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由狂犬病毒引起,是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带病毒动物抓挠、咬伤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一旦发病预后较差,迄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死亡率接近百分之百。如果猫身上有一处或者多处皮肤破损,被其舔舐过,或者被其舔舐过的皮肤出现发红、丘疹等异常情况,可能感染了狂犬病毒,建议到医院通过病毒抗体检测、病毒核酸检测等方法明确诊断。
一、症状:
1、局部症状:被猫抓伤后,常见症状是局部伤口疼痛、红肿,如果伤口较大,可能出现流血、化脓等情况,局部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等情况;
2、全身症状:狂犬病发作前可能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疲劳、烦躁、咽痛、肌肉酸痛、关节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发作后可能出现发热、畏光、畏声、流涎、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皮疹、惊厥等情况。
二、检查:
1、病毒抗体检测:了解患者血液中是否有狂犬病病毒抗体,是诊断狂犬病病毒感染的金标准;
2、病毒核酸检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狂犬病病毒DNA,灵敏度高,结果容易判断;
3、脑脊液检测:通过腰椎穿刺术,取脑脊液标本进行检测,可以判断脑脊液是否含有狂犬病病毒。
如果被猫抓伤出血,建议及时到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并在注射疫苗后,在医院留观30分钟,如果没有不适才可离开。此外,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等,同时避免饮酒。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