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猫吃好喝好拉好睡好,是每个铲屎官求之不得的心愿。但要是平常好端端的小猫咪突然无故不愿意吃饭,肉眼可见的变瘦,没胃口到只能靠管饲,你的心会不会跟着揪起来?
不吃饭就算了,连水也不喝,只能靠输液维持体内水分。
毛发脏了也懒得整理,口还特别臭。
身体瘦弱得连肌肉都流失了,得用尽全力才能颤颤巍巍站起来。
上面这些让人心疼的猫咪们,都是深受慢性肾病折磨的病猫。作为猫咪常见疾病之一,慢性肾病早期不易被发现,从外表上看完全没有异样,但内里却不断的慢慢恶化。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情况却已经不容乐观。为了让更多铲屎官认识并了解猫慢性肾病,防患于未然,今天萌爪君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慢性肾病。/01/什么是慢性肾病慢性肾病(CKD,ChronicKidneyDisease)是指肾脏持续的结构异常或功能丧失。慢性肾病的定义是肾脏功能失去30%及以上,并且病程在3个月以上。根据美国一家连锁宠物医疗机构的统计数据来看:所有猫咪患者中诊断为CKD的猫咪占到1.5%。在这1.5%里,10岁以上的猫咪占到了81%。
猫咪慢性肾病的发病率随猫咪年龄的增加而增加,15岁以上的猫咪患CKD的概率为30%-50%。公猫和母猫患CKD的几率是相同的,但是青年时期就患上CKD的通常是公猫。有些品种具有患CKD的先天倾向,如:缅因猫、阿比西尼亚猫、暹罗猫和俄罗斯蓝猫。
如果猫咪不幸罹患CKD,已经丧失的肾脏功能将永久性丧失,无法逆转。
/02/慢性肾病有哪些临床症状?体重下降食欲不振高血压被毛脏乱嗜睡呕吐口臭虚弱贫血多尿(尿浓缩能力下降)烦渴(多饮,尿浓缩能力下降,通过多喝水来补偿)发展到末期甚至会出现无尿症状(肾脏功能完全丧失→尿毒症)
有时可以观察到尿毒症呼吸气味(猫咪呼出的气体有一股难闻的氨气味道)或口腔溃疡。
这些症状在CKD早期常常会被主人忽视,认为是正常的老龄化表现。但当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例如:嗜睡、虚弱、厌食、尿多、体重明显下降、呕吐和脱水等,可能已经发展到了CKD3甚至4期,猫咪的肾脏功能很可能已经丧失了75%以上,一定要带去医院及时检查。
一只患有CKD的猫咪,四肢、皮毛状况都不好,
还存在脱水状况。
国际肾脏协会(IRIS)制定了猫咪肾脏疾病的分级(基于血清肌酐及SDMA浓度),只需要让兽医检查一下猫咪的生化指标就可以判定,非常简单明了。
如果猫咪不幸确诊CKD,铲屎官一定要遵医嘱,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对于已经处于慢性肾病2级或以上的猫咪来说,食用功能性的处方粮可以辅助治疗慢性肾病,延长患病猫咪的寿命和提高猫咪的生活质量。
猫咪每天的尿量大约是24~48ml/kg,尿量的多少和猫咪的饮食以及活动习惯有密切关系。由于每只猫咪的生活习惯都有所差异,所以主人平日里就要留意,猫咪在正常状况下的尿团大约是多少,在猫咪的尿量明显减少时就可以迅速察觉到。
要是观察到猫咪进出猫砂盆的次数明显增多,记录下平时进出猫砂盆的次数和频率也能帮助判断。
本文宠物养护知识由宋佳琪(MasterofV.M,执业兽医师)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