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八岁男童被狗抓伤后不幸死亡!专家:狂犬病死亡率接近百分百
孩子暴露后5天就开始出现比较典型的狂犬病早期症状:狂躁、幻听、幻觉。这起狂犬病自从被伤后到发病的潜伏期非常短,只有5天,这是很少见到的。公共卫生专家王鸣提示:狂犬病可防不可治,如不及时处置,其死亡率几乎为100%。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王鸣。
狂犬病可防不可治
没有咬、抓伤,意外暴露也可致死
“狂犬病属于致死性疾病,病死率几乎100%。”
被宠物抓伤的市民在接种狂犬病疫苗。
2014年6月下旬,一中年男子被刀割伤了右手拇指,伤口长为1.5cm,到医院做伤口清创后缝合,约二周后拆线,伤口用纱布包扎。随后,该男子的一位亲戚在加油站被流浪狗咬伤了右小腿,在帮助亲戚处理伤口的过程中,被狗咬伤的伤口流出的血水弄湿了他右手拇指伤口,未引起警觉的他并未对血水沾染后的伤口进行处置。
一个多月后,该男子开始出现夜间躁动和睡眠障碍,随后右上肢有爬行和刺痛感。很快,该男子就被高度怀疑患有狂犬病,经由国家传染病诊疗重点实验室检测,证实其唾液存在狂犬病毒。在当天下午,该男子心跳呼吸停止,心肺复苏术失败死亡。
“而他的亲戚由于是被流浪狗咬伤,去医院做了伤口处理及打了狂犬病疫苗,没有发病。”
缺一不可
狂犬病暴露后需遵循三大处置方法
“规范的狂犬病暴露后处置需要做好三个重要步骤,而且这三个步骤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在狂犬病暴露即被狗、猫等犬科、猫科动物抓伤、咬伤后,首先要及时清洁伤口。如能在规范的医疗机构处理最好,如果不能及时去医院,那也可以先自行作紧急处理。可直接使用生理盐水或清洁的水、干净的饮用水对伤口进行冲洗,彻底清创冲洗15分钟以上,对伤口进行局部处理,用干净的布或者毛巾覆盖住伤口后尽快就诊。
规范处置的第二点就是尽快注射狂犬病疫苗。据悉,目前狂犬病疫苗接种方法有2种:5针法接种程序(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各接种1剂)和4针法(2-1-1)接种程序(当天接种2剂: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种1剂,第7天、第21天各接种1剂)。
狂犬病暴露后如不及时处置,死亡率几乎为100%。
最后,对于一些危险程度比较高的暴露,伤者还应该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便及时构筑好免疫狂犬病毒侵袭的屏障。
“目的是让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中和’伤口里的狂犬病毒,减少侵入人体内部的狂犬病毒的数量,机理与清洗伤口相似。并可以在接种狂犬病疫苗产生抗体前的7天内起到‘先头部队’,在第一线发挥抵抗狂犬病毒的作用。”
延伸阅读:
视频截图
据悉,狂犬病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人一旦患病,病死率几近100%。因此,加强预防措施成为抵御狂犬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爱国村很小,只有几百人。村里人因狂犬病去世的消息,很快传遍全村。
在正式处理狗之前,当地工作人员就将处理狗所涉及的条例、狂犬病的宣传资料等,在村里进行了公示和宣讲,并确保村里每家每户都宣传到位。因为狂犬病的防治和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关,对全村的狗进行集中统一处理一事,村里的人都知道。同时,村里人也对此表示理解与支持。
捕狗前。工作人员会提前联系村民,在征得同意后才会去捕狗。
捕狗时,先由专业的兽医对狗进行麻醉,再按照疾控上的要求,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将狗带走进行无害化处理。
据视频发布者母亲介绍,捕狗时,她们都不在家,家里只剩下孩子的爷爷。
村里有人因狂犬病去世后,当地张贴的《四川省预防控制狂犬病条例》
《四川省预防控制狂犬病条例》第二章第五条规定,发生人、畜狂犬病的城市街道、农村居民点及其附近一至三公里范围内,自发生疫情三年内为狂犬病疫点。疫点所在的县(市、区),自发生疫情三年内为狂犬病疫区。与疫区毗邻的非疫区街道、农村,自发生疫情三年内为狂犬病防护带。
《四川省预防控制狂犬病条例》第二章第六条规定,疫点禁止养犬。
《四川省预防控制狂犬病条例》第三章第十三条规定,发现狂犬病疫情后,当地人民政府应建立狂犬病预防控制指挥机构,确定疫点和疫区,组织各方面力量迅速捕杀疫点的全部犬只和患狂犬病的其他动物,并将疫情及时通报给毗邻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