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应该运动多久?如何做才能更健康长寿?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0.11.25

我的老伴今年72岁,我比他小4岁。老伴儿在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中,养成了努力学习、爱动脑筋、记录笔记的好习惯。我们退休后的生活安排得很充实,订了好多报刊、杂志,平时看书报的同时,又做剪报。剪报是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修身养性的过程。他还做了好多笔记,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出来,这样一来,能不断地接受新鲜事物,使头脑不至于“生锈”“落伍”;二来,使思维变得敏捷,同时心灵也会得到净化。我除了看书报外,还喜欢自己裁剪缝制衣物,织毛衣。因为记笔记、打毛衣等都是手脑并用,很有益于健康,也满足了我们自己的爱好。闲暇时再看看电视、听听音乐,和朋友们聊聊天、互相交流一下,各抒己见、好不快乐……

我们的生活很规律。一年四季习惯早起,从不恋被窝。平时搞家务、打扫卫生,老伴儿也帮我一起干。饮食上,不挑食、不贪食,合理安排膳食。主食粗细搭配,副食肉、蛋、禽类外,多吃鱼虾。蔬菜多种多样,多买农民小园里的蔬菜,少污染、纯绿色。偏爱红薯、花生、南瓜、木耳、洋葱、豆类和玉米等食物。每天还要吃些新鲜水果,多喝点水。老伴儿不吸烟,只喝少量的红酒和药酒。由于起居饮食有规律,所以他耳不聋、眼不花,牙齿一颗都没坏,头发刚有一点白。好多老朋友多年不见,看到他时,都说他体态年轻,像五十岁的人,一点儿不见老。

老伴儿最喜爱的运动是游泳,我则偏爱散步。我们每天都有一两个小时到沙滩或环海路上散步。每年的五一到十一,在这五个月里,他每天都要游泳一两个小时。我们楼前就是威海市最大的国际海水浴场,这得天独厚的天然泳池,让他尽情地“翻腾”。他是贵州赤水人,从小在赤水河中练就了一身好水性。现在,仰泳还是他的强项,速度也很快,20多分钟可以游1000米左右,这也是他常年锻炼的结果。

我的身体不如他,有心脏病、高血脂,因外伤髋关节还做了置换手术。行走不便时,他为我翻医书,寻药方,配药酒给我调理,亲自做米酒给我补养,晚上为我按摩,用药酒搽伤腿……在他的精心调理下,使我多年的冠心病稳定了;在他的搀扶下,每天锻炼行走、爬楼梯,现在我的腿已经行走自如了,这都是我老伴儿的功劳啊。

我们互相搀扶,相濡以沫,共同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几十年,现在虽然已近风烛残年,但我们心不老!我们热爱生活,又赶上了好时代,更可喜的是,看到了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我国的体育成绩名列世界第一。又看到了神舟七号发射成功,茫茫太空又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这一切,都叫我们觉得,我们的黄昏路上,洒满了金色的阳光……这里没有豪言壮语,我们用走过的路,得出这样一句话:生命在于运动,手脚不能停,学习无止境,心态要平衡,一生勤努力,其乐就无穷。

人到七十身体上有一些问题,也是很正常的,啥零件用了七十年还不出点问题啊,是吧?所以老人会有一些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或者是高尿酸的异常情况,有一些老年人还会有关节炎、心血管方面的问题,另外大部分年龄到了70岁左右的老人可能都存在着骨质疏松。

而从身体肌肉、骨骼上来讲,有研究显示62%的75~85岁的老年人下蹲或做跪地动作的时候会有明显的困难,有66%的老年人不能举起超过五公斤的重物,有42%的老年人无法站立超过15分钟。

以前呢,我们都认为这些是自然衰老的结果是无法抗拒的,但是在这些年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即使是最脆弱和年龄最大的老年人许多的功能丧失也是可以适度逆转的。无论您以前是否运动,那么到了这个年纪,重新开始运动起来,重新打开我们运动的引擎,对于老年人的身体都是有好处的,具体应该怎么办呢?谢先生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做对心血管有调节作用的运动。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运动能力也有一定的下降,尤其是一些年龄比较大的老年人采取了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这就会减少我们对于心脏的需求,心脏就会像其他肌肉一样也会变得虚弱,那么我们每次心脏搏动就会泵出更少的血液,对于我们的身体是有一定影响的,尤其是一些已经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那么过度的减少运动,反而对心血管的恢复是有一定影响的,现在我们越来越重视心脏康复这方面的运动指导,其实就是为了尽量要弥补老年心血管人在这方面的损失。

那么做什么样的运动对于心血管比较好呢?其实一些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是比较好的,像步行、骑自行车以及游泳是比较好的选择,对于老年人来讲,适当的在平地上进行步行是最好的有氧运动之一,这项运动不仅会维持我们一个相对来讲比较好的心脏功能,对于促进骨骼的健康、维持骨骼的强度也是有很大作用的,如果老年人身体状态允许,每天行走30分钟左右,每周行走5天即可,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调整自己行走的速度,找到适合自己的量,另外如果老年人身体状态不是特别的好,那么走10分钟,也是锻炼。

切记,莫强求。

有一点要注意,老年人在步行的时候一定要穿舒适的鞋,要防滑,鞋底一定要有弹性,要选择一个安全,光线充足,而且地面一定要平坦的位置,要穿宽松的衣服,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自己的义务,避免在运动的过程当中感冒,因为对一些身体较弱老年人来讲,感冒有可能诱发很严重的后果。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那对于已经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来讲,怎么运动才是更安全的呢?步行多久才好呢?有没有一个更好的数值来帮助病人们判断自己需要走多久呢?

这个办法还真有,它叫运动平板实验,大家可以在各大三甲医院的康复科找到这个检查,简单来说医生会将患者身上连上电极以及一些探测装置,之后叮嘱病人骑自行车或者是在跑步机上行走,运动之后,根据心电的变化来判断什么样的运动量,是最适合至某一位病人的,多大的心率是比较安全的,做出个性化的定制,这样有专业的运动指导是非常安全的,作为病人来讲,戴上一个运动腕表,监测自己的心率,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既可以不刺激心脏诱发心脏出问题的量,又可以不会因为运动量过低,达不到运动效果。

●力量训练一样很重要。其时我们现在身边有很多老年人,每天都能坚持步行,在天气好的时候去户外晒晒太阳,这是非常好的行为,但有一种锻炼,有很多老年人都是忽视的,那就是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是确保老年人保持独立的重要方法之一,无论您的目标是抱一抱自己的孙子,还是搬一搬家里的物品,没有一定的力量支撑,我们是完成不了这样的动作的。

为了达到锻炼肌肉的目的,我们要让我们的肌肉受到一定的刺激,但是还不能受到过度的刺激,让身体承受过度的压力,举一个例子,如果您选择举哑铃做力量训练,想要训练我们的肱二头肌,那么您可以用一个比较轻的哑铃,比如5公斤的哑铃或者是三公斤的哑铃都是可以的,尝试找到自己一次能做多少次肱二头肌的锻炼量。

比如一位70岁的老人,一次举5公斤的哑铃可以举20个,那么这位老人做5公斤哑铃锻炼肱二头肌的极限量就是20,那么我们在锻炼的时候就不需要做这样的极限锻炼,每次做8~10个就可以了,绝对不需要强求,之后我们可以尝试多做几组。这样坚持下来很安全,而且也能使我们的肌肉强化。

在锻炼的时候也要学会休息,不要每天都锻炼,也不要每天都锻炼同一块肌肉,找到多个部位训练的办法,每周训练3~5天即可。

另外一些利用瑜伽带来强化我们身体各个部位肌肉力量的训练,也是比较好的选择,阻力比较小的瑜伽带,做一些抗阻的锻炼,对于维护我们的骨骼健康和肌肉力量非常有好处。

●灵活性和平衡感训练。

维持我们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对于老年人非常得重要,因为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有一点必须要注意,而且要特别注意,那就是预防摔倒,因为老年人一旦摔倒发生了骨折,对老年人的生活影响非常的大,尤其是发生髋部的骨折,会导致老年人有生命危险。

所以适当的通过一些拉伸和伸展运动来帮助我们维持身体的灵活性,做一些平衡性的训练来帮助我们维持身体更加平衡,这对于我们有一个更安全健康的老年生活,非常的重要。

以下呢,是一些比较简单易行的康复锻炼动作,作为老年人可以在家中尝试进行锻炼,对于维持老人的灵活性和平衡感都有很好的作用。

在保持运动的基础上,作为老年人来讲,也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

很多老年人食欲会有下降吃的比较少,这样呢可能会导致营养上的失衡,建议要适当的增加奶制品、豆制品以及新鲜蔬菜的摄入,保证水果的每天饮食的种类,要控制在12种以上。

目的就是为了补充更多的钙质,维持自己的骨骼健康,补充更多的营养素和矿物质,来保证我们身体处于一个营养平衡的状态,在饮食上也要注意低油、低脂、低盐以及低糖。

有内科疾病的老年人,要及时的与自己的主治医生沟通,调整自己的内环境异常,定期复查自己的血脂、血糖以及血压酸,监测自己的血压,科学合理的用药。

适当的科学的运动对于我们任何年龄段都是有好处的,而对于70岁的老年人,适当的运动,对于维持身体的灵活性、平衡感,对于维持肌肉的强度,对于强化骨骼的状态一样有着有很重要的作用,即使是有关节炎、骨质疏松或者是有一些内科疾病,适当的运动不仅能够帮助自己控制住血压、血脂和血糖对于缓解关节的疼痛,对于维持关节的功能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运动起来吧!

BMI是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显示随着年龄增长,66~70岁年龄段开始,社区老年人BMI处于超重水平,这可能与该社区老年人生活水平较高,高热量食物摄入较多但活动量不足有关。

心肺耐力适能提高有益于预防慢性病的发生,而心肺耐力降低则是很多死亡病例的重要因素。

柔韧性是保证肢体自如完成动作,预防肌肉拉伤和受损的能力。随年龄增长,胶原蛋白溶解性降低,老年人的柔韧性下降进而出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腰腿痛等疾病,严重困扰老年人的健康。

以往研究也发现,平衡能力急剧下降的拐点在60岁,60岁以前平衡能力恒定且较强,60岁以后每10年平衡能力下降16或更多。老年群体的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较差,会导致跌倒现象频频发生,造成伤残、失能和死亡。

参考文献

[1]胡蓉,戴曦,王素英,唐冬艳,施昕煜,李婷茹,史超雄,王扬静,李嫚嫚,赵娟.社区61~80岁老年人健康体适能的人群分布特点研究[J].全科护理,2020,18(21):2766-2769.

我估计活不到70岁,所以提前回答你的问题,以免留下遗憾。

7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应该运动多久如何才能健康长寿

我姑妈102岁,她说,长寿的秘诀是保养,而不是锻炼。姑妈还说了,保养的程序不能复杂化,搞得过于复杂,那不是保养,是折寿。

简单地说,处理好吃喝拉撒的日常问题,也就足够了。

在我看来,7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该多活动,但是少运动。

举个简单的例子,每天坚持跑步叫做多锻炼,每天忍不住要跳跳广场舞,这叫做多活动。

活动就完全不同了,纯属是积极自发的举动,节奏和强度自然而轻松,最利于健康和长寿了。

好了,不说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只是为了活动活动,再啰嗦下去,又变成运动了。

我说说我自己吧,我每次早上到公园晨练,走5圈约2公里,(40分钟)做支体运动40分钟,加上来回,来去,计2小时。下午在室内大乒乓球1.5小时。至今已坚持6年了。可以说收获巨大,第一年,肩周炎,在医院治了两年没好,一年练好了,三年前,血压90一150,体重164斤且大腹便便。锻炼三年后

体检各项指标全部正常,还收获三项精喜,1.血糖4.7,血压70一120,体重降至139斤,大肚子没有了,体重指数达到23.4到标准体重质数。我现在这个运动量,感觉很好,既不疲劳,也不累,饭量有規侓。我曾经和很多人说,我保证50岁到我这个年龄的人,随便抽出100人的提捡报告比一比,我是最健康的3一5个人。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健康身体,就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优越感,真爽呀

七十岁老人的运动,首先要确保适度。那么什么状态是适度呢?有一个较容易把握的尺度,就是微喘,身体微微出汗。这个状态,人的脏器功能基本上运动开了,而且,人不会过于疲劳,容易坚持,所以,比较科学。

老人运动,以调整身体为主,感到运动后轻松,精力充沛为准,如果是感到疲劳,就要调整运动量。从这个角度说,并不是所有老人都适合戶外运动。

没有正确的对运动的认知,不如不运动。就说这几句。

一.7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健身运动,以适合自己为原则。

1.不同身体状态的人,需要从事的运动内容不一样。

体重大者,需以快走、慢跑之类的有氧运动为主,身材适中者,做有氧运动的同时,可以适当做深蹲、俯卧撑、卷腹之类的无氧运动,无氧运动可以起到增肌、强化骨骼的效果。

(下图:老年人健身,从事的运动项目,一定要适合自己)

(下图:长年坚持健身运动的“东北大爷”王德顺)

1.不需要每天健身运动。

每次运动在于获得相应的效果,运动之后,还应及时进行休息。就运动的频率来说,每周运动三到五次即可。

2.避免过量运动。

过频运动不利于身体的恢复,过量运动则容易导致运动损害。

3.注意饮食的营养。

健身运动获得效果,及时休息外,饮食营养的摄取也是重要的保证。饮食方面,需要多吃高蛋白之类的食物。

(下图:足量蛋白质的摄取可以使健身运动效果最大化)

说到70岁还运动,想必许多人都会觉得,年轻不运动,到老了再折腾也不会有什么效果的,现实果真如此吗?

我们不妨先来看两个例子:

83岁的高龄的钟南山院士身材挺拔而健硕,身体状态丝毫不逊色于身旁的年轻人,丝毫不像一位老人,身上充满活力和激情,看上去完全不像83岁高龄,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锻炼。

Joan奶奶由于常年的不健康饮食和不规律的生活作息,饱受高血压,高血脂,胃酸反流的影响。和很多慢性病老年人一样,身体状态极速下降。她最后,听从着医生的建议和自己女儿的指导,2017年(70岁)开始健身,最后减掉了62磅体重。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首先是神经系统衰退,老年人常表现为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平衡能力、身体控制能力降低。其次由于免疫力下降,从而会带来很多的健康问题,如高血压、中风等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力量逐年下降,因此许多老年人会有站立困难、步履缓慢、容易跌倒、常发生骨折及关节损伤等情况。除了肌肉的退化,还有心血管退化、最大摄氧量下降,稍微做一些强度高一些的运动就容易喘不上气。

预防老年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尽量让问题不要发生,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训练方式的选择和安排上,老年人不能像年轻人那样高强度,凡是都应该以保证身体健康为基准。

因此,不是所有的运动都适合老年人,具体哪些适合哪些不适合,请继续往下看:

1、什么训练不适合老年人?

①HIIT训练

HIIT有很多好处,可以加速新陈代谢,帮助改善血糖水平。但是,但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并不是单纯地拿几个简单动作一组合就能有效,最重要的是能够满足“高强度”,这就需要保证心率在最大心率的80%以上。而这个强度是大多数老年人身体不能承受的,并且老年人关节本来就不好,过多的弹跳动作反而是雪上加霜。

②极限耐力运动

③高强度力量训练

虽然说大重量,高难度的训练对于肌肉的增长,力量提升效果都不错,但老年人关节、骨头本身就脆弱,而且肌肉力量大不如年轻人,进行高强度的力量训练非常容易受伤。

2、什么运动适合70岁的人?

针对老年人容易遇到的肌肉萎缩、心肺功能下降、高血压等问题,老年人应该进行下列4类锻炼。

①有氧训练

有氧训练能帮助保持和增强心肺功能,比较适合中老年人的有氧训练包括快走、慢跑、游泳等。适度的有氧训练还能帮助控制血压。

建议训练量:每周进行5~6次有氧训练,每次进行30~40分钟即可。

②中低强度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能帮助保持和增强肌肉力量,能够帮助中老年人更顺利地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事情、预防中老年人容易发生的摔伤事件。最便捷的就是直接采用徒手训练,深蹲、俯卧撑、引体向上(澳式引体向上)等,如果采用器械,建议是找到一个自己只能做20次左右的重量,比如10KG二头弯举只能做20次,那么就用这个重量每组完成12~15次即可,不要做到极限。

③平衡性训练

平衡性训练能提升老年人的肌肉控制能力和关节稳定性。随着年纪增长,中老年人更容易失去平衡,尤其是关节的稳定性下降,非常容易出现摔倒的问题。而老年人摔倒和年轻人不一样,年轻人摔倒了站起来还是没事,但老年人摔倒了很可能就起不来了。因此,除了增强肌肉力量外,一些平衡训练也是必须的。

建议训练量:每周进行2~3次,每次练习20分钟左右即可。

下面推荐两个实用的平衡性训练动作:

④五禽戏、太极拳等传统健身方式

五禽戏分为虎、鹿、熊、猿、鸟五种戏,每种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虎戏主要针对的部位是人体的肝脏。鹿戏主攻肾,能帮助我们强健筋骨。熊戏能调节的脾胃功能,调动腰部力量,猿戏能训练我们的平衡能力。

建议训练量:可以每天练习,控制在一小时内即可。

1、做好全面检查

在开始锻炼之前,请做一次全面的体检,并且和医生咨询开始锻炼所需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存在的风险。由于中老年人身体存在健康状况的可能性更大,请一定要在充分掌握健康情况的前提下开始锻炼。如果近期已经体检过,但是有以下情况,尤其要咨询医生之后再开始锻炼:

容易感到头晕、呼吸急促;

胸闷;

感觉心跳容易加速或不规律

脚或者脚踝持续酸痛;

关节肿胀。

2、循序渐进地训练

中老年人开始锻炼尤其要注意循序渐进,从低强度的锻炼开始,动作务必要缓慢而有节奏,力量训练时不要憋气,正常呼吸。宁可训练效果差点,也不要盲目地去寻求难度,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先找到一个比较简单的难度,然后逐次缓慢增加难度。

当然,老年人进行力量训练的时候,最好时刻有专业教练或者有经验的人在旁边观察指导。

3、做好营养补充

老年人营养不够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缺钙和蛋白质。

老年人吸收利用钙的效率明显下降,中年人每天需要800毫克钙,而老年人需要1000~1200毫克钙,加之本身人老了后就会出现钙质流失,因此钙的补充尤为重要。传统中国饮食当中,钙的含量是比较低的,因此有条件可以补充一些老年人专用的钙片。

蛋白质也是如此,从35岁之后,如果不锻炼的话,肌肉每年都会减少一点,老年后肌肉退化更加快,肌肉萎缩后,力量、身体控制能力都会下降,容易摔倒。为了保持肌肉,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锻炼,其二是充足的热量和蛋白质。

好身材,当然不是天生的,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健康饮食和规律锻炼。所以,年龄再大,别放弃身体健康和自己心中的梦想。别因为年纪大了,就放弃一些可能。人生,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当然了,对于70岁的老人来说,不管是怎样的训练建议还是方法,具体到个人身上都需要:请遵医嘱!请遵医嘱!请遵医嘱!

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一样,没有人能够比线下了解你家人的病史、病历,并且做出诊断的人更了解的具体情况。

提高心肺功能方面,建议选择有氧运动,每日运动半小时至两小时

良好的心肺功能可提高机体持续输氧能力,从而可增加老年人的运动耐力,部分老年人持续步行两三公里不在话下,部分老年人仅仅步行几百米便气喘吁吁,原因在于心肺功能不同,但心肺功能通过有氧运动可得到改善,有氧运动方式较多,老年人可按需选择步行、原地踏步、健身舞、骑功率车、太极拳、五禽戏等。

①步行。不同的步行速度使心肺受益的程度也不一样,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性别的差异,步行速度也需要逐渐减慢,因此70岁以上的人群,步行速度因人而异,可以6分钟内的步行距离作为衡量指标:70至74岁年龄阶段的人群,男性6分钟内步行545至680码较为合适,女性6分钟内步行480至615码较为合适;75至79岁年龄阶段的人群,男性6分钟内步行470至640码较为合适,女性6分钟步行435至535码较为合适;80至84岁年龄阶段的人群,男性6分钟步行445至605码较为合适,女性6分钟步行385至540码较为合适(一码约0.91米)。

②原地踏步。雨天不不适室外运动时,老年人也可在室内运动,可选择原地踏步,做高抬腿运动,抬高的高度为大腿一半的高度即可,原地踏步同样需要控制好运动频率,可以2分钟内的抬腿次数作为衡量指标:70至74岁年龄阶段的人群,男性2分钟内抬腿80至110次合适,女性2分钟内抬腿68至101次较为合适;75至79岁年龄阶段的人群,男性2分钟内抬腿73至109次合适,女性2分钟内抬腿68至100次较为合适;80至84岁年龄阶段的人群,男性2分钟内抬腿71至103次合适,女性2分钟内抬腿68至90次较为合适。

提高肌肉力量方面,可以选择抗阻运动,每周运动2至3次

老年人很少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因此部分老年人肌肉功能减退较快,力量较前会显著下降,从而会使各方面运动受限,因此老年人在进行有氧运动的同时,可适当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合理的肌肉力量训练,改善肌肉运动功能的同时,可改善能量代谢,减少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发生。肌肉力量训练可选择抗阻运动,主要针对上肢肌肉、躯干肌肉、下肢肌肉进行训练。

①上肢肌肉。对上肢肌肉的训练可选择哑铃辅助运动,可选择卧推、侧平举、上举等,哑铃不宜过重,以适合自身为原则,初次训练时将心率控制在105-110次/分之间为宜,每个动作的个数保持在20-30次为宜,若肌肉力量有所增强,可适当增加运动强度。

③下肢力量。下肢力量是全身力量的基础,良好的下肢运动可使行动更为敏捷,有助于降低跌倒风险,因此老年人可适当训练下肢力量,可选择靠墙蹲起,运动较为方面,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背部靠墙,缓慢下蹲,蹲到大腿与地面平行即可,然后缓慢起立,反复进行。

当然,训练肌肉力量的抗阻运动方式较多,训练躯干力量还可选择曲臂支撑,训练下肢力量还可选择站立位侧抬腿、大腿内收等,无论选择何种运动,老年人必须注意控制运动强度与运动频率,不宜采取高强度、高频率运动,否则对心脏刺激较大,反而不利于心脑血管;同时可加重肌肉损伤,重者可能诱发横纹肌溶解,出现肌肉剧烈疼痛,解酱油色或茶色尿,甚至引起肾功能不全。因此选择抗阻运动时,老年人应慢动作交替进行,无需每日运动,每周运动2-3次即可。除开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老年人还可适当进行平衡训练与柔韧性训练,获益更多。

坚持规律合理的运动是健康长寿的基础,运动的同时还应改变其它不良生活方式,更有利于维护健康、延长寿命。在饮食方面,老年人尽量少吃精细食物,可增加谷物、豆类、薯类等食物的摄入;减少油腻、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可适当增加鱼肉、禽肉的摄入,植物油脂每日控制在20g以内为宜;控制食用盐的摄入,减少酱油、味精的摄入,少吃腌制品、咸菜等食物,以减少钠盐的摄入,减轻对血压的影响,可适当增加含钾丰富食物的摄入;少吃高糖食物与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的食物,有助于减轻对血糖、血脂的影响;肥胖的老年人应注意减轻体重,有助于改善代谢;更重要的是,老年人应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喜过怒,这是因为老年人血管脆性增加,且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狭窄,情绪波动较大,易引起血压波动,会增加脑出血、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综上,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选择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可选择步行、健身舞、骑功率车、太极拳、五禽戏、原地踏步等运动方式,运动时稍感费力、微微出汗即可,体力较好的老年人每次运动半小时,每日运动不易超过2小时;体力较差的老年人每次运动十分钟,每日运动累计半小时也可获益。还可选择抗阻运动,有助于增加肌肉力量,可选择哑铃卧推或侧平举等增加上肢力量,可选择卷腹、侧卧举腿等增加躯干力量;可选择靠墙蹲起、站立位侧抬腿等增加下肢力量,每周运动2次即可。同时可增加平衡功能与柔韧性的训练。运动的同时应注意改变其它生活方式,适当增加粗粮的摄入,少吃精细食物;合理选择肉类,注意控制油脂摄入;低盐、低糖饮食,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有助健康长寿。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随着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老百姓的平均寿命也在逐渐的增长,原来七十岁的“古稀之年”,现在也都比比皆是了,而且有很多七十岁的老年朋友,身体状态也都还不错,对于七十岁老年人如何运动锻炼,如何健康长寿的问题,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聊一下。

我们经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对于老年人常见的三高等慢性疾病来说,运动锻炼也是通过生活调理干预,加强三高辅助控制的重要方式。但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朋友,是否需要进行坚持运动锻炼,运动锻炼的强度如何选择,却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管有没有三高等基础慢病问题,如果身体条件还不错,还有能力进行运动锻炼的情况下,每天坚持运动锻炼,是很好的一种健康习惯。关于老年人的运动锻炼,主要想强调一下几个方面。

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朋友,身体调节允许的情况下,坚持运动锻炼是很好的习惯,而在运动锻炼之外,想要保持健康长寿,其他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首先是饮食方面的健康。人到了70岁以上,身体的各项代谢能力都有所下降,因此在饮食上就要更加的注意,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杂粮,豆制品,蛋奶等富含钙质的营养也要注意均衡补充,保持健康良好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面。

其次是生活上其他方面的健康调理。这方面主要想强调2点,一方面是心情,一方面是睡眠。其实这两方面,往往又是紧密联系的,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保持好心情,才能够有良好的睡眠,晚上睡的好了,得到充分的休息,心情也才能保持良好。而这两方面做好了,身体又会有巨大的健康获益,心情好,睡得香,健康长寿当然也就不是什么难事。

84岁加持运动的钟老,和67岁的达叔,您觉得运动有没有好处?

看二位的肚子,和精神头,就能看出一斑。

老话说的“人到七十古来稀”,说的就是70岁以上的老人比较罕见。但是这毕竟是老话,目前我国人均平均预期年龄已经到了77岁左右,80岁以上的人,也不罕见。

那么7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应该运动吗?运动多久才好?如何做才能更加长寿?

我们总说生命在于运动,那么只要能动,肯定建议动,但是不是每天运动,运动多久,这个必须因人而异,并没有统一标准。

一、如果没有这些慢性疾病,建议坚持运动

我国的平均预期寿命是77岁,但健康寿命只有68岁,过了68岁,大部分人都有各种各样或多或少的慢性疾病。比如老人已经出现了心脏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慢性肺病、心绞痛、中风后遗症偏瘫、下肢骨关节疾病。如果合并这些慢性疾病,不建议运动,因为一方面运动会导致老人不舒服,另一方面运动并不能利于康复,甚至相反会加重病情。

所以,当老人已经合并了一些有运动禁忌症的疾病,当然不建议老人运动。

所以,运动要趁早,因为运动本身就能预防慢性疾病。

二、运动要从小时候养成,而不是70岁才想起运动

任何习惯,不管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变。其实运动本身就是一种习惯,当您养成运动的习惯,到了70岁,不让您运动,您都难受,不自在。可是如果您小时候,或年轻的时候,根本没有运动的习惯,到了70岁,只是听说运动好,运动利于健康和长寿,才想起运动,那么一方面运动效果会大大降低。一方面没有这种运动习惯,您都不自在,也不愿意,且可供选择的运动项目很少,且平时不运动,突然运动也容易受伤。

最关键,从小或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运动,就为健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不是老了才想起运动。年轻时运动就好比我们往银行存钱,到老了继续运动,就好比我们继续存钱,只不过每天存的没有那么多了。如果年轻时候不运动,到老了才想起运动,那就好比年轻时没有往银行存钱,到了70岁才想起赚钱,这时候,本身赚钱困难,再说赚的钱也是很有限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让70岁老人运动,这只是想说,运动一定要趁早,一定要把运动当成一种习惯来养成。

三、有哪些关于运动有好处的研究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研究报告,10年随访得出结论,久坐不动的人比运动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80%!久坐的人比运动的人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了107%!这个研究肯定了,不运动会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大量的研究证实,坚持运动能降低22%的心血管疾病和30%的脑中风概率,增进心肺、肌肉、骨骼的健康,预防抑郁症和认知功能下降等。

减少疾病风险,那么自然会相对延长寿命!

四、老人选择什么样的运动,运动多久

也不是说必须每天运动,这个更需要因人而异,如果身体条件不错,每天坚持适合自己的,适当的运动肯定是有好处。

但具体什么项目,更是因人而异,因个人喜好而定,一般跑步、快走、骑车、游泳、爬山、跳操都可以,最简单的就是慢跑或快走。

2019年5月《美国医学会杂志》步行的确有益健康,能有效降低死亡风险。每天步行达到4400步时,死亡率出现了显著下降;每天行走越多,死亡风险就越低,直到每天行走达到7500步时,死亡风险不再下降。结论是每天步行7500步对于长寿是最有利的。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中老年人应每周完成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每周至少75分钟中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或中等强度两种活动适量的组合。

老人更不建议剧烈运动,或力量性运动,除非本人有很好的基础,大部分老人,都只建议中低等强度的有氧运动,简单判断就是运动的时候,心率不宜超过100次/分;且不能有什么不舒服,如有任何头晕、眼花、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等等必须马上停止运动。因为老人有很多潜在的疾病,平时并一定及时发现,如果在运动刺激性发作,必须马上停止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五、如何才能长寿

本身上述运动就是长寿的一个法宝,能运动一定坚持运动,就算走路也行,不能总待着。除了运动,还需要配合戒烟戒酒,不要熬夜,不可暴饮暴食,大便不要用力,不要随便生气,好的心情,定期查体,如果有慢性疾病,坚持规律吃药,按时复查。做好这些才能保证身体更健康,老人更长寿。

总之,能动一定动!

我今年72,很高兴回答你的提问!

70岁的老年人,按联合国年龄划分标准,还属于中年人。但实际生活中,人体各项技能指标,已经老化,现在虽然不是古来稀!但身体器官退化.与维护健康,是关健期!运动多久、怎样运动就凸显尤为重要!

我谈谈我的活动轨迹!向友友们坦白交待!有啥误区欢迎斧正。

我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叫床上运动!勾脚、揉腹、敲天庭、干梳头、搓双耳加叩齿,起坐后用双手鱼际搓后腰命门!起床后先喝一杯温开水,因为自己眼,有黄斑变性视神经萎缩的毛病,顺水吞下一片叶黄素!

一般太阳出地平线,才开始出门走路!顺世纪大道东行到瑞川物流园南门返回,来回4500步。头二年拌奏走快步,今年觉得力不从心!就走自然步、挺胸、甩手、放松、既不累身上还热乎乎的挺得劲!

每天下午五点多钟,骑上喜德盛公路车,沿世纪大道东行,到藁美路红绿处灯折回!来回18公里,用时一小时。骑的不快就不累,听着评书"白眉大侠”!看着路边的花草树木、和各种造型的美影!心旷神怡!自我感觉是一种享受!

几年来已经习惯!形成了生活的必须,不活动混身皱巴,72岁的人,每天在头条发文!身体"三不高"没什么大毛病!

要问应该运动多久?我看这要因人、因生活环境而异!人上一百形色色。谁和谁的体能不一样,身体灵活度不一样,准确的说运动多久,有点强人所难!也不尽人情!

70岁以后如何才能更健康长寿呢?

管住嘴迈开腿!就能为健康长寿增添活力!汇报完毕,请友友们来点建议,谢谢!

七十以上的老人每天活动量半小时最佳,慢走2千步,活动身体等,身体好的快走5千步,活动身体各部位o

【专业医生天天与您说健康】

7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应该运动多久?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尤其是65岁以上的人已经进入老年期,身体机能处于了快速下降的阶段,加之不少人已经发生了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疾病,所能承受的运动量及强度不同的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如何运动、每天应该运动多久要因人而异常,但坚持每天运动是必须的,对延缓衰老、防治疾病都是有益的,从运动医学的角度说可以参照以下几项原则来制定自己的运动计划:

第一项原则:通过运动消耗掉15%的热量,大约是300千卡左右。其中坚持每天做家务可以消耗掉大约80千卡,其余的240千卡则需要通过运动来消耗。如果选择走路,大约需要6000步,如果能通过快走或慢跑来完成是最理想的,如果身体条件不允许快走,能原地踏步或是慢走下来也会有获益。

第三项原则: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不要和别人攀比,膝关节不好的人可以选择打太极拳、游泳,从小就有运动习惯的可以坚持快走、慢跑等等,只要能动起来就是成功。

第五项原则:身体不适时避免运动,比如感冒、身体感觉疲劳、血压控制不佳等时先暂停运动积极治疗,等身体恢复后再开始运动。

总之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防治疾病延缓衰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人到老年坚持力所能及的运动会有更大的获益,但切不可强求自己,最好在做全面体检的基础上请医生帮助制定运动计划并长期坚持。

70岁以上的老年人做不做运动?如何做运动?要看具体情况。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张大夫给大家细细道来。

而对于一些已经丧失运动能力的老年人来说,正常运动可能已经变得不现实。但是,只要是能够活动,建议力所能及的活动还是要有的,否则老人会越来越虚弱,而且其他疾病伴随活动减少也会随之而来。但是,就是一点,这个运动强度要注意把握,这种没有运动能力,或者说运动能力较弱的老年人,如何运动要看具体情况,最好由专业的医生给出运动处方比较合适。

最后,张大夫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老年人的运动情况,这一点做得好,做得科学,就可能让老年人身体更好,做不好,真的可能让老年人身体每况愈下。希望大家都重视起来。

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养生的重要性,于是,公园里、湖畔边,经常能看到人们锻炼的身影,按照年龄划分,以老年人居多。对于老年人的锻炼,的确存在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掌握这些,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信大多数老年人都喜欢晨起锻炼,一是因为睡眠需求没有那么多,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习惯早起买菜。其实,专家表示,清晨空气并不新鲜,而且,早晨往往温度较低,血管收缩,对于一些高血压患者不利。相反,下午4点左右的空气富含氧气负离子,而且温度适宜。而且,下午的阳光照射,有利于钙吸收,防止骨质疏松。

二,不能空腹进行锻炼

尤其对于糖尿病的老人来说,空腹锻炼就可能使人因低血糖和心脏疾病而猝死。饮食上应多食富含纤维素或维生素的谷类、水果、蔬菜及高蛋白低脂乳品。

三,运动量和强度要适中

四,注意保暖、防止呼吸系统疾病:

受病毒疫情的影响,人们大多在家中隔离,很少外出。不过随着天气变暖,对于老年人也可以适当到外面散步和锻炼。锻炼时尽量用鼻子呼吸,不要用嘴呼吸,因为鼻子里有很多毛,它能滤清空气,湿润空气,减少气管和肺部受尘埃、病菌的侵害。

运动能够强身健体,对于年轻人来说,运动能帮助保持身材,对于中老年人而言,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可以说运动适合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

但是,老人由于身体各器官都开始衰老,很多人也患有骨质疏松症,导致骨脆性增加,如果剧烈运动有骨折的危险,还有些老人有三高等疾病,也要注意运动的强度。

老年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调节能力较差,应随时注意气候变化。气候剧变,冬天气温太低,大雾,大风等寒冷天气,不宜户外锻炼,酷暑,暴雨及大雾天也不可在户外锻炼,而应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作室内活动,以不因气候变化而停止运动。

如果不按照科学的锻炼方法,急于求成,结果可能不但无益于健康,反而有损于健康,甚至造成突然死亡。因此,运动前有必要进行身体检查,运动中也应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平时如果发现有如下症状,要找医生查明原因:食欲减退,饮食嗜好改变,便秘或腹泻,易发烧,爱出虚汗,脸或手、脚浮肿,稍一运动就心跳过速或气喘,安静时也呼吸不畅,心情不安或烦恼,易疲劳且恢复慢,难以入睡,睡眠不实,自我感觉运动量不大,但身体却消瘦下去,嗓子干渴等。

运动的项目很多,应根据各人的身体体质、健康水平、兴趣爱好、过去运动的习惯、患病的种类、环境条件及过去的工作种类等情况加以选择。因为老年人常有各种慢性病,有时会由于缺乏症状或症状不典型未引起注意,若选择不当的体育运动就会将原来隐匿的疾病暴露出来,有时会有一定的危险性。

一般来说,老年人宜选择以柔为主,或刚柔结合的运动,不宜进行激烈的,速度快的,强度大的,竞争性强的体育锻炼。传统的健身法适合于多数老年人,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游泳,体操,打球等。体质较好,有锻炼基础的老年人,可参加慢跑,能有比较全面的锻炼作用。但开始跑时要慢,或者走跑结合。但冠心病发作期,风湿性心脏病,心悸及下肢浮肿患者不宜参加跑步。糖尿病人注射了胰岛素后,不宜空腹参加跑步,以免发生低血糖等。

生命在于运动是人们常挂嘴边的话,年轻人为了健康,热衷于停留在健身房;老年人为了健康长寿,是尽力而为的让自己保持些运动量。

其实关于老年人或者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是否需要运动乃至运动时长并没有固定的限制,还是要因人而异。

常年运动的老人未必就更健康,不好动的老人也未必就不长寿,关键在于个人的性格吧。

拿我父亲和公公为例吧!父亲七十多岁,性格好动不好静,因为有糖尿病,父亲每天都要出去走走,说是走,但那速度即使年轻人也得紧追慢赶才能跟上父亲的步伐,如此快的速度,父亲每天要走两个小时左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回到家里也难得闲下来,父亲是那种坐不住的人,他的眼里总是有干不完的活儿,我们总嫌父亲过于好动,但父亲却不以为然。

我公公则和我父亲恰好相反,是一个能不动绝对不动的人,八十多岁了,从年轻时就不喜欢动,更不要说运动了。

到了老年,每天起床吃完早点打开电脑开始看电视连续剧,午饭过后午觉,起床后继续电脑看连续剧,晚饭后看电视新闻,新闻结束开始电视里的连续剧,如果有球赛,就熬夜看比赛,一般十一点左右才睡,基本每天都是处于不动的状态,身体好的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结合父亲和公公的比较,我个人认为,运动与否和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我父亲性格比较急躁好动,所以每天有运动量是好的。

而我公公性格比较孤僻好静,不喜欢与人交谈、更不喜欢运动,不管有什么事情发生,很难看出他心中是否有起伏,永远平静如水的面孔,因为他心能够静下来,所以不运动对他的身体没有任何妨碍。

2年前,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漫话在北京租房,遇到了一位房东,和朋友一起租下了两居室的房间,当时这位房东大哥看起来只有四十多岁的样子,但是最后他告诉我们,他已经退休了,将近70岁了,当时知道真实年龄之后,简直令我们极其吃惊,非常好奇是怎样保持这样好的身材的。

这位房东大哥姓李,李大哥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有锻炼的习惯,在退休之后,更加是加强锻炼,每天都会去健身房、跑步,还曾经参加过半程马拉松比赛,坚持不懈的锻炼,才能保持良好的身材,而且能够拥有健康心态,这是其越活越年轻的秘诀!

所以,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并不是不能运动,老年人也是可以运动的!很多人觉得自己老都老了,还运动来干啥!其实,不是这样的,正是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变差,还有很多基础性老年疾病,才更加需要加强运动来保持健康!

1.首先建议老年人不要做太剧烈的运动

因为老年人机体衰老的比较差,关节、肌肉、反应等方面大不如前,因此不建议开展剧烈有氧运动,比如跳绳、踢球、疾走等。一般来说,推荐比较柔和的、缓慢的、运动量不大的运动,在公园里八段锦、太极拳以及广场舞、慢跑等,都是可行的!

2.每天建议运动1个小时

老年人每天锻炼一个小时,长期坚持下去,都是非常不错的,建议晨练,早上起来去公园或者广场进行适量的锻炼和运动,这些措施都能够给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同时,每天都能呼吸新鲜空气,有一个愉快的心情,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健康长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一般来说,有规律的运动,保持心情愉悦,注意饮食结构,不暴饮暴食,戒烟戒酒,不要熬夜,这些都是保持健康长寿的秘诀!

此外,还要一些基础性疾病的预防,在老年人身体基础性疾病比较多,每年要定期的开展体检,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最后,适量的保持运动以及愉快的心情,尤其重要!

人进入了老年,就意味着身体各项功能开始下降,在进行身体运动的时候,也应该有所控制运动量。

有了以上的比较,大概就会懂得这样一个道理。运动固然对身体有益,但必须因人而异。不能盲目跟风,一股脑地效仿别人。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只有找到了适合自己运动的那个点,才是最合适的。

回答了;因体而定,因口而吃,量力而行,不可大意!!!答二,能否长寿不是自己能决定的,这是不变的定数。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该吃喝玩乐睡起就是长寿的基础!!!

通过持久的锻炼,身体会逐渐往健康方向发展。我最近一次到三甲医院体检,没有“三高”,体质指数是20.5(标准体质指数在18.3~23.9之间)。经常锻炼会延缓骨质疏松,增强心肺功能,体力增加,精力充沛。我还经常吼歌、玩头条、做家务等,寻找乐趣,开动脑筋,预防脑痴呆。

70岁以老人爱好运动锻炼、旅游的不少,只要动起来,总比窝在家好。尤其是不能久坐看电视、打麻将或扑克等。希望70岁以上的老人多做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增强体质,延年益寿。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7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运动多久,怎么运动取决于两点:

如果没有,一定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运动方式,循序渐进,比如散步、游泳都是不错的运动方式。

70岁高龄,身上多少会有些慢性病什么的,比如心脏病、三高、骨关节退化等等,如果没有,可以参考上面的运动方式,如果有,一定要咨询一下医生,最好遵医嘱,雷哥的建议是,一定不能做负重、憋气、过分用力以及摇头晃脑的运动,尤其是三高人群很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意外。

所以,不论是身体素质较好的还是有基础性疾病的,能适量活动对自己的身体都是有益的,不过都应该认清自己、量力而行。愿健康与你同行,我是雷哥,感谢阅读!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人体健康太重要了。看看长期坚持锻炼的钟南山院士,84岁高龄,肌肉练得如帅小伙一般,身体棒棒的,外表看上去比同龄人要年轻许多。

要想通过锻炼做到健康长寿,上70岁的人已不宜参与激烈运动。游泳、慢跑、急走,慢走、打太极、舞剑都是不错的健身项目,交谊舞、唱歌、钓鱼也适合人们参加。

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差别很大,应该根据自身承受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不可刻意模仿。比如钟南山院士还可以撑双杠,做引体向上等高难动做,一般同龄人就做不了。

人上了年纪,各种疾病会随之而来,如心脑血管疾病,三高、糖尿病、骨质疏松。这部分人在运动时更加应该小心谨慎,否则锻炼不成,反而会危及健康。

7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应该运动多久?如何才能更加健康长寿?

第一,每天走路30分钟,一周走五天。老年人的身体开始衰老,人的身体从六十岁开始逐渐走下坡路,各种疾病慢慢就来了,70岁时很多老年人都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剧烈运动已经不适用这个年龄段了,只有走路才是最安全的运动,但也不宜运动量过大,每天30分钟,一周走五天就可以了,适可而止。

第二、适当做一些力量训练。虽然人到了70岁,但是还需要做一些不要的力量训练,为什么呢,这个年龄段生活还可以自理,有些老人还做一些家务,帮自己带带孩子什么的,比如抱抱孩子,购物提东西等都需要胳膊上有一定的力量,这就需要适当做一点力量训练,比如购买个小哑铃每天或者隔天练练,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

第三、增加肢体灵活性锻炼。70岁以后很多老年人身体开始变得僵硬,肢体动作不协调,容易摔倒,而摔倒后很容易骨折,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头脑开始反应迟钝,身体协调能力开始变差,这就需要注意锻炼肢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比如在小区的器械上练习扭腰什么的,总之多活动筋骨,锻炼身体和肢体的灵活性。

我的家乡是低山丘陵,小镇依山,商业街南端就是上山的小毛道,从门店出发,二十多分钟就到达南山山顶,我老伴72岁,我68岁,每天早上,在如人间仙境般的天然氧吧,生活2个小时,在山坳有健身基地,是个废弃的果园,老伴吊嗓,踢腿,甩臂,我放音响听歌做健身操,一套程序下来,太阳也高了,天也热了,在下山的路上,遇美景拍照,真正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啊。

”7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应该运动半个小时左右,这样才能保持健康长寿。想要保持健康长寿,运动和饮食是特别重要的两个环节。如果只运动不好好吃饭的话,容易缺乏营养,这样整个人身体所需要的能量都没有了,很难说可以健康长寿。如果只吃饭,不运动的话,那么整个人的消化不会很好,食物堆积在胃部特别难消化,这样也是不好的”。

”老年人不能做剧烈运动。因为老人很多都是上了年纪了,特别是70岁以上的老人身体机能已经退化了很多。如果这个人平时有锻炼和健身的习惯还好,如果这个老人平时是没有什么锻炼习惯的话,要是突然开始做剧烈运动对老人的伤害比较大。所以很多老年人适合的运动都是比较轻松一点的运动,比如说可以在公园打打太极拳,或者是练一下剑,再或者是可以早晚出去走走,散散步之类。总是就是需要做一些比较轻松的运动,不能跑步或者是进行一些力量训练”。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作为老人,总体看宜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参考。

不过最好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衡。这一点很重要!

我们只要回到农村,眼见的就是一头白友的老头老太们,他们不是在田间劳作就是在房前屋后操持,或是三轮上带着孙子在上放学的路上。我们的老老乡们日夜不停的象碌辘一样,他们中七十甚八十还能幻自给有余帮衬子孙,,他们的身板骨不Et任何形式锻练活动的城里老人差。我认为:勤劳,适当劳动也银能使老年人健康长寿。

问题来了,为什么农村老人的长寿并不比城里老明显实出呢?这恐怕跟经济能挂上钓。农民老头老太毕竟手头紧得多,大部分子女是农民工和小生意人,老人们一年辛苦劳作,收入肯定不如退休城里老人,难免小病小治大病不治。如果老农民有和城里老人一样的经济条件和医疗水平,农民的健康水平和长寿概率要明显高于城里老人。

勤劳,适当劳动,是活动是运动,也是锻炼,宜于健康,有益长寿。适当劳动当然不括因生存原因的劳动。

发言有些跑题,但不失另一途于健康长寿的视角和途经。

70岁的我,以前每天游泳1500米,走步11000步,疫情后游泳馆不能游泳,就在家网购哑铃杠铃等器械在家练习,把在家憋着的郁闷发泄到锻炼上。感觉稍微肌肉有点酸嘛,但是很舒服能承受,没想到70岁后,在家练肌肉了自我安慰吧因祸德福。

人生七十古来稀,幸福生活要珍惜,怕三怕四活的累,轻松简单傻乐乎

每天坚持一万步!下雨,刮大风休息。坚持十年了,一次最少六千步,今年71岁体力满满的。

我今年88岁,坚持运动多年,体会是:一,老人要坚持活动。

二,老人的活动強度要根据自己的体质体力自己确定,不能盲目按别人的经验去定。

三,70一80岁之间,体质好的人,身体还有潜力,可以适应逐步提高活动強度。

四,80岁后就要逐步減少活动強度。

五,要注意季节对自己的影响,调整活动強度。

个人体会,只能参考。

70多岁的老年人,身体状况差异很大,运动多久也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来决定。

不过,毕竟是已过古稀之年,做任何活动都需要遵守四个原则,那就是循序渐进、项目合理、控制风险、劳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运动的作用,促使健康长寿。

一,循序渐进

老人做运动,或者叫活动,一开始不能满负荷。首先要先热身,逐步的增加强度。比如走步,老人走步,一开始一定是换步徐行,慢慢的走到两腿不发板了,也就是活动开了,才能逐步提高速度。但是最高速度也不能超过每分钟100步。

打太极拳,一开始也不能用力过猛,一开始要轻松舒缓,筋骨舒展开了才能刚劲有力。

二,项目合理

这一点大家比较好理解,老人心脑血管大多都有或大或小的问题,骨骼也会发生疏松。所以选择运动项目,要顾及好个人的身体状况。

像走步、打太极拳、做健身操、跳广场舞等都很适合老人。

三,控制风险

老人心脑血管问题较多,不适宜做剧烈运动和强度大的运动。

比如单双杠,跑步等。就是小区休闲健身广场的休闲器材,也不是每个都适宜老人。比如扭腰机,老人就是慎重。这种器材,很容易损伤腰椎,老人尽量不去玩这个东西。

有高血压病的老人,要将血压控制在140/90以下,才可以做运动。而有糖尿病的老人,出外做运动要避免低血糖,最好带上糖块,以防万一。

四,劳逸结合

老人做运动,要劳逸结合,注意休息。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就要休息,不能勉强。

就是运动当中,也要注意休息,尽量不要做的气喘吁吁。

其实,老人的所谓运动,就是休闲,就是对身体的放松,不必刻意的追求什么“目标”。这有这样,老人才能达到最佳的运动效果。

我也快八十岁了,我在六十岁以前十分喜欢运动,体操(单双扛),爬山,游泳。七十岁前逐步减量,七十五岁后,改运动为活动,以散步,休闲为主,我的个人观点是,各器官連续运行七十多年了,稍不慎就会抛矛,特别是心脏,不停地跳了七十多年,也该减负,歇歇啦,省到点用,争取用久点,所以不做大的运动,只要肢体活动,血液畅通就不错了,吃好睡好更加幸福。

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70岁以上的老年人亦或是年轻的朋友,都没有每天具体运动多久,标准的和统一的答案。

现在70岁来岁的人,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界定,是年轻的老年人。这个年龄段的人,大多数人身体都是非常健康的,选择一些适合自身体质的、自己喜欢的、舒缓的运动,还是很有必要的。

无论选择哪一项运动,只要运动对身体就会有一定的好处。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增加心肺功能;可以促进消化,加快新陈代谢;可以预防增加骨骼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可以预防一些慢性病和多发病的发生;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延缓衰老;使人的体质更强壮,更健康。

身体健康了,人的生活质量自然就提高了,也是有可能延长人的寿命的。

具体运动量,运动时长,可以参考一些比较专业人士的建议,只能是参考、参考。运动量与运动时长还是完全由自己掌控的。

年龄大的人,不要刻意追求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长,建议休闲运动为佳。

小时候村头有间杂货铺,看年头应该有几十年了;打理店铺的是一对老夫妻,店铺下方就是他们居住的地方。小时候上学都会路过那边,老爷爷年纪稍长一点,七十几了。不过日常的习惯很好。我们上学一般都是上午7点左右出家门,他会在店铺门口做一些简单的体操运动;然后就会从头到脚地按摩一下自己的穴位。中医讲究: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所以经常按摩一下穴位可以改善身体血液微循环,也会让人一天有精气神。

那么7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应该运动多久?如何做才能更健康长寿?

个人觉得,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适当的运动。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动作稍缓,简单的运动项目;比如打打太极拳,做一些简单的体操运动。运动前需要先做一下热身运动,避免造成肌肉拉伤,还有在运动过程中如果感觉不适;应该马上制止,运动最好选择人群集中的地方,如果有亲属陪伴是最好,之前就有看过一则新闻,六十的大爷有晨跑的习惯,而且喜欢独自跑步,结果发生意外,等发现的时候人已经走了。老年人不是说不能锻炼,相反锻炼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可是毕竟年纪大了,免不了会发生些什么。

那么如何才能过得更健康长寿呢?首先觉得应该要自律,管住嘴迈动腿。以我奶奶为例,今年已经84岁高龄了,可是精神头很好,她就是个自律的人;退休以后就开始吃素,三餐不吃得过饱,而且有散步喝茶的习惯;大家知道过油过咸的食物会对我们的心脑血管造成影响,当然也不是绝对的,之前就有见过百岁奶奶每天一顿肉呢。其次就是身体有问题就及时就医,以前大家穷,小病抗,大病有条件就治,没条件就放弃,现在医改已经很好了,所以当身体有不适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就医,别抗着,以前就有几位亲戚不重视,结果就过早的离世了。不论是为了自己还是家人,保重身体很重要。

以上都是本人自己的主观观点,如有表达不当的地方麻烦指出。谢谢

7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该保持以往的特点,按照你的习惯进行锻炼身体,不能搞那些太过分的事情,应该注意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运动就是你自己能够行的锻炼,超过两小时就不要进行再运动,可以采取慢走的步伐,来使你的心情得到平衡,锻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学会慢生活的人,才会有长寿的可能,一般急匆匆的人都不得长寿!性格也要调整,还是应该讲究慢生活来时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心情复杂变为心情愉快,这就是要靠你来,慢慢来适应这个世界上的纷繁复杂,70岁就不要再去与人争高下……

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应该运动多久?如何做才能更健康长寿?上了七十多是不能做巨力的运动,身体好没疾病的老年人,可以打打八段锦,太级拳,每天保持散散步。做这些运动也分季节,深春和夏天早点起床,做做以上的运动,呼吸新鲜空气,中午要适当的午睡。深秋至冬季到初春,迟点起床,特别冬天要注意保暖,在运动上注意自己身体。要保持清淡的火食习惯,起居要規律,开心欢乐就能健康长寿。

应该活动多久?这要因人而异。身体还可以的,早晨起,主要是按摩穴位,活动筋骨,或打太极拳,以慢动作为主。早饭后休息。上午十时散步一小时。下午休息后视情况适当活动。晚上七八点后也适当活动筋骨。身体差的,每天上下午散步就行了,只要活动的身体微热就行了。

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好不要刻意去运动,每天的自然生活活动量足够了。还有如果有个孝顺儿女你的长寿就更加有保障!

第一: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体质整体衰退,缺钙,骨质疏松,肌肉萎缩,~~~这属于每一个人必经之路,没有恢复的可能,所以刻意去运动有可能损伤自己身体:骨折,肌肉拉伤~~等等不可测的危险情况况发生,就有可能出现意外提前去世。所以不能做重体力运动,不能做剧烈运动,缓步慢行运动是最佳选择。

第二:做一些舒缓的慢运动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延缓肌肉萎缩,增加身体免疫能力。例如打个太极拳,切记运动中只要感觉累就立即停止运动,好好休息。不要勉强。

长寿的原因有先天遗传,后天保养。生活环境,生活中心理状态~各种各样的因素造成的,不能一概而论。只要你感觉自己是舒适的生活状态,就有可能相对于同龄人来说可以长寿一点。

100岁不是梦,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超越100岁!但是吃喝嫖赌打架斗殴坑蒙拐骗的人员大多不会长寿!

所以我们生活中要尽量多做善事,宽以待人,保持心情舒畅。

生活中要随遇而安不要怨天尤人,一切尽力就好。

生活中要做到有病就看医生不要逞强好胜,小病拖成大病就后悔晚矣。

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所有的困难,用美好的心态去包容别人,你就会发现天更蓝!一不小心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超过100岁了!

我们农村人运动不运动不关紧要.每天到田间耕作最重要.既是耕作又是运动.既是运动又是得利.这就是我们农村人的运动。农村老人为了生活而运动。农村老人为了生存而运动。

我今年72岁,早晚各走5里地,现在坚持五年了,身体很好。而老伴走的急还远,xⅰ盖痛了,医生说磨损成关节炎了。我认为老年人运动要因人而宜,不能急于求成,不然对身体有害。这是我的体验。

老年人70岁以上活动,原则上是量力而行,我小区几个老年人开始一味认为跑步越多越好,后来他们说,上当了,跑伤了,听了想想好笑。

我今年71岁了。每日坚持40分钟左右快步走,每1分钟100-120步,每周没少过6天,锻炼身体,效果不错。但我认为应因人而宜,什么事都不能照搬。否则,适得其返。切记。

今年我八十三岁,上午活儿一小时,下午散步一小时,走六千步以上。

我今年70岁了,一直每天,平板支撑十分钟,分三次做,深蹲六十个,四次。俯卧撑三十,三次。有喘,微汗,坚持十五年了。

其实,对于老年人怎么养生,怎么健康,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个体的基因,健康基础各不相同,所以,适应自己的是好。别人的经验,只能是借鉴。

70岁以上老年人建议散步或打太极拳,走路3000步以内……其实到了一定年龄,每天活动活动即可,活动的原则不累就好。

7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坚持半小时以上的有氧运动,是较好的选择。想要健康长寿的话,除了坚持运动以外,还应多注意饮食和保持良好心态。

年龄超过60岁以后,机体的各方面能力,肯定大不如以前,特别是心肺能力,下降的尤为明显。

比如,年轻的时候,你打半小时的篮球,或者是跑个10公里,都不会觉得累。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去打球和跑步,同样的运动量,可能就会出现气喘吁吁,难以完成运动的情况。这就是心肺能力,下降的表现。

心肺能力的下降,人体就更容易出现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人到70岁以后,我们虽然不能将心肺能力,恢复到年轻时候的水平,但是可能通过适当的锻炼,延缓心肺功能的衰退。

具体怎么做呢?

我还是那句话:结合自身的兴趣和身体状况,选择中等强度以上的有氧运动,锻炼半小时以上。

举个例子:

我之前就碰到过一位60多岁的阿公,球场上跑位、传球、投篮,打的还挺好的。据他反馈,他们还有专门的老年篮球组比赛。因为热爱篮球,所以到了这个年纪,仍然坚持在打篮球。

篮球属于高强度运动,一般是不建议老年人去选择这样的运动,但既然喜欢,那打篮球的时候,注意点就行。到70岁,肯定不可能像年轻人一样,跑着球去往篮球突破。减少身体对抗,打个“养生篮球”,像上面的阿公一样,跑位、传球、投篮还是可以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老人,都适合运动。对于存在不稳定心绞痛、或者是心功能4级的老人,这些都是不适合运动。因此,我们在运动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

想要长寿,除了每天坚持运动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饮食习惯。饮食清淡一些,少油、少糖、少盐。香烟不要抽,酒要少喝。

生活中,我们见到一些老人,突发心梗或者是脑梗,往往与情绪激动有关。保持良好的心态,除了可以避免这些疾病的发生,日子也过得更开心、更长久。

总的来说,70岁以上的老人,能每天运动半小时以上,是最好的。若想要健康长寿,除了运动外,还需注意饮食习惯和心态。

每个人的每天运动量不能用岁数来决定,要根据自已身体的健康状况,你们看看我今年多大年纪了?我每天坚持走步,风雨无阻。

因人而异,随意而为,没有一定。

身体棒棒,精力旺盛,有运动习惯者,可以多运动;身体欠佳,精力疲惫,且没有运动习惯者,可以不运动。

长寿不长寿不是人为的!除非正常死亡外,大多长寿者无外乎有以下两个因素:一是遗传,二是心态。只要是先天条件好,后天心态好,不长寿都难!

长寿不长寿与锻炼不锻炼、吃啥不吃啥、喝啥不喝啥的关系都不大。现实中有很多事例:不养生的活到九十九,养生专家活到五十八;不锻炼的活到一百多,运动健将没有活过四十岁。

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也有人说生命在于静止,其实都有道理,就看你适合哪种理论,说不定你适合静养,可你偏偏运动;而他适合运动,可他偏偏静养,就适得其反了。

心情好点,胃口好点,运动适当一点,喜欢老酒喝一点,保证你身体好!

我的体会,老年人要长寿,最好是动,静结合,最新科学家报导:每天走路4千4百歩合适。之后要休息。每天心情要舒暢,开心,快乐,睡好觉,饮食科学规律,不可过飽。休息时看看报,练练书法等。

70岁的老年人每天锻炼一个小时就可以起到了锻炼身体的效果,但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也不能统一标准,如果是经常参加锻炼的老年人可以延长二个小时,刚参加锻炼的老年人半个小时也可以,总之锻炼身体要持之以恒,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至有每天都要坚持锻炼,身体才会健康。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的好处不言而喻。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多走走,对健康肯定是有益的。对于老年人来说,机体各个器官功能有所退化,新陈代谢减慢,而每天进行适度的活动不仅能帮助加速机体代谢,还能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器官老化,预防疾病的发生,帮助延年益寿。只不过,运动同时是加重心脏负荷、诱发骨关节疾病的元凶,所以老年人运动要格外注意。

首先,要说明一点,运动确实有助健康,但运动不是决定长寿与否的唯一因素。换句话说,即便你每天都在运动,可能也不一定就能长寿。这是因为,长寿是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像是饮食、起居、心态、吸烟喝酒等等,还有遗传、生活和工作环境等等,这些因素也都是决定长寿的关键因素。举个例子来说,一个长期吸烟喝酒的人,即便天天都运动,可能也不如一个很少运动,但烟酒不沾的人活得长。但无论如何,老年人多运动总归是没有坏处的,当然还要注意规避一些其他的风险因素。

运动虽好,但并非人人适合,运动同时存在一定的风险,导致运动性猝死事件的发生,对于老年人来说,风险更大。

首先,老年人运动应该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并要持之以恒。

老年人的血管老化,供血供氧状况本就不好,所以容易发生心脏缺血、脑缺血等,运动时全身耗氧量增加,更容易发生缺血,诱发严重的不良事件。因此,老年人运动必须注意把握好运动强度,以不超出个人承受能力为限,具体就是运动时微微出汗、气喘,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运动心率应控制在104-135/分。

运动要循序渐进,从散步开始慢慢增加活动量,像是太极拳、广场舞、走路都可以作为初期选择,后续可转为慢跑、快走、骑自行车、爬山等,切忌高强度锻炼。运动时和运动后要注意观察个人情况,一旦有任何的不适,立即停止运动,及时就医。要注意,有效的运动应该是持之以恒的,如果不能坚持,还不如不动,一般建议每天至少半小时,每周5次为宜,养成好习惯。

其次,老年人运动一定要注意规避风险。

老年人运动本身是为了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如果运动不当反而会诱发不良事件,甚至直接导致猝死。为此要求老年人运动时,应该格外小心。要求高血压患者要避免晨练,尤其是近期血压控制不稳定的患者,最好先停止运动;心脏病患者要注意小心运动,以不引起心脏不适为前提,如果是心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禁止运动;夏天运动后切忌贪凉,不要立即冲冷水澡,也不能大量喝冷饮,也不要立即吹空调;冬天运动要避免室内外温差,防止寒冷刺激,天气太冷最好不要出门活动。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中老年人特别是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应该定期请医师作详细的健康检查,一方面可以找出适当的运动,一方面可以评估持续运动后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从运动时长、运动的强度、运动的种类三方面来说有如下注意事项:

运动量不够或过多,都不能达到增加健康的目的,一般来说,可以用运动时的心跳率监测运动量,理想的心跳率为(220-年龄)×60%至(220-年龄)×80%之间,以70岁的银发族来说,达到运动量的心跳率应该在每分钟90下至120下之间。

一般以身体进行节律性及持续性活动为主,如慢跑、登山、骑脚踏车、游泳、土风舞等;最好依照个人喜好、环境因素与身体健康状况,选择自己有兴趣的运动项目,既可兼具健身及娱乐效果,而且较容易持之以恒。

这是一个伪课题。正确锻炼与否,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没有统一标准。有人讲的只是自己现身体验总结并不能代表什么,更代表不了他人。

1,依个人身体壮况而行。2,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3,持之以衡。4,修闲而不是竞技动作。本人每天坚持游泳,四种游姿连续不断在1小时之内,大约25米泳池往返25次。

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和年轻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年轻人一般没有基础疾病,身体状况比较好,所以往往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运动,但是对于老年人,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非常有必要。因为如果你有一些基础疾病,那么一些不恰当的运动是可能造成生命危险的,比如本来就有严重心脏病的人,如果进行剧烈运动,很可能造成突然的心跳异常,进而危及生命。所以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进行运动前一定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行。

需要了解的内容主要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心脏功能、肺功能、肾功能,骨密度等等。因为这些指标都是关乎如何运动的重要指标。比如血压,如果是高血压患者,长期血压控制不佳,那么运动则需要非常注意,因为如果突然运动,很可能造成血压突然升高,进而出现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又比如骨密度减低非常明显的人群,它们往往骨质疏松非常严重,对于这一类人群,如果做一些比较复杂或者有难度的运动,那么很可能造成骨折,这样造成得不偿失的效果。

所以,只有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才能做到合理安排运动。避免运动给身体带来伤害。

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运动能够有效地改善老年人的心血管功能和肺功能,提高老年人的心肺功能,拥有更好的耐力,降低心脏疾病、冠心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对于很多慢性疾病也能起到比较好的预防和改善作用。

低强度运动:运动中能够轻松自如地谈话、唱歌;心跳、呼吸一般没多大变化,也不会出汗;常见的运动形式有家务劳动、养花养草、散步、打太极拳、钓鱼、练气功等;

中强度运动:一般指需要用劲,但是仍然可以比较自如地说话;比如说快走、跳舞、打高尔夫球、比较休闲的游泳等;

高强度运动:这个时候就需要用比较多的力,心跳也会明显加快,呼吸急促,同时往往会出汗;常见的高强度运动有慢跑、快速骑自行车、重体力劳动以及其他一些耗体力的运动等。

对于70以上的老人来说,很多都有慢性病,所以对于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特殊人群”,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运动。

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运动是一方面,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刘医生给几点建议:

●控制总热量,低热量有助于增寿。注意控制进食量,每顿不要吃太饱,因为老年人本来机体代谢就相对较慢,如果吃太饱,会造成热量过多,造成身体代谢增高,这是不利于养生的,所以建议平时可以采用定时定量进餐、分餐、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等。这些都有助于热量的控制。对于一日三餐的食物,也尽量做好合理分配。

●吃盐不超标。盐是导致高血压以及很多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所以,想要远离心血管疾病,控制盐的摄入量非常重要。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要超过6g。盐除了会引起心血管疾病之外,还会引起血糖浓度的增高,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同样需要采用低糖饮食。

●多吃时令蔬菜。什么意思呢?就是最好多吃当季的蔬菜,比如春天的时候,可以多吃蒜苗、豆芽、春芽等;到了夏天,则可以多吃番茄、黄瓜、丝瓜、茄子等;到了秋天,则可以多吃花生、莲藕、山药、芋头等;到了冬天,则吃白菜、萝卜等。

当然,上面刘医生讲的只是最基本的饮食注意事项,饮食上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多摄入膳食纤维、多补充植物固醇、多吃水果、多吃糙制谷物等等,对于老年人来讲,饮食上的学问是非常多的。

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科学合理的运动是关键,如果有的运动对身体有损伤,那么宁愿不动,也不要强制运动。而对于运动的目的,主要还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提高心肺功能,提升身体的灵活性等等,而这些,都是长寿的基础。总之,运动好处多多,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多动起来吧!

我75岁技术佬,坚持傍晚健身步行13公里/1.8万步/2.5小时己13年了,加白天达2.2万步/天左右,如累计行程则可绕地球一圈多。体会有3点1.鞋不仅要合脚,还要轻、软、富有弹性,备3~4双轮换;2.路要平整、安全;3.冬防寒、夏防暑保护措施不能马虎,避雨淋与暴晒,免憋屎憋尿,备少许饮用水,肥胖者束紧腹带。夲人勤走路,两条腿可看少十年。

你说了算,我听你的。我83岁了,以散步为主。不跑,不跳,不当汉马。

老人运动健身应侧重上肢与腹部,因为好多老人腹部器官都已萎缩,或产生病变,运动上述部位对修复器官病变,加强脏器功能效果比较直接。

老人运动健身要注意安全。

老年人锻练要有个度,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运动自古以来都是一味良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伴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人们普遍都缺乏运动,大部分人喜欢久坐少动,而长期久坐少动又容易导致人们出现肥胖、冠心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疾病,作为医务人员经常鼓励自己和劝家人或者劝病人或者家属增加运动,加强锻炼身体,但因为工作或者生活等种种原因,能够长期坚持下去的少之又少。

运动之所以被称为良药,主要运动能够提高免疫力,也就是提高抗病的能力,能够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均有好处,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运动还能够协助控制血糖,总之一句话运动好处多多。

世界卫生把适量的运动作为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犹如任何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样,因此强调运动要科学合理,运动不足、运动过度、运动方法不得当会导致运动损伤的风险。

应该进行有规律的有氧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60分钟左右,最短不要少于5分钟,最长不要超过60分钟,可以雷打不动的每天运动一次或者如果坚持不了每天一次运动但至少每一个星期要运动五次,也就是每一个星期至少坚持运动五天,在运动之前还需要细心的检查有没有威胁到身体安全的并发症存在,如糖尿病患者运动之前需要做好防范低血糖的准备,而血糖高超过16.7mmol/L尤其是肥胖的人、患有严重缺血性心脏病、严重高血压、人体平衡功能出现障碍的、严重骨质疏松或者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老年人并不适合运动。

第一、散步

所谓散步就是为了锻炼身体或者散心而走一走,不仅简单经济,而且非常可行而有效。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分次进行,可以在公园里散步,也可以在田野上散步,几乎不受地点限制。如果散步配上打太极拳或者保健体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惊喜,可以每分钟行走八九十步,每次行走30分钟到一个小时左右,也可以快速的每分钟行走100步左右,每次行走三四十分钟,散步的方式方法很多,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都可以,没有固定的方式方法,散步最后选择在饭后进行,正所谓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第二、打打传统的太极拳,太极拳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祛病延年益寿,正所谓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太极拳讲究连绵不断、行云流水、以柔克刚,刚柔相济,被全世界的人喜爱。

第三、做保健体操或者八段锦。

第四、游泳、近年流行的广场舞,均讲究手眼脚等全身协调配合,不仅可以减重减肥减少腹部脂肪堆积锻炼心肺功能,还可以保持匀称美好的身材,在配合音乐,简直美不胜收,使心情愉悦。

两手手臂力所能及的反反复复的化圆圈在身体周边。

双手做15个或者以上的侧平举或者双手各抓一瓶500毫升矿泉水做15个或者15个以上的侧平举。

健康长寿跟运动没有丝毫关系,就像鸽子多运动就能在水里游泳,猪多运动就能飞的道理一样。

研究表明,老年人坚持运动的习惯,可以改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骨骼和肌肉系统等全身多个系统的功能。但是老年人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都已经有所下降,稍不注意极有可能发生一些意外,所以老年人运动要遵循一些方法和原则的。

1、定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锻炼前、锻炼后,一定要监测自己的身体状况,自身疾病有没有发生变化,心脑血管系统是否正常,等等。这一步的目的是保证锻炼的安全性。

3、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因人而异

老年人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及健康状况,来制定自己的锻炼计划。患有冠心病、脑梗、高血压等疾病的老年人,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锻炼。另外,如果锻炼中途生病了,也应该停止运动,先治疗疾病。

7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可动半小时或者半小时以上,步行或者球类运动,打羽毛球或者乒乓球,关键的是持之以恒。真的是对血压,血脂,血糖的控制超到很大的作用。我就是最大的受益者,退休后我每天都坚持锻炼,爬山,游泳,步行及打羽毛球。比如今天去爬山就不做其他运动了,′今天去游:泳也不做其他运动了。现在做的最多的是步行和打羽毛球。下午可以唱唱歌。所以现在我都没有"三高",所以说我是最大的受益者。‘为了健康我还将这些兴趣爱好坚持下去。

生命在于动,老年人要量力而行。

老年人的活动和锻炼的运动量,依身体状况而行,不应该依年龄而定,因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同,可能差异也很大,身体患有的疾患不同。老年人要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自由选择适宜的锻炼身体的方式方法,只有量身而定,方才有利于身体有保障的锻炼,身体会得到更健康。

THE END
1.非常抱歉占用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我们家有一只五岁的银渐层猫咪…...非常抱歉占用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我们家有一只五岁的银渐层猫咪,经过检查确诊为严重贫血,同时伴有肾病和心脏问题,实在是无计可施,急需寻找能够献血的英雄小猫来拯救我们的孩子。只要体重超过5kg且身体健康的猫咪都可以来做配型检查,恳请大家帮忙救救我们的孩子!!!我http://k.sina.com.cn/article_6042105407_m16823363f03301nt9i.html
2.小橘猫:当时我害怕极了体检医生们小橘猫:当时我害怕极了 一只可爱的小橘猫被放在医用台上 医生们准备对其进行全方位体检 娇小的身躯不知如何下手 最终 两只壮硕的手还是将可爱的猫咪按住 将其身体拉得老长 猫咪:具体详情我也不知道 当时我怕极了,但我不敢说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拜见喵主子】↓...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FIMT4D0517GO5M.html
3.5岁的猫算老么5岁的猫算老猫么猫的一岁相当于人的七岁,那么五岁的猫只是相当于人的35岁,所以5岁的猫不算老猫,只能算是青年猫,这时要给猫咪是喂高蛋白低脂肪的猫粮,并且定期带猫去宠物医院体检。 5岁的猫算老么 有科学家指出,猫的一岁相当于人的七岁,那么五岁的猫只是相当于人的35岁,所以5岁的猫不算老猫,只能算是青年猫,还不算老年...https://mip.xiaokeai.com/cat/baike/38076.html
4.猫多久体检一次比较好?而这些你突然发现的症状,可能是猫咪被病痛长期折磨的结果,所以定期给猫咪体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猫多久体检一次? ISFM国际猫病协会建议,猫咪的体检频次可按照以下规律: 0-6月龄:建议1-2个月做一次体检; 7月龄-8岁:至少半年做一次体检; 3-10岁:建议1年体检一次; ...https://www.isdpp.com/xq-10505.html
5.适合50岁以上中老年美年大降高端体检,中老年深度肿瘤慢性病...到院体检时请带上身份证,体检前务必阅读注意事项并严格遵守 2.免费营养早餐,免费停车,满40人以上单位可预约时间至指定地点派车接送体检服务。 3.周二至周六早上7:30体检开始,体检中心上午10:30结束采血 4.预约咨询电话:18868763010 5.特价商品,一经购买,不可退改 6.2021.06.30前未使用自动作废 7.本体检无发票,...https://h5.youzan.com/v2/showcase/goods?alias=2xgfqvlm0nfro
6.中老年猫一般指的是年龄七岁及七岁以上的猫...来自Purr咕噜...中老年猫一般指的是年龄七岁及七岁以上的猫。那么有的铲屎官会问:我家猫七岁了,为什么看起来和年轻时候一样,感觉没有什么变化呢?其实,猫咪和人一样,步入中老年阶段,包括行动力、视力、听觉在内的身体状况都在缓慢变差,各个器官也在逐渐退化,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短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果仔细观察...https://weibo.com/2699486347/J3KWBe6y7
1.猫咪三大项疾病检测价格大揭秘!疾病常识猫咪是许多人喜爱的宠物之一,但它们也容易患上各种疾病,为了确保猫咪的健康,定期进行疾病检测是非常重要的,猫咪三大项疾病检测需要多少钱呢?本文将为你揭秘猫咪三大项疾病检测的价格。 猫咪三大项疾病检测通常包括:猫传染性腹膜炎(FIP)检测、猫白血病(FeLV)检测和猫免疫缺陷病毒(FIV)检测,这些检测可以帮助主人及时发现猫咪...https://www.zhaoweidong.com/news/rjejhLuAp8.html
2.猫咪生病住院,化验是必须的!为什么猫生病要住院? 猫咪作为我们的宠物朋友,一旦生病就需要及时治疗。有些疾病需要在动物医院接受更专业的治疗,因此住院就成为一种必要的选择。在医生的指导下,猫咪可以接受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同时也能够得到更好的护理和观察。 化验为什么必须? 对于病情不明的猫咪来说,化验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化验能够帮助医生了解猫...http://m.wfpet.com/cat/disease/722822.html
3.怎样发现三个月折耳猫的隐藏病(保障宠物降的必要措施及注意事项)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是多方面的,我们需要为折耳猫提供洁净的环境和空气,定期为宠物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适时为宠物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 十四、定期为折耳猫进行健康检查 定期为折耳猫进行健康检查是保护宠物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可以通过检查宠物的体温、心率、呼吸等指标,及时发现宠物身体健康问题,并进行...https://www.pettb.cn/article-35916-1.html
4.涡阳县“121”计划就业岗位汇总全职配送员100名:不限学历,18-48岁,一单3-5元,按单提成,自备电动车,早7:00-凌晨2:00,一天做够9个小时,按排班 地址:涡阳县光机电产业园电商服务中心301 涡阳县悦鲜惠超市有限责任公司 储备干部2名:高中以上学历,20-35周岁,有管理工作经验,团队协作意识,月薪2500-6000,转正后有社保 理货员10名:不...https://www.gy.gov.cn/XxgkContent/show/2326761.html
5.@中堂人,涨知识赢奖品!快来参加这个线上答题互动,“卫”降护航!3.我国1~14岁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 A.交通事故 B.家庭暴力与自杀 C.火灾 D.溺水 4.出现煤气中毒时,您认为下列哪项是首先应采取的措施? A.用冷毛巾敷头以保持清醒 B.打开门窗通气 C.用冷水浇身体以保持清醒 D.打120急救电话 5.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D) ...https://pub.timedg.com/s/2022-09/11/AP631dcc54e4b08af1f0389b24.html
6.5岁宝宝被猫咬了一口未流血发烧怎么办真实医生问答医生您好,我家儿子5岁了,昨天因为被猫咬了一口未流血,今天去打疫苗了。傍晚时分发烧38.5,喝了布洛芬,这会儿已经退热。不知道跟打疫苗有没有关系,这两天鼻子不通,发烧的时候说冷,还说肚子难受。想了解下原因。(男,5岁)昨天晚上向您咨询的 猫咬以后是否打疫苗 您好,我是崇阳县中医院医师,王星医生 应该是出去...https://m.chunyuyisheng.com/mip/qa/Llja-ZFR8AOTsy3CqeocPA/
7.5岁小孩被猫咬破了手腕该咋办39问医生需要注射狂犬疫苗的。http://wapask.39.net/question/12705502.html
8....参考资料4、【单选题】某女性,25岁,既往体健,体检时发现肝功能正常,抗-HBs阳性,反复查HBV、其他血清标志物均为阴性。表示此女士是 A、乙型肝炎有传染性 B、乙型肝炎病情稳定 C、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D、对乙型肝炎病毒有免疫力 参考资料【 】 5、【单选题】下列哪项可用于生产乙肝疫苗 ...https://blog.csdn.net/bnjyedu/article/details/12360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