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检测在早期发现与判断高脂蛋白血症,协助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如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等的危险程度,监测评价饮食与药物治疗效果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血脂化验单里面的各项指标怎么看?今天教大家一分钟学会看血脂化验单!
什么是血脂?
血脂是人体脂肪的一部分,是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磷脂等脂类物质的总称。
血脂除了可作为脂质代谢紊乱及有关疾病的诊断指标外,还可协助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肾病综合征、肝炎肝硬化及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血脂化验包括哪些项目?
血脂化验主要包括以下7项:
总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载脂蛋白A1(apoA1)
载脂蛋白B(apoB)
脂蛋白(a)[Lp(a)]
1总胆固醇(TC)
总胆固醇是血液中各种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是组成人体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总胆固醇水平受年龄、性别、家族、遗传、饮食等各种因素影响。胆固醇水平太高、太低都不大健康,唯有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才是最佳状态。
特别提示:总胆固醇升高会导致各种高脂蛋白血症、胆汁淤积性黄疸、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如果总胆固醇不足,许多营养物质就无法被细胞吸收利用,也会影响到身体的各项生理功能。
2甘油三酯(TG)
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LDL-C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首要干预靶点。
有老百姓说化验单上没有箭头就代表结果是正常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根据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分层确定LDL-C的控制目标值如下: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HDL-C相对于“坏胆固醇”LDL-C而言,是一种“好胆固醇”,它能把血管壁内多余的胆固醇转运至肝脏组织进行再循环分解代谢,从而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以此来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俗称“血管清道夫”。
5载脂蛋白A1(apoA1)
6载脂蛋白B(apoB)
7脂蛋白(a)[Lp(a)]
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有哪些
1.有ASCVD病史者
2.存在ASCVD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的人群
3.有早发CVD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55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65岁前患ASCVD),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
4.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多久检测一次血脂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建议40岁以下成年人每2~5年测一次血脂,包括TC、LDL-C、HDL-C和TG;
40岁以上成年人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血脂检测;
1.ASCVD高危人群应根据个体化防治的需求进行血脂检测
2.在上述人群接受的血脂检测中,应至少包括1次Lp(a)的检测
3.血脂检测应列入小学、初中和高中体检的常规项目
4.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先证者的一级和二级亲属均应进行血脂筛查,增加FH的早期检出率
高血脂如何防治
影响血脂的因素总结起来有几大方面:年龄、性别、遗传、饮食、运动。很显然前三项是不可改变不可控的因素,而饮食和运动是可以由自己牢牢把握的。因此降脂治疗中首先推荐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当增加身体活动、控制体重、戒烟和限制饮酒等。
合理膳食对血脂影响较大,要限制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的摄入,增加水果、蔬菜、全谷薯类、膳食纤维及鱼类的摄入。当生活方式干预不能达到降脂目标时,应考虑降脂药物的使用。
供稿:安徽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审核专家: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童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