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很多单位都会组织体检,体检完毕,拿着体检报告的你是否一头雾水?上面的英文缩写、箭头、加号,完全看不懂,尿素氮、脂蛋白、血肌酐,这都是些啥?WBC、ALT、APK这些指标的升高、降低都意味着什么?
就让小编
用浅显易懂的漫画
让大家五分钟搞明白体检报告
01
血常规
白细胞的生化检验项目缩写为WBC,白细胞比红细胞大,呈圆形或椭圆形,有细胞核,产生在骨髓、脾脏和淋巴结中,它通过吞噬和产生抗体等方式来抵御和消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旧称白血球。
红细胞(RBC):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比白细胞小,呈圆饼状,没有细胞核,产生在红骨髓中。红细胞的作用是输送氧气到各组织并把二氧化碳带到肺泡内,旧称红血球。
血小板(PLT):血小板并不是一种细胞,而是从成熟的多倍体巨核细胞边缘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细胞碎片),直径3微米左右,没有细胞核,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凝血。
02
胆固醇
总胆固醇(TC):总胆固醇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胆固醇参与胆酸和激素的合成,并且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内胆固醇的运输主要通过两种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前者能将胆固醇由肝脏运输到全身组织细胞,而后者则从组织细胞里运输胆固醇到肝脏。
低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种运载胆固醇进入人体外周组织细胞的脂蛋白颗粒,通常被人认为是“坏”胆固醇,但实际上LDL值并不是越低越好。
高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将胆固醇从血液和周围组织细胞中收集并携带至肝脏分解,以维持血浆中的正常胆固醇水平,它通常被人认为是“好”胆固醇,但HDL值也并不是是越高越好!
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的主要功能是供给与储存能源,还可固定和保护内脏,血清甘油三酯测定是血脂分析的重要项目。
03
尿常规
尿蛋白(PRO):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中基本不含蛋白质,但肾脏发生病变后,随血液循环流动的蛋白质流经肾脏时,就有可能因为肾脏滤过功能降低而使蛋白质进入尿液,尿蛋白持续阳性,往往代表肾脏发生了病变。
尿白细胞(LEU):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中基本不含白细胞,但由于一些原因比如发炎,部分白细胞混入尿液,就形成尿白细胞。
尿糖(GLU):尿糖指人体尿液中的糖类,主要指葡萄糖,正常人的尿糖值很低呈阴性。
尿酮体(KET):酮体是乙酰乙酸、羟丁酸及丙酮的总称,是人体脂肪分解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酮体很快就会被人体利用,因此在血液中含量极少,尿液中则不会含有酮体。
04
肾功能
尿酸(UA):尿酸是核蛋白和核酸中嘌呤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主要在肝脏中生成,大部分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排出体外,当肾脏发生病变时,血液的尿酸值会升高。
血肌酐(SCR):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经过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血肌酐升高意味着肾功能的损害。
尿素氮(BUN):尿素是人体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因其中氮元素质量分数高达46.6%,所以医学检验上用氮含量表示尿素浓度。尿素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排出体外,尿素氮值是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常用指标。
05
肝功能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也叫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因为谷丙转氨酶的细胞内浓度大大高于正常血液中的浓度,所以只要有少量肝细胞被破坏,就可以使ALT值大幅度升高。ALT值是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检测指标。
谷草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心肌和肝脏中,当细胞受损时,AST被释放入血液,导致浓度升高。当谷草转氨酶明显升高,且多次检查发现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大于1时,提示有肝脏发生了实质的广泛损害。
碱性磷酸酶(ALP或AKP):碱性磷酸酶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内,是医学检验中最常用的标记酶之一。对碱性磷酸酶进行检测,能够了解肝脏、骨骼、肠等器官的健康情况,如果器官有问题,碱性磷酸酶的指标就会发生变化。
通过体重、身高、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这些常规检测项目,可以总体上对身体情况有个评估,以便有针对性地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减少健康危险因素,或者及时发现早期病变,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健康是人们成就事业和享受生活的基础,在这里,小编祝愿所有人都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