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本期主要内容有:
1、健康生活助您远离高血压
2、夏秋交替季节谨防肠道传染病
3、狂犬病预防知识
4、孕前期女性膳食指南
5、秋季防“乙脑”
6、秋季老人起居注意
7、预防龋齿小口诀
8、“秋冻”不适宜所有人
9、一顿饭吃太久不利宝宝发育
10、胖人为何容易血压高
各单位、社区:
此宣传资料可作为健康教育宣传栏参考内容,请根据各单位宣传栏实际版面大小节选内容和图片,并根据内容重新排版,要求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右下方标明单位、年度及期刊号。
大标题: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健康生活助您远离高血压
当下,高血压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隐形杀手,对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然而,高血压并不是不可预防的,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途径。
方式1合理膳食
饮食结构不合理是引起高血压和其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合理的膳食要求摄入的食物在满足身体营养需要的同时,热量的摄入和消耗要达到平衡。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低盐、低脂、低糖、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适量优质蛋白等饮食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方式2加强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控制体重。每周3次~5次,每次20分钟~60分钟的运动,能有效舒活血管。散步、慢跑、长跑、太极拳和气功也是高血压预防和治疗的辅助方法。
方式3控制体重
肥胖会使人们的健康状况恶化,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并且面临诸多由肥胖引起的疾病。通常,正常人的健康体重指数(kg/m2)应控制在24以下。
方式4减轻压力
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压和其他一些慢性病的诱因之一。拥有此类精神状态的高血压患者也较少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经常酗酒、吸烟,治疗的依从性也很差。因此,舒缓压力、放松心情应成为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手段。
方式5戒烟
吸烟会间接导致血管硬化,进而引起各类心血管疾病,造成身体各项机能衰减。可见,戒烟不仅是改进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有助于人们远离高血压。
方式6自测血压
自测血压可以提供日常生活状态下有价值的血压信息,已经成为门诊偶测血压的重要补充。一般来说,高血压发病早期常无感觉,往往悄然起病并造成突发事件。因此,即使血压正常的人群,也应养成定期测量血压的习惯。20岁~29岁的人群至少应每两年测量一次血压,30岁以上至少应每年测量一次。
夏秋交替季节谨防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危害
严重者可致昏迷
肠道传染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跑肚拉稀,也就是腹泻,但是它的危害远远不是多去几趟厕所那么简单。
很多肠道传染病都是国家法定的甲、乙类传染病。这些肠道传染病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一旦发生暴发流行,不仅危及人民的健康和生命,而且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肠道传染病预防
狂犬病预防知识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狂犬病通常由病犬以咬伤的方式传给人。临床表现为特有的高度兴奋、恐水、怕风、光、声、流涎等,病死率几乎100%。
狂犬病的传播源有两种:患狂犬病的狗、猫等动物及得狂犬病的人是主要的传染源;在患狂犬病的人中,在其唾液中能分离到病毒,虽然由人传染给人的病例很少见到,但应引起注意。
狂犬病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传播:
1、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皮肤或被其舔粘膜而感染。狂犬病毒通过伤口和粘膜侵入神经而发病,这是主要的传染方式。
2、宰杀或剥皮当中不慎刺伤手部而感染发病。
3、经消化道感染。得狂犬病死的动物,被埋入地下,冬天被冻,被野狗或其他动物扒出,将肉吃掉,感染而得狂犬病。
预防狂犬病首先是对犬接种狂犬病疫苗,犬类得到了疫苗的保护,就可以大大降低犬的带毒率和发病率,减少对人类的威胁。其次,人被咬伤后应该先作伤口处理,然后立即到就近的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门诊注射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咬伤后首先不要止血,让血流出来,再用20%的肥皂水或清水彻底清洗伤口最少15分钟,彻底清洗后用2-3%碘伏(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伤口不要包扎,然后到就近指定的狂犬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及时、全程接种狂犬疫苗。
一般来说,被咬的伤口深而严重,部位越靠近头、面,越危险,必须尽快注射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目前,我县共有以下9家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
医疗机构
地址
高陵县医院
高陵县文卫路269号
高陵县中医院
高陵县鹿苑街办北街67号
长庆油田职工医院
高陵县泾渭街办长庆西路20号
鹿苑卫生院
高陵县鹿苑街办草市街85号
崇皇中心卫生院
高陵县崇皇街道
泾渭卫生院
高陵县泾渭街办泾渭中路122号
姬家卫生院
高陵县姬家管委会街道
通远卫生院
高陵县通远镇街道
耿镇卫生院
高陵县耿镇街道
孕前期女性膳食指南
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或补充叶酸
妊娠的头4周是胎儿神经管分化和形成的重要时期,此期叶酸缺乏可增加胎儿发生神经管畸形及早产的危险。育龄女性应从计划妊娠开始尽可能早地多摄取富含叶酸的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及豆类。由于叶酸补充剂比食物中的叶酸能更好地被机体吸收利用,建议最迟应从孕前3个月开始每日补充叶酸400μg,并持续至整个孕期。叶酸除有助于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外,也有利于降低妊娠高脂血症发生的危险。
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孕前期良好的铁营养是成功妊娠的必要条件,孕前缺铁易导致早产、孕期母体体重增长不足以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故孕前女性应储备足够的铁为孕期利用。建议孕前期女性适当多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血、肝脏、瘦肉等动物性食物,以及黑木耳、红枣等植物性食物。缺铁或贫血的育龄女性可适量摄入铁强化食物或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小剂量的铁剂(10mg/d~20mg/d),同时,注意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或在补充铁剂的同时补充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待缺铁或贫血得到纠正后,再计划怀孕。
保证摄入加碘食盐,适当增加海产品的摄入
女性围孕期和孕早期碘缺乏均可增加新生儿将来发生克汀病的危险性。由于孕前和孕早期对碘的需要相对较多,除摄入碘盐外,建议至少每周摄入一次富含碘的海产食品,如海带、紫菜、鱼、虾、贝类等。
戒烟、禁酒
夫妻一方或双方经常吸烟或饮酒,不仅影响精子或卵子的发育,造成精子或卵子畸形,而且影响受精卵在子宫的顺利着床和胚胎发育,导致流产。酒精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造成胎儿宫内发育不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智力低下等。因此,夫妻双方在计划怀孕前的3个月~6个月都应停止吸烟、饮酒;计划怀孕的女性要远离吸烟的环境,减少被动吸烟的伤害。
秋季防“乙脑”
夏秋之际,孩子易被蚊虫叮咬,有可能因此而患病,即流行性乙型脑炎,俗称“乙脑”。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神经系统传染病,传染源是家禽或家畜,由蚊虫传播,流行于有蚊虫活动的夏、秋季,尤以8~9月份发病最多,患者多为10岁以下的儿童,尤以2~7岁儿童的发病率最高。
“乙脑”危害大
蚊虫叮咬将流行性乙脑病毒注入人体,这种病毒会侵入患儿脑脊髓的神经细胞,损害人的神经系统。本病潜伏期为7~10天,起病初期3~4天,开始发热,但体温不太高,有轻度上呼吸道及胃肠道症状,可出现头痛、四肢疼痛、呕吐、嗜睡症状,体温也逐渐上升到高峰。发病5~7天后,高热持续,嗜睡明显,意识模糊,甚至深昏迷、反复惊厥,可有强直性瘫痪,少数可软瘫。常出现脑膜刺激征、腱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等,而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多消失。重症者腱反射和浅反射消失,可发生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和脑疝等。一般发病2周后进入恢复期,体温开始下降,神志逐渐清醒,部分病例有低热、多汗、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肢体瘫痪、精神异常和癫痼等。病程6个月后仍遗留神经精神症状者称为后遗症。
预防“乙脑”方法
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生,应注意加强环境卫生,消灭蚊虫,避免让蚊虫叮咬孩子,尤其要重点保护学龄前儿童不受蚊虫叮咬,孩子睡觉时可点上蚊香或挂蚊帐,尽量让孩子少在野外露宿。在农村可用青蒿、艾蒿、野*晒干后编成绳,点燃后可用来熏赶蚊子。同时应积极推广乙型脑炎疫苗的接种,完成计划免疫的全部程序,足量接种疫苗,提高抗病能力。此外,还要重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早期诊断,尽早隔离治疗,减少减轻后遗症状的发生。
秋季老人起居注意
入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较大。此时,公众在起居和衣着上应该有所讲究,起居宜“早卧早起”,穿衣要“春捂秋冻”。
秋季起居
秋季在起居上之所以要做到早卧早起。是因为“早卧”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多。秋季适当早起,还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于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有一定意义。一般来说,秋季以晚9点至10点入睡,早晨5点至6点起床比较合适。
秋季防秋冻
预防龋齿小口诀
小朋友,请听话,挑食偏食体质差
糖果零食要少吃,早晚应把牙齿刷
含氟牙膏坚持用,保健牙刷更护牙
六龄牙,很重要,窝沟封闭保护它
口腔检查不能少,半年一次去看牙
有病早治痛苦小,口腔健康齐欢笑
爱牙五步曲
1.早晚刷牙
2.用含氟牙膏和保健牙刷刷牙
3.少吃甜食、零食
4.餐后和零食后漱口或吃无糖口香糖
5.定期口腔检查
正确的刷牙方法
竖刷法
“秋冻”不适宜所有人
天气渐渐转凉,但“春捂秋冻”的说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心脑血管病人不宜“秋冻”,寒冷刺激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毛细血管收缩,血循环阻力加大,血压升高,心脏搏动加快,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老人和孩子抵抗力弱,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循环减慢,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应及时增减衣服。而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起居作息也要相应调整,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需要注意的是,入睡之前莫贪凉,最好把窗户关上,以免着凉感冒。饮食上以温、软食物为主,不可过食生冷、硬的食物,梨、百合、萝卜、银耳、蜜枣都不错。
一顿饭吃太久不利宝宝发育
胖人为何容易血压高
西安市高陵区人民政府主办西安市高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