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9.07.13
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疾患、流行性出血热等的诊断。
一般尿常规检验包括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比重、尿pH值、尿中白细胞、亚硝酸盐、蛋白质、葡萄糖、尿酮体、尿胆原、尿血红素等内容。
正常人的尿液颜色为淡黄色至黄褐色,也会随着饮水量、活动、饮食的改变可略有改变。
常见的异常尿色有以下几种:
▲尿检样本
深茶色尿:胆红素阳性,多见于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等。
红色尿:血尿,可见于泌尿系统结石、肿瘤、感染(包括结核)、肾小球肾炎等等。有些药物也可以引起红色尿,如氨基比林、苯妥英钠、利福平,甲硝唑等,因此发现血尿时一定要首先排除这些药物的影响。
酱油色尿:血红蛋白尿,见于蚕豆病等。
乳白色尿、乳糜尿、脓尿:常见于丝虫病,或尿内含有大量无机盐类结晶。
尿液酸碱度(PH)
正常值:5.0~7.0
升高↑:见于代谢性或肾小球性中毒、感染性膀胱炎、长期呕吐、草酸盐和磷酸盐结石症、肾小管性酸中毒等。或应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乳酸钠、氨丁二三醇等,使尿液pH增高。
下降↓:见于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痛风、高热、失钾性代谢性碱中毒、严重腹泻及饥饿状态。或应用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氯化铵等,使尿液pH降低。
尿比重(SG)
正常值:1.015-1.025
升高↑: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血容量不足等。
下降↓:见于大量饮水、慢性肾炎、肾小球间质疾病、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多尿期及尿崩症等。
尿胆原(URO)
正常值:<16
异常:超过此数值,说明有黄疽
隐血(BLO)
正常值:阴性(-)
异常:阳性(+)同时有蛋白者,要考虑肾脏病和出血
白细胞(WBC)
异常:尿中白细胞增多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等。女性白带混入尿液时,也可发现较多的白细胞。
尿蛋白(PRO)
正常值:阴性或仅有微量
异常:阳性提示可能有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性病变
尿糖(GLU)
异常:阳性提示可能有糖尿病、甲亢、肢端肥大症等
胆红素(BIL)
异常:阳性提示可能肝细胞性或阻塞性黄疽
酮体(KET)
异常:阳性提示可能酸中毒、糖尿病、呕吐、腹泻
尿红细胞(RBC)
异常:阳性提示可能泌尿道肿瘤、肾炎尿路感染等
尿液颜色(GOL)
正常值:浅黄色至深黄色
异常:黄绿色、尿浑浊、血红色等就说明有问题
尿检的注意事项1、容器必须清洁
一般采用医院提供的容器。
2、防止采集标本时被污染
女性应避开月经期,以防影响结果,最好能在检查前一天清洁阴部,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如果采集时有异物掉入,要重新取样。
3、取中段尿
一般尿液检查须弃头尾,避免干扰,如有特殊要求医师会说明。
5、近日服用药物情况
如服用维生素C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应向医师说明。
尿液检查不简单,看似一个简单易行的检查,却提供给我们如此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