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大多数病例是通过患病动物的咬伤或抓伤感染,少数通过舔舐伤口或破损的皮肤、黏膜感染。我国狂犬病病例主要由犬所致,其次是猫。此外,野生/流浪的哺乳动物(如狼、狐狸、蝙蝠等)也可以传播狂犬病毒。
狂犬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为100%!但不用恐慌,狂犬病虽然还没有特效药,但有疫苗预防。及时、科学、规范地进行暴露预防处置是个体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越早接种狂犬疫苗越好。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最有效手段。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中和进入体内的狂犬病毒,从而达到预防发病的目的。
日常如何预防狂犬病?
1、接种疫苗
确保家养宠物(如狗、猫)定期接种狂犬病疫苗,这是预防狂犬病传播的关键。对于动物接触频繁的职业人员(如兽医、动物管理员)和儿童,可考虑在医生建议下接种狂犬病疫苗作为预防措施。
2、避免接触野生动物
尽量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尤其是蝙蝠、浣熊、狐狸等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不要试图喂食或抚摸流浪动物,尤其是行为异常的动物。
3、做好防护
在可能接触动物的环境中,穿着长袖衣物和长裤,减少皮肤暴露,并注意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直接接触。
4、安全教育
对儿童进行动物安全教育,教会他们如何避免与陌生动物接触,以及被动物咬伤后应立即告知成人。
5、立即处理咬伤
尽快清洗消毒伤口并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情况评估是否需要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和免疫球蛋白注射。
6、家养宠物管理
伤口暴露后如何处理?
1、尽快清洗伤口
受伤后马上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
2、伤口消毒
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未伤及静、动脉的情况下不要包扎伤口。
3、及时就诊
受伤后尽快到医院就诊。
4、预防接种
根据医生判断伤情,按要求接种狂犬疫苗;三级暴露伤口要按医嘱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