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条关于新冠病毒的谣言与常识干货

无论是什么性质,谣言伤害的始终是普通老百姓。《消费者报道》特别为大家整理出36条关于新冠病毒的热点谣言以及11条必备的常识干货,让你安稳渡过抗疫期。

36条谣言

借机营销篇:这类谣言的共同特点是捏造某种食品或药品能预防新冠病毒,以此进行推销或宣传,从中获取利益,消费者需要擦亮眼睛。

1、风油精能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涂风油精不能抑制新冠病毒,风油精及其任何一个成分,都没有证据能抑制细菌或病毒,而且,部分风油精是不能口服的,其中的水杨酸甲酯是有一定毒性的,如果口服会引起中毒。

2、乳铁蛋白能预防新冠病毒?

初步研究显示,乳铁蛋白对于婴儿可能有一定的健康益处,然后被演绎成吃乳铁蛋白增强免疫,再进一步被说成预防新冠病毒,这是一种营销忽悠。

3、吃乳酸菌素片或益生菌可预防新冠病毒?

乳酸菌素和益生菌的作用类似于酸奶,对于肠道菌群可能有一定作用。但尚无研究证明它们能够预防新冠病毒,因为目前为止还没有食物或药物可以预防。

4、喝茶可以有效预防新冠病毒?

道理跟上面类似,新冠病毒是通过呼吸道感染的,喝茶是进入食道,也无证据证明喝茶可以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此类谣言大多有推销产品的目的。

5、红酒多酚有类激素作用,喝红酒可延缓病情发展?

根据肺炎诊疗方案,酒类并不属于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药物之一,中国营养学会给出的抗疫饮食建议是要减少喝酒。红酒虽好,但此时不合适。

6、吃辣椒能降低新冠病毒肺炎的死亡风险?

不能想当然认为辣椒能够“辣死”新冠病毒,这些说法都是民间自创的。科学家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努力做研究,还没有找到对新冠病毒有明确功效的食品。

7、吃维生素C可以有效预防新冠病毒?

维生素C对于维持免疫功能有一定好处,但并不能预防新冠病毒,人体是否感染主要取决于跟病毒的接触机会。

8、喝板蓝根可以早期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北京中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王光玉表示,从目前资料来看,新冠病毒主要以湿邪为主,从药理上讲,板蓝根不适合早期预防,并且也没有证据证明板蓝根有这方面的作用。

9、吃大蒜可以消灭新冠病毒?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教授李太生表示,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一方面没有医学证据证明,另一方面,大蒜素已有商品药物,但其药理作用是抗细菌和真菌,与抗病毒毫无关系。

10、白醋能杀灭新冠病毒?

普通的白醋醋酸浓度非常低,一般只有6%~8%,这种浓度释放到空气中就更低了,几乎无法起到杀灭病毒的作用。

11、多吃草莓可以预防新冠病毒?

12、吸烟能有效预防新冠病毒?

钟南山团队也辟谣了,吸烟者感染新冠病毒概率低是属于曲解的情况。常吸烟的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本身抵抗力就差,得任何疾病的概率要明显高于非烟民。

1、吃猪肉会感染新冠病毒?

目前并没有出现猪被新冠病毒感染的报道,所以,猪肉上存在病毒的可能只是带着病毒的飞沫落在上面。但是,病毒只能在活体动物中繁殖生长,因此,即使猪肉表面存在病毒也很快死亡,加上彻底煮熟的话,是毫无问题的。

2、大量喝水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根据感染机理,新冠病毒主要入侵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在上皮细胞中增殖,大量喝水并不能阻止病毒进入呼吸道。新冠病毒肺炎预防的关键是不接触传染源。

3、吃香蕉会感染新冠病毒?

4、吃海鲜会感染新冠病毒?

目前的研究推测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为蝙蝠,从蝙蝠到人的传染过程中很可能存在中间宿主,主要是野生动物。将海鲜煮熟后再食用是安全的。

5、放烟花爆竹可以预防新冠病毒?

这是毁三观的谣言。烟花爆竹燃烧后的化学成分不仅不能遏制病毒的传播,其产生的氧化物还对人体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严重时可诱发呼吸道疾病。

6、带毛领或绒线的外套容易吸附新冠病毒?

完全是凭空想象,因为新冠病毒可能在任何物体上停留,包括任何材质的衣服上停留。

防护及防护用品篇:这类谣言的起因主要是大家缺乏一些专业的病毒防护知识。

1、打喷嚏时正确的做法是用手遮住口鼻?

打喷嚏或咳嗽时,正确的做法是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单用手无法有效阻挡。

2、口罩的正确戴法:感冒时有颜色的一面朝外,没感冒时有颜色的一面朝内?

口罩只有一种正确的戴法,就是有颜色的一面朝外,白色或浅色的一面朝内。

3、使用过的口罩可以用开水烫一下再用?

普通纸巾最多能吸收口腔喷出的水蒸气,并不能代替过滤作用,因为实际病毒只有100nm左右,非常非常小。而且还让空气容易从脸颊进入,纸巾上的化学成分还可能引起呼吸道过敏。

5、卫生巾垫在口罩外可以防病毒?

防菌卫生巾主要针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要防住飞沫依靠的是口罩的颗粒过滤效率,而卫生巾和护垫没有证据显示出有这种防护力,卫生巾虽然可以防水,贴在外面意义不大,贴在里面也会导致透气性差影响呼吸。

6、防溢乳垫贴在一次性口罩上能过滤病毒?

防溢乳贴并没有颗粒过滤功能,而能不能阻挡新冠病毒,关键是看颗粒过滤效率的能力,在非医用一次性口罩有加防溢乳垫贴,没办法阻断新冠病毒。

7、预防普通肺炎的疫苗可预防新冠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肺炎球菌疫苗和乙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等肺炎疫苗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不同于以往已发现的病毒,它需要自己的疫苗。

8、可通过防水与否来鉴别口罩的真假?

不靠谱。因为市面上很多伪劣口罩的表面也用可以防水的聚丙烯纺粘非织造材料,但对于口罩的中间层起到核心防护作用的带静电熔喷布则用纺粘布冒充,因此,通过防水来鉴别不靠谱。

9、口罩越厚,防病毒效果越好?

医用外科口罩虽然比较薄,但过滤效率却很高,阻水层、过滤层、吸湿层的组合能有效阻挡病毒入侵,但是一般的棉布口罩虽然厚实,却基本不具备预防传染病的作用,不可靠。

10、N95口罩可以连续戴一天?

消毒篇:同样是缺乏对病毒的专业了解,以至于大家不能正确的消毒。

1、50℃浸泡20分钟以上可以有效杀灭新冠病毒?

根据新冠病毒的特性,开水煮沸20分钟以上或者56℃浸泡30分钟才能有效灭活新冠病毒。

2、盐水漱口能有效杀灭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感染的部位主要是呼吸系统,盐水漱口有利于清洁口腔和咽喉,但不能有效杀灭呼吸道中的病毒,而且,盐水也不是肺炎手册上指定的消毒物质。

3、病毒怕热,用热水汽熏鼻腔能杀死新冠病毒?

4、消毒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力越高?

75%的酒精是最有效的消毒剂,可以灭活亲酯病毒,但是浓度达到90%的酒精反而效力会下降,因为它会使病毒表面蛋白瞬间固化,形成保护层,阻碍酒精对病毒核酸的进一步破坏作用,不利于病毒的整体灭活。

5、把暖气开到20℃以上可以杀灭新冠病毒?

6、二氧化氯放进加湿器可降低气溶胶传播?

目前来说,气溶胶传播途径只是可能性,需要谨慎,但不能过于恐慌。此为,二氧化氯在空气中可以分解为氯气和氧气,过多或长期接触氯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如果不是环境中确实有病毒污染,一般不会使用二氧化氯气雾消毒。

7、用电吹风强档对口罩、面部、手部吹30秒可以消毒?

这些说法都没有科学依据,达不到消毒的温度。如果有病毒存在的话,吹风反而容易形成气溶胶扩大感染范围。

8、用微波炉加热口罩可以消毒?

一方面,破坏口罩内部结构,口罩不能继续使用,另一方面,微波炉处理医疗垃圾后不能继续加热食物。

11条必备常识

1、空气中的新型冠状病毒不会被雪花带到地面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病急诊主任王凌航明确表示,不用担心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雪来传染。冠状病毒主要还是积聚在人的身上,是要依靠人体的组织才能实现自己的复制繁殖,它在空气中很快就会死亡。

2、新型冠状病毒通过粪便传染的风险大

钟南山院士指出,目前已经从病人的粪便中分离检测出活的新冠病毒,所以粪口传播的可能性就增加了,因此,去完洗手间一定要注意清洁手部。

3、紫外线消毒可以杀灭新冠病毒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快速指南》,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紫外线都能灭活新冠病毒。

4、往空气中喷洒酒精,有易燃和爆炸的危险

酒精是高度易燃易爆的液体,即使是75%的医用酒精也很容易被点着,喷洒酒精后,会有一部分酒精发生汽化,浓度有所降低,但是与氧气的接触更充分了,在空气中只要有3.5%左右的酒精,遇到明火、静电火花或者是高温物质,就足以发生爆炸,因此,不能对着空中喷洒,也不要对着人喷洒。

5、二氧化氯消毒剂能杀灭新冠病毒

6、讲话交流相隔最好1.5米

目前的研究显示,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和患者或者病原携带者保持1.5米以外是相对安全的。

7、新冠病毒会存在手机和电梯按钮上

已经有研究指出,在门把上发现了新冠病毒的踪迹,因此,手机、电梯按键也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另外,这些物品本身细菌和病毒数量就众多,接触最后最好洗手,并且,不要用脏手碰口鼻,揉眼睛,更不用一边吃东西一边玩手机。

8、未发现宠物和人互相传染情况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主任医师蒋荣猛表示,目前研究显示,冠状病毒有50多种,四个属,可以感染到很多动物,但这之间有物种屏障,并非随意相互感染,能感染的只有7种,目前为止还未发现有宠物感染病毒,传染给人,也没发现患者感染,传染给宠物。

9、中央空调有传播疾病的可能

华山医院教授张文宏主编《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中提到:中央空调有传播疾病的可能。疫情期间停止或减少使用中央空调,必须开空调时,要同时开排风扇。要定期清洗空调,每天定时开启门窗,进行痛风换气。

10、新冠病毒不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在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显示,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并没有提到虫媒传播。

11、含氯消毒液不能和洁厕灵一起使用。

含氯消毒液和洁厕灵同时使用,容易产生有毒气体,危害人体健康;也不推荐和酒精同时使用,因为消毒效果可能减弱甚至产生有毒气体。

THE END
1.够科普宠物和畜禽也会被新冠病毒传染吗?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汝希 韩雪 马烨):有哪些中间宿主会帮助病毒跨越物种屏障感染人类至今是谜。那么,与人类密切接触的宠物和畜禽是否也可能被新冠病毒传染?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第十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朱华晨为我们解读实验室最新相关研究。https://news.cri.cn/toutiaopic/ec0bc7b3-2f9d-e46d-60e7-2834338fbf7f.html
2.宠物也会感染新冠病毒?专家回应同日,香港文汇网报道称,香港食物及卫生局长陈肇始强调,现时渔护署未有足够数据显示狗如何受感染或发病,亦未有证据显示会传播病毒给人。 宠物是否会感染和传播新冠病毒? 宠物与新冠肺炎患者接触,是否会被感染?如果宠物感染,又是否存在继续传染给人的可能?其实,疫情发生以来,这一问题就被网友广泛关注。有网友表示:“...https://news.2500sz.com/doc/2020/02/29/549462.shtml
3.宠物会不会传播新冠病毒语音科普目前尚未发现宠物会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目前认为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是患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还没有动物传播给人的确切报道。新型冠状病毒最初是从海鲜市场流出被发现的,虽然曾经认为蝙蝠、穿山甲等野生动物,可能会导致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但是尚未发现确切的证据。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人传人造...https://www.xinglinpukang.com/audio/90887916.html
4.新型冠状病毒个人防疫指南5)听说猫狗会传染新冠病毒? 暂时没发现猫狗会传染这种病毒,目前暂时认为猫狗既不会因此生病,也不会作为长期携带者传给人。 不过,采纳美国疾控中心的建议,虽然我们目前没发现猫狗会传染这种病毒,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尚有很多未知之处,保险起见,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我们可以对此未知情况做点小小的努力。具体请看第...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469612015124554
5.47条关于新冠病毒的谣言与常识干货降教育2、大量喝水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根据感染机理,新冠病毒主要入侵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在上皮细胞中增殖,大量喝水并不能阻止病毒进入呼吸道。新冠病毒肺炎预防的关键是不接触传染源。 3、吃香蕉会感染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来源于动物,通过动物传播,香蕉不是它的宿主,除非你接触了沾染病毒的香蕉,否则不用担心。 http://www.trsdermyy.com/index.php?a=show&catid=190&id=393
1.宠物狗检出新冠病毒弱阳性,会传染人吗?近日,香港特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以下简称“渔护署”)发布公告称,一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家犬口腔、鼻腔样本呈弱阳性。但该犬无任何相关病征。 鉴于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宠物会感染而发病或传播新冠肺炎”,渔护署称,将进一步抽取样本化验,以确定该犬是已感染新冠病毒,还是其口腔及鼻腔仅从环境中沾染了病毒。 https://www.lsz.gov.cn/ztzl/rdzt/yqfk/fkzs/202003/t20200304_1487290.html
2.宠物会感染新冠病毒吗?网友们提出疑问:宠物狗、猫会不会感染新冠病毒?若感染会否传染给人?主人被隔离后,宠物怎么办? 01 狗、猫感染新冠会传染给人吗? 早前,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卢洪州,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指出:“人感染以后把病毒传给了宠物狗、猫,已经有了个案报道,但是这些被感染的宠物,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证明它们有...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738687
3.空气中会不会有漂浮的病毒?宠物和人会不会传染?最关心的8个问题...2020年2月3日晚,湖北省召开第十三场疫情防控例行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出席并回应大众关切的问题。“人体对新冠病毒能自愈?宠物和人会不会传染?空气中会不会有漂浮的病毒?”...一系列大众最关系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1.空气中会不会有漂浮的病毒?专家:病毒会很快沉降,最多可存活5天 国家卫生健康委...https://www.adldyy.com/news/168.html
4.市疾控中心提醒: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防护指南——宠物篇1. 宠物也会传染新型冠状病毒吗? 目前并无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染宠物或宠物染病后传染人。 李兰娟院士在回复央视记者“宠物传染”相关提问时说:“这个病毒是哺乳动物之间传播,所以我们对哺乳动物也要加以防备的。”并未明确说明宠物会传染新型冠状病毒。 https://m.sqsjt.net/content/detail/I8EJPNO27SPJRI5Y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