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冠病毒抗体阳性,是由于新冠疫苗是将病毒灭活后制成的,接种后相当于模仿一次新冠病毒感染,所以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抗体阳性并不是真正的感染新冠病毒导致的,因此新冠疫苗抗体阳性并不会出现传染的情况。
核酸检测主要作用是判断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而对于打新冠病毒的一般人群,都是没有感染新冠病毒的,所以检测是阴性。
建议打两针。
目前接种新冠疫苗都是接种两针,只打一针不能起到最佳的防御效果,虽然打一针新冠疫苗之后身体里面就有抗体了,但是打一针新冠疫苗体内的抗体阳性率为60%-90%左右,接种完第二针新冠疫苗之后体内的抗体阳性率可达90%以上,对人体来说能够起到持续性的保护,所以新冠疫苗的推荐免疫程序为2针。
一般情况下,打了第一针新冠疫苗后半个月开始有会有抗体了。
3个月内有生育计划应暂缓接种新冠疫苗,理由如下:
2、新冠疫苗目前在我国仍属于较为紧张的资源,对于重点高风险人群需要优先接种,而准备怀孕的人群如不属于高风险群体,可暂缓打新冠疫苗。
因此为了安全以及自身情况来看,准备在3个月内有生育计划的人最好暂缓接种新冠疫苗。
新冠疫苗检测一般是说新冠疫苗抗体的检测,如果抗体检测阳性,而且自己本身没有新冠病毒的话,则说明疫苗成功刺激人体产生了抗体,新冠抗体是对抗病毒的重要屏障,但是仅仅有抗体不够,需要抗体的数量足够多,才能够发挥对人体的保护效果。
根据当地卫生部门规定来看。
一般来说,接种新冠疫苗并没有严格的抽血体检要求,但新冠疫苗主要是为了使人体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而对于已经感染过新冠的人群而言,很有可能已经产生抗体,要是再次接种疫苗的话,不仅容易造成浪费,还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风险。
并且除了抽血来查看抗体阳性以外,还可以通过核酸检测来进行判断,而每个地区所实行的标准都不同,所以打新冠疫苗是否要抽血,主要根据当地的卫生部门规定来看。
需要做。
虽然说新冠疫苗可以使机体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阳性抗体,但要是正处于新冠病毒感染的阶段,或者曾经被新冠病毒感染后,已经形成有效浓度新冠病毒的抗体时,一般都不适宜接种新冠疫苗。
而在感染新冠病毒后,有很多都是无症状携带者,不能通过自身来判断是否有感染,所以在打新冠疫苗之前,需要做核酸检测来判断患者是否有携带新冠病毒。
根据检查新冠核酸抗体情况决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康复后,短期内机体会有保护性抗体,若是产生了抗体,就不需要打新冠疫苗,若是没有抗体,可以打新冠疫苗。
一般接种疫苗第二剂两周后效果会更好。新冠疫苗接种一般需要两针,根据临床研究表明,接种新冠灭活疫苗第一剂后七天普遍开始产生抗体,14-28天抗体阳性率约60%-90%,接种第二剂28天后抗体阳性率可以达90%以上,并形成持续保护。
建议前3天都不要吃药。一般来说,接种新冠疫苗是不影响吃药、做治疗、做检查的,但新冠疫苗主要的功效是帮助人体产生抗体来预防新冠状病毒感染,为避免药物和新冠疫苗产生相互影响,导致药物或者疫苗的效果减弱,所以还是建议打新冠疫苗第二针前3天都不要吃药。
如果只打一针,可能会达不到那么好的防护效果。目前所使用的新冠疫苗都是打两针或者三针的,打第一针新冠疫苗两周后,体内的抗体阳性率为60%-90%左右,接种完第二针新冠疫苗两周后,体内的抗体阳性率可达90%以上,因此如果只打一针的话,对身体防护不够,打两针对人体来说才能够起到持续性的保护。
可持续半年以上。新冠疫苗属于一种新型疫苗,现在主要分有新冠灭活疫苗I、II期的研究数据,对于它的很多药物反应还不是很了解,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才行,但根据目前的数据显示,新冠疫苗有效期至少在半年以上,新冠疫苗的免疫持久性也仍在持续观察中,因为新冠疫苗属于一种创新性的疫苗。小贴士:根据新冠灭活疫苗I、II期临床试验结果综合显示,疫苗接种后均产生了高滴度的免疫应答,综合抗体阳转率达到90%以上。要。要知道目前还正处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属于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非常强,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
建议打2针。一般来说,新冠病毒在接种完一针后体内就会开始产生抗体,在14-28天后,体内的抗体阳性能达到百分之60-90左右,但在接种完第二针后,可以使体内的抗体阳性达到百分之90以上,对新冠病毒的抗性更强,所以新冠疫苗一般都是打2针。只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将两针连续打可能会导致部分人群出现不适反应,所以新冠疫苗两次之间至少需要至少间隔14天左右。
不建议打。生病期间是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的,因为机体在生病期间免疫力会下降,而打新冠疫苗本身是将灭活的病毒注射到体内,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从而达到预防的效果。而在免疫力低下是接种新冠疫苗的话,机体产生抗体的几率就会下降,这样就达不到最好的接种效果,可能会降低疫苗的保护效率。并且在轻微感冒时接种新冠疫苗还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所以最好等感冒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时再去注射新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