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家长经常有被猫咪划伤的情况。尤其是当伤口只是小小的长条划痕、轻微地渗血,最让家长纠结。那么,被猫咪划伤需要怎么处理?会不会感染狂犬病呢?今天优嗅就带大家了解猫咪的狂犬病。
首先认识一下猫咪狂犬病
猫咪狂犬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分为三个阶段:前驱期、狂躁期和麻痹期。
猫咪感染狂犬病病毒,是通过被已感染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而且猫咪感染后,不会立即表现临床症状,大约有2~5周的潜伏期。猫咪感染狂犬病毒的临床症状为:嚎叫、结膜炎、大量流涎、呕吐、恐水等,和人类相似。猫狂犬病不是常见疾病,但是属于致命疾病,并且可能导致一些其他并发症,比如肾功能障碍、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
好在,只要通过正常的免疫就可以有效预防狂犬病。如果家长发现猫咪产生疑似症状,需要及早带到医院检查诊断。
其次了解下狂犬病毒的传播
也就是说,如果猫咪没有在划伤家长之前,舔过爪子或者接触到携带狂犬病的唾液,即使被划伤很深的伤口,也只需要注意破伤风的风险。当然,大多数的情况下,家长也不知道猫咪的爪子上是不是沾了携带病毒的唾液。所以,安全起见还是建议家长们去注射疫苗的。人的狂犬疫苗保障期为半年,半年内的划伤、咬伤,都不需要再次接种。
最后说一些防咬防挠的小知识
虽然狂犬病并不具备高发、易传染的性质,但避免被猫咪划伤咬伤,减少打针次数和身体创伤,才是每位家长最需要的。
1.勤给猫咪剪指甲
猫咪的指甲需要定期修剪,不光光是为了避免抓挠家长,也为了防止猫咪指甲过长对自己造成损伤-猫咪指甲过长,可能出现倒钩到小爪垫的现象,这时的指甲就不好剪了,需要到医院进行处理。另外,随着指甲的生长,指甲内的血线也会越来越长,严重的时候可能需要麻醉后才能进行剪修。
2.避开猫咪的敏感部位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猫咪虽然不是老虎,但也是非常敏感的物种。当家长抚摸猫咪肚子、屁股、腰部等部位时,经常会遭到猫咪的“报复行为”。要避免在猫咪头部活动性大的情况下,抚摸猫咪敏感部位。
有时,猫咪将肚子露给家长,更多的是希望进行玩耍,家长完全可以通过玩具与猫咪互动,就能减少猫咪的啃咬。
3.减少对猫咪的应激刺激
在大多数情况下,猫咪会采用躲避的方式解决恐慌的事物,而不是暴力出手。只有在猫咪非常紧张又避无可避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动手或动口的现象。
尤其是猫咪刚到一个新环境,或者见到新的小伙伴的时候,是非常容易应激的。家长们要学会观察猫咪状态,在猫咪害怕的时候,满足它想躲起来的小愿望。
Tips:猫咪的家庭,家里一定要常备一次性棉签、碘伏等消毒用品。猫咪比狗狗更容易造成家长受伤,如果真的出现划伤、咬伤,一定要立刻进行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并用碘伏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