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医客编译,如需转载请与宠医客联系
总蛋白的测量方法
01
折射法
02
双缩脲法
这是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的比色分析法。它能检测所有的蛋白质,准确程度为1-10g/dL。它对某些体液中的低浓度蛋白不够敏感,如脑脊液CSF、尿液和许多体腔积液。
请注意,血象提供的总蛋白(由折光计测量)通常要高于生化分析仪提供的读数,相比大动物,这种情况在犬猫中尤其明显(根据经验)。这种差异主要因为:
但应该注意的是,也有一些报告指出,在反刍动物中,用双缩脲法测定的总蛋白(平均值0.5-0.7g/dL)比折射法测定的总蛋白要高,原因尚不清楚(Katsoulos等人,2017)。
03
浊度法
脑脊液、尿液和其他低蛋白量液体中的蛋白质定量检测技术的敏感度比双缩脲法或折射法更高。这些液体中的蛋白质可以用沉淀或染料结合的方法来更准确地测量。沉淀法包括三氯乙酸和磺基水杨酸,而染料结合法则使用考马斯亮蓝和邻苯三酚红钼这样的染料。康奈尔大学针对低蛋白含量液体的日立911生化仪检查程序是一种浊度法,是基于氯化苯铵松宁的蛋白质沉淀,可检测到低至6mg/dL的蛋白质。
需要注意的是,尿液试纸可用于评估脑脊液样品中的蛋白质,但准确性不如浊度法。
生理学
血浆蛋白是一个包含千余种单独蛋白的非常分化的群体,具有各种功能,包括维持渗透压、运输物质、凝血等。总蛋白通常被分为两类,即白蛋白和球蛋白。白蛋白是一种单一蛋白质,约占血浆总蛋白浓度的一半。其余蛋白质统称为球蛋白。
总蛋白生化检查方法
程序
比色法(双缩脲)。在碱性介质中,二价铜与蛋白质肽键反应,形成紫色的双缩脲Biuret复合物,该反应可用光度计测量。这种复合物产生的颜色强度与蛋白质的总浓度成正比。
反应方程式如下。
蛋白质+二价铜·碱性溶液·铜-蛋白质复合物
测量单位
总蛋白浓度的测量单位是g/dL(传统单位)和g/L(SI单位)。转换公式如下所示。
g/dLx10=g/L
样本注意事项
样品类型
血清和血浆。血清和血浆应在采样4小时内与血凝块分离。
抗凝剂
肝素或EDTA
稳定性
人血清和血浆样品中总蛋白的稳定性如下:在2-8°C下3天或-15到-25°C下6个月。
干扰因素
脂血症:严重脂血症血样可能会使总蛋白增高。
溶血:严重溶血会使总蛋白增高,因为血红蛋白也会参与上述反应。
黄疸:严重黄疸可能会降低浓度。在继发于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的严重黄疸的患犬身上,双缩脲法检测的总蛋白显示错误地降低了,而折射仪测定的总蛋白却没有变化(Garner等人,2014)。随后有研究发现,总蛋白浓度会随着非结合胆红素(血清样品中添加胆红素)浓度的增加而错误地降低。在一组添加胆红素样品中,总蛋白浓度在胆红素为10.7mg/dL时会受到影响(降低0.2g/dL),在胆红素43mg/dL时从5.2g/dL线性下降到4.1g/dL。在第二组添加胆红素样品中,总蛋白在胆红素20.8mg/dL时开始下降(第二低的测试用胆红素浓度为10mg/dL),在胆红素最高浓度(36mg/dL)时总蛋白也有类似程度的下降(1.0g/dL)。而具体病例报告中,折射仪测量的蛋白质浓度没有变化(Gupta和Stockham2014)。
药物:4%的琥珀酰明胶会错误地增高结果(Yam等人,2018)
总蛋白由白蛋白和球蛋白组成,因此总蛋白指标变化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应该结合两者的变化整体分析(各自独立又互相影响)。
总蛋白升高与降低的鉴别诊断
正常范围:
猫5.2-8.8g/dL
犬5.0-7.4g/dL
总蛋白升高:脱水(白蛋白和球蛋白增加),高球蛋白血症(慢性炎症、感染、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假性升高(溶血、脂血)。
总蛋白降低:出血,低白蛋白血症,肝衰竭,外源性血浆流失,消化道体液流失,吸收不良,饥饿,水合过度,肾小球损失,肿瘤恶病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