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内分泌的多项指标在餐前与餐后存在显著变化,但这种变化究竟是由进食、昼夜节律或是两者共同所致,还无法彻底探明。
为什么有的检查项目就不用空腹,为什么有的检查抽血前一定要空腹呢?
那今天小编就来普及一下空腹查血到底是为什么。
空腹采血是指禁食8小时后空腹采取的标本,一般是在晨起早餐前采血。
空腹抽血的理由
1、参考范围源于空腹
检验科所有的检测项目都会有一个参考范围,而判断结果是否异常,则是用个人结果与参考范围相比较,超出参考范围,就算异常。
参考范围的制定大多数情况都是以健康人空腹抽血的检测结果为依据,经过科学的统计分析,计算得出。
如果个人抽血时不空腹,那么和参考区间就会缺乏可比性,影响结果判读。
2、人进食后的半小时内,血液会呈乳糜状,很多检验项目的检测需要经过比色的过程,乳糜血会严重干扰检测结果。
因此检验科遇到乳糜血,基本都会退收,并要求重新采血!
看了这两张图,你还想抽血前,吃个鸡蛋吗?
空腹能不能喝水?
网上有不少疑问,关于空腹能不能喝水?专家表示,体检当天早晨喝点白开水并没有问题,但千万不要喝饮料、茶水、咖啡等。
实际上,空腹的目的就是要保证体检时静脉血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体检前如果大量饮水会稀释血液,导致诸多检测值出现误差,但这并不代表一点儿水也不能喝。
专家解释,一早口干喝50至100毫升水没有问题,只要别大量地一次性喝几百毫升,就不会影响体检结果。
不是所有的抽血都要空腹!
空腹通常是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血生化(各种离子)、血流变等检查项目的要求。
如果你要做这些检查,千万不要把空腹抽血的叮嘱当作耳边风!
否则,摄入了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嘌呤等物质,数小时内就会对待测指标的含量出现显著影响!
但是,像血常规这样的检查,几小时乃至一天以内进食并不会对待测血细胞的数量造成变化,所以,如果您需要化验的只是血常规,就不必空腹。
抽血化验的注意事项
1、抽血赶在早10点前最好
体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饮酒,晚8点后最好禁食,以免影响第二天空腹血糖等指标检测。
2、止血用三个手指压迫
抽完血后由于血小板还没有凝固,血管针眼处仍在继续出血,用三个手指压迫才能起到止血作用。
但是按压时千万不能揉,轻揉出血处不仅不能止血,相反会加速出血,效果自然适得其反。正确的方法是只能压不要揉。
3、衣服不能勒太紧
尽量穿宽松纯棉的衣服,不要穿袖口过小、过紧的衣服,避免抽血时衣袖卷不上来或抽血后衣袖过紧,引起手臂血管血肿。
抽血后要听从检验医师建议,做到科学处理,一旦出现由于压迫止血方法不当导致局部淤血。
患者也不要过于紧张,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处置,一般情况下都会很快止血的。
4、按压3~5分钟
采血后应伸直前臂,正常抽完血后止血一般要3~5分钟,年龄大或血小板异常患者应相对长些。
有的人抽血后,仅按压一分多钟就自认为没事了,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很容会造成出血。
现在大家应该了解为什么体检抽血的时候要求空腹了;早晨喝水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能饮用过多,坚决不能饮用除白开水以外的任何饮料!
尽管总是叮嘱患者空腹到医院抽血,但有时因为各种原因,可能并不能做到空腹抽血。小编带你来看一看空腹时与进食后化验检查指标的变化!
我们会发现在是否空腹采血上各国其实是有争议的。
①晨起,空腹12小时后;
②早饭3小时后;
③午饭3小时后测量77项化验指标。
为保证试验对象的餐食相同,餐食统一供应,早餐含有630kcal能量(碳水化合物80%,脂质11%,蛋白质9%),午餐含有850kcal能量(碳水化合物64%,脂质18%,蛋白质18%)。
下面我们按化验项目的顺序为大家梳理一下进食对各项检查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1、凝血功能
凝血功能的三项指标:PT、aPTT和Fib不受进食影响。2014年意大利的另外一篇研究在对比空腹12小时与早餐后的aPTT、PT、Fib、抗凝血酶Ⅲ、蛋白C、蛋白S后,也认为进餐不会影响凝血功能检查。
2、血生化
肝功能
因此,肝功能受到进食的影响较小,非空腹肝功能应该是可信的。
肾功能
尿素氮、β2微球蛋白、尿酸不会受到进食影响,而肌酐在进食后会显著增加。另外一篇研究发现在进食肉类食物2小时后,15名健康受试者的肌酐平均上升了约34umol/L!而如果进食的是纯素食,肌酐不会受到影响。
因此,饮食的种类对肌酐影响较大,测定应该在尽量在空腹进行,纯素食后也勉强可以接受。
电解质
电解质是否受到进食的影响可能与饮食中所含的电解质浓度有关,而在研究中并没有发现正常饮食对于电解质的显著影响。
血脂
还是成年男性和女性:
因此,为了增加患者的血脂监测依从性,共识认为可以常规监测非空腹血脂。
心肌损伤标志物和BNP
心肌损伤标志物在进食前后并不会改变。目前尚未发现进食影响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报道,可能因为健康人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浓度很低,饮食的影响甚至无法体现在数值上。
而BNP观察到了餐后的下降,最多可以下降接近30%。尽管目前发现BNP存在昼夜节律,但BNP的变化目前还没有完全证实可以用昼夜节律解释。
其它
血清铁、淀粉酶、脂肪酶、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D、同型半胱氨酸、CRP未发现进食有影响。
3、内分泌功能
不过还是有不少内分泌指标在餐前与餐后并没有显著变化,比如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脱氢表雄酮、雌激素、FSH、LH、FT3、FT4、IGF-1、性激素结合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