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安排了本年度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体检。
每年的体检结果其实也差不多,记得上班第二年检查结果里就有了酒精性脂肪肝,刚开始还有点害怕,后来和同事们聊起来,发现工程部的每个人都有,顿时松了一口气,说来可笑,好像每个人都得了这病,这病就像没得似的。
自从不上班后,这几年的体检都是家里领导安排的,并且也是写进家庭年度大事决议里的,每年必须安排体检,这一点为领导点赞。
以前和同事们一起去,一大堆人好热闹,并且体检完都HAPPY去了,感觉很美,现在总是一个人去体检机构,开车停车排队,没有了快乐的感觉,但也有好的一面,这两年的体检报告好像薄了一点,酒精性脂肪肝也不辞而别了。
连着这么多年的体检机构体检,总感觉是走个流程,体检报告也都是千篇一律大差不差,所以今年我想改变一下,以后不再参与这种笼统的体检,每年都去三甲医院进行一次身体某个分项系统的重点全面检查,比如今年我准备做个消化系统的胃肠镜检测,明年准备检测骨头,特别是我的颈椎骨头.......费用其实都差不多,但感觉会更专业,更有针对性。
说干就干,上周领导大人安排了她自己的体检预约,我单独去医院约,刚好我们楼上的邻居乐乐总在苏大附二工作,前天她带着小朋友来我家玩的时候说最近胃不舒服要去做胃镜.....
嚯,真是恰逢瞌睡递枕头,顺便就把我带上了,果然是跟着内部人士省事,带着工作证去医院,门口的所有行程码核酸证明环节都省了,并且挂什么号去几楼哪个科室,乐乐总都门清,真是省了不少事,在此再次感谢乐乐总。
我详细的讲下胃肠镜的预约流程哈,希望对有此打算的读者大人们有用。
我今年是32岁,其实这个年龄是有点早,一般肠胃无明显不适的人,可以等到35岁以后去做这项检查,记得以前在书上读到过,肠胃系统上的癌变啥的都是笨蛋癌症,成长的很慢,3-5年才会有大的发展,所以人到中年以后,5年做一次足够了。
我个人的肠胃系统没有异常感觉,但想着之前喝酒熬夜暴饮暴食没少折腾它,这次选择做全麻的胃肠镜,如果有息肉啥的,直接就现场割了,未来很多年不用做,图个心安省事。
在医院做胃肠镜,要提前预约,先挂两个科室的号,麻醉科和消化科,两个科的医生评估是否能满足全麻后才能预约做胃肠镜,主要是核实是否有一些基础性疾病或者对麻醉不适的个例,要签署一个特殊检查同意书。
最后就是取药,两大袋500ML甘露醇注射液,其实就是两大袋泻药,并且要当天早上3点钟就起来喝,边喝边走动,5点钟前饮完,据说要拉出清水算合格,感觉这一项有点惨,希望不要太难受。
好啦,感觉把这件事写清楚了,健康是每个人的第一要务,祝愿每个读者大人都健健康康,无灾无难到3位数的生命记分牌。
这周内没有出去玩,明天好像苏州会晴天,据说天平山的红叶到了观赏季节,刚好前几天领导大人给续了2023年的苏州市园林卡,明天带娃去溜达。
(二)投资
本周无交易。
本周仍然是上涨的一周,鹅上涨11.38%,小分上涨5.09%,中概6.17%,猫和羊大概3%。
但如果你理解了你投资的公司,忽略股价的短期波动,你会发现只要投资的公司持续赚钱,股价总是会不知不觉中跟随着业绩上涨,你账户里的市值也会默默成长,会积累出一笔你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财富。
这周重点写写企鹅,这几天关于它的事情还算不少。
周三收盘后的三季报如期而至,三季度营收1401亿,净利润为323亿,同比增长2%,环比增长15%,算是业绩上的一个拐点吧,未来随着口罩管控和A4纸管控的越来越宽松,相信这台印钞机会踩一下加速油门的。
并且这周三,央妹也出来为游戏发声,终于不是“精神鸦片”了,电子游戏具有科技意义,要抓紧机遇抢占先机......
在10月份最艰难的日子里,给不少好朋友发了信息,大意是目前的股市是数年一遇的好机会,有闲钱了可以买点股票。我也知道让人买股票是大忌讳,不过还是希望亲戚朋友们能多点额外收入,毕竟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
(三)阅读
本周阴雨天多,忙着在家鼓捣好吃的,读的书比较少。
读了一本新加坡外交官马凯硕的《中国的选择》,源起前一段在网上看了有关他的一个采访视频,回答记者时真的是文采极佳,并且逻辑清晰,对中国的经济数据信手拈来,无比佩服。
就买他的书来读,刚看他名字以为是国人,可仔细了解,竟然是印度后裔,不服不行,最近总是在各个端口碰到优秀的印度人,感觉这不是巧合,这个民族也在迈着大步前进。
说回《中国的选择》这本书,写的还是不错的,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分析中美之间的竞争差异,不偏不倚,我们作为普通人,很少有站在高维度来思考两个国家之间竞争差异的机会,这些书籍就是一个不错的切入口。
但有关政治的事情,我们也很难通过个别人的话去全部了解清楚,或者判断准确,但多读多比较,综合评判,最终应该会离真相更近。
第二本是香港曹仁超的《论势》,这是一套书的其中一本,前几天冬冬总过大寿,送了一套曹仁超的书,因为曹也是普通家庭出身,在股市里奋斗一生终成富豪,积累了上亿港币的财富,感觉这样的人生值得我们学习。
从书架上拿出来看了看,发现是我2019年读的书,还在书上做了很多批注,那时候还在武汉工作,隐约记得那时候看的时候,觉得曹很厉害,这次翻了翻,勾起了很多那时候的回忆,所以决定再读一遍,不过这次再读,发现书里的很多观点和我现在的投资思想已经有所差异,希望大家读的时候,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亿万富翁的一生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