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手术全过程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术后处理等阶段。
一.术前准备
手术一般选择在月经干净后的3至7天内进行,此时子宫内膜较薄,手术视野清晰,便于操作。
2.术前检查
包括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滴虫和真菌检查、宫颈管细胞检查、心电图和血常规等,以排除手术禁忌证。
3.禁食禁水
术前需要禁食6-8小时,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4.麻醉
根据患者情况和手术需求,可选用静脉麻醉、骶管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全麻适用于需要腹腔镜监护的患者。
二.手术操作
1.体位与消毒
患者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及阴道,铺无菌巾单。
2.扩张宫颈
使用窥器暴露宫颈,宫颈钳钳夹宫颈前唇,并以探针探入宫腔内了解宫腔深度及方向。然后,使用扩宫棒逐渐扩张宫颈至合适大小,一般扩张至8号到10号扩张棒。
3.连接宫腔镜系统
连接液体膨宫泵,并调整到合适压力膨宫。宫腔镜通过宫颈缓慢插入宫腔,同时调整出水口液体的流速,使宫腔压力达到需要水平。
4.观察宫腔
在直视下观察宫腔形态、内膜情况、输卵管开口、宫颈内口及宫颈管的情况。按顺序观察宫腔全貌,包括宫底、双侧宫角及输卵管开口、宫腔前后壁及侧壁,并在退出过程中再次观察宫颈内口及宫颈管。
5.手术操作
根据观察结果和手术需求,进行相应的手术操作。例如,对于子宫内膜息肉,可使用电切或刮宫术进行切除;对于宫腔粘连,可采用锐性分解或钝性分离等方法进行分离。
三.术后处理
1.撤出宫腔镜系统
手术完成后,撤出宫腔镜系统,并进行麻醉复苏。
2.术后观察
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阴道出血情况。宫腔镜术后2个月内可有少量引导出血,第3个月才是正常来月经。
3.预防感染
由于宫腔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手术后可能引起宫腔感染,因此需遵照医生吩咐合理服用消炎药物,比如头孢、青霉素、四环素等。
4.复查与随访
术后要定时进行复查和随访,以了解手术效果和恢复情况。
宫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手术安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