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张林冲接见2001年度被表彰的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及家属后合影
小学教师高天才为救落水窖儿童光荣牺牲
高天才,男,1956年2月生,汉族,共产党员,昭通市鲁甸县乐红乡利外村垮山小学教师。
高天才于1956年2月出生于利外村槽地社,是独生子。在读书期间,就是学校里的雷锋精神倡导者,号召同学们向雷锋同志学习,发扬艰苦朴素、艰苦奋斗的好传统,从而养成他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的好品德。1976年8月毕业于昭通地区师范学校,同年9月参加工作,199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乐红乡关溜村龙塘小学、红布村完小、利外垮山小学任教,扎根边远山区从事教育工作28年整。在工作上,他默默奉献,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两次放弃调入中心校工作的机会,为边远山村教育事业奉献了他的毕生精力。他很重视德育在师生中的作用,提倡教书与育人并重,倡导德育“一、二、三、四工程,”抓住“爱国主义教育为德育的主动脉”这“一根动脉”,结合“既要做好自然人,又要做好社会人”这“两种”人,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个育人”思想,做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四个教育相结合”
他在垮山小学任教,排课时,承担了双倍的课时量,只说了一句:“我们的职业就是教书,多一节少一节都是上。”并在日记中写道:“一个有理想的人,不能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和义务。我要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在他的教书生涯中,已送走120余人进入初中,其中有十多人进入了中等专业学校,2人进入高等专科院校。因为他的刻苦认真,中心校领导决定调他到中心校工作,他说:“我生在利外,就要教好利外的孩子”,谢绝调入中心校。
他经常资助贫困儿童。一次,王国强同学因家庭实在贫寒,无法交纳学费,他便几次动员他不要放弃学业,并为他交纳所需费用,让他重返校园。再一次,大庆村的一位小同学在放学回家途中,被狗咬伤,他便带领一位老师亲自登门看望学生,并代学生付了一些医药费。他常说:“对待学生要像对象自己的子女一样,才是一位合格的教师。”家长感动地说:“把孩子交给你们,我放心了。”
在日常生活中,他热心于公益事业,关心群众,时刻为群众利益着想。从槽地通往梭山中学,要经过腰岩的羊肠小道,为让上学的孩子们平安往返,他几乎包揽了道路维修。无论是通电工程,还是管引工程,他都积极号召大家参与。在这些公共设施管护上,发现水管哪里漏水滴水,他总要主动去整修好;发现哪里线路出故障,他总要及时去架接好。去年腊月初七,垮山学校打地板,他从家里来到学校,义务投劳。在经过李银华家时,发现入户线路出故障,引燃紧挨房子的玉米杆,眼看就要烧着瓦房了,他不顾一切冲过去,抱走玉米杆,避免了一场火灾事故的发生。
夏天,经常下暴雨,他时常捞沟,避免大水冲毁庄稼。有人对他说:“又不是你家的地,捞它干什么?”他说:“看到嫩生生的苞谷苗,冲了多可惜呀!”
他经常资助贫困的人们。2001年6月19日,为医病重的父亲已搞得一贫如洗的张义华,在父亲病逝后无法安葬老人,他便不顾女儿反对,把凑起来给女儿上学的钱拿出来资助张义华办丧事。女儿上学时,他又去东借西凑。又一次,刘永发家地里的玉米正值追肥时期,他看到变黄的秧苗,很是揪心:“粮食是农民的命根子呀。”他便把留给儿女读书做生活费的钱拿出来,让他买了四包尿素。刘永发感谢地说:“你虽然不是我的亲戚,可你比我的父母还亲呀。”
不管平时还是逢年过节,吃点好的,他总要舀上一碗饭菜给邻居——孤寡老人李朝文送去。天气凉了,他还送些衣服给老人御寒。张国强的奶奶90多岁了,有一次,得了肺病,咳嗽得很厉害,他便托人买了药,从自己家里匀出一套被褥,连药一起送过去。就在他不幸去世的第二天,当记者问到一位手拄拐杖,72岁的陈兴才老人时,他老泪纵横拉长声音说:“他是个好心人,他是个好心人……”
高天才同志见义勇为、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李成义舍身救人
李成义,男,汉族,1966年11月出生,昭通市鲁甸县乐红乡利外村山脚社农民。李成义同志,勤劳善良,热情正直,乐于助人,当地群众一致好评。
2004年6月13日下午6点40分左右,天有几分闷热,在地里干活的人们都带着满身的倦意回家休息了。村民曹志洪和李成义也不例外。忽然,几声稚嫩而急促的呼救声惊起,李、曹二人急忙赶到呼救地点,两个小孩在水窖旁边哭边喊着,一个小孩被泡在水窖里。曹志洪马上顺着水窖楼下去,可不知怎的,仰面慢慢倒在了水窖里。李成义亲眼看着曹志洪倒下去,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他来不及向周围呼救,也迅速下到水窖里救人,奋力地拖曹,最终自己也扑倒在水里。在两个小孩的呼救声中,在附近修路的高天才老师也迅速赶到,下到水窖里救人。不幸就这样发生了,等其他人闻讯赶到并设法把四人从水窖中打捞出来时,李成义、高天才、小孩都再也无法救活,只有曹志洪慢慢苏醒过来。
李成义等人用舍身救人的方式书写了人生的最后一页,他们的精神是可贵的,他们的死重于泰山。正值“云岭先峰”工程实施之际,在乐红这片热土上,李成义等人见义勇为,不幸献身,他们为乐红这块热土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
王朝德用热血谱写忠诚
王朝德,男,鲁甸县公安局人民警察。
人们称赞他是“人民的忠诚卫士”,被医生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他朴实地笑笑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警察。”
据档案记载,王朝德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13次被所在部队和公安机关嘉奖,多次被昭通市、鲁甸县党委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于2000年、2001年、2002年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村民张正荣等6人在扑灭村火中献身
在英雄徐洪刚的故乡彝良县,又传出见义勇为的悲壮之举,村民张正荣等6人在扑灭村火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002年9月29日上午10时左右,彝良县角奎镇拖脚村龙家寨社村民张忠军家畜圈房屋发生火灾。因张忠军夫妇在县城打工,家中无人,刚准备耕田的张正荣抢先赶到现场,用粪勺舀水浇火。在田里收割稻谷的村民们发现房屋起火后,自发地迅速从四面八方赶来。张正学和妻子谢天翠正在帮别人割稻谷,也放下手中的农活赶来扑火,在县城读书放假回家的角奎中学初三学生张显武也提着桶赶来扑火。很快,火灾现场聚集了百余名救火群众。
火势越烧越猛,正危及四周数十家房屋财产。人们奋不顾身,争先恐后地上前扑火和抢救房屋财产。由于火势凶猛,很快将房屋楼枕烧断,失去拉力,近百年的老墙突然倒塌,瞬间,一心只顾救火的多名村民被火墙埋没、打伤。在凄厉的哭喊声中,未被砸伤的村民忽然清醒过来,赶紧抢救被埋没的人员。经刨挖开墙土,发现:村民张正旺和学生张显武被当场砸死;在清点死者和受伤人数时,不见了谢天翠,而她两个不满十岁的小孩也在哭喊着找妈妈。大家再次赶紧在废墟中铲的铲、刨的刨,刨出了谢天翠的尸体;谢天翠的丈夫张正学受伤最重,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张正荣、张显荣虽被及时送到医院,但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奋不顾身参与扑灭火灾而身受重伤的易国琼、张万益、张正全、张良元4人经县医院全力抢救后脱险。
为抢救他人财产,村民张正荣、张正学、张正旺、张显荣、谢天翠和在校学生张显武6人光荣献身,易国琼等4人身陷火场而受伤。消息传开后,人们无不敬仰他们面对火魔而临危不惧的献身精神,特别是看到张正学、谢天翠夫妇为抢救保护他人财产共赴火难而丢下两个不满十岁的小孩和年过七旬老父无人照顾的惨境,看到不满17岁的中学生张显武献身火海的动人事迹,无不为之动容。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一家有难众家帮的团结互助精神,看到了英雄们的献身精神。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奏响了一曲见义勇为的正气之歌!
10月26日,彝良县委、政府在龙家寨隆重举行见义勇为表彰会,号召全县人民向张正学等6名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学习。学习他们热爱集体和团结互助的思想觉悟;学习他们勤劳勇敢、舍生忘死、舍己利人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们见义勇为,见难相助,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慨。
陈星伦舍身忘死斗歹徒
2002年7月3日下午5时,奎香派出所接到报案:奎香寸田村元宝社的许跃刚(聋哑残疾人)于5月29日下午6时许在奎香乡寸田村公路上被人抢劫。接报案件后,所长范厚萄带领干警林世华和村干部陈星伦、陈祥辉迅速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取证,抓捕犯罪嫌疑人员。
晚上7点左右,范厚萄、陈星伦等追捕人员根据线索,追至松林村深沟社王绍志家住处,发现嫌疑人员王绍志藏于家中。敲开门后,王之亲属推说王绍志不在家中,正在了解询问的过程中,藏于家中的王绍志听到询问声后,躲藏到房屋耳间床下时碰响了物品,民警林世华听到响动后,迅速追进耳间,掀开床单。犯罪嫌疑人,王绍志被发现后,从床下爬出时,顺手提起放于床下的铲锄挖向林世华,紧跟在林世华之后的寸田村村长兼治保主任陈星伦见状,猛扑向王绍志,抓住王绍志挖向林世华的铲锄,与王展开了搏斗,在抢夺犯罪嫌疑人员行凶铲锄的过程中,铲锄砸伤了陈星伦的嘴巴,致陈舌头受伤,鲜血不止。幸好范厚萄等民警赶到,将王绍志制服,并将抓捕犯罪嫌疑人受伤的村干部陈星伦送往医院医治。
犯罪嫌疑人王绍志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被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陈星伦同志积极主动参与公安机关抓捕犯罪嫌疑人员,在遭到暴力抗拒,他人和自己生命均受到威胁的关键时刻,不惧邪恶,见义勇为,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树立了榜样。
邓兴泽营救小孩英勇献身
最近,大关县悦乐乡青林村洒渔河畔的父老乡亲,传颂着村民邓肖泽为营救溺水小孩英勇献身的事迹。
2003年4月19日,悦乐乡青林村都寨小组一小孩不幸滑落到波浪滚滚的洒渔河中,无情的波浪把小孩卷入激流,小孩在激流中时隐时现。正在洒渔河边挖田的村民邓兴泽听到小孩落水的呼救声,丢下手中的活计,奋不顾身跳入激流,进行营救,由于水急浪大,加之邓兴泽又不会游泳,缺乏营救经验,结果连同落水小孩双双溺于河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邓兴泽,现年42岁,悦乐乡青林村都寨小组村民。他奋不顾身跳入激流为营救小孩而光荣献身的精神和高尚品质,受到全村人民的高度赞扬。悦乐乡党委政府得知情况后,组织了乡干部、村委会班子人员和派出所民警赶赴现场,对死者家属表示慰问,为邓兴泽家属解决300元钱,100公斤粮食,为溺水小孩家属解决200元100公斤粮食,并号召全乡人民向邓兴泽学习,弘扬邓兴泽同志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精神和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