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肝脏囊肿是由薄壁包裹,充满浆液或粘液的囊肿性病变,可见于肝脏表面或位于肝脏实质内。
肝脏囊肿可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获得性肝囊肿常见于寄生虫/微生物感染、外伤、胆道闭锁或肿瘤;
1.病例信息
1.1宠物基础信息
宠物名——皮蛋,品种——布偶,性别——雄性,未去势。皮蛋的年龄是1岁,体重4.75kg。
1.2病史
患猫免疫、驱虫史完整,平日以猫粮为主食,居住在多猫家庭。
宠主家中有另一幼猫两个月前因腹水(未知原因)引发多器官衰竭后死亡,患猫与其密切接触。
5月7号患猫到分院进行第一次看诊,进行了DR拍摄、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检查结果如下所示,主治医师告知主人患猫可能存在腹腔积液或肝脏肿大(疑似肿物),需进一步进行B超诊断。但因分院B超医师未在岗,宠主带着患猫前往当地另一宠物医院看诊。
患猫在第二所宠物医院进行了腹部B超检查,其主治医师告知宠主患猫存在腹腔积液,并抽吸出大约200ml透明清亮的粘液,李凡他检测为阳性。
5月8号患猫回到第一所宠物医院,再次复查DR及血常规,此时DR显示腹部浆膜细节已完全不清晰,肝脏肿物边界不清晰,怀疑存在大量腹水,主治医师为其对症使用止痛、消炎类药物治疗,并抽取腹腔积液5ml送检实验室做猫冠状PCR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
患猫5月9日患宠转诊至我院,进行腹部彩超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检查结果如下(附件1.2-1),超声提示:患猫肝脏体积偏大,部分肝叶不可见;原肝左内叶、方叶处可见一巨大的囊肿,囊内液体呈完全无回声,某一切面测得囊肿大小约4.09cm*5.87cm(未测全);胆囊未见明显异常,肝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腹腔且可见少量腹腔积液。
因患猫5月7日曾在另一宠物医院进行腹腔穿刺,穿刺后DR影像显示肝脏界限模糊不清,有明显的腹腔积液,不排除穿刺后囊肿破裂,有大量囊液渗漏到腹腔。
5月9日至我院时B超未见大量的腹腔积液,考虑腹腔积液已基本自行吸收。
因此在本院确诊肝脏/胆囊囊肿后,未对患猫进行第二次囊液抽吸,而是对症治疗:以止吐、消炎、抗炎、保肝等为治疗原则用药,患猫临床症状很快得到了改善,精神食欲基本恢复正常。
后因患猫腹围持续增大,6月16日再次到我院复诊,经院内医生多番讨论,决定对患猫进行肝脏/胆囊囊肿摘除术。
2.临床检查
2.1一般检查
精神状态一般,反应灵敏,被毛完整,体温38.6℃,可视粘膜粉,CRT<0.2s,BCS5/9,心音清,肺部呼吸音轻;腹围增大,触诊腹部不敏感,肝区明显增大,导致肾脏等腹腔脏器无法完全触诊,膀胱不充盈,肠道轻度胀气。
2.2实验室检查
2.2.1血液学检查
结论:由上表可见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提示暂无明显全身性炎性反应;红细胞、血红蛋白数值、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轻度上升,提示可能存在轻微的脱水或应激的情况。
2.2.2PT/APTT凝血组合检测(6月16日):
2.2.3爱德士电解质8项检测(6月16日):
结论:由上表可见:血液酸碱度维持正常水平,因应激等因素存在二氧化碳分压轻度升高的情况。
2.2.4生化检查(6月16日):
2.2.5肝胆系统彩超(6月16日):
超声描述:
1:肝脏体积大,分叶不清晰;仅可见部分实质,分别为左外叶、右外叶、尾叶等,叶尖锐利,实质呈中等均质回声,左外叶至右外叶之间可见一巨大无回声液性暗区,远端回声增强;其界限清晰,有明显被膜,相较于5月9日超声检查时体积有明显增大,测得最暗区最深处厚度约7.19cm;
2:胆囊壁较光滑,回声增强,呈高等回声;胆囊内呈无回声;肝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
超声提示:
1.肝脏体积大,部分肝叶不可见;
2.肝脏/胆囊囊肿,最大厚度大于7.19cm(无法测全)。
2.2.5囊性液体检查(6月16日):
超声引导腹腔穿刺,可见抽吸出来的囊液是一种淡黄、清亮、无味、略带油脂性的粘液;染色未见明显的病原微生物,未见明显细胞;李凡他试验呈阳性。
3.诊断
由以上多个实验室检查及患猫的生活史,可以排除患猫的肝脏/胆囊囊肿为外伤、感染性、寄生虫性等因素所致。由于患猫年龄较小,考虑先天性胆囊囊肿病更符合病情。
猫胆囊囊肿病是由薄壁包裹,充满浆液或粘液性的囊肿性病变,一般位于肝脏表面或者位于肝脏实质内。这些囊肿起源于胆管(胆内或胆外胆管),但可发育呈潴留性囊肿而与胆管树没有联系。囊肿的数量、颜色、分叶程度及大小都有较大区别。囊肿壁由结缔组织组成,具有扁平或立方状的胆管上皮。
猫胆囊囊肿可分为获得性囊肿或先天性囊肿。获得性囊肿通常独立发生,其囊中可能有胆汁或者血液,这类囊肿形成时一般有炎性过程,此过程与慢性胆管肝炎或肿瘤等相似。
先天性囊肿囊肿常见于波斯猫及喜马拉雅猫,由于某些患有多囊肾的猫咪因为肾小管的多囊蛋白也可以在其他脏器表达,所以多囊肾猫咪有时在肝脏及子宫等器官也会出现囊肿样病变。
4.治疗
由于患宠长达一个月的保守治疗对胆囊囊肿的持续增大无明显改善(以引流、消炎、抗炎、保肝等为治疗原则),经过对患宠体况的多方评估,于6月16日决定手术切除胆囊囊肿。
手术方案:
a、术前、术中输液,扩充血容量,降低术中低血压风险;
b、备皮、消毒,全程严格无菌操作。自剑状软骨至脐孔间,腹正中线打开腹腔,将病变部位暴露出来,此时可以看到有一层透明薄膜包裹的巨大囊肿(如图4-1),用手轻柔并缓慢将囊肿移至创口外(图4-2),避免动作过快引起腹部压力骤降;
c、将囊肿全部拉出创口,可以看到两个分界清晰的、独立的囊肿,位于肝脏左内叶及左外叶的表面;囊膜光滑,透亮,表面有丰富的血管分布。用20mL注射器避开大血管,将囊内液体全部抽吸出来。抽吸时速度不宜过快,需监测好患宠生命体征。
d、两侧囊肿的液体全部抽吸干净后,充分暴露出囊膜与肝脏实质的界限,用可吸收风险
双重结扎较大血管,然后在与肝脏交界的囊膜处开始结节缝合;缝合好后,切去囊膜;
e、用纱布覆盖肝脏创口,按压止血,未见明显出血点后,覆盖可吸收止血纱布,防止闭合腹腔后肝脏创口再次出血;
f、闭合腹腔,手术结束。
g、术后给予患猫补液、补充能量、连续注射抗生素8~10天,大量使用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促肝细胞因子等药物,促进肝脏修复,同时每天少量多次喂食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观察患宠精神食欲状态、可视粘膜情况,术后10~14天拆线。
5.治疗结果
术后患猫精神良好,反应机敏,可视粘膜粉,腹部创口恢复良好,由于整体状态良好,住院将近10天后接回家护理,回家后亦未见明显异常。
8月1日患宠前来医院复查腹部超声,B超提示胆囊囊肿再次复发,大约位于肝脏左内叶及方叶之间,个数约为3个,最大一囊肿大小约2.35cm*5.74cm(附件5-1)。由于患宠无明显临床表现,且精神、饮食、排泄正常,未做过多处理,建议宠主定期复查肝脏功能及腹部超声。
11月21日,患宠由于泌尿系统感染前来就诊,同时复查肝胆系统超声,本次超声提示胆囊囊肿体积明显减小,测得最大一个囊肿2.17cm*2.62cm(附件5-2),且个数为2个,对比8月份有明显改善。
6.总结
6.1囊肿的危害
猫胆囊囊肿多数不表现出临床症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肝脏囊性疾病,偶尔在进行超声检查或剖检时发现。
某些患病动物因囊肿过大,对腹腔脏器造成压迫,可能会出现腹围增大、食欲减退或呕吐等症状。
先天性囊肿一般存在多个,因此广泛性的纤维化也可能会导致门静脉血压过高、肝脏机能异常而出现肝性脑病和腹水。
6.2囊肿的治疗
6.2.1无需处置
对于没有明显症状的病例,一般不需要过多治疗,建议定期复查,监测囊肿数量及大小,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囊肿在运动时破裂而造成大出血。
6.2.2引流
在大的囊肿压迫到其他器官引起临床表现时,可在超声引导下抽出囊液,但如果囊肿中含有胆汁,应该在剖腹时抽空胆囊,避免胆汁漏进腹腔引起腹膜炎。
手术引流后,可以进行酒精饱和疗法,酒精能够使囊壁上皮细胞脱水,蛋白质沉淀,从而失去分泌功能。
6.2.3囊肿切除术
对于无急性炎症且有临床表现的病例,或是囊肿位于肝脏边缘或表面,引流后又很快充盈的病例,一般建议尽早手术,保守治疗不能根治本病。
且囊肿经过多次感染后,囊壁的炎症可能会造成胸膜广泛性粘连而导致手术困难。如果囊肿不能完全切除,可以在部分摘除后进行袋型缝合术,或采取网膜化。
6.2.4肝叶切除术
对于大量囊肿位于肝脏实质中的病例,可以采取部分肝叶切除术,但凝血功能不良的患宠需谨慎选择此法。
6.3预后
参考文献
[1]GaryD.Norsworthy,SharonFoosheeGrace.猫病学[M]:第四版.赵兴绪.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2]JamesF.ZacharyM.DonaldMcGavin.兽医病理学[M]:第五版.赵德明,杨利峰,周向梅.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3]Polycystickidneydisease(PKD):Genetestandnegativeregister.
[4]张梦丹,候艳丽.布偶猫胆囊囊肿治疗[D]:广东: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院与工程学院,2018.