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致伤可能引起中毒、休克等后果,甚至会引发100%致命的狂犬病,但我们对狂犬病并不是无计可施。
01
100%致命性的病毒,
是如何攻击人体的?
动物致伤狂犬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一旦发病,病死率约为100%。
狂犬病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均有流行,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因狂犬病死亡约6万人,而在我国,狂犬病的死亡人数一直排在法定传染病的前3位。
02
为什么狂犬病毒
会有如此高的致命性?
狂犬病病毒形似一颗子弹,在病毒学分类上,属于弹状病毒科。
这颗子弹在人体内的路径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潜伏期:进入人体后,首先进入肌细胞或者皮肤细胞,并在其中渡过潜伏期,这个阶段无明显症状。
前驱期:病毒进入神经细胞,以每小时3mm的速度向脊髓“进军”,这时患者就会出现低热,恶心,头痛等症状,伤口则会感到疼痛、麻木、痒。
兴奋期:狂犬病病毒最终会到达人体的司令部——入侵中枢神经。只要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一天之内就可以繁殖扩散至全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等,然后再沿着周围神经进入唾液腺。这时人体会出现恐水,怕风,恐声,发作性的呼吸道痉挛,多汗,流口水等症状。
麻痹期:经过兴奋期后,患者逐渐安静,出现了迟缓性的瘫痪。大多数进入此期的患者最终衰竭而死,也有患者因为咽喉部的痉挛而窒息身亡。
03
动物们携带
并传染病毒的风险
如果大家以为只有被猫猫狗狗咬伤会感染狂犬病?错误!所有哺乳动物都有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可能!
04
对抗病毒的武器
——狂犬病疫苗
虽然狂犬病100%致命,但其实,它也可以被有效避免。
因为我们拥有对抗狂犬病这个死神的最强大武器,也是唯一武器——狂犬病疫苗。
但到底什么情况下我们才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呢?关于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分别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皮肤没有出血,但只要出现印痕,就可能有肉眼不可见的伤口,病毒也可以由此入侵人体。
所以专家建议,如果出现意外情况,还是接种疫苗更加保险。只要是在潜伏期内,即使超过了24小时也要接种。
如果出现了三级暴露,一定要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再接种狂犬病疫苗。
05
保护伞中的保护伞
——被动免疫制剂
被动免疫制剂是保护伞中的保护伞,对于狂犬病预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被动免疫制剂需要与人用狂犬病疫苗联用。狂犬病病毒暴露者在接种疫苗的同时,用被动免疫制剂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可中和病毒并阻断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从而在疫苗产生抗体前的窗口期,及时获得免疫保护。
此前,国内可用于狂犬病毒暴露后预防的被动免疫制剂仅有马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目前,马抗狂犬病血清在临床应用很少,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注射压力极大且疼痛程度高,患者依从性较差,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但经过科学家团队的不懈努力,历时17年,我国现在已出现第三代产品——人源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药物。
06
“十日观察法”可靠吗?
很多人都听说过“十日观察法”,它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官方指导意见之一,但它有着比较严格的实施条件。
首先在10天的观察期间,是需要采取预防措施的,依旧需要及时接种疫苗,并不是等着就行。
其次要立即对动物进行隔离观察,对于野生或流浪动物,其实我们并不能完全做到将其隔离观察。
最后对动物免疫率也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动物的有效免疫并没有超过70%以上。因此“十日观察法”可能并没有那么适合我国国情,不建议大家自行采用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