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血液与血型

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液体,它属于结缔组织,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防御有害物质和储存人体遗传信息的作用。血液由55%-60%的血浆和40%-45%的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类,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颗粒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存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淋巴细胞的生存期从几个小时直到几年,长短不等。

①动脉血:

血液分为动脉血和静脉血,是在人体心脏和全身血管中循环流动的不透明的红色液体。动脉血是氧气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相互结合,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颜色呈鲜红色;

②静脉血:

静脉血是氧气和血红蛋白相互分离,含氧气较少,二氧化碳较多,颜色呈暗红色。

淡红色血液,当人的血液呈现淡红色时,常提示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标准,即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此时人出现面容枯槁、苍白、唇舌色淡、神疲乏力等症状。当出现贫血症状要注意加强营养补充,严重时请及时就医。

①棕黑色血液

常见于亚硝酸盐中毒。

②“白色”血液

“牛奶血”常见于血脂较高的人。

③黄褐色血液

常见于肝胆疾病或溶血的患者。

④樱桃红色的血液

是一氧化碳中毒者的血液颜色。

通过红细胞携带氧气从肺部到达全身组织,氧气是身体细胞正常功能所必需的,供氧不足会导致组织和器官功能受损。

消化系统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如葡萄糖、脂肪和氨基酸等,这些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提供能量和营养。

白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它们在免疫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白细胞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受感染的区域,与病原体进行战斗,保护身体免受疾病和感染。

血液中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能够形成血栓,阻止出血,这对于伤口愈合和止血至关重要。

心跳“噗通”一下血液就开始从心脏出发经由长长的血管流经全身一部分则经过心脏到达肺部交换二氧化碳和氧气后又回到心脏这样看似漫长的过程其实只需要1分钟就能完成。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拯救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一项社会公益,当血液病患者急需血液延续生命,失血过多的伤员急需血液来保障生命,无偿献血者捐出的一袋鲜血就能给他们一个希望,所以,献血是一种团结行为!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从城市的大街小巷到偏远的乡村,从年轻的学子到年迈的长者,无数献血者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人间大爱。他们的善举不仅挽救了无数垂危的生命,也为社会健康构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目前,人类还无法制造血液,急需的血液仍然依赖于他人的捐献。然而,在输血过程中,血型不匹配可能是致命的。有时,即使血库中有足够的血液供应,但由于血型不匹配,仍会导致短缺。

最近,丹麦技术大学的科学家利用肠道中的一种细菌酶成功将A型和B型血液转换为O型血液,这一突破有望缓解血液短缺的问题。

血型系统(bloodgroupsystem)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同种异型(或表型)抗原关系进行分类的组合。红细胞抗原决定簇可引起同种异型免疫应答,也可引起异种免疫应答。在鉴定人的血型时,一般是用特异性的人抗血清进行凝集反应。每一个血型系统都是独立遗传的,控制一个血型系统的遗传基因大多是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细胞膜上附着有糖类,它们以寡糖链或多糖链的形式存在,其主要作用就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识别。一个细胞要识别另一个细胞,它们的糖类必须是同一类的,因此就有了血型。目前发现的人类血型系统有35个,但在临床试验中,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最为重要。

据报道,截至2023年7月31日,世界上被认可的人类血型系统共有45种,包含360种红细胞抗原。这45个血型系统包括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MNS血型系统、Kidd血型系统、Duffy血型系统、Kell血型系统、Lewis血型系统、P血型系统等。

1900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助教Landsteiner第一个发现红细胞(RBC)血型,只发现人类RBC血型A、B、C(现在的O型)三型,1930年获得诺贝尔奖,并赢得了“血型之父”的美誉。1902年,他的学生Decastello和Sturli又发现了第四种血型:D型(现在的AB型)。192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这4型正式命名为A、B、O、AB型,这就是现在人们熟知的RBCABO血型系统。

①常见ABO血型分类

②ABO血型分布情况

③ABO血型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5~6周胎儿即可检出ABH血型,新生儿红细胞所带抗原数目仅为成人的25%-50%;出生后18个月,ABH抗原表达完全,老年时抗原可减弱。

注意:不同疾病对ABO血型也有相应的影响:伴9号染色体易位的白血病患者,红细胞A,B,H抗原可减少;卵巢囊肿、胃癌、胰腺癌或肠梗阻,血清中可溶性ABH浓度增加,以致中和抗A、抗B试剂,出现假阴性或减弱反应,以盐水洗涤红细胞即可正确检测ABO血型。

④ABO亚型

ABO亚型是ABO血型抗原变异体的统称。其中A抗原亚型最多,主要是A1(占80%)和A2亚型(占20%),;B抗原的亚型比A亚型少,较常见的有B1、B3等亚型;O型血型中,常把孟买型、类孟买型和一些H缺失型等归类为H抗原的亚型。

⑤ABO抗体抗体的类型:

IgM,IgG,IgA,IgD,IgE产生规律:出生时不存在抗A,抗B,出生后3~6月开始产生,5~10岁时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天然抗体:IgM,分子量大,有效凝集素,A型的抗-B和B型的抗-A主要是IgM类抗体,在室温中反应最强。免疫抗体:IgG,分子量小,能通过胎盘。O型的抗-A,抗-B和抗-A,B通常是IgG类抗体,能与A和B型抗原凝集反应。由于IgG抗体容易通过胎盘,因此O型的母亲容易引起ABO-HDN。而A或B型母亲所生的婴儿较少发现ABO-HDN。

1940年Landsteiner和Wiener以恒河猴(RhesusMacacus)的红细胞免疫家兔和豚鼠,发现产生的抗体能凝集猴红细胞以及大约85%的供体红细胞。他们把被这种抗恒河猴抗体凝集的红细胞称为Rh阳性,其余15%不凝集的红细胞称为Rh阴性。在临床输血医学上,除了ABO血型系统外,Rh血型系统是最重要的血型系统之一。

①抗原种类抗原种类及强弱顺序:D>E>C>c>e,可见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临床意义最重要。临床输血中,一般只做D抗原的鉴定,凡被检出红细胞和抗D血清凝集者为Rh(+),不凝集者为Rh(-)。

②弱D:

D抗原量减少注意:作为献血者,当作Rh(+),供给阳性患者输;作为受血者,当作Rh(-),输阴性血。

③Rh抗体:

天然抗体罕见;主要通过输血和妊娠免疫产生IgG;初次免疫后3~6月出现,再次免疫后3周达高峰;种类有抗D,抗E,抗C,抗c,抗e。

①Duffy血型系统:

1950年在一名多次输血的血友病患者血清中发现抗-Fya抗体,在脑、肾、脾、心、肺有表达,包含Fya和Fyb在内共五个抗原;中国人以Fy(a+b-)表型居多,黑人中Fy(a-b-)表型频率很高。

②Lewis血型系统:

可凝集大约25%英国人的红细胞,是组织-血型抗原、分布广泛,包含Lea和Leb在内共6个抗原。

③MNS血型系统:

包括超40种抗原,最重要的四种:M、N、S、s,他们对应的抗体都与输血反应有关。

④Kell血型系统:

是一有趣的高频和低频抗原结合系统,1946年在一产妇血清抗体确定的,有22个抗原,但机体中没有可溶性的Kell物质,但在骨髓、胎儿肝脏中能找到Kell物质。

⑤Kidd血型系统:

有三个抗原Jka、Jkb、Jk3,白种人和黑种人Jka基因频率高,东方人Jkb基因一般高于Jka。

血型是每个红细胞自己的“身份识别系统”,因为它们的表面有特定糖脂、糖蛋白的分子,这些分子构成了抗原。不同的抗原组合决定了不同的血型,如A型、B型、AB型和O型。这些抗原像是红细胞的“身份证”,在输血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接受输血时,如果输入的血型与自身不匹配,免疫系统会识别出外来的抗原并产生抗体进行攻击,导致严重的免疫反应。

因此,匹配的血型能够确保红细胞顺利传递氧气而不被免疫系统排斥,了解血型和抗原关系有助于安全地进行输血和器官移植。

血型是指血液成分中表面的一种抗原类型,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非常神秘的标志,实际上,血型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和性格特征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血型它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从我们出生起就无法改变,不同血型的人有着不同的身体特质,同时人们也普遍认为他们的性格也会因血型而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听到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O型四种,除此之外,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我们也了解到了另一种特殊的血型——RH阴性血,这种血型因为非常稀有,被称为“熊猫血”。

A型是在红细胞上含有A抗原

B型是在红细胞上含有B抗原

O型是红细胞上既不含有A抗原又不含有B抗原

AB型是红细胞上既含有A抗原又含有B抗原

(2)Rh血型

Rh阳性是红细胞上有D抗原

Rh阴性是红细胞是没有D抗原我国99%以上是Rh阳性汉族Rh阴性仅占0.4%

(1)A型

在面对各种影响因素时,A型血的人的抵抗力就像一座被多股力量牵扯的桥梁,随时可能因环境因素、遗传基因和生活方式的差异而发生变化,但有研究指出,这种血型与某些疾病的发生风险之间似乎存在一定的联系。

有项研究发现,A型血的人似乎更容易受到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的侵袭。此外,他们患上某些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较其他血型的人高出许多,这仿佛是给他们的健康道路设下了一道道障碍。

因此,对于A型血的人来说,日常生活中的保健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A型血的人需要像维持生态平衡一样,精心安排饮食,保持充足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让这座生命的桥梁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保持平衡。

(2)B型

相对于其他血型的人来说,B型血的人的性格通常更加外向、开朗和活泼,他们被人们称为乐观主义者,同时也是身边人的”开心果“,能够给周围的朋友带来更多的热情和欢乐。

除了性格方面的特点外,B型血的人的身体素质相对来说也比较好,但同时也会存在一些健康方面的问题,他们的新陈代谢功能比较差劲,容易导致身体肥胖和脂肪物质堆积。

因此,为了保持身体健康状态,B型血的人需要及时控制自己的饮食,少吃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多进行运动锻炼,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这样更有助于降低患有慢性疾病的风险,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3)AB型

据医学研究数据显示,AB型血的人群免疫力相对较高,且这种免疫力具有明显的外界环境适应性,这种血型的人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和提升自身的免疫力,以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

然而,尽管AB型血的人具有优秀的适应能力和较强的免疫能力,但他们似乎在某些特定疾病方面显得较为脆弱。

例如,相较于其他血型,AB型血的人患有心脏和肺部疾病的概率较高,这些病症似乎对AB型血的人特别“青睐”,其发病风险明显高于其他血型,面对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AB型血的人就要听天由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保健措施来降低患病风险。

(4)O型

四大血型排行榜中,O型血的人以其出色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而独领风骚,他们的血液是一种强大的防御武器,能够有效地抵御各种病毒和细菌的侵袭,从而保护身体器官免受伤害。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的最新发现,O型血的人患有疾病的风险相对较小,这使得他们在四大血型中脱颖而出,成为寿命较长的优胜者。

然而,即O型血的人具有这些优势,也并非完美无缺,他们的血液较为稀薄,不利于凝血,甲状腺功能也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他们也容易受到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困扰,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

在ABO血型系统中,A和B基因是显性基因,O基因是隐性基因。

如果父母的血型基因分别是:

(1)父母均为AA型,子女一定是A型血。

(2)父母分别为AA和AO型,子女可能是A型(AA或AO)。

(3)父母分别为AO和AO型,子女可能是A型(AA或AO)或者O型(OO)。

(4)父母均为BB型,子女一定是B型血。

(5)父母分别为BB和BO型,子女可能是B型(BB或BO)。

(6)父母分别为BO和BO型,子女可能是B型(BB或BO)或者O型(OO)。

(7)父母分别为AB和AA型,子女可能是A型(AA)或者AB型。

(8)父母分别为AB和AO型,子女可能是A型(AA或AO)、B型(BO)或者AB型。

(9)父母分别为AB和BB型,子女可能是B型(BB)或者AB型。

(10)父母分别为AB和BO型,子女可能是A型(AO)、B型(BO)或者AB型。

另外,若父母均为OO型,子女一定是O型血。

总之,父母的血型基因组合决定了子女血型的可能性。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基因突变等,可能会出现不符合常规遗传规律的血型表现。

人类最多而常见的血型系统为ABO血型,分为A、B、AB、O四型;其次为Rh血型系统,主要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再次为MN及MNS血型系统,一般来说血型是终生不变的。

而ABO血型主要受控于A、B、O三个基因,但每个人体细胞内的第9对染色体上只有两个ABO系统基因,即为AO,AA、BO、BB、AB、OO中的一对等位基因,其中A和B基因为显性基因,O基因为隐性基因。因此血型一共有4种,也就是大家熟知的A型、B型、O型和AB型。

血型的遗传规律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即子代的血型来自于亲代,一条染色体来自于父亲,一条来染色体自于母亲。例如妈妈是O型血,爸爸也是O型血,子代的血型染色体一条来自于妈妈的O基因,另一条来自于爸爸的O基因,子代的血型就只能是O型,而不会出现A型、B型或者AB型。例如妈妈的血型是A型,爸爸的血型是O型,A型是妈妈的表现型,她的基因型可能是AO或者AA,而爸爸的O型基因型是00,子代的血型染色体可能是妈妈的一条A和爸爸的一条O,组合成AO,血型就是A型。如果子代遗传妈妈的O基因,爸爸的O基因,组合成的基因型就是OO,表现型就是O型,即妈妈如果是A型血,爸爸是O型血,子代的血型可能是A型或者O型。

例如:A其实是A型RH阳性的意思,血型分为阳性和阴性,绝大多数人都是阳性。阴性就是我们常说的熊猫血哦,是比较少见的。

人类ABO血型系统的基因主要有三个:A基因、B基因和O基因。

A基因和B基因是显性基因,O基因是隐性基因。A基因决定A抗原的产生,B基因决定B抗原的产生,而O基因不产生抗原。

MNS血型系统的基因包括GPA、GPB等。

Kell血型系统的基因是KEL基因。

这些不同的血型基因共同决定了人类丰富多样的血型表现。

通过对被鉴定者(通常是父母与子女)的DNA进行分析和比对,确定亲子关系的可能性。

检查染色体的数量、结构和形态,以判断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或遗传疾病,这在某些情况下也有助于辅助判断亲子关系。

检测特定的基因位点,这些位点在人群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比对这些位点的遗传信息来推断亲子关系。

对于父子关系的鉴定,会检测Y染色体上的遗传标记,因为Y染色体在父系遗传中相对稳定。

在母子关系鉴定或涉及母系亲属关系的鉴定中,可能会检测线粒体DNA,因为线粒体DNA主要通过母系遗传。

五、如何知道自己的血型

这是临床上最早采用的也是应用比较广的方法,它包括玻片法、试管法及全自动微板法。

是临床上常用的血型鉴定的初筛法,它操作简便,节省材料;试管法是交叉配血中最基础的试验方法,较玻片法提高了试验的敏感性,更加准确可靠;

应用了ABO血型自动化检测方法进行正定型及反定型试验,判断准确率高,一次判读就达到99.8%以上,且能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具有快速、准确、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在ABO血型鉴定有灵敏度高、速度快、特异性好、检测结果准确,可重复性好等特点,对ABO亚型的快速鉴定较其他方法好。缺点是费用贵。

O型血通常被称为“万能血型”,因为O型红细胞表面没有A型或B型抗原,不容易引起其他血型接受者的免疫反应,与大多数其他血型兼容,这意味着O型血特别适合在紧急情况下用于输血。然而,这种兼容性主要针对红细胞的输注,而不是血浆。

O型血红细胞可以广泛使用,但O型血的血浆却不是万能的。O型血浆中含有抗A和抗B抗体,这些抗体会攻击含有A型或B型抗原的红细胞。因此,在输注血浆时,需要匹配受血者的血型,以免引起免疫反应和并发症。

除了ABO血型系统,还有Rh血型系统。

Rh因子最早是由卡尔·兰德斯坦纳(KarlLandsteiner)和亚历山大·维纳(AlexanderWiener)于1940年在恒河猴(Rhesusmonkey)的红细胞中发现的,因此命名为Rh因子。后来,人们在人体血液中也发现了这种抗原。它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一种特定的蛋白质(即Rh因子)来进行分类的。Rh因子也被称为RhD抗原,如果红细胞上存在这种抗原,则称为Rh阳性(Rh+);如果不存在这种抗原,则称为Rh阴性(Rh-)。

O型Rh阴性血液被认为是最“万能”的,因为它既没有A型或B型抗原,也没有Rh抗原。这个血型在紧急情况下尤其重要,因为它几乎不会引起任何免疫反应。

然而,O型Rh阴性血液在全球范围内相对稀少,因此在非紧急情况下,仍然优先考虑血型匹配的输血,以确保资源的合理使用。

红细胞的ABO血型取决于其表面的寡糖链结构。寡糖链是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短链糖类分子,通常由2到10个单糖组成,介于简单的单糖和复杂的多糖之间。O型红细胞上既没有A抗原也没有B抗原,但实际上存在H抗原。H抗原是在寡糖链前体上加上一个岩藻糖构成的,除了极为罕见的孟买型,几乎所有人的红细胞上都有H抗原。

A型个体的A基因编码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这种酶在H抗原的末端添加一个N-乙酰半乳糖胺,从而形成A抗原。B型个体的B基因编码半乳糖转移酶,这种酶在H抗原的末端添加一个半乳糖,形成B抗原。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感觉有点乱套了,请看下图,简单来说,A型血的红细胞只比O型血的红细胞多了一个N-乙酰葡萄糖分子;而B型血的红细胞只比O型血的红细胞多了一个半乳糖分子。

那么,有没有类似手术刀的工具可以切除A/B型血红细胞上多出来的N-乙酰葡萄糖和半乳糖呢?

还真有,使用一些生物酶就可以给血红细胞做手术了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研究发现某些细菌的酶可以去除红细胞表面的A和B抗原,这些发现开启了科学家尝试通过酶改变血型的研究方向。20世纪80年代初,纽约血液中心的科学家使用来自咖啡豆的酶将B型红细胞转换为O型,并进行了小规模的志愿者试验。结果显示,这些转换后的O型红细胞在体内具有正常的活性和生存期。

在随后的20世纪90年代,该研究进一步扩大,处理过的B型红细胞被输给了O型和A型的健康志愿者,绝大多数情况下未出现不良反应。

再到2000年,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将改造的O型红细胞输给了21名A型或O型患者。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血红蛋白水平正常,红细胞的生存期也无异常,只有在输血两周后有5名患者的抗B滴度升高,也就是血液中针对B型红细胞抗原的抗体浓度增加,但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大家可能发现了,在早期的研究中,科学家们主要集中于转变B型红细胞,而非A型红细胞,主要原因在于A抗原在红细胞上的表现形式较为复杂,并不像上面的示意图那样简单。

A抗原是由一系列糖分子组成的,这些糖分子通过N-乙酰半乳糖胺(GalNAc)与红细胞表面结合。A型红细胞上不仅存在A抗原,还存在多种不同的A亚型,这些亚型的结构复杂且多样,使得单一的酶难以高效去除所有类型的A抗原。

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教育、成长经历、生活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对性格的养成可能起主导作用。

其实无关血型,如果血液富含胆固醇和维生素B,就会招惹雌蚊子叮咬。

在某些病理状态时会改变,待好转或痊愈后可恢复。移植骨髓干细胞后也会改变。

有亲缘关系的血液不一定能融合,反之,有可能融合在一起。

输血是有明显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而且输血有引起多种不良反应风险,易出现过敏、溶血、发热等输血反应。血制品是珍贵医疗资源,不可滥用。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数值较高,一般在90-140mmHg之间被认为是正常范围。舒张压是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数值相对较低,正常范围一般在60-90mmHg之间。

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血压范围通常为: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血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运动、情绪、饮食、药物、疾病等。

长期血压过高(高血压)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等)、肾脏疾病等的发病风险;而血压过低(低血压)可能导致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严重时也会危及生命。

测量血压通常使用血压计,可以通过肱动脉测量(常见的有电子血压计和水银血压计),也可以通过其他动脉如桡动脉等进行测量。

如果发现血压异常,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或调整生活方式等措施。

脉搏是指动脉搏动,即由于心脏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动脉内流动而引起动脉的搏动。

正常情况下,脉搏的频率和节律与心跳基本一致。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正常脉搏频率通常为60-100次/分钟,但会因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而有所差异。例如,儿童的脉搏通常比成年人快,女性的脉搏略快于男性,运动员的脉搏可能相对较慢。

脉搏的强弱、频率和节律等特征可以反映出人体的健康状况。某些疾病可能导致脉搏异常,如发热、贫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可能使脉搏加快;而甲状腺功能减退、房室传导阻滞等可能导致脉搏减慢。此外,脉搏节律不规整可能提示有心律失常等问题。

医生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常常通过触摸脉搏来初步了解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状况。

心脏通过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来完成心跳动作。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心跳频率一般为60-100次/分钟。然而,儿童的心跳通常比成年人快,新生儿的心跳甚至可达120-140次/分钟。

心跳的频率和节律受多种因素调节和影响,包括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激素(如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体温、情绪、运动以及身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等。

当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处于紧张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心跳会加快,以增加心脏输出量,满足身体对血液和氧气的需求。而在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副交感神经占优势,心跳会相对减慢。

心跳的节律也非常重要。正常情况下,心跳节律整齐。如果出现心律失常,如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房颤动等,可能提示心脏存在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

定期监测心跳,对于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X光、B超、CT、核磁共振这四项检查是最为常见的四大影像学检查。

俗称“拍片子”,由于成像技术的原因,只能对准焦点进行拍摄,其他位置都会被设置成为背景,也就是说,用X光给特定的身体部位拍照片。

其实CT也是X光的一种,但在成像技术上取得了极大突破,虽然也是用X光给身体拍照片,但是其能够将整个部位一层一层的拍摄下来,影像精度高,层面结构清晰,完全消除了重叠对病变的遮盖,其特有的调节“窗宽、窗位”功能还可提高密度分辨力,能够更加准确的定位分析病灶。

发出超声波,通过反射回音来判断,因为正常人体组织和病变组织的结构是不同的,所以反射回音也不一样,B超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定位病灶。

MRI用一个强大的磁场,让人体内的氢原子【先排好队再解散】,接收这期间的电磁波信号,再给身体内部【画像】。

胃肠镜是用于检查胃肠道内部情况的重要医疗手段。

胃镜是通过口腔将内镜插入胃和十二指肠,能够直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形态、病变情况,如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还可以在发现病变时进行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

肠镜则是从肛门插入,经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直至盲肠,能清晰地查看肠道黏膜的状况,对于诊断肠道炎症、息肉、肿瘤等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在进行胃肠镜检查前,患者通常需要做好肠道准备(肠镜)或禁食(胃镜)等准备工作。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如恶心、腹胀等,但现在也有无痛胃肠镜可供选择,能大大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①脑和脊髓:最常用CT、核磁;

②脊柱:最常用核磁,CT其次;

③胸部:大致了解选X光片,细致分析选CT;④心脏:心脏功能选B超,冠心病选冠脉造影或CT;

⑤食管、胃等:最常用X光片,确诊用胃镜;⑥腹部、盆腔:除肠道外一般B超都能查;

⑦骨骼、四肢:最常用X光片。

(1)头部(脑、脊髓)

常用CT,相对于核磁共振来说,CT不仅能够看清颅骨的结构,而且能够看到大脑的内部结构如灰质、白质和脑室等,因此CT对颅脑部出血等脑部疾病检测更有优势。

(2)脊柱(颈椎、腰椎、胸椎)常用

核磁共振,其次是CT,核磁共振对骨质和软骨疾病等,检查更为敏感。

(3)胸部常用

X光、CT,一般大致检查选X光,详细检查选CT。而且注意肺部检查一般不用核磁共振。

(4)心脏常用

检查心脏功能的一般选用B超,如果是检查冠心病的,那么可以选择冠脉造影或CT,准确度都比较高。

(5)食管、胃病常用

X光片,也就是吃【钡餐】再拍片子,这种叫做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如果是确诊疾病一般选胃镜检查。

(6)腹部、盆腔

常用B超,除了肠道以外,一般都可以使用B超检查,如果结果不清晰,也可以使用CT检查。

(7)骨骼、四肢

常用X光片,病情不明确,可以用CT进一步的确诊。关节软组织及骨肿瘤检查可以用核磁共振。

可以说,用于确诊疾病,CT检查基本上都可以使用,而且相对来说,CT对于腹部脏器出血、肺部病变、血管造影、骨病变等也更为敏感。

最后,大家最为关心的检查中的辐射问题,其实担心辐射未免有些夸张,在正规医院里做X光和CT检查,所接受的辐射在正常范围以内,不用担心。

验血和验尿是常见的医学检验项目,具有重要的诊断和监测价值。

验血可以检测多种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了解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的数量和形态,用于判断是否有感染、贫血、血液疾病等。

如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肾功能(肌酐、尿素氮等)、血糖、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评估肝、肾、代谢等方面的功能。

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诊断甲状腺疾病。

辅助诊断某些肿瘤。

如抗体检测,判断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

验尿能够反映泌尿系统及身体其他方面情况:

包括尿比重、酸碱度、尿蛋白、尿糖、潜血、白细胞等,可发现泌尿系统感染、肾脏疾病、糖尿病等。

更细致地观察尿液中的细胞、管型等,有助于诊断肾脏疾病。

验血和验尿的具体项目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病情和医生的判断来选择,以辅助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

THE END
1.怀孕生化是什么意思妊娠生物化学是卵子和精子的结合,但由于某些因素,受精卵在子宫内没有发育成床,hCG验血呈阳性,彩超不能在子宫内取孕囊,阴道出血与正常月经相差不大。卵子和精子的结合随着子宫内膜的脱落而排出。临床上,很多女性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妊娠生化,认为月经正常,这种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https://www.rwys.com/articlecontent/42703
2.验血大生化都包括什么验血大生化都包括什么 验血大生化包括以下内容: 1. **肝功能**:包括胆红素、转氨酶、各类蛋白等,能够反映肝脏功能的基本状况。 2. **肾功能**:包括血肌酐、血清尿素、尿酸、血β2-微球蛋白等,能够反映肾脏的排泄、分泌功能是否正常。 3. **血脂**: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等项目,通过检测血脂的各项指标,了解是否...http://www.cnkang.com/video/article/n_70453.html
3.35天生化后,隔一个月又怀上了,验血男,准确率高吗,升级论文(成功...40 验血那个在哪买啊 没的买,是香港化验所才能验,买的什么都是骗子,不要信 https://www.bozhong.com/ivf/bbs/38855844
4.生化验血能查出什么病生化验血能查出什么病 血液生化检查是对病人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以及各种酶类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通过血液生化检查,可以检查出以下疾病: 第一、肝功能损害性疾病,可以发现病人的转氨酶是否增高,胆红素浓度是否增高,对各种病毒性肝炎性疾病以及药物性肝炎、脂肪肝等疾病做出初步诊断。https://www.yihu.com/jb/article/390739.html
5.如果生化了验血能验出怀孕吗流产孕期疾病如果生化了验血能验出怀孕吗 如果生化了,从验血单上可以查出怀孕的,一般验血单上的数值会高于参考值,具体可以做详细的检查。 通常情况下生化后如同月经一般阴道出血,但是HCG还是会有升高的现象的,等流产后才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数值内。 举措建议 1.在这段时间内要多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同时要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情。https://m.3uol.com/qa/1455475.html
6.为什么要做生化验血问题描述: 女,25岁,在体检的时候为什么要做生化验血? 医生回答(1) 郑韶欣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在体检时一般都会要抽血,而对于抽血时做生化验血是必须的一个检查项目。第一种就是为了诊断身体中是否有其他疾病的产生。第二种就是观察人体的血液,尿液以及其他的成分是否符合正常的标准。另外就是为了...https://bd.ihealthcoming.com/html/1612842377368498/499761718.html
7.生化了是什么意思生化了的意思是指生化妊娠。生化妊娠发生在怀孕的早早期,也就是一般怀孕35天之内。 生化妊娠看不见妊娠囊。在怀孕的很早期,由于胚胎染色体有问题或者是胚胎质量不好,而导致受精卵早早的凋亡,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血HCG的检测来发现怀孕以及胚胎发育不好。 https://www.jiusongjiankang.com/doctor/mip/mip_voice.html?contentId=1005891
8.验血里说的标本溶血是什么意思血液内科问题描述:验血里说的标本溶血是什么意思 医生回答(1) 范芸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指导意见:标本溶血的意思是说采集的血液样本有异常,血细胞被破坏,在离心之后血清内有红细胞的存在导致不能做进一步检测。如果排除自身患有溶血性疾病的话,出现这个问题一般都是抽血时候操作不当导致的例如:血液存储容器问题、压脉带捆绑...https://m.bohe.cn/iask/mip/sarx6olzk7ehtb4.html
9.生化妊娠是什么意思生化妊娠的意思简介生化妊娠是什么意思,生化妊娠的意思简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生化孕是指精子和卵子一结合就死亡,只能验孕,看不到孕囊。 2、血HCG检查,如果数值很低,说明生化妊娠,过几天自然出血。测试呈弱阳性。现在出血不一定是生化妊娠。你可以每3天测试一次。如果变浅,说明生化怀孕。如果进一步考虑先兆...http://news.waihui888.com/xwpd/2023/0106/50832.html
1.这验血验出来是什么意思?是怀孕寻医问药网这验血验出来是什么意思?是怀孕了吗?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马云云 妇产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山东省中医院 问题分析:你好;你的血检HCG值是正常的,从检查结果看说明没有怀孕的。你好;你的血检HCG值在正常值内结果说明没有怀孕的。希望我的回复对你有帮助,请对我的回复作个评价。 展开...https://3g.club.xywy.com/static/20160318/103664177.htm
2.医学ivd是什么意思,检验中生化项目和免疫项目是如何区分的那么验孕棒上的蓝色小花是什么意思,验孕棒是通过女生尿液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素检测hcg的含量来判断是否怀孕的,验孕棒的灵敏度与排卵期受精卵着床时间有关,如排卵期中同房时间较早,验血可检出最早八天的早孕,如排卵期时间出现延迟,阴道检出早孕的时间也应顺延迟。验孕棒双杠的意思就是怀孕了,如果自己还不是很确定的...https://www.sdggzy.cn/article_89743.html
3.三月前生化过再验香港验血有影响嘛真实医生回答三月前生化过再验香港验血有影响嘛(女,36岁) 王力杰医生 你好。这个不影响的。 患者 那万一生化的是男孩呢? 患者 男孩是受影响的 患者 我是说化验男孩 女孩 王力杰医生 这个怀孕了是什么就是。不可能化验改变的哦 王力杰医生 只是化验确定一下。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qa/DMpuOEzW0Ewm3JsBNrWIaA/
4.生化妊娠是什么意思到底怀没怀孕?有哪些注意事项?备孕知识一、生化妊娠是什么意思到底怀没怀孕 其实生化妊娠的情况是不多见的,它是表示在怀孕的5周内有早期流产现象发生的,即生化妊娠就是在验尿或是验血有阳性的情况,就表明是怀孕了,但是在后来却发现胎儿没发育或是早期流产情况发生的另一种说法。 都知道怀孕成功是要精子与卵子结合成功后,生成受精卵,然后受精卵需要能顺...https://www.mccaring.com/beiyunzhishi/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