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少、比密高①肾前性少尿: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血容量不足。②肾性少尿:见于急性肾炎及其他影响GFR的情况。因此时GFR下降,原尿生成减少,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相对正常,致使尿量减少而比密增加。(2)夜尿多、比密低提示肾小管功能受损,见于慢性肾炎、间质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等。由于慢性肾脏病变致肾
“一大早起来晨练,在跳广场舞的时候,猛一回头,突然感觉胸痛、眩晕,眼前发黑,就栽倒在地上了。”躺在医院病床上的林阿姨,一边庆幸有人帮忙喊120,送到医院急救抢回了一条命;另一边,万万没料到,自己这次心脏病发作与患了10多年的糖尿病有关。“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曾在刚刚使用好大夫的时候写过一篇《尿常规的为什么》,但是还是觉得很多问题没有交代到,而且实际临床工作和网路咨询都提示尿检异常占据了患者咨询的80%以上,是时候写个尿检异常的升级版了。排水工程话肾脏人体存在一个设计很严密的排水工程,血液流经肾脏,会逐渐分到若干个毛细血管。在肾小球的部分,那就是一个设计
导语不合适的粪便潜血试验有误导性,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差点被粪便潜血试验耽误了的例子。病历资料一名患有双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58岁男子前往急诊科,告诉医生自己头晕长达一周,并伴有间歇性黑便。该患者否认了劳力性呼吸困难,心绞痛,肝脏病史或近期的饮食或药物的改变。他常规服用布洛芬。体格检查发现,该患者无发热
定性试验用于肝病患者的尿液检验,正常人尿中胆红素定性应为阴性。当在肝实质性(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时,尿液中可出现胆红素,而在溶血性黄疸时,胆红素定性一般为阴性,此项和尿胆原、尿胆素共同作为黄疸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依据。阳性意义:肝细胞受损无能力摄取间接胆红素,也无能力摄取直接胆
1.肾性高血压临床表现与原发性高血压相似,但病史有以下特点:①年龄多在35岁以下和55岁以上,而以年轻人发病较多见;②病史短,病情发展快;③原有较长期高血压,突然加重;④腹部或腰部疼痛或损伤后血压急剧升高(提示肾动脉栓塞或肾动脉夹层动脉瘤);⑤多无高血压家族史;⑥一般抗高血压药物效果不满意。
根据具体的肾实质病变不同,实验室检查各有特点、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尿中血尿、蛋白尿伴短暂氮质血症为主。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大量蛋白,常有红细胞及管型,出现贫血和肾功能受损。慢性肾盂肾炎:有尿路感染史,尿中有微量或少量蛋白,少量红细胞及白细胞,尿细菌培养阳性。1、肾脏B超显示双肾实质呈弥漫
膜性肾病(Membranousnephropathy,MN)与IgA肾病(ImmunoglobulinAnephropathy,IgAN)共同发生于同一患者极为少见,其发病率约占肾脏穿刺病例的0.1%[1]近年来国内文献陆续有报道现回顾我科确诊的1例膜性肾病合并IgA肾病病例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以及
对于刚入医院的小白实习生来说,写病历或许是每天最常见的工作之一了。虽然学校或医院都会发布病历写作规范,然而在实际写作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口语化是病历写作常见的问题之一。例如,在写“主诉”(病历的第一项内容,并于概括病情)时,曾出现过“尿尿尿不出尿来3天”、“病人肚子疼一个星期,他
小编最近遇到亲戚朋友咨询:最近喝的多、尿得多是怎么回事?可能的原因是什么?需要做什么化验?可能患了什么病?一般人可能会想到糖尿病,稍微懂点医学知识的人可能还会想到多尿或者尿崩症。糖尿病可以检查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那么多尿或者尿崩症呢?医生会立马想到尿比重和尿渗透压,因为这两兄弟太重要了。医生想了
检查化验(1)实验室检查:贫血不仅可由慢性失血引起,更多的是因尿毒症所伴发的对造血机能的抑制所致。尿常规可见蛋白尿及肉眼或镜下血尿,脓尿和菌尿也属常见。尿浓缩功能发生进行性减退。肾清除率试验可显示各种程度的肾功能受损情况。约有1/3的多囊肾患者是以尿毒症而被发现的。(2)X线检查:在
从2020年起,我国“双一流”高校博士生招生几乎都实行了“申请—考核”制,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更将该制度作为主要的招考形式。然而时至今日,面对该制度的广泛推行,人们的评价依然呈现“两极化”趋势——既有“损害教育公平”的批评之声,也有“符合学术选拔传统”的支持之音。日前,就有人在“知乎”上提出
蚊子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动物,它们传递的疾病每年能够杀死成千上万的人。只有雌性蚊子才会咬人,它们是为了获取蛋白质来孕育自己的蚊卵。但是血液对于它们来说也是炎热、干燥天气中的一种“消暑饮品”。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脱水的蚊子更具攻击性。与很容易接触到水的蚊子相比,脱水的蚊子降落在宿主身上的次数更多,而且叮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性痴呆症(AD)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是最“昂贵”的疾病,甚至有学者认为,它比癌症更可怕。庞大的患者群随之带来的是巨大的用药市场,巨大的市场需求吸引了众多药企布局,包括诺华、强生、百健、礼来、辉瑞、罗氏、默沙东等等。据有关统计显示,仅1998—2015年间就有
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急肾衰最常见的类型,约占75%~80%。它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肾缺血及/或肾毒性损害导致肾功能急骤、进行性减退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所致的进行性氮质血症,以及肾小管重吸收和排泄功能低下所致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小管毒性病变
争取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治疗,以减少合并症和肾功能的损害。同时寻找继发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应根据不同类型和病情选择碱性药物,并长期以至终身服药。另一方面,患者定期门诊随访进行复查,指导治疗,调整药物,对保护肾功能和减轻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对药源性的应注意用药安全。尿液浓缩引起某种或某些化学物质在
糖耐量受损是一种由正常血糖向糖尿病过渡的异常糖代谢状态,主要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其诊断标准为:患者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时空腹血糖正常(小于6.0mmol/L),但口服糖后2个小时的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该数值大于正常值,但同时又达不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该状态即为糖耐量受损,属于
诊断第一步判断是否为肝功能损害肝脏受到损害必然会导致肝功能异常,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肝功能试验,包括酶学和其他生化检查,并非都能够准确反映肝脏功能,有些试验的特异性也不强。比如大家最熟悉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不是肝脏组织内完全独特的酶,其还
肾病患者在临床检查中会出现肌酐的波动,表现为血肌酐高于正常值,而尿肌酐低于正常值。血肌酐高是由于肾脏在受到各种病因的侵犯后,先是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发生表型转化,形成病理变化,刺激肾脏内成纤维细胞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又同时侵犯并激发了固有的正常肾组织,发生同样的病变,从而形成了肾脏由点到面,由局部
肾脏ECT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以动态检查双肾功能的高科技诊断仪器,它的出现为临床对肾功能的诊断提供了客观的数据,同时作为肾脏病的损害定位性诊断依据。它客观地反映了双肾和单侧肾脏的滤过率,双肾血管的灌注,双肾小球的有效血液供给,提供肾小管的回吸收,浓缩稀释以及尿路是否通畅一些反映肾功能的可靠依据。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24小时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若经过超过2500毫升者称为多尿;如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毫升,称为少尿;如24小时尿量少于50毫升或100毫升,或者12小时全无尿,则称为无尿。正常成人夜间排尿0~2次,尿量为300~400毫升,相当于全日总尿量的1/4~
一、尿常规检查—尿量(Vol)一样平常环境下正常成人一昼夜(24小时)排尿0.8~2.0升。但饮水量、活动、出汗、气温皆可影响尿量;一昼夜尿量>2500毫升为多尿,<400毫升为少尿,<100毫升或12小时内完全内完全无尿为尿闭,如夜尿量>500毫升,尿比重<1.018为夜尿量增多。
本病肾脏受损不常见,肾脏受损的主要表现为肾小球肾炎,病人常感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消瘦、贫血、水肿、高血压及蛋白尿。大量蛋白尿者可出现肾病综合征,多数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障碍。临床上可呈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经过。有1例报道临床呈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血浆球蛋白明显增高(45g/L),蛋白电泳上丙球蛋白为
高血压的危害是挺严重,如果没有及时控制住,会破坏肾小管导致肾脏受损,严重者会患上肾衰竭,这时会造成血压升高造成中风、心脏病,严重者会死亡;会的肾性骨病,造成人体的骨质脆弱。所以不要小看高血压肾病的危害。①出现重度水肿,全身出现水肿,当你用手按下去时会凹下去,还伴有尿量减少和高血压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