粮喂养。在第一个阶段,即从断奶开始直到体重达到8~9kg的时候,主要是给哺乳的小猪喂食。在第二阶段,即仔猪从达到8~9kg到15~16kg阶段,必须确保日料满足高营养浓度、高消化率和良好的口感,标准消化能应在1.38~1.4MJ/kg范围内,粗蛋白含量应在18%~19%之间,赖氨酸的含量应超过1.20%。在挑选原材料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减少乳制品的含量,并增加常规原料如豆粕的用量。在第三个阶段,即仔猪从15~16kg到25~26kg阶段,仔猪已经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消化系统,并具有出强大的消化功能。对于饲料的营养需求,它们的消化能应在1.34~1.38MJ/kg之间,粗蛋白质的含量应为17%~18%,赖氨酸的含量应超过1.05%。在这种情况下,乳制品和动物蛋白(如鱼粉)不再是首选的原材料,而去皮豆粕和膨化大豆等可以作为替代选项。
3.5疾病防控
3.6提高养殖人员专业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断奶仔猪健康地成长,必须紧密结合其生理特性,并实施一套科学且合适的饲养和管理措施。为了确保断奶仔猪的健康成长,饲养人员需要对其生理特性有深入和准确的了解。从多个方面切实把断奶仔猪的养殖工作做到位,比如提供合适的饲料、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科学地配置饲料以及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等。这样可以确保养殖企业在断奶仔猪养殖上获得最大的经济回报,并进一步促进我国养殖行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