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历史上有许多默默无闻为党工作的共产党人,黄廷珦就是其中一位——
一位老革命的人生信仰
1988年10月,赤眉小学80周年校庆,黄廷珦(左二)、张明河(左四)等人合影。
历史的车轮缓缓前行,昔日的战火硝烟消散于岁月的尘埃里。学习党史,回望百年征程,在南阳这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沃土上,无数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出一曲曲令人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黄廷珦,熟悉南阳教育的人,也许知道他曾担任过南阳中学的校长。但少为人知的是,他还曾是一位中共地下党员,与中共党员李军泗、胡汝涛和进步人士张和宣一起,成功组织了内乡两个民团起义,使得我解放军不放一枪、未伤一人,顺利解放了内乡县城。4月19日至21日,受著名作家秦俊之邀,黄廷珦女儿黄萌生及张和宣儿子张大天等人一起回到南阳,追寻父辈的足迹,在历史碎片的打捞中回望党史、追寻初心。
黄廷珦(资料图片)
穿越时空,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精神风范
黄廷珦1916年出生于内乡赤眉一个士绅家庭,1932年暑假去北平读书时,其六舅张明河(内乡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共产党人对他十分关爱,引导他阅读《共产党宣言》和鲁迅的《呐喊》等著作,16岁的黄廷珦自此开始代为保存党的一些内部文件。“当年父亲在北师大听鲁迅演讲《再论‘第三种人’》,深感震动。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永远刻在了一个他的心上,温暖了他的一生。”从开封赶回南阳的黄萌生说。
南阳市一中“三公碑”前,望着父亲的雕塑,黄萌生讲述起了黄廷珦的革命故事。黄廷珦1938年入党,以赤眉小学教员身份,成为以家庭上层社会关系作掩护、单线联系的中共地下党员。抗战时期省会开封沦陷,河南大学和开封、信阳、河北诸多中学纷纷迁至南阳和赤眉,先后进出党的干部30多人。他们在中共豫西南地区学生工作委员会书记王锡璋(身份也是赤眉小学教员)领导下,在宛西南迁及本地学校中,建立起二十多个秘密党支部,营救被捕学生,打击顽固派,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黄廷珦的任务就是掩护来往地下党员,“因为我爷爷和大伯先后是赤眉区的区长,而且和别廷芳、刘顾三这些宛西自治人物有关系,我父亲就利用这些社会关系做党的地下工作。”黄萌生说。黄廷珦那时不仅带领学校宣传队到各乡镇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演唱《流亡曲》,还协助王锡璋夫妇秘密编印地学委的机关刊物《青光》(后改为《实践》)。
1942年国民党开展大搜捕时,黄廷珦按照上级指示掩护一批地下党同志有序奔赴延安。“尽管延安是父亲日思夜想的地方,但他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是什么。”黄萌生说,那时贫困子弟黄诚在来信中介绍了自己在延安抗大崭新的学习和生活,“父亲和其他同志悄悄传阅来信,流着泪说‘这娃儿们真幸福,为了他们,咱们在刀尖上过活,即使死了也值了哩’。”1943年1月4日,国民党包围了赤眉小学,逮捕了包括黄廷珦在内的10名共产党员,当晚突击审讯。“就关在小寨火神庙,辣椒水、血水往外流,还能听到皮鞭声、惨叫声。后来我家里拿出了许多财产、再加上党的营救,我父亲被保出来了。出来后,他继续坚持地下工作。”
1948年,在上级指示下,黄廷珦与中共党员李军泗、胡汝涛及进步人士张和宣一起,争取国民党地方民团起义。经过他们的大量工作,在陈谢兵团解放内乡时,内乡民团第六团团长崔功甫和第二团副团长别光典(中共地下党员)率部起义,使得内乡和平解放。以这两个起义部队为基础,成立了宛西游击一队、游击二队,黄廷珦担任游击一队政委。
在黄萌生看来,从赤眉军起义反抗封建压迫到后来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前赴后继,但种种尝试均以失败告终。“真正的光明道路,是我六舅爷张明河和我父亲黄廷珦所跟随的共产党领导的这条道路。虽然有挫折,但我父亲信仰始终未变、对党的感情始终未变。”黄萌生说,自己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本次回南阳怀着一种触摸父辈灵魂的心情,也触摸到我们党的艰辛创业历程、体会到共产党人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质。
黄萌生回忆父亲往事
弃政从教,从不为自己和家人谋求私利
最让黄萌生感动的,是父亲黄廷珦光明磊落、从不为自己和家人谋私利的品格。解放前夕,黄廷珦等人一边组织起义,一边考虑为新政权推荐哪些地下党和进步人员,却丝毫未考虑他们自己将来做什么官。“后来组织上想让他做县长,但父亲说自己不是一个带兵打仗的人,而是一个教书先生,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非常需要人才,他就去南阳中学当了校长。”黄萌生说。
教书育人,一心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
“求贤若渴、爱才如命”,“捧着一颗心办教育”,这是人们对黄廷珦在教育上的评价。走进市一中校史馆,看到黄廷珦的事迹介绍,黄萌生等人感慨万分。
保护教师、资助贫困学生、爱护烈士郭庠生后人,黄廷珦的所作所为深受人们尊重。由于爱才惜才,黄廷珦不拘一格用人才。1949年,他得知一位清华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因家庭成分问题被农会管制,了解到该人并无其他严重政治问题,黄廷珦便向专署打报告请他执教。看到被绑着带来的教师,他亲手为其松绑,把书递到这位教师手中说:“去吧,娃们等着你上课哩。”
黄萌生回忆了父亲去世前的一幕。2001年,86岁的黄廷珦弥留之际一字一句地说:“生我者父母,养我者党和人民,指导我前进的,鲁迅先生是也!”南阳口音苍老嘶哑,在黄萌生心里久久震荡。“谁能说谁又忍心说这是高调和‘作秀’?这是他们那代人融于生命的信仰和一生行动的罗盘!”至今回忆起来,黄萌生依然心情激动。(全媒体记者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