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及不常运动,让这个时代的癌症爆发趋势越来越高。癌症筛查可谓是预防癌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可是,面对医疗机构中名目繁多的各项防癌筛查,人们不免心中疑惑,到底哪种才是最有效的呢?目前常用的肿瘤筛查包括有创和无创两种,总的原则是首选无创、无放射线的,如果采用这些检查,还不能确诊病情,再选择有创的和放射线检查。
但是事实上我们要树立这样的思想:“肿瘤不可怕,可防又可治”,勇敢面对,积极配合医院医生的意见治疗,选择符合病情、适合病人身体状况的治疗手段,西医治疗同时可配合现代中药人参皂苷Rh2的联合治疗,科学治癌,万不可封建迷信,做好以下五项检查很重要:
1、B超
适用: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腹部肿瘤,如肾癌、肝癌,盆腔内肿瘤,如子宫内膜癌、盆腔癌、卵巢癌等,可判断乳腺、颈部肿物的位置、大小、鉴别其良恶性。
检查频率:健康人一年检查一次。对于乳腺癌,40岁后就该每年做一次钼靶结合B超的筛查,35岁以下的女性更应首选B超。
注意事项:做消化道超声前3天最好禁食牛奶、豆制品等易发酵产气的食物;检查前1天晚上吃清淡饮食;当天检查前需空腹,禁食禁水;做盆腔超声前需保留膀胱尿液,可在检查前2小时饮1000毫升左右开水,检查前2—4小时别小便。
2、X线检查
适用:目前比较常用的是肺癌筛查,即胸部螺旋CT检查和乳腺癌筛查。
检查频率:中老年人,尤其是嗜烟者,应列为肺癌重点普查人群,每半年至1年检查1次。50岁后可每年做一次乳腺X线筛查。
3、内镜:
适用:肠癌、胃癌
注意事项:检查前三天宜吃无渣或少渣半流质饮食,不吃果蔬,检查当天早晨禁食早餐。
4、抽血
适用:现在一般常规体检中都有肿瘤标记物检查,此外,前列腺的筛查,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抽血查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检查频率:肿瘤标记物最好每年查一次;50岁以上的男性都该在体检时检查PSA,每年一次,如有异常,应复查两三次,排除炎症的可能。
注意事项:如果标记物数值异常,有可能提醒肿瘤的存在,应进一步做CT、B超明确诊断。
5、宫颈涂片检查
适用:宫颈癌
检查频率:初次房事后的三年可每年做次宫颈涂片检查。30岁后可依据风险因素检查,如果三次或多次结果连续为阴性,可以减少受检次数。
注意事项:检查最好躲开月经期,如果有妇科急性炎症或感染,最好等病愈后再做,计划检查前24—48小时内不要冲洗阴道。
女性肿瘤标志物5项:包括AFP+CEA+CA19-9+CA15-3+CA125
AFP:
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AFP含量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70~95%患者的AFP升高,越是晚期,AFP含量越高,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
CEA:
CA19-9:
CA15-3:
CA125:
是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标志物,如果以65U/ml为阳性界限,Ⅲ-Ⅳ期癌变准确率可达100%。CA125迄今为止是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监测复发及转移的最重要指标。
参考值
AFP<7.00ng/ml;
CEA<5.00μg/L;
CA19-9<39.00KU/L;
CA15-3<25.00KU/L;
CA125<35.00KU/L。
临床意义
用于女性肿瘤的筛选诊断及鉴别诊断。
1、AF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的大小,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的关系,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敏感指标。
AFP值异常高者一般提示预后不佳,其含量上升则提示病情恶化。通常手术切除肝癌后二个月,AFP值应降至20ng/ml以下,若降的不多或降而复升,提示切除不彻底或有复发、转移的可能。在转移性肝癌中,AFP值一般低于350-400ng/ml。妇产科的生殖腺胚胎癌、卵巢内胚窦癌AFP也会明显升高。AFP中度升高也常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肝炎以及HBsAg携带者。某些消化道癌也会出现AFP升高现象。孕妇血清或羊水AFP升高提示胎儿脊柱裂、无脑症、食管atresia或多胎,AFP降低(结合孕妇年龄)提示未出生的婴儿有Down’s综合征的危险性。正常参考值:0~15ng/ml2。
2、CEA测定主要用于指导各种肿瘤的治疗及随访,对肿瘤患者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CEA浓度进行连续观察,能对病情判断、预后及疗效观察提供重要的依据。
3、CA19-9测定有助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当CA19-9小于1000U/ml时,有一定的手术意义,肿瘤切除后CA19-9浓度会下降,如再上升,则可表示复发。
对胰腺癌转移的诊断也有较高的阳性率,当血清CA19-9水平高于10000U/ml时,几乎均存在外周转移。胃癌、结直肠癌、胆囊癌、胆管癌、肝癌的阳性率也会很高,若同时检测CEA和AFP可进一步提高阳性检测率(对于胃癌,建议做CA72-4和CEA联合检测)。胃肠道和肝的多种良性和炎症病变,如胰腺炎、轻微的胆汁郁积和黄疸,CA19-9浓度也可增高,但往往呈“一过性”,而且其浓度多低于120U/ml,必须加以鉴别。正常参考值:0.1~27U/。
4、CA15-3动态测定有助于II期和III期乳腺癌病人治疗后复发的早期发现;当CA15-3大于100U/ml时,可认为有转移性病变。肺癌、胃肠癌、卵巢癌及宫颈癌患者的血清CA15-3也可升高,应予以鉴别,特别要排除部分妊娠引起的含量升高。正常参考值:0.1~25U/ml。
5、CA125测定和盆腔检查的结合可提高试验的特异性。对输卵管癌、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乳腺癌和间皮细胞癌诊断的符合率也很高,良性病变阳性率仅2%。
CA125水平的升高是女性生殖系肿瘤复发的信号。动态观察血清CA125浓度有助于卵巢癌的预后评价和治疗控制,经治疗后,CA125含量可明显下降,若不能恢复至正常范围,应考虑有残存肿瘤的可能。95%的残存肿瘤患者的血清CA125浓度大于35U/ml。当卵巢癌复发时,在临床确诊前几个月便可呈现CA125增高,卵巢癌发生转移的患者血清中CA125更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腹水中也可见CA125升高。CA125升高也可见于多种妇科良性疾病,如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病、宫颈炎及子宫肌瘤、胃肠道癌、肝硬化、肝炎等。正常参考值:0.1~35U/ml。
乳腺癌号称“第一红颜杀手”,我国乳腺癌发病高峰为45-55岁,平均每12分钟就有一位女性死于乳腺癌。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甲状腺癌均是女性高发肿瘤,发病率皆呈上升趋势。
著名的1/3肿瘤防治理论(世界卫生组织):
*三分之一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
*三分之一是可以被早期发现,从而治愈的;
*三分之一可以通过合理治疗,解除痛苦,延长生命。
在美国,每年进行基因检测的就有700多万人次,使得美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降低了70%。美国临床肿瘤年会发布的研究结果表明80%多的医生在肿瘤基因检测后改变了原来的治疗方式。而另一项研究也证明,接受检测的卵巢癌病人死亡率比其他患者低36%。
1.有家族性肿瘤疾病史的个体;
2.对于生活环境及工作长期处于污染物质及环境下的人群;
3.针对无法获取肿瘤组织样本的患者;
4.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或治疗效果不佳的肿瘤患者;
5.需多基因、多位点检测,以制定完善治疗方案的肿瘤患者;
6.肿瘤患者的复发及转移的提前预警;
检测方法非常敏感,只需要取10ml静脉血即可进行检测。我们可以成功检出低至1%的等位基因变异频率,本检测方法中的基因在75项癌症研究、超过38种实体瘤和超万种样本的癌症变异出现频率。和普安-ctDNA无创肿瘤基因检测采集10毫升血液后,检测报告将在血样送至检验所后的10-15个工作日送达。
高通量测序(NGS)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基因测序成本大幅度的降低,为临床实现对肿瘤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普安基因针对56个靶点,能用于16种以上的肿瘤进行筛查,并对临床中常见的肿瘤治疗靶向药物靶点变异的检测。对于肿瘤患者的个体化用药方案以及复发和转移的晚期患者的实时监测,提供更加精准,方便的肿瘤基因检测方案。
与影像学(CT\PE\MRI)检测、病理组织样本测序、免疫组化、循环肿瘤细胞(CTC)、蛋白标记物相比,和普安-ctDNA无创肿瘤基因检测技术在检出围度、灵敏度、特异性、肿瘤异质性、安全性、是否连续检测方面都有更全面更准确的优势。同时和普安-ctDNA无创肿瘤基因检测技术可以做到健康人早早期筛查、患者用药后的实时监控、对复发转移的晚期患者的提前预警、针对癌症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