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肾病患者来说,血尿素氮升高有两种情况。最常见的是肾功能不全,包括急性肾功能不全和慢性肾功能不全,主要是肾功能损伤,尿素氮不能较好地从尿中排出;其次有少部分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也可出现一过性的血尿素氮升高的情况,主要见于高度水肿,因少尿使血中的尿素氮不能随尿排出,蓄积于血液中所致。过去
并不是说肌酐达到多少一定就需要透析,因为肌酐的值并不是说决定透析的一个明确的指标。如果残余的肾它的功能是非常低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尽早进行透气了,否则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比如说出现离子紊乱,出现心衰,而且还会出现酸中毒,这种情况,如果不透析会直接危及生命的。而且患者如果本身就有糖尿病这种基础
血肌酐:正常人的血清肌酐男54-106μmoI/L女44-97μmol/L小儿24.9-69.7μmol/L尿肌酐:主要来自血液经过肾小球过滤后随尿液排出的肌酐。【参考值】8.4-13.25mmol/24小时尿或40mg/dl到130mg/dl是正常的。[1]
肌酐正常指标男:正常值:44-106umol/L女:70-106umol/L肌酐178~445:肾功能完全失代偿期肌酐451~707:肾功能衰竭期肌酐707以上:尿毒症期肌酐高的原因1、体内失水,如出现发热,多汗,饮水量减少,多尿期导致血液浓缩,肾血流量减少,会出现肌
检测要求空腹12小时取静脉血。临床意义(1)当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等使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血肌酐可升高。同时应在已知内生肌酐清降率的基础上穿插着测定血肌酐作为追踪观察的指标。内生肌酐清除率公式为Ccr=(140-年龄)×体重(kg)/72×Scr(mg/dl)或Ccr=[(140
血肌酐(Cr,Crea)介绍:血中肌酐主要经肾小球滤过,但不被肾小管所吸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人的1/3时,血肌酐才明显上升。血肌酐(Cr,Crea)正常值:男53-106微摩/升(0.6-1.2毫克/分升);女44-97微摩/升(0.5-1.1毫克/分升)。血肌酐(Cr,Cre
与肌酐清除率并不完全一致,肌酐清除率较血肌酐更为敏感。在肾功能减退早期(代偿期),肌酐清除率下降而血肌酐却正常。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上时,血肌酐才开始迅速增高,因此当血肌酐明显高于正常时,常表示肾功能已严重损害。由于肌酐清除率还受到肾小球浓缩功能的影响,在肾浓缩功能受损的情况下,血
肾病患者在临床检查中会出现肌酐的波动,表现为血肌酐高于正常值,而尿肌酐低于正常值。血肌酐高是由于肾脏在受到各种病因的侵犯后,先是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发生表型转化,形成病理变化,刺激肾脏内成纤维细胞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又同时侵犯并激发了固有的正常肾组织,发生同样的病变,从而形成了肾脏由点到面,由局部
①妊娠34~36周时肌酐≥132.4μmol/L,足月妊娠时肌酐≥176.5μmol/L。②危险值为<132.4μmol/L。③安全值为>176.5μmol/L。④132.4~176.5μmol/L为临界值。
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一般认为是内生血肌酐,内生肌酐则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不易受饮食影响。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吸收
肌酐清除率又叫内生肌酐清除率,英文缩写为CCr。肌酐清除率的正常值男性为85—125ml/min,女性为75—115ml/min。肌酐清除率的降低常见于肾功能低下和尿毒症等,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即肾小球滤过率。
1.病人连续低蛋白质饮食3天(蛋白质
血清肌酐的浓度变化主要由肾小球的滤过能力(肾小球滤过率)来决定。滤过能力下降,则肌酐浓度升高。血肌酐高出正常值多数意味肾脏受损,血肌酐能较准确的反应肾实质受损的情况,并非敏感指标。因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人1/3时,血肌酐才明显上升。意思就是说,因为人体肾脏代偿能力强,当肾脏损伤较轻时一般人不
血肌酐值检查正常就说明身体没有问题吗?血肌酐值是检测肾功能的最常用指标,也是健康体检的必检项目。许多接受检查的人员,检测到自己的血肌酐值在正常范围,便认为自己的肾功能完全没问题。其实这是一种对血肌酐值认识的误区。因为血肌酐值并不能及时、准切地反映出肾功能的状况。当人体肾脏的大部分遭受病理损伤
1、肌酐的形成。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由磷酸肌酸脱去磷酸后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肌酸是人体内由精氨酸、甘氨酸及甲硫氨酸三种氨基酸所合成的一种氨基酸衍生物,肌酸能够辅助为肌肉和神经细胞提供能量,可增加肌肉力量、促进新肌生长。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生成的一种含
参考值44~133umol/L40umol/L在婴幼儿超过此值,应考虑肾功不全的可能性,因此必须进一步作肾脏功能的检查和评价。141umol/L成人值若超过此水平,应考虑进一步进行其他肾功能检查试验,如肌酐清除率试验。530umol/L高于此水平,几乎肯定有肾功能受损
肌酐偏低这个病其实是没有什么临床意义的病症,因为肌酐是我们人体里面的废物。患者不需要特别烦心自己的这个病症。我们人体里的肌酐物质主要是通过我们的肾脏系统排泄出来的。显示肌肉在体内分解,分解后有肾脏排出人体外。肌酐如果尝试贱的偏低又会对我们的身体有潜移默化的的影响。那么肌酐偏低会得什么病,具体有贫
正常参考值:0.5-1.1mg/d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严重肾功能不全,各种肾障碍,肢端肥大症等。降低:见于肌肉量减少(如营养不良,高龄者),多尿。
在肾内科,血肌酐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指标,牵动着患者和医生的神经。血肌酐的变化可以较好地反应肾脏的健康状况。很多患者会很习惯把肌酐的高低与肾脏健康当一个成比的关系:肌酐越低,就表示肾很健康;肌酐越高,肾就越不好,但是,事实是不是这样呢成年女性,血肌酐正常值通常在60umol/l上下,成年男性
肾功是一种检查而肌酐是肾功中的一项指标主要是来检测肾功能是否正常肌酐高的危害一、钠代谢失调:肌酐高还会出现低钠血症或高钠血症。二、钾代谢失调:肌酐高常伴随出现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三、水代谢失调:包括多尿、夜尿增多、口渴、黏膜干燥、乏力等;或者全身浮肿、血压升高、肺水肿及心力衰竭等。四、铝、镁、铜
血清肌酐检查:是由外源性及内生性两类组成。机体每20g肌肉每天代谢产生1mg肌酐,产生速度为1mg/min,生成量恒定,血中肌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肾小管基本不重吸收,且排泌量很少,在外源性肌酐摄入稳定下,血液中的浓度取决于肾小球滤过能力,当肾实质损害,GFR降低至临界点(正常人的1/3
肌酐偏高是指肌酐值比正常值高,肌酐包括血肌酐和尿肌酐,但血肌酐衡量肾功能更有意义。所以肌酐偏高一般就指血肌酐偏高。血肌酐正常值各个医院的衡量标准不一样,一般来说血肌酐正常值标准为:44-133μmol/L,当血肌酐超过133μmol/L时意味着肾脏出现损伤,已经肾功能不全、肾衰竭。(133μmo
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人体的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之所以会偏高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不易受饮食影响。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会被再次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
肌酐值高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1.水肿常以眼睑开始(有部分患者水肿先从下肢开始),严重的波及全身甚至出现胸水及腹水。2.高血压是肌酐值高表现之一。3.尿频(次数多)、尿急(憋不住尿)、尿痛(排尿时小腹及尿道痛)。4.腰痛大多数为钝痛,外科疾患可出现剧烈绞痛。5.血尿即尿中含有
当患者出现肌酐升高的时候,首先应该注意不乱使用诱发肾功能损坏的药物,如:止痛药。其次,定期到医院检查,观察肌酐值和尿素氮的变化。再次,生活中不劳累,不熬夜,适当的运动,做好预防感染的准备。最后就是科学合理的饮食,以清淡饮食为主,不吃油腻的食物,含有高嘌呤的食物也不能吃,可以吃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但
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钠代谢失调:肌酐高还会出现低钠血症或高钠血症。二、钾代谢失调:肌酐高常伴随出现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三、水代谢失调:包括多尿、夜尿增多、口渴、黏膜干燥、乏力等;或者全身浮肿、血压升高、肺水肿及心力衰竭等。四、铝、镁、铜、锌、硒代谢异常等。五、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